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遇到一些麻煩事時,我們通常會習慣性求助自己的親朋好友,這種有來有往的社交文化,構建了我們叫人情溫暖的社會。但在北歐的芬蘭,人們卻習慣性獨立解決一切麻煩,以沉默、木訥、古板、內向的芬蘭人性格,似乎讓他們開口求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芬蘭有三樣聞名世界,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世界上綠化最高的國家,世界上最沉默寡言的國家。芬蘭擁有全球最發達的人均富裕指數,以及全球最乾淨的生活環境,在這樣一個生活指數非常高,人均壽命比較高的國家生活,物質煩惱的事很少,每天睜開眼都是笑呵呵,但哪怕是在其首都赫爾辛基,人們的笑容也很少。在這裡你總會有一種感覺,似乎自己太過熱情,很怕自己的言語打擾到這個喜歡安靜的國家。
通常我們打車時,為了避免忽然安靜的空氣,都會和司機閒聊一番,比如抱怨天氣太熱,最近肉價降價了,本地哪裡又拆遷了。碰到能聊的小到生活上的一些瑣事趣聞,大到胡侃國際大事,都能一路上吧嗒個不停。
如果去旅行,導遊面對幾十號不認識的陌生遊客,那張口就是段子,解說景點背後的文化歷史以及野史趣事,十句話九句能夠逗樂一波中老年遊客。這還是嘴上的功夫,情緒上嗨動的時候,唱歌跳舞那都不在話下,短短半天的時間,就能夠和五湖四海的遊客打成一片。
但如果是芬蘭司機,你坐上車主動找話談,會讓對方覺得很奇怪,甚至沒有禮貌。而在芬蘭旅行,嚮導也從來是惜字如金,到了某某地時也不會跟你介紹它是怎麼形成,背後有什麼有趣的故事,你只能自己去觀察或者在網絡上查資料。這也是我們之前去芬蘭時,碰到最尷尬的事情,陪同的人員並不太會主動向你介紹太多的信息,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是微笑或點頭、搖頭。
在飯桌上,不管是同事、同學、朋友還是家人,我們習慣閒聊一些有趣的話題,從而增進彼此的情感。但在芬蘭人看來,他們只需要獲取最有效的信息,然後給出是或不是的判斷,而不是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閒聊上,更何況他們是真的不太擅長表達。
對喜歡健談的匈牙利、英國人來說,和芬蘭人一起吃晚餐實在是要命,因為他們總是埋頭安靜吃飯,或是沉默思考了半天給你一個點頭回應,直接把聊天聊到死。之所以不擅長聊天,性格十分沉默,與芬蘭人的社交文化離不開關係。
在人們看來,能用一句話說明白的,絕不用十句話來描述。說清楚,講明白,是一種尊重人的基本表現。如果不想說話,這說明話題的本身就很無趣或不需要自己進行表態。這種社交態度,就會給人造成一種很沒有情商,太過內向的負面形象,但芬蘭人從未覺得這是一種很沒有禮貌的行為。
實際上芬蘭人並未你想像得如此內向,與熟識的同伴交流他們也很幽默感,就如同你身邊有個張口就能夠讓你笑的東北人一樣。也許在其它公開場合,人們不太喜歡閒聊,但只要蒸桑拿、泡溫泉、喝酒,沉悶的芬蘭人就會打開話匣子,暢所欲言。
此外對於陌生人,大部分芬蘭人會保持一種社交距離感,面對忽然出現的搭訕,會表現出一種排斥和不喜歡,與善於搭訕的義大利、土耳其人形成很大的反差。但一些老芬蘭人,也十分健談,對陌生遊客的到來也表現出一股熱情的姿態,喜歡諮詢交流其它國家的文化等方面。
不管是否認可這種特別的芬蘭沉默心態的好與壞,但「內向」的芬蘭人確實十分專注,以至於他們在設計、閱讀量上一直排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科研、設計人才最多的國家之一,依靠科技能夠一定影響世界。比如許多很有影響力的科技企業和科技技術,就是來自芬蘭。
攝影:Arnaud(法國)環球旅行攝影師|來源:去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