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騙」中國消費者12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年入13億!

2020-12-07 企業先鋒

文/拾柒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電子商務整個行業也日益崛起,人們越來越喜歡這種購物方式,很多人覺得知名品牌的電商品質很好,因為他們有大企業背書,但實際情況並不是如此。一些品牌的名氣雖然很大,但是他們旗下的產品種類卻五花八門,我們根本無法辨別其產品的好壞。

現在最讓人「眼花繚亂」的電商品牌其實就是南極人了。很多年前,南極人這個品牌十分火熱的,尤其是南極人的保暖內衣,但現在已經成為70、80後滿滿的回憶。但是隨著保暖內衣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南極人保暖內衣的銷量已經大不如前。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現在看到的南極人和之前賣保暖內衣的南極人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現在我們購買的南極人很有可能就是一些代工廠的產品,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現在能買到的南極人已經不是多年前的產品了,因為南極人在2008年就做出了一件連業內人士都不知道的事情。

其實不難發現,只要我們在電商平臺搜索「南極人」,就會發現南極人在網上店鋪的種類十分多,店鋪還包括專賣店、直營店、工廠店、企業店等,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其實除了店鋪之外,我們也可以發現南極人商品的種類非常多。小到毛巾襪子,大到皮包家電,南極人都有生產。甚至有人調侃:「萬物皆可南極人。」

其實看到這裡大家或許就明白了,因為一個正常的品牌是不會生產種類繁多,跨度很大的產品,只能說明一些店鋪是「高仿」,或者確實有一些我們所不知道的原因。其實,確實是這樣,早在12年前,南極人就把自己的工廠賣掉了,於是開始做「商標授權」的生意。

說到「商標授權」,我們就不得提一下恆源祥這個品牌。恆源祥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早在1991年,恆源祥開始探索「聯合體模式」。也就是說恆源祥這個品牌和工廠合作,對方使用恆源祥這一商標,最終利潤分恆源祥一半。到2007年,恆源祥已經發展成為了近百家加盟工廠,當年的營業額達到了3億元,其中有2.66億元都來自於商標的使用費。

在這樣的背景下,南極人開始「複製」恆源祥的成功之路,並且這種方法屢試不爽。其實南極人和恆源祥的經營模式還不大相同,因為恆源祥作為一家擁有近百年歷史的老字號品牌,恆源祥的品牌授權生意做得比較保守克制,原則上一類產品類目只有一家授權工廠。而南極人是只要給錢,就開始授權。

相關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底,南極人品牌的授權店鋪已經達到了5535家,細分之下,工廠店就有866家,授權的經銷商也有4186家。在這樣的情況下,南極人開始停產,並且關閉了大量的線下實體零售店。

也就是說,現在不管消費者通過什麼渠道購買南極人,雖然商標是南極人的,但是產品的質量卻不能和當年南極人的質量相比。如果說南極人是「原廠」,那麼授權工廠只能算作是「副廠」。但是我們也不能說自己買到了南極人的假貨,因為畢竟是經過官方授權的。不過這樣的做法確實有一點欺騙消費者的感覺,也是間接在「割韭菜」。

即便如此,2018年南極人的品牌收入達到了9.3億,到了2019年已經達到了13億元,也就是說南極人一年靠著賣授權就能賺得13億元,這可是實打實的淨利潤,利潤率高達93%,這種「商標授權」的生意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自從放棄在「一線第一大內衣品牌」一根繩上吊死的道路,南極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吊牌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授權商數量在6年內增長了460%。旗下除了南極人這個品牌,還新增了卡帝樂鱷魚、精品泰迪和靠著韓國美妝天后Pony人氣帶動的同名品牌。

當然這樣做是有一定風險的,因為品牌的打造是需要長時間口碑積累的,如果一些工廠因為質量的問題影響了整個品牌,那麼後果將十分嚴重。我們要知道口碑的建立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不斷積累的過程。

對於這些「商標授權」的企業來說,由於他們之前積累了較好的品牌,所以市場上還比較認可。但是一旦質量出現問題,就會影響整個品牌的聲譽,最終造成被整個市場所拋棄的局面。你買過南極人的產品嗎?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年賺13億
    但有一個品牌,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就賺了10多億,「騙了」中國消費者12年,它就是南極人。 數據顯示,2019年南極人品牌授權相關的營收為13億元,賣吊牌幾乎沒有成本,毛利率高達93%,也就是說,南極人就光靠賣吊牌一年就賺了13億。
  • 又一廠商「欺騙」國人多年,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撈金」數億
    南極人近些年來原廠早已停產,靠賣吊牌來「撈金」,轉型電商行業還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在今年的雙十一,很多消費者都趁著搞活動,為這個冬天備足了保暖內衣,因此南極人在這個雙十一的戰績相當不錯,銷售額突破了15億,在天貓眾多品牌中佔據了第15的排名。
  • 停產12年仍年賺13億,「賣標狂人」不再賣吊牌?
    但從2008年以後,南極人的運營模式徹底發生改變。賣了12年吊牌,年賺13億在各電商平臺以「南極人」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其經營範圍從內衣到服裝、家紡、戶外用品甚至食品。不明所以的人只會感慨:涉及的種類真多。
  • 原廠早關閉,靠賣吊牌年賺13億!除了南極人,這些品牌也只賣牌
    有不少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時候,會十分注重品牌的選擇。大家認為購買大品牌的產品,總會有所保障,產品質量肯定是不會差的。但是,那可不一樣了。大家熟悉的「南極人」這個品牌已經「爛大街」了,而且產品質量也是經常為人所詬病。
  •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品牌對一個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創立一個品牌容易,但塑造一個品牌價值很難。有價值的品牌會讓消費者主動選擇,能提高售價,還會給公司帶來更大的盈利空間。
  • 早已停產多年,卻憑藉「品牌」年賺13億,你還在傻傻「買單」嗎?
    現如今,很多小夥伴會發現,有一些知名品牌自身已經不再生產商品,但是卻通過授權「商標」而賺得盆滿缽滿,就比如這家企業明明已經停止生產,卻憑藉著「吊牌」年賺13億,消費者難道都被「騙」了嗎?這家品牌絕大數多的人肯定聽過、或者是使用過,它就是「南極人」!
  • 這家公司僅靠賣吊牌年入39億
    南極人,一個因「保暖內衣」而家喻戶曉的品牌,卻靠著吊牌生意賺得盆滿缽滿。上世紀末,「保暖內衣」的概念開始在國內興起,憑藉著密集的廣告投放,以及天王巨星的代言,「南極人不怕冷」的廣告詞深入人心。僅兩三年時間,南極人已躍居中國保暖內衣品牌前列。
  • 知名服裝品牌竟靠賣「吊牌」,何以淪落至此?卻意外半年賺15億
    豬飛有風險,賣梯穩穩賺,製造暴富的路徑和幻覺,是收割韭菜的不二秘訣。只不過,不管誰收割誰,用怎樣妖嬈的姿勢,買單的都是普通消費者罷了。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繁榮發展,網購已經成為人們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網購幾乎能滿足我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的需求,甚至只有我們想不到,沒有我們買不到的東西。
  • 國人被騙12年?它靠奇葩模式成為「國貨之光」,靠賣吊牌年賺40億
    南極人的發展模式很特殊,簡單來說,它只是一個賣吊牌的,在你使用的所有的南極人的產品中,或許只有吊牌是真的!這到底是咋回事?以前南極人確實有自己的生產線,當時南極人主要賣貼身衣服,南極人的衣服質量好,價格低,俘獲了眾多消費者的心。然而,現在的南極人似乎發生了變化。
  • 「欺騙」消費者多年,原廠早已關閉,「模仿」南極人圈錢數十億
    同樣如果換做是購買的商品,如果有同樣的感受,大部分原因都是產品並非原來的工廠製作,而是由於開始賣吊牌,直接換了其他工廠製作了。例如,南極人,曾經是中國最早的內衣企業品牌,成立於1997年,現在在國內市場擁有眾多的粉絲,品牌的影響力也深深紮根於人們心中。它是中國第一個內衣品牌,將薄、暖、舒適的概念植入到保暖內衣的生產中。因此,它在中國老百姓心中流行了很長一段時間,也成為許多70後、80後記憶中最溫暖的民族品牌。 但在南極人的發展過程中,他看到了對手恆源祥玩起了品牌授權模式。
  • 「賣吊牌」年掙13億 南極人「神話」危險?
    南極電商(002127.SZ,前身為南極人)此前發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收為39.07億元,淨利潤12.06億元,其中,與品牌授權相關的營收為13.05億。引人注意的是,其品牌綜合服務業務毛利率高達93.36%,這意味著南極人的利潤幾乎都來自「貼牌」。持續增長的業績,也帶動股價飄紅。
  • 靠瘋狂賣吊牌年賺13億,南極人的暴利模式你永遠不懂!
    01靠瘋狂賣吊牌一年賺 13 億!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天冷了,又到了南極人保暖內衣在各大電商平臺泛濫式曝光的季節。按道理說,不生產產品,只出售吊牌,南極人的經營理念和現代人對工匠精神的呼喊是背道而馳的,這樣的發展模式應該很難走通。但是,從 2016 年到 2019 年這幾年,南極人的營業翻了 8 倍,達到 39 億元,其中,品牌授權及相關服務的收入翻了 3 倍,高達 13 億元,品牌授權的毛利率更是達到駭人聽聞的達93%,堪稱前所未有的暴利。
  • 「忽悠」國人12年,一年賺13億,除了吊牌,其他都是「假貨」?
    從以前不被消費者看好,到慢慢被消費者接受,甚至有不少品牌已經成為了「國貨之光」。包括李寧、安踏等品牌,近些年來在市場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的。不知不覺中,國貨也成為了眾多消費者的選擇。
  • 「萬物皆可南極人」,靠賣吊牌年入39億元!
    要扒公司先扒財報,2019年度,南極電商實現營業收入39.07億元,同比增長16.5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06億元,同比增長36.06%。其中,品牌綜合服務業務毛利率高達93.36%;加上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南極電商的貼牌業務營收高達13.05億元。
  • 不賣衣服只「賣吊牌」?一年賺12億,網友:吊牌比衣服「值錢」
    之所以市場南極人品類越來越多,是因為公司現在走的路線是「賣吊牌」。簡單點來說,只要你有資金,公司就可以將吊牌授權給你,這樣你的產品就可以貼上「南極人」的標籤。而消費者在市面上購買的南極人內衣,或許真正值錢的只有吊牌。對此網友也表示:吊牌比衣服「值錢」。由於產品和質量這方面都不歸公司管,也就導致市場南極人內衣質量各不相同。
  • 這家公司僅賣吊牌年入39億
    作者|張超 編輯|羅麗娟南極人,一個因「保暖內衣」而家喻戶曉的品牌,卻靠著吊牌生意賺得盆滿缽滿。上世紀末,「保暖內衣」的概念開始在國內興起,憑藉著密集的廣告投放,以及天王巨星的代言,「南極人不怕冷」的廣告詞深入人心。僅兩三年時間,南極人已躍居中國保暖內衣品牌前列。
  • 「賣吊牌」年掙13億,南極人「神話」危險?|深度
    南極電商(002127.SZ,前身為南極人)此前發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收為39.07億元,淨利潤12.06億元,其中,與品牌授權相關的營收為13.05億。引人注意的是,其品牌綜合服務業務毛利率高達93.36%,這意味著南極人的利潤幾乎都來自「貼牌」。持續增長的業績,也帶動股價飄紅。
  • 知名服裝品牌淪落到靠賣吊牌為生,卻年賺9億!
    不過,你不要以為是南極人的業務拓展了,真相是原廠家10年前就停產了,而我們穿的南極人竟然是「假的」,只要吊牌是真的。其實,早在去年,「南極人騙局」就已經被媒體報導了。不賣內衣賣吊牌2010年,轉型成功的南極人公司開啟電商服務;2012年,開啟了南極人共同體商業模式,做產品生態鏈;2015年,南極人公司推出系列服務品牌,並成功借殼新民科技登陸中小板,南極電商自此進入A股。
  • 「視頻」國貨品牌的「吊牌經濟」:工廠早就「停產」,靠「賣商標...
    官網顯示,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對這種模式,消費者和專家怎麼看?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燕 李衝 徐兢南極人年報截圖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萬物皆可「南極人」?南極人是賣什麼的?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查詢A股上市公司南極電商2019年年報發現,公司稱:為進一步擴大品牌知名度,公司著重宣傳南極人的新定位,即「我的家庭品牌」,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南極人的產品已涵蓋內衣、男/女裝、母嬰、戶外、箱包、鞋品、家紡、小家電等家庭生活所需的諸多方面,提升消費者對南極人品牌的認知度。公司在多場景進行品牌推廣。
  • 南極電商靠賣商標年入14億 產品質量有保證嗎?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南極電商靠賣商標年入14億,產品質量有保證嗎? 沒有工廠,卻「萬物」皆可南極人,南極電商靠賣吊牌成功刷了一波存在感。近期,有媒體報料稱,南極人只是「吊牌的搬運工」,將上市公司南極電商帶入大眾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