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最溫情1集:人死後意識上傳虛擬世界,我還是真實的我麼

2020-12-10 薛丁格的猹123

當虛擬與現實交互乃至模糊,意識獨立於軀體存在,到底哪個才能代表真實的「我」?@薛丁格的猹

前言

《黑鏡》系列是英國電視4臺及美國NetFlix公司出品的迷你電視劇。包括第一季、第二季、聖誕特輯和第三季構成。該劇分別以多個建構於現代科技背景的獨立故事,表達了當代科技對人性的利用、重構與破壞。

而相比於劇集其他主題的冰冷、陰暗,《聖朱尼佩洛》這一集卻講述了兩位女性的愛情故事,顯得格外溫情。但顯然,在溫情背後,不變的依舊是《黑鏡》的反烏託邦內核。

故事由80年代美國浮華喧囂的城市夜生活場景作為開端。白人女孩約克夏在夜店遇到了黑人女孩凱莉,對她一見鍾情。分別之後,對凱莉念念不忘的約克夏,每周都會在固定時間去夜店尋找凱莉。伴隨著約克夏尋找凱莉的過程,故事的真相也逐漸呈現在觀眾眼前——

最後真相大白時,也讓影片上升到了更深一層關於科技和人性的探討,讓觀眾在觀影時產生強烈代入感,並進一步引發對於人類本質及死亡等議題的思考

《黑鏡》一貫風格,懸疑、反轉元素浸潤在電影中各個細節中。

《聖朱尼佩洛》的主線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為約克夏在尋找、追求心儀的女孩凱莉過程中,逐漸揭開「虛擬世界聖朱尼佩洛」的神秘面紗。

影片開場就藉由復古風格的音樂、髮型服飾、汽車、電視機等元素,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典型的80年代城市夜生活圖景,這也是很多懷舊人群心中的「黃金年代「。

此時,穿著樸素、戴著眼鏡,顯得性格拘謹的女主角約克夏走進一家夜店,在一幫打扮時髦、縱情聲色的年輕人裡顯得格格不入。

之後,約克夏遇到了黑人女孩凱莉,被其邀請一起跳舞,但約克夏顯然適應不了嘈雜的環境,逃離了夜店,而凱莉也追出去詢問。雖然影片這時還沒有明確揭開這是個虛擬世界的真相,但是導演藉由約克夏和凱莉的對話,表達了兩位對於眼前這個虛擬世界「聖朱尼佩洛」截然不同的態度。

在凱莉看來,聖朱尼佩洛是個「派對之城」,在這裡,自己不用受到現實世界的道德約束,可以在有限的停留時間內,及時行樂、放縱自我,可以光談性不講愛,周旋於不同異性乃至同性之間。但是第一次來到虛擬世界的約克夏,顯然還被現實中的道德所束縛,並對眼前看似「不真實」的人存在不信任和戒心。面對凱莉邀請自己去她家的誘惑,約克夏以自己現實中還有一個未婚夫作為理由回絕。

為了突出約克夏在理智與情感間掙扎的內心,影片藉由色彩斑斕、氣氛曖昧的霓虹燈、淅淅瀝瀝的陣雨,陰冷潮溼的街道等意象,來營造出一種光怪陸離、似夢似真的氛圍。

而場景最後一個俯視鏡頭,更是讓觀眾仿佛以上帝視角來審視處於虛擬世界的女主。

一周後,約克夏再次來到聖朱尼佩洛,這一次她卸下了現實生活中的真實身份和心理包袱,跟隨凱莉去她家裡「放縱」了一回。

然而短暫的激情過後,之後的幾周,凱莉卻不見了蹤影。心急如焚的約克夏穿梭於1980到2002年的各個年代去尋找凱莉的蹤影。

在約克夏看來,自己已經愛上了凱莉無法自拔,但凱莉顯然害怕陷入到這種虛擬的情感關係中。

凱莉向約克夏透露,自己的丈夫理察兩年前去世時,本來也有機會進入到聖朱尼佩洛,但他卻因為不相信虛擬世界選擇了放棄。而如今只剩下幾個月壽命的凱莉也只是想來體驗一下,並不打算永遠留在這兒。

但在約克夏看來,自己卻很「幸運」,全靠在虛擬世界她才能遇到凱莉,在現實世界她們的生活顯然不會有交集,更不可能在一起。

隨著凱莉說出「要來現實中看望約克夏時」,場景也從虛擬世界切換回了現實。

原來,約克夏所在的世界,是一個將現實中人的意識上傳到雲端的虛擬系統「聖朱尼佩洛」。在這裡,那些行將就木的老年人,可以回到年輕時的狀態,穿梭於各個不同的年代,去盡情交友、享樂,而約克夏和凱莉在現實中都是這些病危老人中的一員...

但是法律規定,活人每周只有限量的幾個小時可以在聖朱尼佩洛體驗。直到真正死去前,才可以選擇是否要在死後將意識永久的留在這個虛擬世界...

在病房中,已經病入膏肓的凱莉來到醫院,看望癱瘓在床同樣命不久矣的約克夏。

這時,約克夏現實中的「未婚夫」,也就是護工格雷戈告訴凱莉,其實約克夏早在21歲時就因為父母反對其「出櫃」而負氣開車出走,不慎出了車禍,從此癱瘓在床大半輩子。

而好心的格雷戈選擇在約克夏臨死前跟其「結婚」,正是為了以配偶身份幫助約克夏安樂死,並在死後將其意識永久上傳到「聖朱尼佩洛系統」。

「聖朱尼佩洛系統」本來是用「沉浸式懷舊療法」幫助那些深陷老年痴呆等疾病的群體康復,卻不料過於真實的虛擬實境讓許多病人逐漸模糊了現實和虛擬,沉淪於虛擬世界,甚至死後選擇把意識上傳,永遠留在虛擬之中。

這時,影片前半部分在虛擬世界中的所有伏筆和暗示都和如今的現實世界形成了呼應,可謂環環緊扣,形成強烈反轉。

用真實與虛擬模糊了的雙向世界,展現出科技對人的異化

由於在現實世界的不同人生經歷,導致凱莉和約克夏因為死後要不要留在虛擬世界形成了矛盾。

凱莉在現實中有一段相濡以沫幾十年的婚姻關係,儘管她是一位雙性戀,但礙於社會道德以及對丈夫的忠誠,讓她內心一直壓制自己的欲望。而丈夫去世後,晚年的她終於可以找到機會,在虛擬世界釋放自己被壓抑的人性。但虛擬世界對於丈夫去世、女兒又早逝的凱莉來說,終究只是個逃避現實的臨時避難所。儘管凱莉主動代替護工格雷戈和約克夏結婚,幫助她安樂死。但凱莉自己卻認為這一切只是一段段虛幻的代碼,不想自欺欺人,死後把自己的意識永遠留在這兒。

但是約克夏不一樣,對於她來說,現實生活已經沒有值得留戀的地方。不同於凱莉的及時行樂,約克夏非常重視她和凱莉的感情——這也是她人生的第一段感情,不管是在現實還是虛擬中。 在她看來,虛擬世界能彌補她在現實中的缺憾,聖朱尼佩洛對她來說反而更像是活生生的現實。這也引發了觀眾更深層次的思考:

對於人類個體來說,軀體或者意識,到底哪一個才能代表更真實的自我?當科技發展到模糊了現實和虛擬的程度,對於人類到底哪一個才更像真實?人類個體是否又有自主權利選擇想要的生活方式——哪怕是活在虛擬中?

在影片中,聖朱尼佩洛被視為一個完美的天堂,而凱莉經過掙扎,最終選擇了拋下現實過往,在自己死後把意識上傳到聖朱尼佩洛,和約克夏一起在虛擬世界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完全理想化麼?

影片雖然沒有明說,但卻通過描繪了一個叫做「泥潭」的地方,向我們展示了天堂裡,隱藏在陽光下的灰色地帶。

這裡和現實世界一樣,同樣充斥著暴力、情色、混亂、無序。當沒有了道德和法律的束縛,人性中陰暗醜惡的一面被放大,「泥潭」的範圍會否擴展到整個聖朱尼佩洛,讓其徹底從「天堂」變為「地獄」,從而摧毀這個系統呢?

另一方面,在聖朱尼佩洛,人們可以設定各種感官乃至疼痛度等級,在這裡,你不會受傷也不會生病,而且只要你厭倦了,可以隨時「清除」自我,永遠告別這裡。

看似十分理想化,但由此導致的倫理問題也會蔓延到現實中——這款原本用於醫療的技術會不會外洩或者商業化復刻,從而讓沉浸於虛擬世界的群體由病危人群進一步擴展到普通人群,而對現實世界的運行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而那些有錢有勢的死者會否利用自己的特權在聖朱尼佩洛獲得更多「權限」,使得「天堂」也出現新一輪的階級分化呢?

這些我們顯然都難以預料。

科技本身是中性的,但它卻會成為人性的放大鏡,放大人性的醜惡和陰暗。顯然,影片沒有單純停留在兩位女主看似美好的愛情故事,而是跳出故事本身,上升到了更深一層對於科技發展和人性的反思。

寫在最後:

儘管《聖朱尼佩洛》是《黑鏡》系列最「溫情」,也是結局看似最圓滿的一集,但同樣透露出反烏託邦式的悲觀色彩。

「反烏託邦」通常會塑造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的未來社會,來展現當虛擬和現實彼此交融、人和機器的界限模糊之時,引發的社會秩序失控、社會倫理關係混亂等議題,來體現對於科技發展的警醒與反思

在肉眼可見的將來,隨著虛擬實境技術的普及和進步,《聖朱尼佩洛》所描述的場景終究不會是天方夜譚。當人的意識能夠獨立於軀體存在、像一串串代碼數據一般存儲複製,屆時又該如何定義「人」的概念和本質?作為人類個體的義務及權利又該如何規範和保障?

《黑鏡》系列所描繪的世界,看似極端、誇張,但所展現的被科技異化的人性,卻又顯得真實並赤裸。想來,能引發人類對於科技發展的思考和警惕,想必也是《黑鏡》系列最大的魅力所在。

(完)

相關焦點

  • 喜劇版《黑鏡》?笑死我了|百家故事
    劇中設定的虛擬世界,簡直就是綾波麗夢寐以求的養老死後生活。《上載新生》Upload2020.5.1不少人說這是喜劇版《黑鏡》。其實,《黑鏡》科幻只是它的外殼,搞笑懸疑故事才是內核。《上載新生》中的設定更像是《黑鏡》單集概念的雜糅。
  • 《黑鏡》概念大合集,2020年第一腦洞劇來了
    在女友的勸說下,他在死前同意了將自己的意識上傳,在赫萊禪公司打造的虛擬世界——湖景莊園中,繼續活下去。 但相比於《黑鏡》的冰冷與鋒利,本劇則更加具有娛樂性。整部劇給人的感覺是輕鬆有趣,搞笑的段落也俯拾皆是。 比如當女友勸男主籤訂意識上傳協議時,男主作為一個臨死之人卻突然精蟲上腦,問銷售人員去了那邊是不是還能做愛做的事……
  • 你怎樣評價黑鏡第四季第五集?
    一下是網友的分享:網友一:這一集是這一季黑鏡看下來,我感覺最差的一集(第六集還沒看)。黑鏡一貫的主題,是探討科技對人的影響,或者說在高科技的社會裡,人性的新的表達形式。這一集之前的黑鏡,也許在科技方面的想像力有些匱乏,但終歸有一些舊瓶裝新酒的意思,用舊的,不太有新意的科技去討論這種科技對人的新的影響。
  • 《上載新生》:你會選擇將意識上傳而獲得永生嗎?
    這家酒店,住著(或者說存儲著)無數死後對塵世依然留戀的男女老幼。這裡的每一個住客,都有一個名為「天使」的公司客服來進行一對一地服務。酒店的無數客人中,有身價億萬的超級富豪,也有戰場歸來的退役士兵,還有意外墜崖的8歲孩子。無一例外,他們都是一群死後對塵世依舊留戀的人,或者是塵世有依舊留戀他們的人。
  • 8.5分黑馬科幻劇,堪比燒腦《黑鏡》,連續2周稱霸全球口碑劇集榜
    如果你對「黑鏡式」硬科幻情有獨鍾,那麼眼下Amazon推出的這部原創單鏡喜劇——《上載新生》,可能會讓你感到些許的「安慰」。《上載新生》自5月1日上線以來,已在豆瓣全球口碑劇集榜連續霸榜兩周,評分高達8.5分。對《黑鏡》念念不忘的觀眾,少不了會一邊提到《黑鏡》,一邊表揚這部劇。
  • 《黑鏡》第四季分集劇評:科技的進步反射人性的黑暗
    在第三季改由Netflix接手之後風格大改讓人很不適應,不過《黑鏡》第四季讓我們耳目一新,《黑鏡》不再只是黑暗寓言,歡樂的浪漫故事或刺激冒險同樣能傳達那精彩的人性反射,以下就分集點評《黑鏡》第四季的細節,讓你更熟悉《黑鏡》的精彩手法!第一集:《卡利斯特號飛船》
  • 人死後把思想上傳,在網絡世界永生,這劇腦洞太大,還有點嚇人
    人死後會去往哪裡?天堂,地獄,還是通過科技實現永生。把意識上傳到網絡中已經是個老設想了,《黑客帝國》、《頭號玩家》其實都和這一概念很類似;不過把死人上傳到電子遊戲裡永生,結合了兩部電影的《上載新生》絕對是獨一份。
  • 《黑鏡》第三季好多人給差評,為什麼?
    今天我們要談一下《黑鏡》。最近,這部開腦神劇一口氣放出第三季全六集。目前在豆瓣上仍然獲得高分:但是相比於第一季和第二季,分數還是低了不少。刷完6集以後,我們覺得論製作的精良程度,不輸前兩季,但第三季的質量確實有所下降。問題出在哪兒了?大概還是在劇本。我們快速捋一遍,如果你看過或者不想被劇透就跳過這一段吧。第一集,女主被一個包羅萬象的打分系統擺布,完全喪失自我。第二集,男主在遊戲測試中,最終分不清真實與虛假。
  • 《黑鏡》:這部口碑爆棚的科幻懸疑劇,為何在第5季跌落神壇?
    無論是鏡頭還是表演,無論是臺詞還是表達的思想都是英式的。很多人喜歡英劇也有可能是因為厭倦了「好萊塢式」的表演和劇情。所以英劇適合他們的口味。而現在呢,這個土生土長的英劇被Netflix財大氣粗地拿走,肯定會嘗試一種新的風格的。他們或許不願意改變《黑鏡》的成功模式,但是一些風格和民族性是難以抹煞的,《黑鏡》風格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
  • 這部五月新劇,豆瓣8.5,劇情堪比《黑鏡》,一晚上就忍不住刷完
    【北魚說】今年五月的這部新劇《上載新生》,拯救了我作為一個《黑鏡》迷劇荒的日常。第一季一共十集,每集平均25分鐘。我一個晚上就刷完了。目前這部劇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8.5分。為了還沒看過劇的小夥伴,以下不涉及劇透。只涉及劇情的背景設定,以及一些個人思考。
  • 《黑鏡》第五季有哪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橋段?
    《黑鏡》第五季已經上線有一段時間了,和前面幾季相比,雖然有不小的差距,但是《黑鏡》第五季依然有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橋段!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盤點一下吧!
  • 《黑鏡》以科技為鏡,可以知人心
    黑鏡表面上講述的是科技帶給人類社會的影響,但內核裡,它探討的依然是人的故事,科技僅僅只是放大了人的某些特質。科幻小說裡有一個流派,叫社會科幻小說,這也是公認的科幻中最不同於其他幻想小說比如武俠、玄幻或是神話的一支。
  • 在網上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黑鏡》裡的人工蜜蜂正盯著你呢
    神劇《黑鏡》的創作者查理·布魯克說,「黑鏡」指的是每個人面前「那塊冰冷發光的屏幕」,在我們對科技產品愛不釋手的同時,這塊屏幕似乎也反射出了人性中最黑暗的東西。該劇第三季六集全部放出以來,人們褒貶不一。和以往的《黑鏡》劇情一樣,這種故事的可怕之處在於能讓觀眾在看劇同時不自覺地對主角的遭遇感同身受。不足的是,這一集15分鐘的反轉情節似乎太長,削弱了應有的衝擊力。《黑鏡》第一季播出時每集只有42分鐘左右,到第三季每集基本已接近1小時。在前半部分劇情架構基本完成之後節奏就越來越慢,後半部分看蕾西不斷被差評的過程簡直讓人想快進。
  • 荒謬科技感美劇《黑鏡》最好看的五集,首相日豬那集僅排第四
    開播至今共3 季13 集,BBC(現在舉家搬遷到Netflix)電視劇《黑鏡》以科技所帶來的便利性與副作用為軸線,用諷刺和批判的調性,直指人性裡頭最陰沉不安的一面,一次看完恐怕會讓人有厭世的念頭。以下便為讀者選出筆者個人心中最值得一看的 5 集《黑鏡》,一同以旁觀或參與角色的苦痛為莫大享受(有沒有這麼厭世)。
  • 黑鏡第二季第一集
    得到了好的東西我總是捨不得看,比如黑鏡。看了第一季,只能說,每一集都能深深刺痛當代人的神經。
  • 《黑鏡》第四季《暗黑博物館》:劇情結構縝密精彩且布滿彩蛋
    不僅故事疊疊疊加的手法精彩,在本集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和其他《黑鏡》故事的彩蛋時空連結,將過去看起來互不相干的獨立劇情,串聯在一個共同的宇宙之下,身為資深《黑鏡》迷的各位,一定會大呼過癮!》中用來收集DNA的儀器,而一片有著人皮面具的牆壁則很可能是《黑鏡》的創作團隊,在第二排左二的人臉就是製作人查理布魯克。
  • 豆瓣評分僅6.6創下系列新低,《黑鏡》第五季真的崩了嗎?
    《黑鏡》第三季被網飛(Netflix)接手之後,每季的長度由3集增加到6集,風格也由原來的英劇變成了一部標準流水線式的美劇,不再那麼犀利大膽,甚至有些老調重彈。第三季和第四季的豆瓣評分依然保持在8分以上,儘管沒有前兩季精彩,但還是保持著較高的製作水準。不過,去年推出的電影《黑鏡:潘達斯奈基》,評分最終降至6.9分。
  • 《黑鏡》第三季究竟好不好?取決於你是當英劇還是美劇看
    原標題:《黑鏡》第三季究竟好不好?取決於你是當英劇還是美劇看2011年,英國電視4臺播出的三集迷你劇《黑鏡》,由英國編劇查理·布魯克製作,每集一個故事,篇幅短小但劇情和主題彪悍。該劇劇名大意是指,在眼下的高科技時代,手機或電腦等屏幕就像一面黑鏡子,人們每天面對黑鏡的同時也照出人性的各種特點,包括黑暗面。
  • 這可能是今年最好看的科幻劇
    1《上載新生 第一季》(Upload Season 1)首播:2020.5.1(美國)集數:10豆瓣評分:8.5人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美劇《上載新生》給了我們一個設想。《上載新生》是亞馬遜出品的科幻劇,一共10集。這部劇涉及的概念不算新鮮——在不久的未來,人類可以把意識上傳到雲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