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自律的孩子,都有一個能「忍」的媽媽

2021-02-09 慈懷讀書會

作者:若杉

朗誦:陌上薔薇

來源:凱叔講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編輯: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

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陌上薔薇朗誦

媽媽們在聊天時,總會談到孩子的各種小毛病,比如,磨蹭、不按時起床、不按時完成作業、丟三落四等小毛病。但我的一朋友,總是非常優雅淡定。

 

朋友的女兒7歲,早已經習慣了晚上睡前準備好第二天上用的書本;挑選自己喜歡的衣服,整整齊齊疊在枕邊;還漸漸懂得給媽媽列清單,比如,媽媽去超市,她寫好自己需要的東西,讓媽媽幫忙採購;幼兒園組織郊遊,也能一項項列好自己需要準備的東西。

 

許多媽媽跟朋友討教經驗,她總是笑笑說:「哪有什麼經驗,無非是忍得住。」朋友說,她也曾經大清早起來,眼看著時間來不及,急得跳腳,小朋友不緊不慢地洗臉、吃飯,一副漫不經心、時間於我無關的樣子。

 

被催急了,小朋友悠悠地吐出一句:「我們小朋友啊,做事就是慢吞吞的,你越催,我們就越慢。」

 

弄得她哭笑不得。

 

後來,她檢討自己,覺得這樣沒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於是跟孩子談判:「以後我們早上7:10出門,你需要自己安排時間,媽媽只會提醒你,不會催你,如果你做不到,後果自己承擔哦。」

 

一開始,小朋友似懂非懂,也沒太當回事。依然賴床,依然慢慢地刷牙洗臉吃早餐。朋友在一旁看著,愣是忍著沒出聲,等到孩子收拾好東西出門時,離上課時間只剩下10分鐘。

 

毫無疑問,孩子上課遲到,挨了老師的批評。

 

放學後,小朋友滿臉委屈,怪媽媽送她晚了。接下來的幾天,鬧鐘響後,小朋友依舊翻身睡過去了,依舊遲到。

這樣過了幾次後,當鬧鈴響起,媽媽再次提醒時,小朋友已經開始乖乖起床了。

 

在起床「戰役」勝利後,朋友開始漸漸把更多的自主權交給孩子,比如,一周早餐吃什麼,會讓小朋友自己安排,而她自己則負責採購;再比如,小朋友愛美,她把每天穿衣搭配的權利也交給了孩子。

慢慢地,孩子會的越來越多,現在幾乎完全不用自己操心了。

因此,當你希望孩子自律、而不是事事由自己去掌舵時,不妨多忍一忍,看著孩子犯錯不去插手,看著孩子慢吞吞的不去幫忙,甚至明知孩子會承受教訓,也放手讓他去嘗試。

我們要做一個陪練而不是比賽的主導者,唯有此,才能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

 

但「忍」這件事,並不容易。也不是每個為人父母的,都忍得下去的。

 

前兩天,有一則新聞: 一個來自福建,11歲的小朋友亮亮,帶著父親洪舒靖環遊世界。一路上,錢包由兒子掌握,路線由兒子規劃,吃住行全由兒子來定主意,自己則負責騎摩託車帶著他完成旅遊。

 

在面對媒體採訪時,父親說:「第二天的目的地都是讓孩子定的,住宿的地點也讓他自己選擇,連吃飯都讓他做決定。我想讓他學會生活中的事情都自己做決定,以及面對自己的決定帶來的任何後果。」

 

他們一路向北,經過福建、江西、安徽、江蘇、山東、河北、抵達北京;然後再從北京一路向南,經過河北、陝西、山西、重慶、湖北、湖南、廣東,再回到福建。

 

一路上,亮亮不僅堅持利用晚上的時間寫作業,還自己整理行李、錄視屏日記、制定第二天的旅行計劃,父親則負責為兒子洗衣服。

 

對於父親來說,這是他所能想到的,陪伴兒子成長、培養獨立和自律最好的方式。

我們可以想像,這一路,父親需要眼睜睜看著孩子犯多少錯,可一旦「忍」住了,孩子自然會看到,自己的決定會取得怎樣的後果,從而,更好的去做下一次這樣的決策。

 

事實上,每一個孩子都是這樣長大的。

但是,當我們成為父母,便不由地想節省孩子成長的成本,不由自主地去為孩子做各種決定。

眼看著孩子犯錯不插手,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你忍得住,孩子的收穫一定會讓你感到驚喜。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自律、獨立,但是,你不肯放手給孩子成長的機會,孩子又如何獨立?

 

而只有當孩子能感受到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才會越來越自律,而不是把生活的責任都寄托在父母或者別人身上。

 

我們本能地想竭盡所能把最好的都給孩子,所以,當孩子有一點點不好的時候,我們會懷著焦急的心告訴他怎樣更好;當孩子遇到一點挫折的時候,我們又心疼的想要插手,幫他度過難關。

 

但是,我們始終要明白的是,我們可以做孩子生命的導師,成長的陪伴者,唯獨不能成為他人生方向的幹涉者。我們得允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慢慢長大。

 

想要做一個能「忍「的媽媽,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其實,大多數的情況下,父母忍不住的控制,源自於自己的焦慮,而不是孩子的焦慮。

 

這個時候,採用「最糟情境預測」的方法會非常有效。比如,孩子對英語學習提不起興趣,最糟的情況是,以後孩子出國,英語成績受限。

但是,我們同時會有一個解決方案:第一,不考慮出國留學這條路;第二,孩子堅持出國留學,這個時候,當他自己做出了選擇,學英語的動力會自然增強。

當這樣考慮的時候,焦慮會少很多,也不會在此刻就急切地強迫孩子一定要把英文學好。

不得不承認,有時候對於孩子過高的要求,來自於我們尚且沒有搞清楚自己希望孩子過一個怎樣的人生,於是,拼命給孩子創造各種條件,這麼做的初衷,無非是希望孩子保有最多的選擇權,能懂得十八班武藝,在任何場合,都立於不敗之地。但是,這本身就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這個時候,請試著去傾聽孩子自己的選擇,問問他究竟喜歡什麼,願意學習什麼,跟著孩子的步伐走,而不是武斷的做一個發號施令者。

 

從來就沒有完美的人,也便沒有完美的媽媽,即使我們真的成為了完美的媽媽,那也一定是剝奪了孩子的另一種能力。

比如,自我成長解決問題的能力,應對挫折、在逆境中扭轉局面、贏取良好結果的能力。而這些能力,都是我們成長、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能力。

 

所以,請放棄做一個完美的媽媽,一個快樂、不焦慮的媽媽遠比一個完美的媽媽重要得多!

*註:配圖來自網絡

*作者:若杉,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多家媒體平臺籤約作者。新書《閱己:做自己的心理顧問》近期上市。本文轉載於微信公眾號「凱叔講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2000萬孩子聽故事大全 ,爸媽的育兒寶典,轉載已獲授權。

*朗誦:陌上薔薇,詩寫嬋娟,詞譜秋蓮。萬法緣生,皆系緣份。感謝遇見,陌上薔薇有幸為你誦讀。

三十年潛心研究 專注兒童教育

北師大教授、權威兒童心理學家

幫你讀懂孩子,科學育兒


慈懷百萬媽媽關注親子教育號——

慈懷媽媽,

推崇「育人先育己」理念,

養育孩子首先要從改變自己開始。

如果你想加入我們,

和百萬媽媽一起成長,

點擊名片關注慈懷媽媽,

可以進慈懷媽媽社群,

和百萬媽媽互相學習。

↓↓↓↓↓↓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慈懷媽媽。

相關焦點

  • 真正自律的人,都有一個好心態
    一個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和行為的人,就可以被稱之為是自律。而每一個能夠做到真正自律的人,都少不了好的心態。畢竟想要做好一件事情,首先態度要端正,良好的態度是成功的一半。所以,真正的自律者,都要有一個好的心態。02.甘心於寂寞「古來聖賢皆寂寞」,一個自律的人,他的世界裡不是人來人往,更多的是一個人負重前行。
  • 停課在家已經一個月,讓我們看看自律的孩子是怎樣度過充實的一天
    因為新冠病毒疫情,孩子們在家學習已經接近一個月了,受到越來越多的家長跟我反饋說孩子玩電腦遊戲、看電視不愛學習等等。於是我在上周六召開了一個管理時間、自主學習的主題班會。班會活動之後,我讓孩子們寫一寫每天自己在家裡都是怎樣度過一天的。
  • 一位五歲孩子媽媽對步步高家教機的真實感受:孩子更自律了
    立偉還有一個上大學的姐姐,「最初,大概2008年的時候,我是給大女兒買的複讀機,沒有兩個月就買的點讀機,之後我又給她買了個步步高家教機。」這也是吳媽媽再次選擇步步高的一個原因。從2008到2020,從複讀機到家教機,步步高一路陪著兩個孩子的成長,相信這一點也能引起很多家長的共鳴。
  • 自律的孩子都是如何培養的?
    很多孩子從小都是父母,爺爺奶奶捧在手心上長大的,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大人們總覺得孩子小,長大了,犯錯,貪玩都沒太大問題,等到孩子長大了,才發現孩子身上的許多壞毛病很頑固,這個時候再想糾正他的壞習慣就非常難了。所以,孩子長大後能否自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小時候有沒有養成好習慣。
  • 梅耶·馬斯克|女人如何讓每一個10年,比上一個10年更好?
    一個多月前,我看完了埃隆的媽媽,梅耶·馬斯克的自傳《人生由我》,深深感慨這家人太硬核了,傳奇到連爽文編劇都不敢這麼想。 這個家族,好奇、熱情、冒險、精神充沛、敢想敢做、重視專業這些閃光點,代代傳承,沒有損耗。
  • 藏在「心理臨界點」的秘密:每一個「膽小」的孩子,都能有讓你驚訝的勇氣
    看過孩子玩這種滑滑梯的家長都知道,其實在裡面滑的速度不快,但是從外面看卻很嚇人,又高又長,很多沒滑過的小朋友第一次都不敢滑。那天也有一個小姑娘,很想試試,但是又不敢,好幾次走到旁邊,把頭伸進去探頭探腦地看一看,有一次都把一隻腳放進去了,最後還是退了回來。
  • 最自律的孩子背後,都站著最狠心的父母,日本小學:習慣從小養成
    做什麼事都很有條理,自律程度令人震驚。為什麼日本小學生能做到這麼自律?是天生的嗎?並不是。日本有句俚語,沒有天生自律的孩子,都是父母狠心培養來的。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個日本家長的4個「狠做法」,供大家參考借鑑。什麼是自律?
  • 如何才能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心理學家通過一個「推遲吃棉花糖」的實驗測試了4歲孩子的自律能力,發現2/3的孩子無法抵抗眼前的誘惑、管不住自己。問題來了,你該如何成為一個自律的人?自律就是自由。但對許多人來說,自律是一個討厭的詞,因為它意味著沒有自由。實際上,反過來說才是正確的。
  • 自律孩子能有多出色?小學生99分語文試捲走紅,老師不舍扣卷面分
    自律孩子能有多出色?小學生99分語文試捲走紅,老師不舍扣卷面分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張試卷火了,火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孩子考了99分,而是因為這張試卷的卷面非常乾淨整潔,誰也沒有想到這是一個一年級朋友寫的。能看到,這張試卷上的字跡非常工整,不管是文字還是拼音字母,寫得都非常周正,就連老師在批改卷子的時候,都不忍心扣分。聽孩子的老師說,這個孩子的作業向來都非常乾淨整潔,就像是印刷出來的一般,有時候自己在改卷的時候都小心翼翼,生怕毀壞了這份「藝術品」。
  • 一個媽媽的深度反思:養廢一個孩子,到底有多簡單?
    那時候,我看了一本母乳餵養的書,觀點是,媽媽能產下足夠孩子喝的母乳,孩子越餓越能用力吸吮,幫媽媽產下更多母乳。我打定主意,一定要給孩子餵母乳。然而,我身體差,又吃不下又睡不著,奶水不足,孩子餓得喵喵哭。護士提醒:「你沒奶,孩子沒吃飽,趕緊餵奶粉。」
  • 日本小學:最自律的孩子背後,都站著最狠心的父母,習慣從小養成
    反觀日本同齡小學生妮妮,每天上學自己收拾好當天需要的書本文具,餐具盒,衣服鞋子;獨立吃飯完全沒有問題,甚至吃完還會垃圾分類,幹什麼事都非常有條理,自律到嚇人。日本小學生是天生就自律的嗎?才不是,在日本有句俚語,沒有天生自律的孩子,都是父母狠心培養來的。
  • 搞笑GIF段子:一個自律的人有多可怕!
    一個自律的人有多可怕!第一次帶女兒住酒店??人生就像這個,需要一步一步往上爬」??誰對誰錯女生宿舍和男生宿舍的區別,男的都不洗衣服的嗎?精選搞笑圖文:有一次給爸媽洗衣服,發現兜裡有一塊錢,沒上交偷偷花了,自此之後就經常積極主動要求洗衣服,也能經常翻到在塊錢,也就經常心懷愧疚地花掉了。但後來才知道,一塊錢是他們誘我洗衣服的餌。
  • 一個不快樂的媽媽,怎麼會有一個快樂的孩子呢?
    文 | 小璐媽媽育兒(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本文約1502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日記本上的字字句句都讓她不停地反思:我的孩子為什麼不快樂?孩子已經上小學了,學習的壓力慢慢加大,劉小姐一邊兼顧工作,一邊晚上輔導作業,感到筋疲力盡。劉小姐自問盡心盡力地去養育孩子,但是從孩子的日記本中看到孩子其實並不快樂。消極的情緒充斥著日記當中,媽媽的愛和家庭的溫暖似乎並沒有讓孩子成為別人眼中幸福的那一個。
  • 哪有什麼天生就自律自覺的孩子,不過是父母百鍊成鋼的結果而已!
    文|西紅柿媽媽相信很多家長看到那些超級自律的孩子,都會心生羨慕,熟不知所有的孩子,都不可能是天生自覺的。為什麼他們最後自律自強了?其實也是百練成剛的結果,看看這一位寶媽「痛的領悟」,你就能明白了!從這寶媽的朋友圈這條動態可以看出,孩子瀟灑不羈的坐姿,悠閒中帶著隨性,安逸中帶著無畏。相信,這是萬千個相同狀態中的一個小縮影,而這個縮影也會讓媽媽明白:好媽媽,從不指望孩子能真正自覺。
  • 「凍齡媽媽」曬與2個女兒合照,被認為是姐妹,孩子的苦衷誰能懂
    有些人認為給孩子穿上漂亮的衣服就能夠讓孩子變美,其實一個人美不美,並不只是外表,而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美。媽媽如果每天都能夠把自己自信、美麗的一面展現在孩子的面前,孩子的心態和氣質會和媽媽靠攏,慢慢能夠形成正確的審美觀,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非常有意義。
  • 一個警察自律起來對自己有多狠?
    胡辛總結道:「你要掌握的不是英語要考到什麼級別,也不是要記得世界200多個國家都叫什麼,而是要有工作方法在。警察就要用這種最樸素的這種標準,去思考我能幫助到群眾多少?我能解決多少案件?」「我們就是要保證在能落座百名人的培訓廳裡的人,從最遠的距離,從上下最斜的角度,從最偏的一個位置,都能看到幻燈片上屏幕的字。」所謂自律,就是要把每一個細節做到位。
  • 做一個快樂的媽媽,讓孩子感受世界的溫度
    如果你細心觀察,當媽媽有這種心情的時候,寶寶總能敏感地察覺到,就不願意看著媽媽,但是如果家裡其他人看的時候,寶寶很願意看著他們,甚至還會笑。剛出生的嬰兒就能很敏銳地捕捉媽媽的情緒,更別說是長大了孩子了。
  • 痛心孩子吃兩口就扔掉,4本繪本讓孩子懂得每粒糧食都有一個故事
    每一步,雖看似平常卻都不簡單,孩子們在了解了麥子的生長過程的同時,也感受著來自大自然的饋贈,也會更加的懂得原來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吃到的麵包,背後需要這麼多的工序和辛苦。所以我們總是能感受食物的來之不易,但是孩子們缺少這個過程,藉由繪本故事我們還可以講講我們兒時的小故事,既能增進親子感情,又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2.
  • 寵愛自己,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
    自律給我自由。寵愛自己,先從自律開始。今天想要分享一位95後小姑娘寵愛自己的故事↓↓寵愛自己,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by 她理財財蜜@一隻廢悅自律給我自由,keep的slogan深得我心。這裡的人大多都是姐姐們,甚至有些和媽媽的年齡差不多,生活經驗不知比我豐富了多少。但是關於寵愛自己,我還是有點自己的小心得想分享給大家。1.強健體魄說一句老生常談的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了健康的體魄才能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以前的我不以為意,所幸在21歲的時候終於領悟了這句話。
  • 一個自律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都是成年人,連最基本的行為控制都做不到,還談什麼自信,又奢談什麼自由?李嘉誠一直以勤奮自律自居,尤其是他的作息時間表,無論前一天晚上幾點睡覺,他總能在第二天早晨5點59分準時起床,日復一日。許多商務精英都是像職業運動員一樣嚴格要求自己:作息、飲食、習慣、愛好、體力、欲望等……如果做到了這點,你就快摸到「牛逼人士」的門了。一個能管住嘴、邁開腿、每晚堅持跑步的人,工作上也不會差到哪去。都說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這句話深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