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太重怎麼辦,做到以下幾點,祛溼不再是難題

2020-12-23 小一哥說養生

導語:溼氣重是很容易讓人忽視的一個問題,對於及時祛溼,很多人還沒有樹立正確的觀念。大部分人都知道,祛除溼氣這個問題,不能算是什麼大的病症,但也不能真的不在意溼氣問題。如果你的體內溼氣太重,最好是自己能夠及時調理。溼氣太重怎麼辦,做到以下幾點,祛溼不再是難題。

一、溼氣重身體有3種表現

1、舌苔厚膩

在我們早上起床刷牙的時候,可以特別注意一下自己的舌苔,觀察其是否有什麼異常。一般情況下,正常的舌苔應該是白白的一層,但是溼氣重的人會出現舌苔厚重以及滑膩的表現。

2、大便異常

如果體內溼氣重,很容易會出現大便異常的情況。如果你早上上廁所的時候發現大便黏膩,不成型,衝廁所的時候很難衝洗乾淨,這可能就是體內溼氣太重所導致的。

3、身體有疲憊感

受溼氣重影響的人可能常常會覺得特別疲憊,經常出現身體乏力,一點都不想動彈的感覺。另外,體內溼氣太重會導致早上起床無精打採,沒有精氣神兒的狀態,長時間這樣就會影響記憶力。

另外,除了以上3種表現以外,溼氣重還會有以下表現比較明顯:

1、頭昏腦脹,不舒服

2、出現皮膚發癢、紅腫

3、小便渾濁

4、有口氣,經常口臭

5、出現胸悶,呼吸不暢的感覺

二、溼氣太重做到以下3點,真的很管用

1、合理利用飲食祛除溼氣

我們可以多吃新鮮的水果的蔬菜,一定要少吃影響消化功能的生冷食物。在中醫學中曾提到,火麻仁、荷葉、茯苓等食物對於排除體內溼氣很有幫助。

這些食物中含有的成分是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的,它們經過萃取加工得到可以促進祛除溼氣的火麻荷葉酵液,能夠起到很好的祛溼效果,而且發酵之後有助於人體直接吸收。

2、多運動

不單單可以利用飲食調理身體,經常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多做一些運動不僅僅可以增強身體免疫力,還可以通過排汗的方式祛除溼氣,一舉兩得。

3、多喝水

體內溼氣高的人一定要多喝水,一定要保證飲水充足。我們還可以嘗試一些祛溼茶,比如說紅豆、薏苡仁、赤小豆、茯苓等食材就是在扁鵲的《扁鵲內經》中提到的祛除溼氣的常見食材。中醫推薦用這些食物製成有助於祛溼的茶,藥食同源的原理如下:

紅豆: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能夠補氣養血、健脾、消腫利尿。

薏苡仁:能夠消腫、還能夠止瀉、滲溼。

茯苓:能夠減輕體重,另外,茯苓健脾、利水消腫,還有除溼作用。

平時上班比較忙,沒有時間製作茶包,我們可以選擇現成的茶包,現成的茶包衝泡只需要短短的五分鐘,而且成本不高,簡簡單單就能品嘗到香香的熱茶,還能夠在補充水分的同時祛除溼氣,一箭雙鵰。

有需要朋友們可以點擊下方↓↓↓卡片獲取,健康值得你這點付出

結語:不要等身體出現問題才知道祛溼,如果發現自己體內溼氣重了一定要及時加以控制,避免給身體帶來太大的負擔,導致身體被壓垮。趁現在還來得及,抓緊時間去除體內溼氣,重回健康。

相關焦點

  • 體內溼氣太重的人,不妨試試這幾個祛溼方法,輕鬆排出溼氣
    其實祛溼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可以從我們的日常飲食、起居開始做起,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幾種有助於祛溼的方法,幫你輕鬆排出體內溼氣。體內溼氣太重的人,不妨試試這幾個祛溼方法,輕鬆排出溼氣一、運動祛溼法很多人之所以會出現溼氣過重的現象,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可能是缺乏運動造成的,經常不進行運動的話,內體集聚的寒溼氣不能有效的排除體外,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溼氣了。還有那些身體中已經存在溼氣的人,整天都是懶洋洋的狀態,沒有多大的精神頭兒,這也是會加重溼氣的一方面因素。
  • 溼氣太重怎麼辦?牢記:「多做2事,常喝1水」,溼氣輕鬆排空
    中醫有句話叫:「溼氣重百病生」,意思就是,體內溼氣太重,不但難以祛除,而且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而尤其是夏天,溼氣最為囂張,很容易形成暑溼的氣候,體內有溼氣,很容易讓我們在整個夏天昏昏欲睡,疲勞乏力,四肢沉重,肚子長贅肉等等。
  • 要是體內出現這三個「表現」,可能是溼氣太重,要注意祛溼了
    一、 若體內溼氣重可能有以下表現1、 如廁時看大便要是體內溼氣重的話,如廁時的大便是比較粘的,一直衝水都無法衝下去,這可能就是溼氣重的表現了。因為溼氣重會令大便又溼又粘。也可以通過顏色來判斷,正常來說是金黃色的,而溼氣重的人可能是青色的。
  • 身體溼氣太重怎麼排溼,簡單的祛溼方法
    身體溼氣是一種中醫理論概念。中醫認為自然界中氣候潮溼、食肉等是溼氣的來源,溼邪過重則易傷陽氣。認為通過飲食、起居可以對溼氣進行調節。溼氣重是指溼為重濁有質之邪,屬陰,溼邪致病,常出現以沉重感為特徵的臨床表現。如頭身困重、四肢酸楚等沉重等。溼邪外襲肌表,困遏清陽,清陽不升,則頭重如裹。溼邪阻滯關節,陽氣不得布達,則可見肌膚不仁,關節疼痛重著。
  • 或是溼氣太重的表現,做好2件事,慢慢祛溼
    問題很簡單,也許是體內溼氣太重導致的。目前好多人都有這個問題,不僅非常影響美觀,長期溼氣重,得不到緩解的話,也會給身體帶來不小的危害。除了影響個人外觀,體型水腫、肥胖,身材走形外,還影響人體的五臟六腑,尤其是脾臟和胃。脾胃不好,影響人的食慾,導致便秘、消化不良、腹脹等胃部不適,嚴重的話,也會涉及到其它內臟,滋生百病。
  • 溼氣太重,身體會有3個感覺,做好3點,幫助祛溼排毒
    溼氣太重,身體會有3個感覺,3個祛溼方法,幫助祛溼排毒。 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讓我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養生。
  • 溼氣到底是什麼?身體出現5種情況,說明溼氣太重了,抓緊祛溼
    身體出現5種情況,說明溼氣太重了,抓緊祛溼1、大便太黏、容易腹瀉很多人容易腹瀉,有的大便沾黏,怎麼衝都不乾淨,這是身體溼氣重的表現,需要注意了。4、消化能力差溼氣和脾息息相關,脾胃虛弱,身體溼氣重,消化能力會變差,比如經常腹瀉、腹痛或者食欲不振,說明需要身體祛溼了。5、皮膚起疹很多人身體溼氣重,肌膚容易出現疹子、小疙瘩,非常的難受。
  • 體內溼氣較重的人,做好這幾點,溼氣可能會慢慢排出
    3、關節疼人的體內如果溼氣太重的話,就會影響到我們的骨關節,因為溼氣太重,血液循環不暢,不能順利地到達各個肢體,就會出現四肢酸麻的情況,甚至會導致一些炎症的發生。4、手腳冰涼體內的溼氣太重,會影響皮膚組織,皮膚會出現水泡溼疹這樣的表現,尤其是對於女生而言,身體裡溼氣如果太重的話,會比較容易手腳冰涼。
  • 身體發出的這些信號,表示溼氣太重,教你伏天養生祛溼小妙招
    導語:身體發出的這些信號,表示溼氣太重,需要我們重視起來。詩人王維有句話:「輕紈覺衣重,密樹苦陰薄」,非常適合形容三伏天。三伏天潮溼悶熱,但也是我們祛溼的絕佳時機。夏季有兩大禁忌,掌握正確祛溼的方法,更利於我們祛除體內深藏的溼氣,做到伏天養生。
  • 溼氣太重,影響身體健康?3個辦法「逼」出體內溼氣
    其實,最常見的無非是溼氣太重,雖不會明顯地體現出來,但溼邪乃是身體不好的根源,若長時間置之不理,自然也會影響身體健康。一、導致溼氣重的原因有以下三點1、居住環境有些人因為地區原因,長期處在相對而言比較潮溼的環境中,便會使外部寒氣以及溼氣進入體內,從而導致溼氣過重。此外,若經常穿著被汗水浸透或者是洗過之後沒有完全晾乾的衣服,同樣也會增加體內溼氣。
  • 溼氣太重渾身酸痛!祛溼排毒就它,還能減掉大肚子很多人都不知道
    溼氣不除,百病纏身,尤其是夏天,天天呆在空調房,貪涼一時爽,養生火葬場,長期處於空調冷氣之下,還吃很多冷飲,溼氣不知不覺就找上來了,如果家人們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有舌苔厚膩,便秘,口臭口苦,頭臉油膩,長痘長粉刺脫髮,消化不良等問題,那麼很不幸地告訴你,溼氣來找你了,說明你體內溼氣太重了
  • 溼氣是怎麼進入到體內的?溼氣比較重,吃什麼可以祛溼?
    她這種表現就是溼氣重最為典型的表現。王女士很好奇,好端端的體內怎麼會有溼氣呢?估計好多人有和王女士一樣的困惑,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下。溼氣是怎麼來的?其實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會有些溼氣,受到氣候的影響,空氣潮溼的時候,會有一些溼氣進入體內,這是正常的。體內稍微有些溼氣也不要緊,因為我們體內有陽氣,可以幫助運化出去。但是當體內溼氣太重的時候,陽氣運化不了,溼氣堆積在體內。
  • 溼氣太重怎麼辦?今天教你如何正確的祛溼
    那今天小編就教大家幾招如何祛溼。01、增加運動 促進排汗適當的運動出汗之後,身體會感到一身輕鬆,溼氣也會隨汗液排出體外。但是,夏天運動鍛鍊要注意預防著涼,不要運動之後立馬跑進空調房。02、拔火罐拔罐是通過物理刺激和負壓,引起人體毛細血管充血,修復壞死細胞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去除溼氣、調節機體平衡。
  • 溼氣太重身體疲乏?祛溼妙招:自製「一碗湯」,胖子瘦子都可試試
    提及溼氣這個,很多人一定是有所耳聞的。溼氣是一種中醫的理念,它是指的我們體內的有種溼邪氣體,這種氣體主要還是由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中所演變的。
  • 溼氣太重怎麼辦?教你6個小妙招,幫你排毒祛溼,調養身體
    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視,加強調理,那溼氣重怎麼調理好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祛溼的方法。1.喝碗紅豆薏米粥紅豆和薏米都有很強的祛溼效果,把這兩種食材放在一起煮粥喝是去溼氣的不錯選擇。薏仁和紅豆都是平時很常見的食物,加一點冰糖,味道是相當不錯的,女孩子多喝不僅能夠祛除溼氣,還能夠消除水腫。
  • 身上出現這3種表現,是體內溼氣太重了,學會這幾招,輕鬆祛溼氣
    一、身上出現這3種表現,是體內溼氣太重了,我們要及時注意排溼1、關節酸疼體內溼氣過重時,身體的四肢部位是會受到影響的。有些人快到陰雨天的時候,就會覺得手腕、腳踝或者膝蓋處隱隱酸疼,格外折磨人。體內溼氣太重,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會出現異常:1、四肢沉重無力2、頭昏腦脹3、身體水腫4、頭髮油膩5、大便異常
  • 溼氣太重怎麼辦?堅持這3種方法,能驅寒祛溼
    中醫認為萬病皆由溼氣起,溼氣過重的內在表現是傷及到我們的五臟六腑,而外在表現就是生病。「溼」乃萬惡之邪,在人體內或多或少都有點溼氣,只是看嚴重程度而已。溼邪還分內溼及外溼兩種。同時,夏季很多人都喜歡呆在空調房內或者喝冷飲,這也是會導致體內溼氣淤積無法排出體外。除此之外,炎熱的天氣,對脾胃也是有一定的損傷了,常會出現大便粘滯的症狀。除此之外,夏天是一年之中出汗最多的季節,尤其是現在七八月份。
  • 那是溼氣太重了,2個方法教你祛溼
    在人們的生活當中經常會發現一些女性的溼氣很重,特別是在來月經期間這種情況會更加的嚴重,因為女性在來月經期間身體會比較脆弱,而且也會帶來一些溼氣,所以女性的溼氣會相比較於男性來說多很多。溼氣的表現有很多主要就是可以發現自己的舌苔厚膩、大便也不成型,另外也會發現舌頭會有齒痕的印子。
  • 身體溼氣太重的8個症狀,冬季簡單7招趕走溼氣
    現在人們提的最多的就是溼氣重的問題,溼氣重會造成身體出現很多的疾病,因此及時的祛溼才能讓我們的身體保養的更好,那麼怎麼樣才能知道自己身體是不是溼氣重
  • 說明體內溼氣太重!那又如何排出體內溼氣?
    使得其脾陽出現不足的情況,最終引起溼氣過重症狀的發生。從中醫的角度上看,肝主情志,如果機體長期處於心情不好的狀態,此時也會使得其肝氣發生鬱結的情況。最終出現氣機的不暢,阻礙正常運化和疏洩,使得機體出現溼氣過重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