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
點擊關注 | 專注烘焙7周年
更多精品咖啡豆請加私人微信號:
kaixinguoguo0925
導讀
哥倫比亞咖啡是少數冠以國名,在世界上出售的單品咖啡之一。在整體品質方面,它獲得了其它咖啡無法企及的讚譽。與其他生產國相比,哥倫比亞更關心開發產品和促進生產。正是這一點,再加上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使得哥倫比亞咖啡質優味美,譽滿全球。
哥倫比亞種植咖啡的地理環境優越,咖啡產區位於安第斯山脈,氣候溫和、空氣潮溼。哥倫比亞有三條科迪耶拉山脈南北向縱貫,正好伸向安第斯山,咖啡就沿著這些山脈的高地種植著。而山階提供了多樣性氣候,哥倫比亞整年都是收穫季節,在不同時期不同種類的咖啡相繼成熟。
在前街咖啡的豆單中,哥倫比亞的幾支咖啡頗受許多客人喜愛,例如一支來自哥倫比亞桑坦德產區的玫瑰谷,其草莓以及發酵感讓人印象深刻。
咖啡信息
哥倫比亞玫瑰谷來自哥倫比亞桑坦德地區的大樹莊園,桑坦德產區是哥倫比亞北部的著名產區,西臨馬格達萊納荷,種植海拔約1400-1600米,該產區的咖啡豆以強烈的味道、悠久的回味和獨特的草木清新風味著稱。
玫瑰谷的咖啡品種為美洲地區常見的卡杜拉(Caturra),卡杜拉是波旁(Bourbon)的一個自然變種,於1937年在巴西被人們發現。卡杜拉延續了波旁品種的柑橘堅果調性,但卻因為植株矮小而更加高產。舊時傳統的精品哥倫比亞風味更多像是柑橘可可調性,其實是當時在哥倫比亞常見的水洗處理以及卡杜拉品種所帶來的。
玫瑰谷這支咖啡豆處理方式為厭氧酵素水洗處理方式。此法前半部分與水洗處理法相似,通過浮選去除有瑕疵的咖啡豆,再用機器去除果肉果皮,將處理好的咖啡豆放進一個封閉的容器裡,此時注入二氧化碳排出氧氣,在無氧的環境下減緩咖啡果膠中糖分的分解速度,PH也以更緩慢的速度下降,延長發酵時間,以此來發展出咖啡更多的甜感以及更獨特的風味。
烘焙曲線
以【前街咖啡烘培】為展示
入豆溫:180℃,轉黃點:6'00",151℃,一爆點:9'48",183.3℃,一爆後發展2'10",197℃出爐。
杯測報告
玫瑰谷這支咖啡豆在杯測的時候,其味道尤為討喜。卡杜拉顆粒飽滿,研磨之後其幹香如同草莓焦糖餅乾,即使是無法感知草莓的人也可聞到明顯的甜香氣息。注水之後,水果類的溼香佔據主要部分,宛如成熟甜膩的水果。
破渣之後,稍稍降溫便可進行高溫部分的啜吸,杯測者通過啜吸的動作將咖啡液霧化,讓各個感官部分可以更好地感受更細緻的味道。玫瑰谷的高溫部分是柑橘的酸質,平衡感強,層次豐富,中段是深色莓果,帶有焦糖可可,尾韻殘留的香氣是類似發酵水果的發酵感。
中溫部分更多像是莓果類的風味,同時帶有黑巧克力的風味,尾韻依舊是發酵感,回味不散。低溫部分深色莓果佔據主體,甜感提升,黑巧克力與發酵感並存,尾韻持續的發酵感,類似威士忌酒的酒韻若隱若現,讓人聯想到酒心巧克力。
衝煮講解
通過杯測我們可以大概知道玫瑰谷是一支發酵感、深色莓果以及帶有草莓香氣的咖啡豆,缺點是時間一長,整體風味下沉,略顯平乏。所以在衝煮的時候要強調玫瑰谷的莓果類風味,同時減少尾段不愉悅的味道。
咖啡粉量前街咖啡選擇使用15克咖啡豆,研磨程度為中等偏細,0.85毫米標準篩網通過率為80%左右。粉水比例為1:15,即注入225克水量。濾杯選擇常見的hario v60濾杯,錐心的濾杯形狀增加咖啡層次感。
水溫選擇91攝氏度,避免萃取不足。第一段注入30克水量進行悶蒸,悶蒸時間為30秒,悶蒸的目的是為了適當排出二氧化碳,避免二氧化碳含量過多影響萃取。
第二段注入水量100克,加上悶蒸的水量即注入到130克,均勻繞圈注入,加強前中段萃取,提升前中段小分子物質的萃取。注入後間隔10秒,接著注入剩餘的95克水量,均勻繞圈注入,最後25克垂直中心注水,避免過多擾流萃取出過多後段的苦澀味道。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