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能量站|高敏感度人群自救法則

2020-12-13 心言健康

「可能是你想多了吧。」

也許你常常聽到這句話。

辦公室小陳最近和我抱怨,身邊好像有一些「討厭她的人」。

比如前些天有人說微波爐裡邊誰的飯熱出來有一股怪味,她覺得好像是就是在說她。生怕自己的飯「臭」到別人趕緊拿了出來。

我夾了她一塊雞肉嘗了嘗連聲讚嘆,她這才把緊鎖的眉頭舒展開。

有時,我手頭工作太多和她吐槽,她也會幫我做一些,一開始以為只是順便,後來才發現她好像是覺得我是在埋怨她不給大家分擔,所以每天都加班到深夜來做彌補。

我忽然覺得很心疼他,小陳活得很累,別人無心的隨口一句話,她都會覺得是不是自己哪裡做錯了。

這就屬於高敏感人格。

太宰治在《候鳥》一書裡曾經說過: 「太敏感的人會體諒到他人的痛苦,自然就無法輕易做到坦率。所謂的坦率,其實就是暴力。」

和小陳一樣的高敏感人格人群數量龐大,也許你我都是其中一員。

這樣的人有以下幾個代表性特徵,看看你是否也是高敏感人格:

● 睡眠淺,很小的聲響都可能把你弄醒;

● 一些相對無害的噪音,比如隔壁鄰居翻箱倒櫃找東西的聲音,也讓你感到頭疼;

● 容易被寒冷的天氣和氣流影響,因此不得不婉拒一些露天聚會的邀請;

● 能輕易聞出衣服、家具和化學藥劑散發出來的氣味;

● 難以長時間和抽菸的人共處一室,即使他們同意不在你面前抽菸;

● 因為自己無法屏蔽掉廣播裡連續不斷的噪音而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

● 狹窄擁擠的地方也會讓你難受;

● 容易對他人的講話產生聯想,做自我投射。

以上內容您如果中了五條,那麼,歡迎您來到高敏感星球!

但高敏感也能成為一種天賦。

在《高敏感是種天賦》一書中作者說「高度敏感型人擁有發達的神經系統,可以感知到事物細微的差別,並對信息進行更深入的加工,他們擁有活躍的想像力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高敏感人群更能夠與世界的事物進行溝通與連結,更加富有創造力與想像力。

那些精美的藝術品、動聽的音樂和鳥鳴、沁人心脾的花香、美味的食物或者壯麗的景色,都更加能給敏感人群帶來極大的快樂。

心小言認為,高敏感人群也許在人際關係中更有天賦,他們生來就有共情的能力。

他們能夠從別人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而不是死板地長篇大論自己的想法,在交談中,能更好地進入別人的內心世界,理解他人,接受他人。

也許這樣的人們,更有可能成為一個出色的銷售、老師或者心理諮詢師。

之前看過一則報導,一個收費員因為感覺到車內女子的異樣報警,順利解救被綁架女子。

除此之外,其實高敏感人群也在不停內耗。

高敏感伴隨著疲憊緊緊勒住敏感人群的脖子,讓他們無法呼吸,但一旦適應這種性格,就會發現世界沒那麼擁擠,生活沒那麼複雜!

凡事都是有利有弊,高敏感也是一樣,它會使我們憂別人之憂,樂他人之樂,以至於在社交過程中需要高度投入精力,導致心力交瘁。

那麼當這種人格令你極度不舒服了,應該如何緩解呢?

自救法則一:適當社交,適當感受。

也許你的生活處處沒有留白,日程滿滿,日常交往都在感受著世界的一切聲音,那麼請你告訴自己,你可以休息。

告訴你面前的人,想要休息一下。然後去安靜的樓道,打開一首喜歡的音樂,回歸自己的世界。再一次回到社交場所,也許就不會那麼疲憊了!

自救法則二:停止聯想,停止投射

更多的時候我們聯想投射,是因為沒有足夠的信心,我們怕成為對方心裡的不夠好。所以我們仔細在對方的話語中尋找線索,證實自己的所謂不夠好。

對方說到綠茶就聯想到——今天早上朋友圈發的照片是不是太茶;朋友約你一起健身——他是不是在嫌棄我胖。

這些聯想也許看起來不合理,但在當下你的感受中卻鐵證如山,不能推翻。這樣的聯想和投射消耗你太多。

所以,請在開始聯想的時候故意想想別的,找點別的事情做,告訴自己,真的想多了!久而久之也就不會多想了。

高敏感從來不會成為一種羈絆,羈絆你的是自卑與無助的小心靈。

幸運的是,在茫茫人海中讓我們相遇。

所以在這裡請你們卸掉武裝,撥開羈絆,讓我們共同面對前方的一切高能,拉開幸福人生的序幕。

●文字編輯 | 曉 瑄

●審核編輯 | 劉 慧

●圖片來源 | 網 絡

相關焦點

  • 常被人說太敏感,「想太多,玻璃心」?高敏感度人群指南
    什麼是高敏感度人群?Highly Sensitive Person高敏感度人群( HSP ) , 大約佔人口10~25 % 的比例。對人際,以及事物有超強的敏感度,也就是「預感很準」。有這些特質,並不代表你比別人脆弱,恰恰是因為有可能是「高敏感族」(HSP)而已。關於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 ,「高敏感體質」不是一種疾病或狀態,而是一種比較穩定和持久的人格特徵。高敏感度人群不一定是內向型,30%的高敏感度特質的人是社交活動中的活躍份子。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敏感性人格,只是根據高敏感不同程度劃分而已。
  • 10種高敏感人群才懂的痛,每五人就有一個是高敏感人群!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聊一聊高敏感人群這個話題。根據研究顯示高敏感人群的體質在人群中佔大約百分之二十,那麼您是不是這百分之二十的天選之子呢?在漫長的一天結束後,他們需要大量的時間來獨處,在安靜的環境中才能恢復能量。如果看到這裡你能覺得感同身受,那麼恭喜你,你應該就是那個高敏感體質的天選之子了。
  • 總是感覺很受傷,你是高敏感人群嗎?
    會因為朋友、親人甚至陌生人的經歷而傷心難過,善於理解別人的感受,也容易受負面情緒影響。四、不一定害怕社交,但絕對更喜歡獨處,感覺獨處的時候更有力量,社交時總是因為敏感的神經而感覺疲憊,唯有獨處才是最放鬆的時刻。如果你符合以上幾條,生活中總是感覺很受傷,那麼,你可能就是人類的「特殊物種」,他們統稱為「高敏感人群」。
  • 如果你具備這6個特點,那麼你一定是個「高敏感星人」
    他們被稱作:高敏感人群。這類人群常常以超乎常人的敏感度,在世間飽受折磨。任何情緒都比常人加成雙倍,所以尤其容易消極,尤其容易被打倒,也尤其容易懷疑人生。他們常常自詡為「不幸的「,極其不幸,正常人解決難題只需面對問題本身即可,但高敏感度的人解決問題則需要面對「問題本身+隨機被情緒打倒的自己」。但其實,高敏感度,其實是種天賦。
  • 五分之一的天選之子,高敏感人群如何獲得快樂
    高度復原力型比高度敏感型更擅長抓住機會,並對自己充滿信心。談到高敏感型,我們常常會和內向掛鈎,實際上高敏感型中只有70%是內向者,其餘的 30%也是非常活躍的社交人才。而且,高敏感者在感到不適的情況中會表現出焦慮、害羞、抑鬱等特徵,他們對環境的感知度過於強烈,所以,也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
  • 那些有才情的高敏感人群其實是高危人群?
    這種敏銳的覺察力正是我們常說的「敏感」,正是因為生理因素與常人不同,所以才會表現出異於常人的感知能力,擁有這項能力的人往往都與藝術創作有關。內觀己心——「高敏感」人群的非常態行為舉止在我們印象中,藝術造詣很深的人往往「不太正常」,經常表現出:不善交際、多愁善感、行為乖張,甚至是消極抑鬱。
  • 敏感到極致,高敏感人群的升級版——「共感」人格特質的3大特點
    我們都聽過高敏感人群,但你聽過「共感人」嗎?精神科醫生茱蒂絲·歐洛芙是一名資深的高敏感星人,在她從事科研的過程中,她常常會感到,高敏感星球似乎也並非自己的第一故鄉,因為她有一些遠超過高敏感特質的「超能力」。她提出了一個區別於高敏感特質的概念——共感特質。
  • 為什麼有些人比大多數人更敏感?|測試: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
    關注行為的意義這種高度敏感還意味著他們能夠意識到人的行為可能造成的、哪怕是十分細微的意義和後果(Borchard, 2010)。因此,高敏感的人會在做出行動的時候考慮多種可能的選擇和後果,也表現得較為謹慎。——有時他們因此顯得猶豫不決。3. 對情緒的覺察力高同時,高敏感的人對自己的情緒也十分「敏感」。
  • 「高敏感族」內向型人群處世指南
    據說每5人中就有1人是「高敏感族」,身體擁有獨特的接收器,是上天賜予的特別禮物。我作為高敏感族的一員,曾經因為不了解自己的這份獨特,也不知道怎麼利用和發揮這與眾不同的天賦,有過許多的困擾和煩惱。由於我們屬於少部分人群,和這個世界大多數的人不一樣,我們很容易被誤解並被貼上各種負面的標籤,比如太內向、不合群、玻璃心、想太多。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我們,會容易有很多內耗的模式。我們容易委屈自己,討好他人。因為太敏感,我們總是很容易就察覺到周圍人的情緒,並儘量去照顧周圍人的情緒,不想讓周圍的人生氣或失望。
  • 高敏感族:身體敏感,感情充盈,情緒激動,內心豐富
    如果這些問題中的大部分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麼你很有可能屬於高敏感族,也被稱為高敏感人群。❖ 什麼是高敏感族?❖那麼,什麼是高敏感族或高敏感人群呢?高敏感人群也是如此,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更高。除了人類,科學家在其它超過100種物種中也發現了高敏感群體,包括果蠅、魚類等,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人類並不特殊。高敏感人群的比例大概佔總人口的15-20%。
  • 5個跡象表明你是「高敏感人群」!
    那麼,你是高敏感的人嗎?怕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不是高敏感人群吧,也不想被別人貼上「玻璃心」的標籤。但是內心高度敏感就一定是壞事嗎?未必吧,這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如果確定自己真的是這類人,大可不必自卑或逃避。
  • 高敏感型人格
    不被情緒操控,而是自己主導情緒,很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成就大事的人,往往都是人群中的極少數。正如那些少數的高敏感者。 就目前的研究來說,高敏感度人群最主要的形成因素是:遺傳因素。 在對「高敏感人群」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遺傳因素是造成敏感度的一項重要指標。研究者們認為,5-羥色胺轉運體基因(一種有助於5-羥色胺循環的神經遞質),對於人體敏感度及情緒敏感度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 總是敏感想太多,怎麼辦? | 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
    甚至當一個人長期處在高敏感的狀態下,他的身體會逐漸變得佝僂,緊繃,進而引發一些生理性的疾病。因為敏感人群會很容易受到外界事件和他人情緒的入侵,遇事時也傾向於自我攻擊,自我否定,陷入焦慮和抑鬱情緒裡。• 蘭花型:對環境敏感,生活狀況受環境的很大影響。• 情緒型:情緒波動很強烈,在特定情境下可能出現手掌出汗、胃部不適、心悸以及臉紅等生理症狀。
  • 心理學:如果有這8種習慣,說明你可能是高敏感人群
    如果你不太確認自己是否屬於這種類別的人,那麼可以留意觀察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習慣,以下這8種習慣,就經常可以在高敏感人群身上找到。 對事物的敏感度會成為他們的雙刃劍,一方面會通過他人細微的動作感受到情緒變化,但另一方面由於過度分析,也會損害到自己的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
  • 後浪心理學——高敏感人群的10個表現
    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高敏感的人?根據伊萊恩阿倫博士的說法,高敏感的人也被稱為HSP,他們有一個更加敏感的神經系統,這使得他們比大多數人更深入的感知信息,對刺激的反應更強烈,這是一種遺傳的生物性格,全世界有15%到20%的人有這種性格,高敏感者能看到表面之下的事情,而我們大多數人卻看不見,如何判斷你的朋友裡有沒有這樣的人呢?這裡有10個明確的信號。
  • 獻給「高敏感人群」的生存指南
    在《不為所動》一書裡,精神科醫生朱迪斯·歐洛芙博士指出:相較於性格強勢的人,敏感的人往往會活得更辛苦。但敏感並不是玻璃心,而是一種需要被重新審視的天賦。敏感的另一個名字,叫「心思細膩」。因為更能體諒別人的情緒和難處,他們很難做到強勢。
  • (一)致高敏感族的心裡話,關於情緒意志與原則引導
    - 原則與共,自然成長 - (一)致高敏感族的心裡話,關於情緒意志與原則引導像鳥兒渴望自由一樣,高敏感的人,一直渴望擁有自己的天空。高敏感的人總是容易受傷,容易情緒反覆,抑鬱,不輕易被理解,可我知道,我們不僅僅如此······關於高敏感的話題,其實還有很多可以探索,前面前後推出了關於一些粗淺的高敏感族的文章,發現有好些朋友也是高敏感的人。
  • 沒事想太多的人,往往人品更好|心理學淺析:高敏感人群
    假如以上情景,你中了一條,那麼你很有可能是具備高敏感特點的人。心理學家Elaine Aron在1997年,提出了高敏感人群的概念(Highly sensitive person),至此高敏感人群正式登上了心理學的舞臺。
  • 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敏感從容的過好這一生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說話做事總是小心翼翼,永遠放不開;別人一個眼神,就開始反思是不是自己錯了;
  • 高敏感情緒的人,請停止指責自己
    1顧名思義「高敏感情緒」是一種過於敏感的情緒心理,從而所引發出的行為。由於他們太過於在意別人的情緒,會把別人的情緒轉嫁在自己的心理上,存在這種情緒的人,往往會活得很累。記得在去年的時候,跟兩位同事外出培訓,在這個中間,就發生了一些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