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內向的發達國家:不喜歡被陌生人搭訕,卻能靠科技影響世界

2020-12-21 去驢行

當我們遇到一些麻煩事時,我們通常會習慣性求助自己的親朋好友,這種有來有往的社交文化,構建了我們叫人情溫暖的社會。但在北歐的芬蘭,人們卻習慣性獨立解決一切麻煩,以沉默、木訥、古板、內向的芬蘭人性格,似乎讓他們開口求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芬蘭有三樣聞名世界,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世界上綠化最高的國家,世界上最沉默寡言的國家。芬蘭擁有全球最發達的人均富裕指數,以及全球最乾淨的生活環境,在這樣一個生活指數非常高,人均壽命比較高的國家生活,物質煩惱的事很少,每天睜開眼都是笑呵呵,但哪怕是在其首都赫爾辛基,人們的笑容也很少。在這裡你總會有一種感覺,似乎自己太過熱情,很怕自己的言語打擾到這個喜歡安靜的國家。

通常我們打車時,為了避免忽然安靜的空氣,都會和司機閒聊一番,比如抱怨天氣太熱,最近肉價降價了,本地哪裡又拆遷了。碰到能聊的小到生活上的一些瑣事趣聞,大到胡侃國際大事,都能一路上吧嗒個不停。

如果去旅行,導遊面對幾十號不認識的陌生遊客,那張口就是段子,解說景點背後的文化歷史以及野史趣事,十句話九句能夠逗樂一波中老年遊客。這還是嘴上的功夫,情緒上嗨動的時候,唱歌跳舞那都不在話下,短短半天的時間,就能夠和五湖四海的遊客打成一片。

但如果是芬蘭司機,你坐上車主動找話談,會讓對方覺得很奇怪,甚至沒有禮貌。而在芬蘭旅行,嚮導也從來是惜字如金,到了某某地時也不會跟你介紹它是怎麼形成,背後有什麼有趣的故事,你只能自己去觀察或者在網絡上查資料。這也是我們之前去芬蘭時,碰到最尷尬的事情,陪同的人員並不太會主動向你介紹太多的信息,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是微笑或點頭、搖頭。

在飯桌上,不管是同事、同學、朋友還是家人,我們習慣閒聊一些有趣的話題,從而增進彼此的情感。但在芬蘭人看來,他們只需要獲取最有效的信息,然後給出是或不是的判斷,而不是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閒聊上,更何況他們是真的不太擅長表達。

對喜歡健談的匈牙利、英國人來說,和芬蘭人一起吃晚餐實在是要命,因為他們總是埋頭安靜吃飯,或是沉默思考了半天給你一個點頭回應,直接把聊天聊到死。之所以不擅長聊天,性格十分沉默,與芬蘭人的社交文化離不開關係。

在人們看來,能用一句話說明白的,絕不用十句話來描述。說清楚,講明白,是一種尊重人的基本表現。如果不想說話,這說明話題的本身就很無趣或不需要自己進行表態。這種社交態度,就會給人造成一種很沒有情商,太過內向的負面形象,但芬蘭人從未覺得這是一種很沒有禮貌的行為。

實際上芬蘭人並未你想像得如此內向,與熟識的同伴交流他們也很幽默感,就如同你身邊有個張口就能夠讓你笑的東北人一樣。也許在其它公開場合,人們不太喜歡閒聊,但只要蒸桑拿、泡溫泉、喝酒,沉悶的芬蘭人就會打開話匣子,暢所欲言。

此外對於陌生人,大部分芬蘭人會保持一種社交距離感,面對忽然出現的搭訕,會表現出一種排斥和不喜歡,與善於搭訕的義大利、土耳其人形成很大的反差。但一些老芬蘭人,也十分健談,對陌生遊客的到來也表現出一股熱情的姿態,喜歡諮詢交流其它國家的文化等方面。

不管是否認可這種特別的芬蘭沉默心態的好與壞,但「內向」的芬蘭人確實十分專注,以至於他們在設計、閱讀量上一直排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科研、設計人才最多的國家之一,依靠科技能夠一定影響世界。比如許多很有影響力的科技企業和科技技術,就是來自芬蘭。

攝影:Arnaud(法國)環球旅行攝影師|來源:去驢行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內向的國家:不喜歡被陌生人搭訕,卻能靠科技影響世界
    當我們遇到一些麻煩時,我們通常會向親戚朋友求助,這種來來往往的社會文化,構建了一個我們稱之為人情溫暖的社會,然而在北歐芬蘭,人們習慣於獨立解決一切煩惱,芬蘭人沉默、木訥、古板、內向的性格,似乎讓他們開口求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它們也是世界上最內向的國家:不喜歡被陌生人搭訕,卻能靠科技影響世界
  • 研究揭秘:愛「搭訕」的人與不愛「搭訕」的人,有什麼區別?
    點上面關注我們,每日獲取前沿新知你平常是不是經常會在公共場所裡跟陌生人聊天
  • 與陌生人微信搭訕如何克服心理壓力
    如何在微信上與陌生人搭訕?許多人羞於與陌生人搭訕,或者與有好感的異性相遇,會太緊張,不知道該說什麼。那麼讓我們教你如何克服心理壓力吧。如何克服心理壓力練習健身操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克服內心對失敗的恐懼。面對一個不在乎的女孩,即使是第一次接觸,你仍然可以說說笑笑。
  • 沒事要多搭訕,頂級SCI:論與陌生人說話的好處
    原創 Joseph Xia 國際科學還記得媽媽從小告訴我們「不要輕易和陌生人搭訕」嗎?我們曾經被教育,和陌生人接觸,可能會對我們造成傷害。但凡事都有兩面性,新近的一項研究,卻論證了和陌生人說話的好處。
  • 把妹寶典 搭訕的藝術
    接近焦慮主要是由於人性對未知所具產生的恐懼而產生的,根據每個人的成長環境,成長曆程不一樣而有所變化。接近焦慮是每個人都存在的,如果你對未知沒有任何焦慮,面對什麼都能夠通往向前,那麼你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上了。比如古時候,我們的祖宗第一次見到熊的時候,如果他一點都不怕,只是覺得挺好奇的就直接接近它,那麼我們也就不會存在這個世界上了。
  • 內向型的人,如何在這個不友好的世界裡生存?
    我們通常把那些比較沉默的、不太與人打交道的人稱為內向性格,把性格活潑開朗的人稱為外向性格。 但是,這並不是內向與外向的本質區別。很多內向型人,並不是不擅長與人交流,而是不喜歡。一位所謂的成功人士在「成功性格培訓」上,分享自己的「成長感悟」時說:「我從小就很內向,特別不自信。跟別人說話也是結結巴巴,大學畢業幾個月都沒有找到工作。後來,一個偶爾的機會,我上了這個課,從此我努力改變自己,大膽地跟陌生人聊天,不管會不會被對方嘲笑。
  • 怎樣跟陌生人「搭訕」不尷尬?這樣開口,情商高人緣好
    怎樣跟陌生人「搭訕」不尷尬?這樣開口,情商高人緣好無論是參加各種場合,還是進入的新的工作環境,我們都免不了要跟陌生人打招呼。所謂社交能力,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跟陌生人也能聊得來,才能創造更多的人脈連結。1、遇物加錢,逢人減歲我以前單位有個老員工張姐,她的性格很開朗,很喜歡往人堆裡扎,但是我卻發現她在公司不受待見,同事們好像並不喜歡她。
  • 德國發展研究所|英國退歐如何影響最不發達國家
    本文研究了英國退歐對當今世界一些最不發達國家的影響。德國發展研究所(Deutsches Institut für Entwicklungspolitik,DIE)創辦於1964年,位於德國西部文化名城波恩,是一家致力於研究、政策諮詢和培訓之間互動的德國智庫。其研究項目和領域包括國際與跨國合作、可持續的經濟與社會體制、環境治理、政治秩序轉型等。
  • 三論英語罪與罰:科技強國的聖經,走向發達國家的寶典?
    近來寫了兩篇關於英語教育的文章,部分人有這樣一種觀點:中國要想在科技上追上西方,必須推行全民英語教育。潛意識裡把科技發達與英語等同起來,英語儼然成了科技強國的聖經,成為發達國家的寶典,事實真的如此嗎?總的來說,英語在東南亞非常普遍,基本達到了和當地語言同等的流行度,西方人喜歡去東南亞旅遊,語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上述三大地區數十個國家,英語讓他們成為發達國家了嗎?除了「五眼聯盟」,根正苗紅的英語嫡系,其它國家大部分是人均GDP不到5000美元的低收入國家!
  • 內向的人能做什麼工作?
    我們在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有必要問:什麼才算是內向?在我看來,所有內向的人一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不善於與陌生人交流,或者缺乏一定的對外交際能力。我們都知道性格分為內向型和外向型,但性格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內向型的人雖然對外交流能力不佳,不喜陌生人交流,但一般來說在工作上又能發揮不少的優勢,例如工作更容易進入心流,更具備同理心和邏輯思考的能力等等。所以我們說,社會是多元化的,性格其實也是多元化的。
  • 世界最不發達國家,為何大多位於非洲?
    所謂最不發達國家,是聯合國對於那些經濟落後,未開發或低開發國家的統稱,簡單來說也就是最窮國家。最不發達國家的名詞最早出現於1967年77國集團通過的《阿爾及爾憲章》,1971年聯合國大會正式通過決議,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足一百美元,國內生產總值中製造業佔比不足10%,人口識字率在20%以下的國家,稱為最不發達國家。按照這一標準,當時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有24個,基本都是非洲國家。
  • 「她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內向的孩子有缺陷?他們內心其實很強大
    現實生活中,經常會有人說XXX內向,不愛說話,語氣中有嫌棄,也有為其開脫的意思,似乎一個人內向就很不好。 比如一位網友的真實經歷:她的小姑將陌生人介紹給她的時候,每次說完後都不忘加一句:她性格比較內向,不愛說話,也不會說話。
  • 心理學:一個性格內向,喜歡獨來獨往的人,大多被成長環境所影響
    一個內向的人,往往慢熱,嘴巴笨,在人際交往上很困難,對於自己不喜歡的人,就不想去主動找話題去聊天,如果非要硬著頭皮聊,只會陷入尷尬的境地。所以,內向的人,往往會羨慕那些外向性格的人,因為他們對誰都能侃侃而談。
  • 這個世界,對「性格內向」的人,總是不公平的
    這大概就是性格內向的人,最好的寫照。面對剛剛認識沒多久的新朋友,當對方邀請自己出去吃飯時,內向的人總是十分抗拒,他們並不擅長這種場合,也不知道該如何拒絕;但他們的內心,對於吃飯這件事是反抗的。內向者的人際交往:能打字不會發語音,能發語音不會打電話,能打電話不願意當面聊天;除非,對方是自己十分熟悉的朋友。
  • 5個內向男生喜歡你的戀愛信號
    所以他一般不會走過來與你搭訕,他或許也不會在學校走廊接近你,最重要的是,最明顯的是,他不會走過來問你要不要約會。或者開始一段浪漫戀情。完全看不出他的想法,怎麼辦?不要緊,今天戀愛行為學就來分享:面對內向男生時,我們要特別注意的一些表面線索。
  • 大家都喜歡外向的人,那麼內向的人真的一無是處嗎?
    可是孩子扭扭捏捏的,老往你背後躲,或者老是低著頭,就是半天開不了口,跟在家裡完全是兩個模樣。這個時候你是否會不自覺地給這個孩子貼上內向的標籤兒?一個美國的教育學家曾做過一個試驗,他隨機抽取了100個平均年齡在8歲的孩子,讓他們去和陌生人打招呼。結果發現有80%的孩子會有意無意地往後退,也就是說孩子見到陌生人不愛打招呼,表現出膽怯,這是天性使然。
  • 我們真的是內向者嗎?內向與假內向
    雖然這個測試不會非常嚴謹,但能大體可以了解你內向的情況,大多數人容易混淆「內向」和「羞怯」的區別,內向者並一定存在社交上的困難,他們只是更喜歡安靜和獨處,而「羞怯」的人,適應新環境和陌生人有一定的緊張,心理學成為「慢熱型」的人,當一切熟悉之後,通常慢熱型的人表現很出色,因為,他們更注重感情,為他人考慮,做事情認真細緻。
  • 內向不合群,總喜歡獨來獨往的三大星座!
    內向不合群,總喜歡獨來獨往的三大星座!水瓶座水瓶座是典型的恃才傲物型星座,一方面對自由的無比嚮往,讓他們在很多人際交往中,連裝都懶得裝,想擺臭臉就擺臭臉,想不搭理就不搭理;另一方面仗著自己有著些許橫溢的才華,於是覺得身邊的人都太low,無心搭訕。
  • 內向者與世界相處的 10 種方式.
    在群聊中,內向者經常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內向者的方式:在喧囂的世界中過安靜的生活》一書的作者索菲亞在書中寫道,內向者更喜歡深層次的談話,尤其是關於哲學的。3、他們在舞臺上活力四射——只是不擅長臺下的閒聊「靠口才謀生的人至少有一半是天生的內向者」詹妮弗·卡維拉博士(《安靜的力量:
  • 電梯裡遇到心儀的女生如何搭訕?
    我的聲音不大,很柔和,慢慢的,給人不壓迫感。「附近。」她依然站在前面,回過頭來回應了一聲。「這麼巧啊,我在會展國際大廈。」「我在xx大廈,離這也挺近的。」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她開始有意的向後靠了靠,和我保持平行,我注意到興趣突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