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果子酒和果子醋DIY

2021-02-27 中國酒業協會CADA

凡生活有滋有味者,不忘從細節入手。譬如於中秋賞月時喝一杯自釀的葡萄酒,亦是人生一難忘記憶。

「其實很簡單,準備好十斤葡萄,品種不限,三斤黃冰糖,先將葡萄一顆顆洗淨,用溫開水過一遍,目的是將葡萄上的生水濾掉。接著把葡萄上的水分晾乾,放入乾淨、乾爽的大口容器裡,接著用手或工具將葡萄捏碎或壓碎;隨後放入冰糖,蓋上蓋子,將容器密封。夏天一個星期就可以飲用了,冬天則需要等十五天才可以飲用。」

聽著容易,但其實裡面還有很多竅門,外行人就不得而知了。浸泡的容器一定要是密封的,放入的葡萄也絕對不能有一點點生水,否則酒就會壞掉。葡萄不能去籽和皮,有的人認為籽和皮不能吃,所以去掉了才泡酒,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釀酒靠的就是籽和皮出酒呢,如果籽和皮去掉了,就釀不成酒了。而且,葡萄酒有軟化血管、抗氧化等功效,靠的也是葡萄籽和葡萄皮裡的成分。還有一點特別要提醒,葡萄酒會發酵,所以把葡萄和黃冰糖放在容器裡時,一定要留出至少五分之二的空隙,否則葡萄發酵時會溢出來,酒也就毀掉了;而且在泡酒最初幾天裡,要偶爾打開蓋子給葡萄放一下氣。

這還只是入門,更高深的在於掌握葡萄酒的顏色和口感。如果是老人喝,可以適當地少放點黃冰糖,減少酒的甜味。此外,酒釀得越久,酒色就越深,酒味也越濃,甜味也越低;新釀的葡萄酒則呈鮮嫩純淨的粉紅色。所以,葡萄酒可以過濾後飲用,也可以邊發酵邊飲用。如果邊發酵邊飲用,每天的口感都會不一樣;即使是過濾了以後,如果是放在室溫下,酒的味道也會一天一天地發生微妙的變化,除非把葡萄酒放在冰箱裡,酒的口感才會保持在一個相對不變的狀態。最美妙的事情就在於,你並不能預先知道今天喝的酒是什麼味道,「所以我每天總是帶著一點點小憧憬和小忐忑的心情盼望著喝酒的那一刻」。

除了DIY葡萄酒,還會DIY其他的果子酒和果子醋。比如李子酒、姑娘酒、橘子酒、紅棗醋、玫瑰花醋、橄欖醋、檸檬醋等。這些難不難呢?同樣一點也不難。「比如DIY蘋果醋,準備蘋果、米醋(酸度不高於3度)、黃冰糖各兩斤,先將蘋果洗乾淨,抹乾水分,切塊或者刨絲,然後和冰糖一起放入白醋中浸泡,十五天後就可以喝了。再比如DIY橄欖醋,橄欖半斤,米醋一斤(酸度不高於3度),黃冰糖半斤,將橄欖洗淨,用溫開水過一遍後晾乾水分,然後和冰糖一起放到米醋裡浸泡,半個月後就可以喝了。還有紅棗醋、枸杞醋都是一樣,只是紅棗(或枸杞)、米醋和冰糖的比例要改為3:10:3。還有菊花醋、玫瑰花醋、檸檬醋……

果子酒和果子醋營養豐富,可謂女人的美容佳品,可一年裡什麼時候DIY果子酒都可以嗎?「不是,水果一定要當季的,反季節的則不贊成,而當季的水果也分月份,比如葡萄酒,用7月-10月的葡萄泡酒最好;在比如青梅酒,用每年三月份清明前後的青梅最好。」

◇青梅酒:

  材料:青梅一斤,米酒(如廣東米酒即可)一斤,黃冰糖400克。

  做法:將青梅洗淨,用溫開水過一遍,將其水分晾乾。

  2、將青梅、冰糖、米酒一起放入容器,密封。

3、半年後方可飲用。之後可以邊喝邊泡。

◇玫瑰花醋

  材料:玫瑰花50克,米醋(酸度不高於3度)500克,黃冰糖250克。

  做法:直接將玫瑰花、米醋和黃冰糖一起放入密封箱浸泡,一個月後即可飲用。

◇檸檬醋

  材料:檸檬250克,米醋(酸度不高於3度)500克,黃冰糖250克。

  做法:

  1、將檸檬洗淨,過一遍溫開水,晾乾水分。

  2、將檸檬切薄片,和冰糖一起放在米醋裡浸泡,密封。

  3、一個月後可以飲用。

相關焦點

  • 和果子的魅力
    文章導航[1]喝茶要配和果子[2]日本和果子的歷史[3]和果子的分類[4]常見的和果子[5]四季代表的和果子它們在形狀,味道,用料和製作方法各異,但這些都是和果子。和果子範圍廣泛這和它的歷史有關。據說,和果子是以日本人古來即食的年糕,米粉糰子為基本,並融入唐果子,禪宗的點心,南蠻果子等外來食物的特色發展而來的。
  • 告別夏日和果子
  • 我愛和果子!
    」、「月玲子」、「錦玉羹」等,就是由日本的皇戚貴族從和歌中取材命名的。以他們的國花──櫻花為例,許多和果子的製作靈感都是取材於此,如:粉嫩的粉紅顏色、花瓣的形狀,甚至是材料上也取用櫻花花瓣或是鹽漬的櫻花葉,所以小小的和果子代表的,其實正是日本人的文化與精神。 在日本,和果子基本上是依附在茶道中副產品,也就是佐茶的茶食,茶道老師蘇信義表示,日本人喝抹茶配食甜膩的和果子,多少有養生的意義在,因為糖份可以抵消生茶刮胃去油的功效。
  • 「海豹和果子」顛覆你對日本和果子的印象
    最近日劇《我們有點不對勁》因為劇情狗血、劇組顏值過高而人氣飆升,劇集以日本老鋪和果子店為背景,每一集除了看狗血的故事之外,就是看讓甜食黨興奮的各種和果子了!
  • 和果子,五官的藝術!
  • 和果子:日本的飲食美學
    以他們的國花──櫻花為例,許多和果子的製作靈感都是取材於此,如:粉嫩的粉紅顏色、花瓣的形狀,甚至是材料上也取用櫻花花瓣或是鹽漬的櫻花葉,每一枚小小的和果子所代表的,其實正是日本人的文化與精神。雖然,和果子在日本基本上是依附在茶道中的副產品,也就是佐茶的茶食,但信奉茶道的日本人喝抹茶配食甜膩的和果子,多少有養生的意義在,因為糖份可以抵消生茶刮胃去油的功效。
  • 和果子,把茶桌變成詩
    photo_liusidun和果子(日語寫作和菓子/わがし),因其小而精緻的外形,有「日本飲食之花」的稱號。理由可說是因為「手作」的魅力。日本茶道裡,和果子也作為點睛的配茶點心。其精妙之處,不僅在於口感和造型,更體現著主人款待的心意。但對於興致勃勃想品嘗和果子的朋友,有的人會說不懂如何品嘗,有的人覺得太甜。
  • 日式經典小吃——和果子
    和果子,也就是日本的點心,作為其中代表,更是好看又好吃,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深受著人們的青睞。今天,富醬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和果子吧!01| 什麼是和果子和果子(わがし),是「日式糕點」的總稱,因其小而精緻的外形,有「日本飲食之花」的稱號。製作和果子的主要原料有糖、小麥粉、糯米粉等,隨著季節的不同也會使用一些時令食材,如櫻花、慄子、南瓜等。
  • 知食 和果子對話
    一來,儘管日本人把自己的「和果子」和西方的「洋果子」對立起來,但實際上其中不少都是西方的發明;退一萬步講,「果子」這個詞兒是起源於中國的。你應該熟悉「煎餅果子」這個詞吧。但煎餅大概與儀式感無緣。和我們的果子不同,日本人的「和果子」是精緻的,是他們引以為傲的「茶席」的一部分,是足以被紮上絲帶、裝進歷史的東西。可這樣食物的味道大概沒有多大長進。一位日本老作家的私人看法,大可博君一樂。
  • 日式糕點--和果子
    和果子(日語寫作和菓子/わがし),是「日式糕點」的總稱,因其小而精緻的外形,使用糖、大米、糯米、小麥粉和特殊食材作為原料,特別講究糕點的手作效果,因此有「日本飲食之花」的稱號,可說是「手作」的魅力。它追求的是「五感」的藝術,即視覺、味覺、嗅覺、聽覺、觸覺,所以各色的和菓子會根據季節變化加入相應的食材,來製作出符合情境、氛圍的各色糕點,如春天賞櫻的花見糰子,夏天清涼的水饅頭,秋季納涼的楓葉果子,冬季暖心的草莓大福……日式點心種類繁多,按照日本和菓子協會的分類,我們可以把和菓子分為以下幾種:
  • 拔果子
    這個時候,家家戶戶種的果子基本上被拔回家,擇乾淨後開始晾曬了。小時候,果子還算是比較珍貴的,包括地瓜。直到過年時才能見到大鍋裡放進細沙後炒熟的果子被端到拜年、串親戚的客人面前,其他季節,也就是在秋天拔果子時才得到大人們的默許,甩開腮幫子地吃到再也吃不動為止。每每到拔果子的季節,再懶惰的野孩子也都願意跟著大人去地裡勞動。原因不言自明,就是為了吃。
  • 到京都遊玩,怎能不親手做一次和果子?
    然而,可能很多人並不那麼了解的是,京都的和果子和京料理一樣赫赫有名。日本美食網站每年例行的甜品評選中,憑藉著精美的和果子,京都的店鋪總會佔據著榜單的大部分位置。和果子最初是日本宮廷或是貴族在品茶時搭配的點心,京都曾是日本皇宮所在地,伴隨著歷史的發展,京都和果子的製作技藝也是日益精進,歷經千年,綿延至今。
  • 有關和果子1
    生果子基本上以白豆沙為主要原料製作,白豆沙,即白色優選豆角粒,經過泡發,蒸煮,研磨,入糖,散水汽等諸多步驟加工完成,是一種上生和果子的最基本原料。和果子的命就是豆沙,豆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果子的口感。白豆沙是什麼呢?端木選用了一些白芸豆做了些白豆沙。
  • 日式茶點--和果子的來歷
  • 源於中國揚於日本的和果子
    和果子(わがしwagashi),其實泛指日式糕點。就大類別來區分,可以分為生果子和乾果子兩大主題。生果子又名主果子、上升果子或朝生果,指早上製作的新鮮糕點。由於保存期限短,一般只能放兩天左右,要趁鮮食用。
  • 葡萄酒入門:你的爛酒怎麼樣?
    葡萄酒入門「葡萄酒入門」將介紹一些入門關於葡萄酒的基本知識,我希望了解更多關於葡萄酒。在第八章中,我們介紹了著名的「液體黃金」和許多人痴迷於昂貴的腐爛葡萄酒NobleRotWine。無論是西方文化中的藍線芝士,還是東方文化中的臭豆腐,大自然的力量和人類的智慧總能把腐敗變成魔法。
  • 味覺裡的四季,和果子面面觀
    和果子的分類  根據做成後的水分含量,和果子可以分為生果子(30%以上)、乾果子(10%以下)和半生果子(10%-30%)。生果子又名上升果子或者朝果子,通常是指早上現做的新鮮糕點,因為採用新鮮的食材,為了保證口感,保存期限大概只有兩天左右,所以一定要及時品嘗。
  • 深受喜愛的日式點心,為什麼叫「和果子」
    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和果子的身影幾乎會貫穿他們的一生。家庭日常吃的茶點、職場聚餐上的茶歇、重大節日上的貢品,都是不同種類的和果子。為什麼日本人會喜歡做這麼複雜的點心?菱餅、柏餅這些節日上的和果子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點心在日本被稱為「和果子」?
  • 香樟樹的果子
    其實操場四周都是碗口粗的香樟樹,每天上課下課無數次經過它們身邊,我卻很少抬頭注視它們,只有春天被香樟樹花的芳香吸引才行注目禮。後來花謝了,看見那些成串的小果子密密擁擠,貌不驚人,自然沒有再關愛它們。香樟樹不是很高,一伸手便不費力摘到幾個果子,青綠,淡紅,紫紅,一樣一顆託在掌心,是那樣和諧,用鼻子聞下,有股幽幽的香氣。
  • 什麼葡萄酒才算是瓶好酒,葡萄酒平衡度怎麼判斷?
    第一個層面是葡萄酒的各種各樣風味中間的平衡,這種風味能夠 包括一類香氣(葡萄自身的香氣,如芬芳和清香)、二類香氣(釀製加工工藝產生的香氣,如桶味和酵母菌氣場)和三類香氣(陣年全過程中造成的香氣,如現磨咖啡、太妃糖等空氣氧化香氣),但他們務必互相平衡,特別是在不可以讓桶味這類外地人的服務性香氣反客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