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有生的欲望,死的恐懼。
希望擁有的事物,可以永恆,可以常在。但渴望這件事卻會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們帶來煩惱。
臨近考試的考生因為期望考上理想的大學而寢食難安;
異地的戀人雖然渴望生活在一起,但誰也舍不下所在城市的事業,因而僵持著,煎熬著。
我們想要得到金錢,得到愛情,得到快樂,我們期待著這些「期待」在未來有所進展。
而當事情的發展不順從我們的意願時,負性情緒也就隨之而來了。
我的大伯母,身患腸癌。如你所知,她正在面臨死亡。
她是個熱心腸的女人,小時候被同學欺負,父母是不管的,認為孩子的事就自己處理好了。我放學回家,委屈的哭時被她看到,就一把拉起我去同學家說理。事情後來怎麼解決的,完全不記得了,只深深記得那隻拉著我的手——很溫暖。
迷眼睛時候,也會很耐心地幫我把眼睛裡沙子挑出來。然後笑著跟我說,這就是老話說的「眼睛裡容不得沙子」。我探過頭去,看到她粗糙的手裡有一個小黑點——就是我眼睛裡那粒沙子。
未確診之前,大伯母操勞一生,開一間小雜貨鋪作營生。退休後,又給兒子帶孫子,好像從來沒為自己活過。
手術過後,她大概想換一種活法,拿出積蓄買了一套自己喜歡的房子,每天高高興興和朋友去跳廣場舞。
原來的她,脾氣並不好。反而是生病後,整日樂呵呵的,朋友圈裡都是花花草草和大媽們五顏六色、隨風飄散的絲巾,巴掌大的公園都有她打卡的足跡。
生病這件事讓我大伯母很自然地學會接受事物的本然狀態,她不再和別人比較,她不再抱怨自己沒有正式單位,兒子不夠上進,孫子不夠聽話。
在生死面前,人比較容易獲得智慧,找到生命的真正意義,從而獲得在事物中解脫的自在。
如我大伯母,她開始學會為自己而活,真正享受生命,也真的快樂起來了。
如何找到真正的快樂?
真正的快樂,來源於「不執著」。
大部分時候我們悲傷的原因,是因為曾擁有過真正的快樂,然後這份快樂現在不見了。
比如戀人分手,再不堪的愛情也有過很快樂的時候,更不用說一些誤會重重、陰差陽錯的分別。
這時,我們就會想:「那時我多麼快樂呀,現在我不再快樂了。」
但是真正的幸福和快樂是可以永遠存在的。戀愛的快樂是不會隨戀人的分手而消失,它永遠在回憶裡。
功成名就,妻賢子順,就享受成功順遂的愉快;異鄉打拼,獨自奮鬥,也無妨,就享受勇士孤絕的爽快。
順逆是生命長河的橋梁,因果是命運坐標軸上的鐵律。
當我們放下執著,看淡生死。會發現自己總會擁有足夠的事物,也不會在像以前以一樣期待和等待。
在記憶中,我們會自動忽略時間,只保留事件。
回憶之門大開,痛苦事件紛至沓來時,一定要保持清醒,要跟自己說——過去的事情永遠過去了,學會體驗經驗而不體驗情緒。
人生如棋,白子是快樂,黑子是悲傷。終其一生,我們都在拼命擺放白子,妄圖消滅黑子,但是不管除去多少黑子,都會有新的黑子出現。
所以,與其陷入迷局,不如成為棋盤,不陷入戰局,與黑子白子都保持聯繫,給予它們空間和時間,涵容靜待。
堅強和堅定浮於表面,就會處處體驗恐懼和束縛。
巨大華麗的事物如高山聳峙,無法擱置的欲望如淵水深潭,帶來動力的同時,也一定會帶來挫折和沮喪。
真正的快樂,源於保持生命的流動,不停滯。人可以沒有愛人,但不能心無所愛。找到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好好做它,不尋求庇護,因為依附而生是不穩定的;不逃避困難,因為受制受阻是可解的。
命定的局限不可更改,但是不屈的行動不可或缺。持續不斷地做事情,不斷成長,便可直入雲霄,直入青天。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