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永遠不會缺席的史多倫,大塊頭也有大智慧

2021-01-08 來吃好吃的呀

不管是刻意的商業宣傳,還是無心的環境渲染,反正一到公曆年的年末歲尾,總有一種濃之又濃的節日氣息如約而至。

「Jingle bells , jingle bells , jingle all the way,……」伴隨著商場裡循環播放的歡快旋律,我們的心裡好像也如《貓和老鼠》中的那隻黃色小鳥Twenty,不自覺地奮力扇起了翅膀。

聖誕節是百分之百從西方「拿來」的節日,因此走在聖誕樹站崗、彩球高懸、彩帶飄飛的街頭,我不免時時地感到好奇,在外國,人們究竟是如何度過聖誕節的?

不會缺席的史多倫 / 大塊頭也有大智慧 /

「史多倫」是英文單詞Stollen的音譯,它是一款歷史悠久的德國傳統麵包。

如果按照中國烹飪體系所講究的「色香味」標準來評判,史多倫麵包實在是太上不得臺面了。說樸素都算是高看它了,國內的烤饢好歹還會在表面上扎出漂亮勻淨的餅花呢,然而史多倫麵包可是絲毫不理會這些……凹凸不平的棕褐色表皮上,不均勻地嵌滿了黑黑、紅紅、黃黃的糖漬果乾,白白的糖霜底下罩住的是絲毫都不蓬鬆的麵餅。

聖誕要吃的史多倫丨wikipedia / Gürgi

通常來說,史多倫麵包只會在聖誕節期間的家庭餐桌上出現。雖然以酵母製作而成,然而它的口感卻介於麵包和蛋糕之間。李娟曾在她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中講到,牧民扎克拜一家通常會把新烤的饢保存起來,然後先吃舊饢,於是新烤的饢永遠只用來聞和憧憬,吃到嘴裡的饢卻永遠是舊的,又幹又硬,仿佛能撬動地球。其實史多倫麵包也一樣,冬天天氣寒冷,新烤出來的麵包需要先保存一段時間再吃。水分隨著時間不斷蒸發,因此麵包也由最初的「實成」,變得越來越硬。不過據說隨著保存時間的推移,麵包的風味也會逐漸發生細微的變化,不知因此培養出了多少挑剔的舌頭。

剛做好的史多倫丨Flickr / Alexandre Duret-Lutz

別看史多倫麵包平平無奇,它的製作其實頗為講究。原料中的葡萄乾、橙皮和蔓越莓乾等需要事先以朗姆酒浸泡入味,麵團中則要加入肉桂粉、豆蔻、丁香等各式香料,新出爐的麵包還要再趁熱沾裹上熔化了的黃油,最後再以糖粉為麵包「加冕」。放置2-3天後,當所有的濃鬱果香、酒香與淡淡的香料得以完全釋放並且相得益彰,當誘人的香氣終於內斂沉澱到對得上那些翹首期待時,才是最佳的品嘗時機。

也有長得好看的史多倫丨圖蟲創意

名字叫「麵包」的麵包 / 妙手偶得的美味 /

無獨有偶,在距離德國不遠的義大利,當地人也吃一款與史多倫有幾分神似的麵包——潘妮託妮Panettone,在義大利語裡,它的名字叫做「大麵包」。這款大麵包呈圓柱形,遠看很像一個加大號的杯子蛋糕,它的高度在12cm-15cm之間,只要把它往餐桌的正中間那麼一放,必然集萬眾矚目於一身。

潘妮託妮丨wikipedia / N i c o l a

潘妮託妮的製作環節頗有幾分妙手天成的意味,人們把奶油、蛋黃、葡萄乾、橙子皮等美好的食材混合著沁滿麥香的麵粉和水放在一起攪拌均勻,再另外加入天然的酵母,置於低溫環境中長時間發酵(有的甚至要放置12小時),直至果香與奶香俱美,蛋香與面香共色。總之,巧妙地融合使得原本普通的麵糊搖身一變,異彩紛呈,再經爐火的點化,新出爐的潘妮託妮香氣四溢,讓人聞之垂涎。

製作潘妮託妮的麵團丨圖蟲創意

室溫、季節、攪拌時間,各種機緣的巧妙配合最終成就了潘納託尼的美味,而且每一個都是孤本,齊聚在桌前的一家人們,又怎麼不且吃且珍惜呢?

隨著歷史的腳步,潘妮託妮的美味越走越遠。如今在南美洲,尤其是在阿根廷、烏拉圭、玻利維亞、巴西、智利和秘魯,潘妮託妮也已經成為聖誕晚餐的主食。

圖丨圖蟲創意

可愛的薑餅人 / 顏值大於美味 /

薑餅小人,顧名思義,是一款用薑餅製成的人形餅乾,它恐怕是存在感超強、上鏡率極高的聖誕代表美食了。

醜萌醜萌的薑餅人丨圖蟲創意

不過別看薑餅小人長得好看,它的味道對於國內的普遍大眾口味來說,實在是有幾分古怪。簡單來說,薑餅小人是一種麵團用生薑、丁香、肉豆蔻、肉桂調味,再加入蜂蜜或砂糖,並在表面擠上糖霜作為裝飾的硬餅乾。至於味道嘛,我總覺得像國內的紅糖薑茶。

不過作為一款長期流行的節日美食,薑餅小人可並不是以味道取勝的。最妙的在於它豐富多彩的外觀,形狀各異的餅乾模子讓所有的廚房幻想都有了走進現實的可能,彩色的糖霜讓原本平整的餅乾表面成為了天然的畫布,於是俏皮的小人、可愛的鈴鐺、挺拔的松樹、靈動的雪花,都變得豐富而立體,活靈活現了起來。

薑餅人丨圖蟲創意

同時,製作薑餅的過程也成了一項妙趣橫生的家庭活動,甭管是薑餅小人還是薑餅小屋,只要家人齊聚,凜冽寒風也可以變得可親、可愛了起來。

必不可少的熱紅酒 / 喝呀,快活呀~ /

紅、綠、白是天然的聖誕配色,而漫天的大雪、溫熱的爐火和微醺的熱紅酒更配哦!

在歐洲,各國對熱紅酒的叫法不同,但是大致的做法基本類似。必備的材料包括紅酒、水果、香料和方糖,而紅酒的品牌和水果的種類則具有充分的自主空間。

一杯暖呼呼的熱紅酒丨圖蟲創意

一般來說,口感偏酸甜的水果,比如蘋果、橙子、檸檬比較適合,也有人秉持著中西結合的理念,把山楂、紅棗和桂圓也毅然決然地丟進了酒鍋。至於香料嘛,丁香、肉桂、肉豆蔻、香葉、八角則是必須的。總之,簡單的食材搭配簡單的熬煮方式,只消半個小時,一鍋混合著水果酸甜的熱紅酒就可以出鍋了。

其實想想看,烤聖誕麵包、烘薑餅小人、熬製熱紅酒,又跟國內的蒸年饃、炸米果、煮醪糟有多少實質上的區別呢?所有的節日無非都在教會我們感恩和珍惜,而生活的儀式感,也就在這些幸福的小事中,一點點的來……

相關焦點

  • 「聖誕特輯」最能代表聖誕節的——史多倫麵包
    這款面是聖誕節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主要原料有蜜餞果皮、果乾、堅果、肉桂、朗姆酒以及大量的黃油製作而成,和我們中秋的五仁月餅有很多相似之處。歐洲的冬天比較寒冷,人們更愛吃高熱量的食物,歐洲人普遍喜歡喝高濃度酒吃高熱量的食物,富含高油脂和酒精的史多倫深受大眾喜愛,近些年在國內也比較受歡迎。
  • 聖誕節必備的史多倫麵包,含有各種各樣的水果乾,口感酸酸甜甜
    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聽說過史多倫麵包呢?其實小蔣同學也是剛認識不久,所以就想立刻介紹給小夥伴們認識了,因為小蔣同學真的是太喜歡它的口感了。史多倫麵包呢,它的發源地是在德國,距離現在已經有好幾個世紀了,所以在市面上存留的時間是很久的了,只是平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少見而已,因此小夥伴們就沒有經常見到。小蔣同學最喜歡的還是史多倫麵包裡面含有各種各樣的水果乾,而且外面會有一層薄薄的糖粉,吃起來的口感是非常的酸酸甜甜的,而且造型也是非常的可愛,因此,小蔣同學對史多倫麵包真的是一見鍾情呀。
  • 德式聖誕特輯,老祖母史多倫vs新潮鹼水包
    But,有一個好消息,聖誕節一天比一天近了。家裡的聖誕樹已早早擺好,米飯哥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在手做的聖誕節倒計時日曆上劃掉一天(然鵝他從上一個聖誕節結束就開始問下一個聖誕節什麼時候到)。我不禁自問,為什麼聖誕節對我們有那麼大的吸引力呢,一想到ta,4D的衝擊感就上來了,聖誕老人,聖誕樹🎄,禮物,音樂,燈光,色彩,食物,美酒。嘴角不自覺上揚,心都忍不住要蕩起來。
  • 冬日大地上的積雪——史多倫麵包
    在德國,聖誕節是要好好度過的,史多倫麵包也是一定要有的。白色糖粉鋪滿整個麵包,就像十二月皚皚白雪般純潔。
  • 聖誕大餐預熱——德國傳統史多倫麵包
    這種蛋糕不僅外形像切糕,重量比切糕還要更勝一籌,巴掌大的一塊拿在手上也能感到沉甸甸,外國網友甚至吐槽應該用它來作門擋。另外,由於使用了大量的糖和油,還往往浸過酒,水果蛋糕的保質期非常長,儘管商店售賣的水果蛋糕上會標註保質期,但人們還是普遍認為這種食物即使到了世界末日也不會變質。
  • 「聖誕特輯」—— 史多倫麵包
    這款面是聖誕節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主要原料有蜜餞果皮、果乾、堅果、肉桂、朗姆酒以及大量的黃油製作而成,和我們中秋的五仁月餅有很多相似之處。歐洲的冬天比較寒冷,人們更愛吃高熱量的食物,歐洲人普遍喜歡喝高濃度酒吃高熱量的食物,富含高油脂和酒精的史多倫深受大眾喜愛,近些年在國內也比較受歡迎。
  • 德國聖誕麵包史多倫
    與其說史多倫是麵包,我倒願意把它歸在蛋糕類裡。裹著厚厚的糖粉,甜蜜鬆軟,可不是蛋糕口感麼?這款甜食口碑就好多啦!
  • 德國麵包史多倫教學來啦,喜歡的小夥伴可以嘗試做一下
    今天給大家帶來史多倫,一起來做吧!史多倫乾果麵包有一種誘人的香味。有大量的糖,乾果製成,表面還灑有厚厚的糖粉。因此,史多倫麵包嘗起來甜、硬而不幹。在歐洲,大陸寒冷的氣候下,史多倫麵包可以儲存長達一個月。這種持久美味的小吃將使德國人度過一個溫暖甜蜜的聖誕節。德國著名的甜點已經有500年的歷史了。聖誕麵包的味道和蛋糕非常相似,因為它浸泡在大量的黃油中。
  • 聖誕史多倫麵包 - 家常易做版節日麵包
    這幾年,每年的12月,我都會在家做一次史多倫麵包(Stollen),家裡人都很喜歡吃。這個史多倫,說是麵包吧,其實更像是重油蛋糕。它口感非常的綿密緊實。味道上因為加入了大量的酒浸果乾等,所以充滿了濃鬱的酒香和果香,風味非常的棒。根據網上的資料,史多倫麵包在歐洲,尤其是在德國,是聖誕節必備的傳統節日麵包。
  • 史多倫:一款起源於1329年的節日甜點,傳說可以冷藏保存1年之久!
    還有一種說法:聖誕史多倫(Stollen)是德國東部城鎮德雷斯頓的聖誕節合家團聚時必備傳統點心,寓意著襁褓中的耶穌,麵包中各種顏色的水果代表尋找初生基督的三位聖人,所以這個麵包對於宗教家庭來說具有非常特殊的寓意。另外也有傳說是為了紀念一位仁慈的「史多倫」國王而發明的,距今已有幾個世紀的歷史。
  • 教你復刻穿越1400年的德國傳奇——史多倫麵包
    史多倫在德國有著幾個世紀的歷史,作為一款帶有貴族氣息的傳統麵包(人們也稱它為甜品)。在經過歷史的變遷與沉澱,它逐漸演變成為備受全世界歡迎的特色麵包。▲在德國,史多倫的專賣店數不勝數史多倫是一款大人小孩皆適合食用,越放越香極具特色的麵包。
  • 聖誕麵包——史多倫
  • 聖誕史多倫麵包
    簡介這款麵包是德國聖誕節的傳統麵包,豐富的果乾,各種香味混合,象徵著襁褓中的耶穌。用CuisinAid酷新怡麵包刀切割,鋒利無比,粉色控最愛!史多倫麵包製作方法:1.先製作海綿酵頭,牛奶加熱到38度左右(微波爐高火30秒),加入麵粉和酵母拌勻,蓋保鮮膜發酵1小時。
  • 史多倫
    用料 海綿酵頭:牛奶164g高粉92g酵母18g果乾:提子乾245g蜜餞(我用了蔓越莓幹、芭樂幹、芒果乾、奇異果乾、菠蘿乾等等,家裡有的都搗騰一點出來)245g白蘭地(朗姆酒,黑白皆可)164g柑橘香精(沒有可省略)2
  • | 史多倫麵包
    史多倫的配方非常多,如果你去看那些傳統的老配方,有些需要繁複而漫長的幾十個小時甚至幾天的發酵過程。而這次帶給大家的配方呢,是我覺得口感和製作難度平衡得最好的一個,讓大家可以不用花費太漫長的過程來製作這款麵包,又能達到最好的效果。聖誕快到了,用它來迎接聖誕吧!
  • 史多倫聖誕麵包
    另一說則是為紀念一位仁慈的「史多倫」國王,將麵包命名為「史多倫麵包」。製作史多倫麵包時,必須事先將必備的葡萄乾或其它果乾以朗姆酒浸泡入味,並且麵團中加各式香料,烤後的麵包趁熱將整面沾裹上熔化的黃油,再撒上糖粉,經過2-3天之後,當所有的濃鬱果香、酒香與淡淡的香料得以完全釋放時,才是最佳品嘗時機。
  • 一款值得收藏的 史多倫(鮮奶油版)
    史多倫是一款傳統的聖誕節日麵包,餡料豐富,口感層次多,食用時有很大的滿足感。
  • 史多倫--德式聖誕麵包
    史多倫德式聖誕麵包以其濃鬱的黃油香,以及豐富的水果乾而深得大家的歡迎,但與此同時以往的一些做法也相對繁瑣,今天我們就來教大家做一個好吃又簡單的德式聖誕麵包!4、蓋上溼布,發酵1.5倍大(30度大概20分鐘,可以室溫發酵、也可以烤箱調溫發酵),排除空氣,平均分成2-3個麵團;
  • 【史多倫】德國聖誕麵包的做法!
    【史多倫】德國聖誕麵包的做法!提子乾245g、蜜餞245g(我用了蔓越莓幹、芭樂幹、芒果乾、奇異果乾、菠蘿乾等等,家裡有的都搗騰一點出來)、白蘭地(朗姆酒,黑白皆可)164g、柑橘香精(沒有可省略)21g;麵團:高粉408g、砂糖21g、鹽8g、果皮屑(我放了檸檬皮屑,也可以是橙皮屑)9g、肉桂粉10g、蛋68g、水82g、黃油102g、杏仁82g;【史多倫
  • 今年聖誕有你有我有愛,還有聖誕史多倫~
    史多倫在寒冬中早起,不是梁靜茹給我的勇氣,而是今天準備做的料理!我輸了……扶牆……哪有什麼輸不輸的,今年最後的一個開心節日,捧上這個風靡歐陸500年的聖誕史多倫,保證你完成一次華麗的逆轉~TIPS1、 因各麵粉的吸水性不同,液體不要一次性全加入,請視麵團狀態適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