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開心讀書會是後大學時代學習、交流、互助、進步的民間公益活動平臺。
請您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天天開心讀書會關注我們,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擊右上角分享。
最近,《舌尖2》熱播,杭州小籠包有了「特寫」:出籠的小籠包皮子晶瑩剔透,口感上肉汁充盈,非常筋道。麵皮一戳即破,鮮香的湯汁流入口中。這一口鮮汁,不知挑逗了舌尖上的多少味蕾,怪不得杭州人總對它欲罷不能。
《舌尖2》中,開封小籠包和杭州小籠包有著不解的淵源。據傳,小籠包的源頭得追溯到開封。開封小籠包由北宋時期著名的王樓「山洞梅花包子」,經歷代廚師逐漸改制而來,靖康之變後,又經北宋皇室由汴京(即現在的開封)南遷時帶入江南。江南由此興盛。到了明清年間,飲食業大大發展起來,有了誕生於清末同治十年的上海南翔小籠。再然後,源自南翔的杭州小籠包在杭州遠近聞名。
杭州小籠包以「知味觀」出品的最為出名,擁有百年歷史。從第一任老闆孫翼齋經營小籠包開始,在歷代點心技藝大師的改良下,獲得不俗的口碑。這吃不膩的一口鮮汁是如何煉成的?筆者走入杭州知味觀味莊的後廚去一探究竟。
知味觀味莊的行政副總廚嚴小華介紹,除了麵皮以外,味莊的小籠包都是手工製成的。別看是手工製作,每個小籠包的大小、形狀和質量都相差無幾。嚴小華現場演示了小籠包的製作,從和面、擀麵皮到包餡,每個環節都有嚴格的量化標準,這正都透出了他們對小籠包質量精益求精的追求。
開封小籠包和杭州小籠包之間,如何做區分?雖然同是灌湯包,但區別還是很明顯的。嚴小華說,開封小籠包形狀是塌塌扁扁的,而杭州小籠包則飽滿挺拔,奧秘就在這「湯汁」上。
與開封小籠包加水的方法不同,杭州小籠包用的是肉皮凍。把肉餡和勻後,最後加入肉皮凍,充分攪拌,與餡料融合,包好後,再把小籠包放到蒸籠上蒸,在蒸的過程中,皮凍化成湯汁,與餡料充分結合,最後就變成了誘人的「鮮湯汁」了。
「皮像菊花心,餡似玫瑰瓣」,這把杭州小籠包的「色相」描繪得淋漓盡致,但它更誘人的,是聞到的香氣和入口即化的口感。杭州小籠包,怎一個誘人了得?
要提前了解活動安排,歡迎您關注微信公眾平臺帳號:zjttkxdsh(天天開心讀書會),ttkxqnh(天天開心青年匯),敬請您添加讀書會微信:ttkxdsh。讀書會親友團QQ群:310534276
讀書會堅信「助人者自助」,是一個「四有」平臺:
有夢想:成就自我,兼濟天下。
有團隊:以老帶新,群英薈萃。
有價值:助力成長,合作共贏。
有機制:貢獻越多,收穫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