兒童文學 |《長襪子皮皮》

2021-02-08 丹媽讀童書

和朋友閒聊時,每每講起小時候的搞怪趣事,總能讓人咋舌半天。

即便是在本應是最叛逆的青春期,反叛指數也不及幼兒時期的十分之一。

相反的,十五歲時的我,理著男孩子一樣的短髮,裹著肥大的校服,總是低著頭,抱著書本行色匆匆,一副標準三好學生的樣子。

離我就讀的中學不遠,是一所幼兒園,課間的時候,我站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就能看到幼兒園的孩子們在戶外遊樂場地上追逐玩耍。

冬天裡,穿得厚厚的孩子們看起來就像一個個圓滾滾的小糰子,滾啊滾,就滾到了我的回憶深處……

幼兒時期的我是那種表面看起來很乖,其實暗地裡偷著壞的小孩,小眼睛亮晶晶,閃著小狐狸一樣狡黠的光。

所以後來當我後來讀到這個有著紅蘿蔔色的女孩的故事時,一見如故的感覺一下子湧到心頭。

很多人都能在這個特立獨行的紅髮女孩身上,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幼年時期的影子:

想像力豐富得像泉水一樣汩汩而出、精力充沛得好似一匹狂奔的野馬、行動起來又像鬼馬小精靈一樣不走尋常路。

自1945年問世以來,《長襪子皮皮》這本獨特的童書憑藉其天馬行空的想像、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度過了他們寶貴的童年時光。

作為世界兒童文學中的經典形象,長襪子皮皮是一個頗具革命性顛覆意義的世界兒童,她那狂放不羈的造型和乖巧淑女完全沾不上邊,她的生活就是遊戲、遊戲就是生活。



她有一箱永遠都花不完的金幣,力氣大得可以舉起一匹馬,吹起牛來是那麼不著邊際,像天空放飛的氣球,一戳就破,卻又那樣引人入勝。

她是自由、快樂、活力的化身,勇於打破規矩、崇尚自由、充滿力量、正義勇敢、富有想像力.

那樣閃耀,那樣跳躍,任何靠近她的人都會不由得想要掙脫開束手束腳的僵硬外殼,讓心揮展雙翅,撲稜稜地飛出來。

我想,這就是生命本該有的自由輕快的狀態!

皮皮的創作者——瑞典女作家阿斯特麗德•林格林曾獲「安徒生金質獎章」、瑞典「高級文學標準作家」國家獎「兒童文學與促進文學事業金船獎」等一系列大獎,1945年憑藉《長襪子皮皮》蜚聲全國,繼而在全世界範圍內享有廣泛的聲譽,在瑞典享有國母般的崇高地位。

林格倫一生著有30多部作品,以她的故事為藍本拍成了40多部電影和電視劇。

她的《長襪子皮皮》系列小說已被譯成包括亞塞拜然語和祖魯語在內的80多種文字,總發行量在1億冊以上。

1971年瑞典文學院授予她金質大獎章時在表彰詞中這樣寫道:

「您在這個世界上選擇了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是屬於兒童的,他們是我們當中的天外來客,而您似乎有著特殊的能力和令人驚異的方法認識他們和了解他們。瑞典文學院表彰您在一個困難的文學領域裡所做的貢獻,您賦予這個領域一種新的藝術風格、心理學、幽默和敘事情趣。」

這段評價對於一個從事兒童文學創作的作家來說,是無上的榮耀!


在瑞典有一個小鎮,小鎮頭上有一個長得亂七八糟的老果園,果園裡有一座小房子。九歲的小女孩皮皮就一個人住在這裡。

她的頭髮是紅蘿蔔色,兩根辮子向兩邊翹起,鼻子像個小土豆,上面滿是一點一點的雀斑。她兩條又瘦又長的腿上穿一雙長襪子,一隻棕色,一隻黑色。她蹬著一雙黑皮鞋,比她的腳長一倍。

這雙皮鞋是她爸爸在南美洲買的等她大起來穿,可皮皮有了這雙鞋,再不想要別的鞋了。

皮皮的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可皮皮相信,媽媽如今活在天上,打那兒一個小洞看她。

皮皮常常向她招手,告訴她說:「放心吧,媽媽!我會照顧我自己的!」

皮皮的爸爸是位船長,在大洋上來來往往,後來遇到了風暴,被風吹下了海,失蹤了。

可皮皮斷定他總有一天會回來的,因為她認為爸爸一定已經上了一個荒島,就是那種有許多許多黑人的荒島,做了他們的國王,頭上戴著金王冠。

果園裡的這座舊房子,是她爸爸許多許多年以前買下的。

他想等他老了,不再出海了,就跟皮皮一塊兒住在這裡。可不幸降臨,風暴讓他葬身大海。夢想中靜謐的晚年生活成了永遠不可能實現的奢望。

在一個美麗的傍晚,皮皮揮別了船上的水手們,帶著一個大皮箱子和一隻名叫納爾遜先生的小猴子來到了果園裡的這座小房子前。

一座果園深處的小房子、一個孤零零的小女孩、一隻瘦瘦的小猴子……

但,這絕對不是一個講訴孤苦無依的女孩艱難生活的故事。

相反的,皮皮把自己照顧得很好很好。

她會做好吃得不得了的煎餅、薑汁餅乾還有別的好吃的,這都是跟船上的廚子學的,她還會給自己做衣服,雖然有那麼些許亂七八糟,但好歹還算合適。

她還交到了兩個好朋友——湯米和安妮卡。

把他們從沉悶的生活中解救出來,他們一起看馬戲、制服小偷、趕跑鯊魚……

兩個孩子原本像死水一樣波瀾不起的生活,因為皮皮的出現,有了收也收不住的放聲大笑,有了放肆奔跑的腳步,也有了千金難買的快樂。


皮皮的力氣大得驚人,她的前廊養了一匹馬,當她下午要在前廊吃茶點的時候,她會一下子就把馬舉起來,放在外面的果園裡。

皮皮週遊過許多國家,說起故事來像是在吹牛。

她那漫無邊際的大話信手拈來,比如初始湯米和安妮卡時,三人一起玩找東西的遊戲,找這著找著,皮皮的那股頑皮勁兒就犯了。

「我記得有一回在婆羅洲森林裡找東西。就在從來沒人到過的蠻荒森林中,你們想我找到了什麼?我找到了一條可愛的木頭腿!後來我把它送給了一位只有一條腿的老人家,他對我說,出錢也買不到這麼好的一條木頭腿。」

哈!瞎話也編得這麼活靈活現——多像一出好玩的單口相聲。

婆羅洲、非洲、遙遠的中國……這些在尋常孩子聽來十分陌生的地名,在皮皮口中用不容置疑的態度講述出來,那麼荒誕不經,卻又那麼有感染力,這就是皮皮式吹牛皮的魅力所在。

她又是那樣大膽叛逆的一個俠女般的存在,她大膽質疑知識的價值,使數學女教師束手無策,更讓盧森布魯姆小姐氣得不輕。

她保護弱小,把金幣分給家境貧窮的孩子,自己逛商店時,不忘把美食和玩具同其他小朋友們分享。

皮皮堅強而倔強地笑著,努力把一個人的生活過得很好。

因為她答應了在天國的媽媽,她會照顧好自己。

很多年以後,當我讀到王小波的《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時,突然聯想到了這個臉上有著雀斑的紅髮女孩。

我們都渴望長成特立獨行的樣子,可長大後的我們太過於關注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因此喪失了生命的真我本色。


1944年,當阿斯特麗德•林格倫為女兒寫下《長襪子皮皮》,並懷著忐忑不安的心寄給出版社,經歷了一次退稿之後,第二年才得以出版。

她在給出版商的信中寫道:「我寄給您的這部書稿,衷心希望您不要報告給兒童福利委員會」因為憑直覺,林格倫自信這一定是「孩子們想聽的故事」。

對於孩子對書的判斷能力,林格倫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她認為孩子不僅是最懂得感激的讀者,而且是要求最嚴的讀者。

成人的閱讀可能出於為聊天尋找共同話題、等功利目的。

孩子則不同,當他拿到一本書一翻,如果發現這本書枯燥無味,就會譁啦一下給扔得老遠,從此再不理會了。

「縱然是進入童話的非現實世界,」林格倫在人們問起她的創作靈感來源時這樣說道,「我也力圖做到真是。我寫作品,我唯一的讀者和批評者就是我自己,只不過是童年時代的我自己。那個孩子活在我心靈中,直活到如今,虧的有這個孩子,我才能為小朋友寫作到現在,我總是讓他過得快活。我就寫我童年時代我喜歡讀的書。」

和其他許多傑出的兒童文學作家一樣,保持一顆自由快樂的童心,是源源不斷的靈感湧出的關鍵。

林格倫總是站在兒童的角度去思考這個世界在孩子眼中的樣子,她刻畫了包括長襪子皮皮、小飛人卡爾松、淘氣包埃米爾、瘋丫頭馬迪根等在內的一系列頑童形象,林格倫通過刻畫這些頑皮的淘氣包書寫著自由,也是對快樂的自由書寫。


《長襪子皮皮》是世界兒童文學中的經典作品,它不以跌宕起伏的情節取勝,而是以閒適輕鬆的筆調記錄著皮皮諧趣的日常生活,童趣爆炸之餘又帶著些許淡淡的傷感。

林格倫的筆調繼承了以安徒生為代表的北歐童話作家的沉靜、細膩、美好。

「這是八月底的一個溫暖、美麗的日子緊靠著大門長著一棵梨樹,樹枝低低地垂下來,孩子們坐在那裡可以毫不費力地摘到香甜可口的金紅色的秋梨。」

「夜晚一顆大星星透過帳蓬上的小洞在朝裡張望。湖水的拍岸聲為它們催眠。」

……

每每讀到這樣的句子,浮躁的心也因之沉醉。

有人曾這樣問林格倫:

「書有未來嗎?」

林格倫的回答是這樣的:

「你倒不如這樣問,麵包有未來嗎?玫瑰、兒童的歌聲、五月的雨有未來嗎?你最好問:人類有未來嗎?……

人類有未來,書也就有未來。因為,要是有那麼一天,我們教會了人從作品中汲取快樂和安慰,我們沒有文學作品就不能過日子……

許許多多人像需要麵包和鹽那樣需要文學作品。無論發明了什麼電腦、電子計算機,以及其他種種代替品,可人腦所保存的文學寶庫才是不朽的。」

林格倫主要作品:

《長襪子皮皮》

《淘氣包埃米爾》

《吵鬧村的孩子》

《米歐,我的米歐》

《小飛人尼爾斯•卡爾松》

《米歐,我的米歐》

《獅心兄弟》

《綠林女兒》

《大偵探小卡萊》

《瘋丫頭馬迪根》

《吵鬧村的孩子》

《比萊爾比村的孩子》

《小小流浪漢》

《姐妹花》

《鐵哥們兒擒賊記》

《海濱烏鴉島》

適讀年齡段建議:

6—8歲親子閱讀

8歲以上自主閱讀

相關焦點

  • 《長襪子皮皮》文本賞析
    接下來,請跟我們一同賞析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林格倫的不朽經典《長襪子皮皮》。《長襪子皮皮》這本童話書的封面色調明麗,以黃色、藍色為主色調,皮皮的形象就出現在以黃色調為主的布景上,看著很跳脫。皮皮抱著她喜愛的猴子尼爾松先生,她頭髮的顏色像胡蘿蔔一樣,扎著兩條小辮子。她的鼻子長得就像一個小土豆,上邊布滿了雀斑。牙齒整齊潔白。
  • 我的朋友長襪子皮皮
    《長襪子皮皮》讀後感《長襪子皮皮》這是一本三年級下學期課外書必讀的其中一本兒,也是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書 。當我看到書名時,就有一連串的問題出現在腦海裡,皮皮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呢?她為什麼叫長襪子皮皮呢?難道他真的穿了一雙長襪子?好奇心驅使我迫不及待地打開書讀了起來 。
  • 《長襪子皮皮》好詞好句摘抄及讀後感範文4篇
    閱讀積累《長襪子皮皮》是1999年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阿斯特麗德·林格倫。主要講述了一個叫皮皮的小姑娘的故事。林格倫《長襪子皮皮》寫作的緣起她給患病的7歲女兒卡琳講故事。1941年,女作家林格倫七歲的女兒卡琳因肺炎住在醫院,她守在床邊。女兒每天晚上請媽媽講故事。
  • 上遊夜雨丨陳澤語:堅強的魅力——讀《長襪子皮皮》有感
    堅強的魅力——讀《長襪子皮皮》有感陳澤語我捧起《長襪子皮皮》,這本書的主人公是皮皮,我覺得她像星星一樣發著光,因為她有我喜歡的一個特點——堅強。皮皮雖然才只有九歲,但她很小的時候她的媽媽就離開了她。她的爸爸是個船長,皮皮從小就跟著他。
  • 沒讀過林格倫,沒讀過這三本兒童文學經典作品,我敢說「孩子的童年不夠完整」
    ◇◇◇◇◇◇◇◇◇◇◇◇◇◇◇◇◇◇◇◇◇◇◇說起世界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瑞典的「童話奶奶」阿斯特麗德·林格倫,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最熟悉的作品就是她的《長襪子皮皮》。01為什麼所有的孩子都愛《長襪子皮皮》?
  • 兒童文學如何正確啟迪心智
    兒童文學作為一種受眾特殊的文學,在幫助兒童認識社會、認識歷史、豐富生活經驗、增長知識、啟迪心智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優秀的兒童文學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反之,則對他們的成長無益,甚至有害。
  • 閱讀積累|《長襪子皮皮》故事梗概+好詞/句/段積累+讀後感
    她的裝束相當怪,裙子一塊藍一塊紅,襪子一隻棕色一隻黑色,鞋子比她的腳大一倍24、長襪子皮皮經常與兩位鄰居小朋友託米阿尼卡一起玩耍,不過和他們相比,長襪子皮皮太淘氣太缺少教養了。她有一次去參加咖啡茶會,竟然獨自把那塊為大家準備的大蛋糕吃光了。25、 誰知道呢? 她充滿希望地說, 也許子彈穿過屋頂打中哪只鬼的大腿了。
  • 文學積累|《長襪子皮皮》故事梗概+好詞/句/段積累+讀後感
    她的裝束相當怪,裙子一塊藍一塊紅,襪子一隻棕色一隻黑色,鞋子比她的腳大一倍24、長襪子皮皮經常與兩位鄰居小朋友託米阿尼卡一起玩耍,不過和他們相比,長襪子皮皮太淘氣太缺少教養了。她有一次去參加咖啡茶會,竟然獨自把那塊為大家準備的大蛋糕吃光了。25、 誰知道呢? 她充滿希望地說, 也許子彈穿過屋頂打中哪只鬼的大腿了。
  • 兒童文學要執著追求精品 切勿被市場「綁架」
    圍繞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兒童文學作家張之路、天天出版社社長劉國輝、作家徐魯與兒童文學評論家李東華。記者:什麼樣的兒童文學作品稱得上經典兒童文學作品?能否結合中外的例子來談談。張之路:經典兒童文學作品是我們幾代人一直閱讀的對象,但隨著時代變化,經典也不斷變化,更加符合時代特點的新經典也應該不斷出現。
  • 圓桌|「以善為美」是兒童文學作品永恆的評判標準
    市場繁榮的背後,兒童文學的內容和品質往往牽動著家長們的心。最近幾篇刷屏的兒童文學中涉及情慾和暴力描寫的片段截圖,就傳遞出了家長們的不安和焦慮。因此,她覺得讓孩子開心,讓孩子享受文學作為藝術本身帶來的美的感受是兒童文學最主要的功能。讓陳伊瀟得出這個結論的原因之一是市面上兒童文學日益加重的工具導向,這讓兒童文學幾乎成為了另一種形式的「教輔書」。
  • 銜玫瑰的夜鶯——給所有人的兒童文學書單
    學人君 學人Scholar文|陳吟,阿克梅書店選書顧問作者授權發布,轉載須取得授權按:由民間故事走向文學創作,兒童文學經歷了漫長曲折的道路。時代烙印如影隨行,作者將自己對時代的理解融入童話創作,純美、詩意和幻想荒誕只是兒童文學的舞臺,臺上演繹著時代渴求。下文幾部作品都是它們所處時代的代表作,由此可粗略展現兒童文學發展的脈絡。安徒生屬於所有時代,不再贅言。
  • 優秀的兒童文學,提供的是什麼
    但我們卻還是本能地推動孩子去閱讀,去讀適合他們的讀物,尤其是兒童文學。那麼,優秀的兒童文學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它能給我們的青少年一代提供什麼?  想像力的展開  兒童的身心舒展與健康,是首先必須考慮到的。因此,我們必須交付給他們心靈的自由,即自由翱翔的想像力。  想像力意味著對未知世界的探索。
  • 什麼是兒童文學?兒童文學和其他文體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一、什麼是兒童文學(一)概念兒童文學是為少年所理解、所喜愛,有利於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各類文學作品的總稱。包括嬰幼兒文學、童年文學、少年文學三大層次。(二)特徵兒童文學的最大特徵是富有兒童情趣。韻文性、直觀性、幻想性和敘事性是兒童文學樣式上的四個特徵,也是兒童文學與成人文學的最大區別。二、兒童文學的基本功能兒童文學是以兒童年齡特點為依據,為他們的成長需要而貢獻的精神食糧。
  • 《愛麗絲夢遊仙境》:兒童文學的另類電影改編
    《愛麗絲》:帶有荒誕風格的奇幻兒童文學《愛麗絲夢遊仙境》作為兒童文學作品,以兒童為中心進行寫作,愛麗絲對於新奇事物探索的心態,使兒童主體特點突出。全文從愛麗絲跌落兔子洞進入奇幻世界開始,展現了她一系列的成長變化。從初入奇境的她嚮往溫泉花園的美好,到掉落到自己眼淚的池塘中的無措,到最後敢於向代表權勢的評審團發出質問。
  • 日本兒童文學發展歷程
    原標題:日本兒童文學發展歷程 由此,角野榮子和日本兒童文學走進中國讀者的視野。 角野榮子1935年生於東京,曾供職於出版社,後週遊世界,並在巴西生活過兩年,這成為她日後創作力和想像力的原點。角野榮子的代表作《魔女宅急便》在我國廣為人知。在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會騎掃帚飛行的魔法少女琪琪和好夥伴黑貓吉吉一起來到陌生城市開始了獨立的生活。
  • 兒童文學創作形成「粵港澳模式」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楚旋 通訊員/何小流)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優秀兒童文學的薰陶和滋養。在嶺南文學寶庫中,兒童文學歷來佔有重要位置。11月19日至21日,由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廣東省作家協會共同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兒童文學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全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以及粵港澳兒童文學作家代表等嘉賓共100多人出席活動。「粵港澳地區是中國兒童文學的重要版圖。」
  • 甄選兒童文學書單推薦
    《風的旱冰鞋》曾獲「第三屆新美南吉兒童文學獎」,《直到花豆煮熟》曾獲「第二屆廣介童話獎」。羅大裡經典作品 7-10歲賈尼·羅大裡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國際安徒生獎得主,他長期從事兒童文學創作和編輯工作,代表作有《洋蔥頭歷險記》《假話國曆險記》《電話裡的童話》等,多篇作品被選入中國中小學語文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