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城區教研室小學語文教研員王志華_副本
管城區教研室小學數學教研員馬宇
管城區教研室小學英語教研員崔吉娟
管城區教研室中學語文教研員祝敏
受疫情影響,學校延期開學,為保障學生「停課不停學」,各學校開展了網絡教學。那麼針對目前網絡環境下的教師教學,如何提高網絡教學的效率?如何克服教學問題?來看看管城區教研室各學科教研員給出怎樣的建議。
小學語文
語文網絡教學要發揮學校骨幹教師、教研組團隊優勢,根據本校的學生情況和學科的特點,適當微調,合理安排教學進度,適時補充,有序開展線上教學。
口語交際教學:老師要做好方法的指導和結果的反饋交流,讓學生和家長參與到評價中來,使口語交際真正成為聽與說的互動,促進親子關係的和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四年級第二單元口語交際的話題是:說新聞。可以通過微信群用語音的形式在交流話題、形式、注意事項交流等方面進行指導。引導學生和家庭成員各自說一則新聞,根據交際要求互相評議,推選出說的最好的一個,將口語交際內容以語音或視頻的形式在班級微信群中進行分享,內容也可涉及多方面,拓寬學生視野。
習作教學:按照常規的教學進度,根據學情適時地改變我們的教學思路,豐富教學手段,提高習作教學效率。比如說採取先寫後教的模式,教師要注意習作反饋的多樣性,就內容上來說:可以是精彩片段,也可以是整篇習作,還可以是認真修改的呈現,就方式來說可以將習作拍成圖片,也可以朗讀習作,或者做成美篇等。
語文園地教學:將任務分散到日常教學和學習中去。交流平臺主要圍繞所在單元的閱讀訓練要素展開,旨在從語言實踐中提取可遷移運用的方法,交流平臺內容我們要在每一課的學習中反覆落實,將學生無意識的行為轉化為有意識地使用。詞句段運用中的很多內容多選自於本單元教材中,要將這部分內容分散到相關課文的學習中,邊學習邊訓練。日積月累大多是讀讀背背,學生在日常自主就可以完成積累。
作業問題:作業首先是質,其次才是量,質要有保障,量要適中,儘量減少學生負擔。在內容上除了基礎性的抄寫、背誦、朗讀以外,還可以布置一些在較長時間段內持續進行的研究性作業,例如主題性閱讀、觀察日記等;在作業形式上要多樣,儘量少寫,多讀多積累;作業可以是紙質的,也可以是語音、視頻。
小學數學
為了更好地培養兒童的數學核心素養,我們想相對於知識目標,在數學網課上要更加重視學生的數學思維、情感態度。因此在課前、課中、課後三個環節中還要思考以下問題:
課前階段——鼓勵學生提問題
一是教材中沒有明確的結論時,讓學生獨立看課本後,自主提一、兩個有價值的問題;二是教材中結論很明顯時,教師可以提供一些簡單的材料、甚至是幾個簡單的數據,讓學生根據這些材料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教師再由此梳理成學習任務。
課中階段——根據課型上好課
教師需要在深入研究教材和把握學情的基礎上,判斷、辨別出哪些課是「核心課」、「種子課」。可以採用「雙師同堂」來上課,而關鍵的核心課還是提倡任課教師親自上,學生通過做一做、聽一聽和想一想,能更真實的經歷體驗過程並提升他們的數學思維。
課後階段——優化作業提素養
一是讓學生及時總結,周一到周四可以在「家校本」上用一句或一段話反思自己當天的學習收穫。二是教師精心設計長作業,讓「抗疫大事件」走進數學、走進學生。
小學英語
充分發揮網絡教學平臺的作用
網絡授課不同於師生面對面的授課,教師的授課方式 、重難點的突破的方法,都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因此,就要充分利用直播平臺的功能輔助教學。
充分利用小組合作機制,落實學生單詞課文的朗讀情況
小學英語學習主要以聽說為主,相應的我們老師就會布置一些聽讀的作業,那麼反饋的形式就以視頻或者音頻為主,可採用小組合作方式,根據分組,檢查和匯總音頻和視頻的情況,老師隨機抽查,教師將主要精力放在備課、批改作業,以及關注班級當中的學困生或者防疫一線人員的孩子身上。
讓學科融合不再是口號
要做到五育並舉,就需要做到Link without the words on the book,帶著孩子們走出課本去感受世界。各學科老師可以在同一階段都給孩子們講述同樣的話題,作業的布置也可以進行融合。而作為學校來說,這樣真實生動的學科大融合可以作為一項非常好的生命教育類的校本課程。
抓住機遇,逆風成長
現階段,網絡教學成了必然,要積極學習音頻、視頻編輯軟體,使其成為我們未來教學工作中最重要的工具。要藉助各個平臺上免費開放的教學視頻資源,學習借鑑,化阻力為動力,逆風成長。
中學網絡教學
科學整合網上資源,開發特色課程,豐富學校同步在線教學的內容。如語文學科的「名師講堂」、「名著閱讀」、「電影欣賞」;生物學科的生命科學;歷史學科「歷史上的今天」「歷史電影推薦」;政治學科的時政論壇、熱點播報、專題微課等,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採取相適應的教學方式。
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對學生進行防疫知識教育和心理健康專題教育。學校要及時對學生進行疫情防護知識教育和心理健康疏導,再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學習進度,增強學習的有效性要積極引導學生疲憊的心理現狀和學習情況,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自我檢測,學生學習情況及作業情況記錄更精細化,便於開學後因人施教,有效銜接。
加強家校共育,確保家校溝通順暢,鼓勵任課教師給予家長方法指導及監管建議,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
實施多元化分層評價機制。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會議定時抽查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用微信群進行培優補差;利用「釘釘雲課堂」、微信小程序班級小管家等平臺實時監測評價。
建議學校對教師授課、作業、輔導、測試,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情況進行更有效的網絡督查,及時發現解決新問題,學校要完善教師線上教學考核獎勵機制,激發教師教學教研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