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超變態的「史丹佛監獄實驗」,結果發現原來人性本惡!

2022-02-07 隱私賤視頻

點擊關注,Just love me right

 曾在美國史丹佛大學任教的心理學家菲利普(Philip Zimbardo),1971年策畫了一個惡名昭彰的「史丹佛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這是心理學史上最具爭議性的實驗之一。實驗結果讓很多人感到震撼不已,你看完也會背脊發涼…

 菲利普招開自願參加實驗的大學生徵選,一共來了近百人,最後篩選出24名心理最「健康」的大學生。他將這群人分成2邊,一邊飾演獄警,另一邊則飾演囚犯。實驗第1天,他委託當地警局真正的警察前往囚犯們家中,為他們拷上手銬,戴上頭套,接著載往史丹佛大學心理學系已經被改造成一座監獄的地下室。這些囚犯們每人都被奪去姓名,以編號代之。他們必須一直待在監獄裡,直到為期14天的實驗結束。

 實驗才第2天,感到無聊的囚犯們竟開始造反,他們集結在同一間牢房,撕掉自己的編號牌,並口出惡言挑釁獄警。扮演監獄長的菲利普要求獄警們自己解決問題,採取必要的措施維持監獄的秩序。於是他們嚴厲要求囚犯服從命令,不服者都要被罰做伏地挺身。

 雙方一來一往,情緒逐漸緊繃起來。獄警們決定沒收囚犯的床墊,讓他們睡在冰冷的地上、不讓他們洗衣服、三不五時要求囚犯集合報數。他們甚至對囚犯進行分化,聽話的囚犯可以洗衣服。實驗邁入第36小時的時候,編號8612的囚犯精神壓力太大而放聲痛哭。菲利普起先認為他只是在裝可憐,後來發現他真的崩潰了,只好讓他退出實驗。

 實驗進行到第4天,獄警聽說,已經離開的8612號將帶人來解救留在這裡的囚犯。菲利普立即把所有的囚犯轉移到另一棟建築囚禁。他們轉移囚禁陣地後,就立即將原本的監獄拆除,試圖讓8612號以為實驗已經結束。

 後來獄警們發現這一切只是個謠言,一氣之下下令要所有囚犯光著手清理馬桶。他們增加了點名的次數,站在囚犯背上要他們做伏地挺身。菲利普決定邀來一位曾在監獄服務的牧師,安定囚犯們的情緒。不過,編號819的囚犯並不領情,他表示自己極度不舒服,必須就醫。819說著就大哭起來了,菲利普開始考慮讓819退出。沒想到,獄警們另有打算…

 他們下令所有囚犯在走廊排成一列,不斷大喊:「819是個窩囊廢」。819一聽到同伴們的叫囂,哭得更厲害,表示他不想離開了,想證明自己並不是窩囊廢。

菲利普驚覺,原本只是一群「心理正常」的學生,現在都成了施虐成癮的霸凌者。不管是獄警還是囚犯,都已經深深沉浸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之中,完全忘了這一切只是一場實驗。而就連菲利普本人,也深陷其中,一度忘記自己只是在做研究。

 過程中,好幾個想離開的囚犯順從地提交了保釋申請。他們似乎忘記了,申請保釋需要走很長的程序,而他們其實還有另一個可以立即離開監獄的選擇,那就是退出實驗。

第6天,菲利普擔心接下來發生更危險的事情,不得不宣布提前結束實驗。實驗結果發現,在一定的社會情境和誘因下,好人也會犯下暴行。他認為,今天假如角色互換,你也會採取同樣的方式。

 這項可怕的實驗今年被翻拍成電影《史丹佛監獄實驗(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看完這項史丹佛監獄實驗,不經開始相信「人性本惡」的說法。也許善惡之間並沒有界線,每個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邪惡的因子吧!

版權說明:文章源於籤約作家或網絡,網絡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原創作者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

▼點擊閱讀原文看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史丹佛監獄實驗
    曾在美國史丹佛大學任教的心理學家飛利浦(Philip Zimbardo),1971年策書了一個  惡名昭彰的』史丹佛監獄實驗,(Stanford
  • 人性本惡:40多年前一個震驚世界的實驗...
    戳下方「圖片」進入購買專區.今天要說的,是一個著名的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實驗……1970年夏天,一個名叫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的史丹福大學教授啟動了一項心理學實驗……他們要在一個監獄裡待14天,期間不可以離開,模擬一個現實的監獄的生活情況。這裡面有一點比較有趣,當時很多學生表示他們更願意飾演囚犯,部分是因為他們無法想像自己畢業後會去做看守,但他們可以想像自己是在坐牢,並以為可以從這一經歷中學到一些東西。。
  • 誰能逃過「 人性的拷問 」?——臭名昭著的斯坦福監獄實驗說明一切
    津巴多在1971 年之前並沒有什麼出色的科研成果,被選為終身教授後好歹也要拿出一點 " 真材實料 ",於是津巴多接下了美國海軍研究中心 ONR 的批准和經費,開始了他的實驗之旅。我們都知道監獄是一個充滿暴力和黑暗的地方,當時的津巴多好奇人們為什麼不能夠在監獄裡和平共處,為什麼一到監獄裡好人也會變壞?於是組織設計了這個著名的 " 斯坦福監獄實驗 "。
  • 斯坦福監獄實驗:凡人墮落囚徒僅需6天,人性之惡淋漓盡致的展現
    不要去輕易試探人性,更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俯瞰別人,也永遠別輕易去考驗人性。因為一旦觸碰到了人性陰暗的那一面,你所有得到的,都只是在失去。而本文要介紹的就是這麼一個歷史上出了名的考驗人性的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
  • 歷史上4個有名的心理實驗:全都出現了意外的結果!
    心理測驗可以測出我們的個性,而且不管準不準也不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不過這次好可怕系列要介紹的是歷史上有名的心理實驗,心理「實」驗和心理「測」驗雖然只差一個字,意義卻差很多喔,心理測驗只是測出既有的個性,心理實驗卻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的個性...(驚)。1. 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史丹佛監獄實驗)
  • 變態: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並不遙遠
    究竟是什麼樣的蛇蠍心腸才能做出這樣喪失人性的禽獸行為?《伊索寓言》裡說:「所有冷血的人,都和蛇一樣惡到極致。生而為人,最可怕的時刻在於:你所有的苦難,滿足了我畸形的快感。為了錢,那些惡人到底還有什麼不敢做,到底還有什麼底線不敢突破。
  • 看《綠裡奇蹟》中人性善與惡的碰撞:人性中的自我救贖
    一、作品簡述史蒂芬.金的著作《綠裡奇蹟》是一部最大化凸顯人性善與惡的碰撞的巨作,引發了人們從多個角度對現實人性的不同側面的思考和探索,進一步強調了尊重生命的重要性。毀滅不是他本人的創作初衷,恰恰相反,通過作品,史蒂芬.金試圖解析人性。人性不是簡單的善和惡,善與惡只是人們對待相同事物的不同看法與態度。所有人的都可以拯救他人,同樣所有人都可以被他人所拯救。只要人們滿懷善意和希望,這樣即使是身處困境,依舊可以綻放出自己的人性光輝。
  • 人性可以醜惡到什麼地步?德國心理影片《死亡實驗》了解一下!
    表面看起來膽小唯唯諾諾的人,你永遠不知道他內心可以多殘酷冷漠,大概是被權利衝昏頭腦,或是當自己有能力得到從未有的權利金錢地位之後,內心被壓抑很久的本性全部爆發,甚至越來越往惡的方面走。 永遠不要考驗人性,因為你如何也不知道它能醜惡到什麼地步。Power corrupts.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
  • 15個駭人聽聞的人體瘋狂實驗,看到第一張圖就嚇尿了!
    讓一隻狗狗的斷頭復活俄羅斯科學家進行的這項實驗,目的是想知道當我們用人工技術把水及空氣重新注入死去的大腦時會發生什麼事。結果這隻狗狗的頭暫時有了生命反應,能聽到周遭的聲音,眼睛能看向四周,甚至能用舌頭嘗東西味道。悲慘的是它不曉得發生了什麼事、為何它沒有了身體。
  • 豆瓣8.4《一級恐懼》:愛德華·諾頓成名作,人性究竟本善本惡?
    ②此時馬丁發現了艾倫擁有雙重人格,是艾倫的另一個暴戾狡詐的人格羅伊殺死了主教。③馬丁自己的人物形象。在之前鋪墊了如此之多,塑造起來的無良律師馬丁原來竟是正義的使者,為著心中的信念和司法體系孤軍奮戰。此刻,馬丁艱難的處境也將整部影片推向了高潮。
  • 如果發現女生走光怎麼辦?來看神谷浩史是怎麼做的
    漫長的人生中總是會面臨一些究極的抉擇,要是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 不是小說,但這5本講人性的書看到我脊背發涼
    作為一隻對人類持續進行了多年觀察的小狗,我覺得,我們要理解人性,首先一定要對這個詞進行精確的定義。而今天推薦的5本書,就來自於5個不同的學科,它們都試圖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定義人性的一個側面。《裸猿》這本書,50年前剛出版的時候,它的爭議就很大的,因為他的內容實在是有點露骨……讓小狗會看紅臉的那種。
  •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人的根本性是指人先天就有的心性,一個是意根的心性,一個是如來藏性;後天受燻的本性才是意識的心性。人性的根本從五蘊上要看意根,從整體上要看如來藏。看一個人的心性表現,要看意根,意根是根本,意識是枝葉,雖然意識枝葉的繁茂能遮掩意根的根本,但是意識枝葉總有凋零謝落的時候,那時候意根的根本就會完全暴露無遺。從五蘊上要看意根的心性,從本質上要看如來藏的心性,但一般來說都是看五蘊的心性。
  • 人性的善惡明明同時存在,為何孟子提出「性善論」?
    這可能是孟夫子的「人性本善」信念發揚到了最極端,最使命感的宗教家格體,簡易工夫循循善誘,有如圓教。人性豈非只有一面?我們知道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惡,但誠如《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的列車難題,「人性」豈是那麼熱燙燙的鐵板一塊?
  • 在中西文化中分別認為人性「本善」和「本惡」,該如何看待呢?
    比如關於人的本性問題,在東方文化中,特別是中國歷來是主張「性本善」的,而西方則傾向於「性本惡」。而恩格斯則認為,人的一半是野獸,一半是天使。那麼,人性究竟是「本善」還是「本惡」呢?該如何看待?您又是怎樣認為的呢?在我國,千百年來一直提倡儒家的理念,認為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嘛。也正是因為人性本善,所以人才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口袋妖怪」精靈解法?風速狗——惡蝕兇焰,地獄之門的看護者
    那些犯人本就十惡不赦不是嗎,興許是那些有極端思想的「正義之士」想肅清一下呢(笑),不過,關於這個傳說……算了,等任務派下來再說,地獄犬啊。「2」結果居然真的派到我身上了,唉,這種沒頭沒腦的案件是真的不知道要怎麼開始。算了,工作就是工作,先進那監獄看看。
  • 「小變態」又雙叒來殺「伊芙」了
    《殺死伊芙》努力解釋了這個有些「荒誕」的詞彙。第三季開播了,伊芙當然沒死,估計是「小變態」那把槍太小,也沒能好好瞄準。回顧一下前兩季最後一集的劇情,完完全全是互相在彼此心裡殺了對方一次。那麼對她們來說,相殺過這一回合,第三季會不會成為一個相愛契機呢?比如承認彼此的感情,或者聯手對抗「十二門徒」。《殺死伊芙第三季》第一集所透露出的信息有不少,而且每一個都是爆點。伊芙被拋棄了。
  • 《十種人性》我們與善、與惡的距離各有多遠?
    世界讀書日,荊棘鳥書會特邀公益講師主持分享《十種人性》。我們與善、與惡的距離有多遠?你是你想像中的樣子嗎?
  • 設計的大迷思:原來黃金比例根本只是一場誤會!
    黃金比例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黃金三角形」,此三角形可拆成 1 個正方形與 1 個小三角形,而這個小三角形的比例跟原來的三角形比例相同。你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拆解很多物品上,以驗證黃金比例的理論。簡單來說,假設你有兩個物品(或跟黃金三角形一樣,一個可以被拆解成兩個物品的物件),或你用上述的數學公式算過,發現得到 1.6180 的數值,那麼這兩個物品就可以算做是黃金比例。
  • 佛教認為:人性是善,還是惡?
    ,是古今中外的哲人們普遍探討的一個重要話題;人性究竟是善、是惡,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在我國先秦時代,先賢們就爭論過這個問題——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肯定人的本性生來相近,只是因後天的習染,而有了千差萬別。孟子主張人性本善,因為不修養而有了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