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放大10倍,發現一奇怪場景,樹下的人能不能注意形象?

2020-12-26 歷史人物小故事

作為中國古代最特殊的朝代,宋朝必然會留下對外軟弱無力的印象,但經濟繁榮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說什麼最能見證這種盛世。當然,要以屬於北宋長澤團的清明上河為基準。今天,它儼然成為國內最有名的繪畫之一。

《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最高528.7釐米,北宋時代都城東京,主要描寫參觀和江兩岸自然風光和繁榮的景象,不由得讓人忘記,細節更值得稱讚。

在整幅畫的最左邊,小溪旁的林蔭道上,一輛駱駝慢慢地穿過城門進入城門的不遠處還有一隻馬鳥,馬車夫操縱著馬,熟練地通行著。在汴京市內,還有一個小販,拿著貨物行囊,急匆匆地往前走,好像有什麼急事。

除此之外,作者還極力描繪了河上商船雲集、橫跨河流的巨大木質拱橋。

因為經過考證,這座橋要指紅橋,是木頭做的,結構精美,形式優美。就像彩虹一樣,所以得到了名字。

清明上河圖擴大10倍後還有更多的細節,我們來看看吧!在這張照片中,左上角的店鋪裝飾著自己的外觀,算命的人正在和路過的路人互相對話。運輸船已經靠岸,裝卸工人正在卸貨。

從船隻的樣子和結構來看,能呆在這麼重要的港口應該是正式的專屬船,但現場沒有任何官員監督,船東也坐在糧食上指揮工人,把東西重新抬回自己的倉庫。從船的輪廓可以看出,這個時期的宋朝已經使用了高度靈活的舵,足以說明當時科學技術的先進水平。

另一邊的照片裡,工人們來來往往地發著包裹,下面坐在敞篷車裡的一個男人正在給工人們發什麼。事實上,這就是古代最經典的工資計算方式,象徵著竹籤、苦力等背上的包裹,付出更多的勞動,自然就能避免過上狡詐的日子的人。

但是在驢子車上,一個人在車上看書。事實上,他應該拿去銷毀。北宋中期,隨著變法的展開,朝廷新舊兩派鬥爭激烈,水火不容,長澤旦生存的宋徽宗期間,新黨蔡京掌權,更是大肆焚毀舊黨作品,引發京城動蕩

最有趣的場面是大樹下的人,能注意形象嗎?身上沒穿褲子的他趴在地上枕著袖子睡覺,但褲子好像已經脫掉腳後跟的地方是為了涼爽。從這裡也可以很容易地看到,看熱鬧還是很熱的。

近現代史上關於《清明上河圖》是春耕還是秋景的爭議依然存在。脫下褲子,透透氣,經常出來的「草帽」、「九西飲料」等小茶館攤位表明,夏天剛剛結束,為秋景提供了有力的證據。這些細節都可以看出畫家選擇結尾的功力在哪裡。

相關焦點

  • 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放大100倍後,發現樹下一個男子在睡覺
    就拿書畫界來說,《清明上河圖》絕對算是一幅大作,由名人張擇端創作。該畫描繪了北宋的繁榮景象,對後世影響深遠,頗有研究價值和欣賞價值。之所以讓人舉手稱讚,主要是因為畫作的質量。在外行人眼裡,它就是一幅名畫,但是在內行人眼中,這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時代。如果你將整幅畫放大100倍,不會為之驚嘆,你會知道什麼叫做巧奪天工。放大到這個倍數之後,你會發現一個難言場景:這個在樹下睡覺的人正在幹什麼?
  • 清明上河圖放大100倍 現驚天秘密
    清明上河圖這是一幅已經列入了國家文物保護級別的最高級別,畫中描繪的是北宋時期人們的市井生活。這幅傳世之作之所以成為世人追捧的國寶級文物,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年代久遠,保存完好。二是畫家張擇端在北宋時也是相當傑出的宮廷畫家,而《清明上河圖》是他僅存於世上的畫作了。
  • 《清明上河圖》放大20倍後發現:現在很火的職業,在宋朝早已出現
    說到《清明上河圖》,歷史發燒友們一定非常的興奮。從表面上看,張擇端用美術手法描繪出了宋朝開封極其繁華的商業,但實際上,當我們把《清明上河圖》放大20倍,我們就會發現:張擇端通過一系列細節描繪極其隱晦了的表現出了北宋後期的朝政腐敗與社會亂象。
  • 專家將清明上河圖放大100倍後,有一個驚人的發現,這個人在幹嘛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大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這幅畫非常的龐大,將當時北宋的都城汴京的生活風貌展現了出來,裡面人物眾多,形態各異,實在是上乘之作,很難想像他是怎樣畫出來的。因為描述的場景很多,雖然都有所展示,但是他們可能無法清楚地分辨出來。
  • 清明上河圖放大十倍後:發現一個神秘人物,網友:那是外賣小哥?
    若是問道在中國人人皆知的一個古畫,基本上都是說《清明上河圖》。但很少有人知道,《清明上河圖》之中其實有三個版本。最近的是清朝的版本,遠一點的是明代仇英版本的,而原圖就是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明朝和清朝的《清明上河圖》,按理來說其實都是北宋那一幅圖的摹本。
  • 一幅畫展現了一方小世界,清明上河圖放大了一百倍是什麼效果呢?
    一幅畫展現了一方小世界,清明上河圖放大了一百倍是什麼效果呢?古代的人民沒有現在發達的科技水平,但是他們照樣是創造了許多的我們無法模仿出來的東西,很多的歷史文物為我們解開了眾多謎團,古代到現在也是留下了很多非常著名的東西,其中文學作品中最著名的還屬《清明上河圖》了,這幅圖畫全長五米多,其中描繪了許多的事物,包括花鳥蟲魚畜生和人,可以說這一幅畫的地位無人能及,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
    能生活在美麗的畫中,可把小時候的我羨慕壞了。不過在當今社會,真的有人把畫「復活」了,不是隨便哪張畫,他「復活」的可是我國國寶級文物、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之謎作為一幅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的長卷畫作,《清明上河圖》中約有824人,牲畜60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20輛,轎8頂,樹木170多棵。這些栩栩如生的細節,讓北宋時期的汴京面貌躍然紙上。
  • 500多年前的一幅古畫,放大10倍,竟然發現一個戴眼鏡的男人!
    500多年前的一幅古畫,放大10倍,竟然發現一個戴眼鏡的男人!在中國古代畫壇上,有一個小眾畫派,那就是致力於描繪當時的市井風俗,就是人們常說的風俗畫。風俗畫是人物畫的一種,是以社會生活風習為題材的人物畫。
  •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將在新加坡展出
    新華網新加坡8月31日電(記者 陳濟朋)新加坡一家公司8月31日宣布,被譽為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鎮館之寶」的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據展覽活動主辦方新加坡華鼎集團和新加坡國際展覽集團介紹,這將是這一作品在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以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展出後,首次在中國以外展出。主辦方對能夠爭取到這幅作品在新加坡展出感到高興。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以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繪《清明上河圖》為藍本,由水晶石數字科技公司耗時兩年完成,將原作放大30倍,投影在高6米、長約110米的巨幅屏幕上。
  • 用《清明上河圖》的書籍,帶孩子跨越時空,一覽大宋風華
    《<清明上河圖>面面觀》的作者餘輝是研究清明上河圖首屈一指的專家,這本書是他耗時10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含金量十足。那些隱藏在畫中場景中的故事,關於畫卷背後的秘密也隨之解開。-《清明上河圖》是完整的嗎?有姊妹卷嗎??-《清明上河圖》畫的到底是「太平盛世」還是「觸目驚心」?-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與仇英本、清院本有什麼關聯與不同?
  • 它被譽為明版「清明上河圖」,放大10倍,卻發現有個戴眼鏡的男人
    和《清明上河圖》一樣,《南都繁會圖》也描繪了明朝舊都南京的市井繁榮景象,因此被譽為是南京的《清明上河圖》。但是,令人詫異的是,倘若你將這幅畫放大十倍,會發現裡面竟然有一個戴眼鏡的人。那麼這就引起了人們的猜疑,這個人難道是個穿越之人嗎?
  • 他們用了6年,把《清明上河圖》做成了一本立體書
    但出於文物保護的目的,《清明上河圖》的真跡幾乎每隔十年才能公開展示一次,能親眼所見真跡並近距離觀賞的機會,實在難得。不過現在有一個機會,能讓你把《清明上河圖》帶回家慢慢欣賞!《清明上河圖》立體書中的每一處細節,都能讓你感受到創作團隊對名畫原作的尊重和敬意。零距離觀察它所有細節這可能是你離《清明上河圖》非常非常近的一次,近到能看清畫中每一位人物的面貌服飾。
  • 中國十大傳世精品名畫-《清明上河圖》知識鑑賞
    一、《清明上河圖》畫家小傳《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時期著名畫家張擇端的代表作。張擇端(生卒年不詳),字正道,又字文友,今山東諸城人。青年時期生活在汴梁,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善界畫,人物、城郭、市街、舟車等。
  • 他「篡改」了《清明上河圖》-虎嗅網
    2018年,他用波普藝術的畫風仿製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的部分場景,讓古人穿上潮牌、潮鞋,然後「把我所有的經歷、我的童年、熱愛的事物、尊重的人,都放到《潮代》裡」,有趣地記錄下這個潮流時代裡的眾生相。
  • 藏在《清明上河圖》裡的200個秘密
    再看挑水的人,他們有統一的服飾,說明了他們是專業挑水的,有挑水公司的存在。《清明上河圖》局部還有專門修建的水溝,用來排雨水、洪水。兩邊種了一排樹,用於鞏固岸邊的泥土。《清明上河圖》裡的「霓虹燈」有了在夜間營業的許可,「霓虹燈」就應運而生了。你看這些店鋪的外面都有一個燈箱,太陽下山以後,用很薄的紙糊成的一個箱,裡面放一根大蜡燭,白紙上面寫上店名、商品,就等於我們今天的霓虹燈了。這個場景被《清明上河圖》如實記了下來,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
  • 工科男做精美紙雕 大學畢業前欲完成《清明上河圖》
    這些精美的紙雕出自工科男層層疊疊的紙張上,數百片羽毛在光的映照下煥發出別樣韻致,你想像不到,這就是陳良聖的紙雕作品。陳良聖是重慶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大一學生,他的作品曾在我型我塑DIY手工大賽中榮膺一等獎,在2016年防艾主題活動中獲得藝術設計類一等獎……不少人感嘆,這位來自新疆的男孩真是心靈手巧,他製作的上百件夢幻作品也成為親朋好友節日饋贈的最佳禮品。
  • 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推出 解讀名畫背後故事
    冶文彪列舉的《清明上河圖》中的兩處線索。 冶文彪   名畫《清明上河圖》大家都聽說過,但是你真的了解它嗎?日前,作家冶文彪出版了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一書,展示了他對這幅畫的解讀。在他看來,《清明上河圖》隱藏著宋徽宗布下的曠世奇局,這個奇局不但暗藏著宋徽宗的雄圖霸業,更關涉到遼、金、西夏以及方臘,這是一場政治角逐和命運暗戰。不僅如此,冶文彪還潛心研究10年,終於考證出畫中824個人的「姓名」,還原了北宋時期的風土人情。
  • 《清明上河圖》「清明」二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張擇端所畫,描繪了當時都城東京的自然風光和繁華景象,這幅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畫中人物至少超過500人,還有房屋樓閣三十多棟,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隻,車轎有二十多件,內容極其豐富。
  • 名畫《清明上河圖》中隱藏的殺局:暗藏24具屍體,還有間諜藏身
    其實如果你能夠把這張圖放大10倍,就會發現這幅畫不僅沒有描繪盛世的狀況,而且通過人物的細節,映射了深層次政治問題,裡面藏著驚天殺局!在小販的叫賣聲中,金、遼、西夏、高麗等國的間諜、刺客已經潛伏入畫,只待客船穿過虹橋,就一起拉開北宋帝國覆滅的序幕。
  • 還記得那幅《清明上河圖》嗎?當它出現在我們身邊時,徹底淪陷了
    一幅畫,一幅生動的畫,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曾引起一度的轟動,描繪出了北宋東京汴梁百姓的市井生活、民俗風情、皇家園林等躍然紙上,活靈活現。他的技術也是相當的高,每一個人的刻畫,馬的刻畫,店鋪,風景,甚至於人物表情都是那麼的細緻入微……於是乎,為了還原北宋這一繁華景象,國家就專門按照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修建了如今的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園屬於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坐落在八朝古都河南開封,是國家5A級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