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動作浪費了蔬菜80%的維生素C!這樣烹飪才最有營養

2021-12-28 天天美食會

來源:封面新聞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最好頓頓有蔬菜, 在每一頓飯中蔬菜的重量要佔到一半,每天保證攝入300-500克的蔬菜。


在日常的飲食中,比較注重營養均衡的人,都非常注重維生素C的補充,一日三餐常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但是維生素C是烹調蔬菜時,最嬌氣的維生素,若是採用了不恰當的烹飪方式,很可能導致它大量流失。



圖片來源於網絡


嬌氣的維生素C


說起維生素C,大家並不陌生,它是人體必須的重要抗氧化營養素之一,不僅能夠促進人體對鈣、鐵、葉酸等營養物質的吸收,還可以加速膠原蛋白合成,在提升人體免疫力、抗感染能力上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但是維生素C本身不是一個穩定的物質,當暴露在氧氣,光和熱下,在Vit C氧化酶作用下,很容易被氧化成另外一種物質,失去了本有的生物活性。

另外,維生素C本身是溶於水的,當水煮蔬菜時,因為熱的作用,蔬菜的細胞壁會由硬變軟,細胞裡面的維生素C會"溶出「到湯水裡,溶在湯水裡的維生素C,失去了細胞壁的保護,更容易被氧化破壞,進而營養進一步損失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1、切和洗


很多人在做菜時,為了清洗乾淨,往往會將已經切好的蔬菜反覆清洗,殊不知從切菜開始,蔬菜裡的維生素就已經開始在損失了。


完整的蔬菜,營養物質是都包在細胞壁裡面的,這時候直接用水洗的話是不會損失營養的。


用刀一切,部分細胞就破碎了,裡面的維生素不僅會接觸空氣和氧化酶被氧化,還會溶到水裡被帶走。


不過切完稍微放一會或者稍微衝一下問題不大,怕的是你切完之後為了洗乾淨而長時間浸泡,那樣20%以上的維C就隨著洗菜水流失了


建議:在烹調蔬菜時,要先洗乾淨後再切,儘量把水瀝乾後再切,並且切好後馬上烹調。


圖片來源於網絡


2、蔬菜喜歡榨汁食用


榨汁這個過程切碎了細胞壁,讓原本處於「井水不犯河水」狀態的維生素C和氧化酶湊到了一起,加上氧氣的作用,維生素C被氧化,損失可達80%以上。

建議:酸性條件下維生素C更穩定,如果想要榨汁食用,可以選擇番茄等酸性蔬菜;加熱能讓氧化酶失去作用,因此也可以先將蔬菜快速燙一下再榨汁,儘可能保留更多的維生素C。


圖片來源於網絡


3、烹飪時,加入大量鹽


炒蔬菜時加入食鹽,會形成高滲溶液,使細胞中的維生素C浸析出來,與氧化酶充分接觸,更容易發生氧化。而且加鹽量越多,蔬菜中維C的損失就越大。

建議:做菜時儘量少加鹽,且快出鍋時再加鹽;蔥、姜、蒜有很強的抗氧化性,炒菜時可適當加一些,幫助推遲並減少維C的流失。



生吃蔬菜更好嗎?



不一定。


生吃蔬菜,肯定是對蔬菜體內維生素C破壞最小的一種方式了,但生吃的缺點也很明顯,第一就是不夠安全。


首先不是所有的蔬菜都能生吃,像黃花菜、四季豆(扁豆)等就不能生吃,裡面含有植物血凝素、皂素或類秋水仙鹼,生吃容易造成中毒,產生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這類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


生吃蔬菜還應注意洗淨,避免細菌汙染致病。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次就是吃不了多少,大家一定有這樣的感覺吧,在吃蔬菜沙拉的時候,吃不了幾口就感覺吃不下了,而且生吃蔬菜味道也不是很好,但是炒熟了後,有時候吃一盤也沒什麼感覺。


日常生活中,比較適合生吃的蔬菜不多,只有番茄、黃瓜、生菜、紫甘藍等少數幾種。


圖片來源於網絡

哪種烹飪方式,更容易保留維C


我們做菜的方式多種多樣,蒸、煮、燉、炒、煎、炸、焯等等,講究一個色香味俱全。但究竟哪種烹飪方式,保留的維生素C 最多,最值得推薦呢?


1、焯水和白灼


焯水:先把水煮沸,把菜放進去燙一會兒就撈出來。


白灼:升級版焯水,焯的時候水裡會加些鹽和油。焯好後,再起鍋燒熱油和豉油、生抽等,淋在焯過的菜上面。


焯水加熱時間短,所以維C的熱損失不大,主要是溶水損失。但其實我們一般焯水時不會燙到2分鐘那麼久。只要你快速撈出來,並且別擠掉汁液,焯水蔬菜中維C的保存率可以在50%以上。


而且焯水有很多其他的好處,比如可以去除蔬菜裡的大部分的草酸、亞硝酸鹽、農藥殘留,殺滅致病微生物、寄生蟲,吃起來安全了很多。


圖片來源於網絡


2、蒸和煮


蒸熟的食物,其原有的分子結構破壞較少,保留了食物原有的蛋白質、纖維素等營養成分。從美味的角度講,蒸保持了菜餚的原汁原味,帶出食物天然樸素的新鮮味道。


蒸為無油烹調,溫度平穩(保持在100°)蒸的爛,比煎炒烹炸的菜餚更加容易消化,對腸胃系統非常好,如食品原料中富含油脂(如肉類等),還會隨著蒸汽的溫潤逐漸把多餘的油脂開釋出來,減低油膩度。


圖片來源於網絡


煮是將處理好的原料放入足量湯水,用不同的加熱時間進行加熱,待原料成熟時,即可出鍋的技法。煮的方法能讓食材裡面的營養物質釋放出來,使其最大化保留,減少烹飪時食材有害物質的產生。


3.快炒


快炒是指在鍋中加油後,等油略熱,就將切好的蔬菜倒入鍋中,進行快速的翻炒後出鍋,縮短蔬菜的加熱時間,減少營養素的損失。


由於加熱時間短、出汁少,而且能快速破壞氧化酶的活性,所以快炒後蔬菜中維生素C的保存率較高,一般可達到70%以上。但是有些豆類蔬菜如四季豆就需要充分加熱。

菜做好了要及時吃!


已經烹調好的蔬菜應儘快食用,現做現吃,避免反覆加熱,這不僅因為營養素會隨著儲存時間延長而丟失,還可能因細菌的硝酸鹽還原作用增加亞硝酸鹽含量。


保留更多維生素的小竅門


加點醋

晚加鹽

想辦法把菜汁也吃進去


溫馨提示:《天天美食會》公眾號只用於傳播健康美食信息,非商業用途!推送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網絡素材無從查證作者,版權歸原作者,原創作者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

相關焦點

  • 補充維生素C好處多,新鮮蔬菜水果最佳選擇,別再只吃維生素片了
    本文是「營養師小文」原創文章,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維生素C對於人體有哪些你不了解的好處提高機體免疫力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免疫系統有三道防線,首先免疫系統的第1道防線便是我們的皮膚和黏膜能夠把大多的細菌和病毒抵抗在體外,維生素c也能夠幫助維護皮膚和黏膜的完整性,起到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 水煮青菜不一定是最有益的吃法,健身的蔬菜烹飪應該這樣
    沒有過多的調味料,也沒有過多的熱量,以為可以保存食物原汁原味的營養,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近年來,有許多健康食物越來越火,而這些健康食物也被大家賣得越來越貴。就像昂貴的牛油果和三文魚一樣,它們對身體確實有很大的好處,很多人咬咬牙也要買下來吃,但其實這些食物並不是說完全不可替代。其實從營養價值來說,他們沒有說完全不能替代的成分。
  • 維生素C越貴越好嗎?|薄荷營養說
    6、多吃蔬果才是補充維生素C的最優選擇。如果買很貴保健品維生素C,補充了一丁點維生素C,卻吃進去不少添加劑的話,那就得不償失了。維生素c確實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但不一定能防止感冒。有研究表明,對於大多數人說,維生素C並不能預防感冒。
  • 炒菜做飯常犯4個錯,營養白白浪費!最健康的烹飪方法,一次說清!
    食物只要經過烹飪,多少都會損失一部分營養,這是無法避免的,那麼是不是生吃就比熟吃更好呢?其實不然,這兩者各有利弊。1 生吃:營養多但不易消化生吃確實可以更大程度地保留食物的營養,特別是水溶性膳食纖維、維生素C、核黃素、煙酸、維生素B6、葉酸和鉀、鎂、鈉等礦物質,它們不耐高溫,通常加熱越久流失越多。有研究表明,在煮沸過程中,蔬菜裡的維生素C流失量可達到50%左右,即使用微波爐加熱,也會流失20%以上。
  • 蔬菜營養,一網打盡!
    蔬菜有營養,大家都知道。維生素、礦物質、粗纖維,這些物質給我們的身體築起了對抗諸如心臟病這樣的現代文明病的城牆。可是從我們到市場選購蔬菜時開始,一直到清潔和烹飪,蔬菜營養都可能因為偏見和錯誤的操作喪失許多。那麼,如何才能將各種蔬菜的營養一網打盡呢?市場選購:新鮮是否就已經足夠?
  • 維生素C最多的十種蔬菜
    ●維生素c又名抗壞血酸,是人體內重要的水溶性抗氧化營養素之一。維生素C缺乏導致的壞血病是最早被發現的維生素缺乏病之一。
  • 蔬菜怎麼吃最有營養?水煮這種最糟糕,這種吃法才最健康!
    我們的傳統烹飪方式有煎炒烹炸,這樣做出來的食物雖然美味,但是很有可能面臨著熱量超標。而為了健康考慮,大家儘量在晚上的時候,用更為精簡的烹飪方式做蔬菜,一些愛美的女士們,為了保持身材,甚至來吃水煮菜當晚餐。覺得這樣既能補充營養,又可以保持身材。水煮這種烹飪方式也一度被認為是最健康的烹飪方式,其實真的不是!這個誤區真的是讓大家陷得太深了!
  • 四種烹飪蔬菜方式,為寶寶保留營養
    許多家長會注意哪種蔬菜更有營養,更適合嬰兒,但常常忽略烹飪方法的問題。如果使用不正確的烹飪方法,將導致營養損失。 有什麼合適的方法烹飪蔬菜? 儘量蒸煮 在為寶寶做輔食時,無論是蔬菜還是其他食物,都應嘗試儘可能多地蒸食,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中的營養成分,清淡的烹飪方法也可以避免增加寶寶的身體負擔。
  • 蔬菜水煮,炒,清蒸,微波哪種烹飪方式才健康?
    那麼今天我們要討論,#蔬菜用哪種烹飪方式健康?# 有人說水煮更健康,有人水清蒸,有人說微波健康。但是很多健身、養生博主們推崇的是蔬菜水煮更健康。那麼究竟哪種烹飪方式才健康呢?我們一起來看以下的實驗。總共準備了4種不同的烹飪方式:
  • 蔬菜這樣搭配,不浪費食材,營養成分還能相互補充,營養更加全面
    天氣越來越熱,馬上就要立夏了,北方的氣候相對乾燥,已經有十來天沒有下雨,炎熱與乾燥交織在一起,人們很容易變得煩躁不安,隨之而影響的便是胃口了。很多人都發現自己一到夏天,食慾漸漸降低,的確火辣辣的太陽和瀰漫在空氣中熱度讓人很容易對其它事物到感到倦怠。
  • 補充維生素C好處多 這樣補才健康
    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時,我們最該補充哪種維生素呢?答案就是維生素C維生素C有哪些作用?維生素C又叫L-抗壞血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在水果和新鮮蔬菜中含量豐富。如果蒸煮炒等加熱過程長維生素C會有流失,一些蔬菜可以選擇快炒的方式。吃蔬菜水果時要注意了:1. 蔬菜水果別存放太久。維生素C在空氣中易被氧化,存放時間越長,維生素C損失就越多。2. 清洗蔬菜時,要先洗後切,浸泡時適可而止,避免因清洗方法不當而造成大量水溶性維生素的流失。
  • 辣椒是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蔬菜?吃辣椒有什麼好處?
    很少有朋友,會把辣椒和維生素C聯想到一起。提到維生素C,大家會想到「酸」,辣椒的味道又不酸,和維生素C可能沒什麼關係。 辣椒,卻是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蔬菜。 每100g的小紅辣椒維C含量高達144mg,位居蔬菜維生素C排行榜的第一位,每100g的青椒維C含量為62mg,每100g的甜椒維生素C含量為72mg。只要是辣椒,維C的含量都不低。
  • 牛油果還能這樣吃?搭配米飯和蔬菜,營養更全面|10M+
    牛油果的脂肪含量高達21g/100g,其中80%是不飽和脂肪酸,即人體所必須脂肪酸,有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另外,牛油果還含有較多的葉酸、葉黃素、維生素E和膳食纖維,有促進神經發育、提高免疫力和預防便秘的作用。●這款飯糰包容了米飯、蔬菜、水果和蝦肉,看上去好像搭配的有些怪異,但其實味道融合的非常巧妙,既有牛油果的清香,又有蝦肉的鹹鮮,吃起來比較軟綿,營養也非常豐富。
  • 維生素c的作用及功能 吃維生素c有什麼好處?
    常聽的一句話就是「感冒了,要趕緊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的作用及功效很多,常吃維生素C不僅可以提高免疫力,更能促進人體其他營養元素的吸收,那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哪些?哪一類是維生素C的適宜人群?一、維生素c簡介維生素C是高等靈長類動物與其他少數生物的必需營養素。抗壞血酸在大多的生物體可藉由新陳代謝製造出來,但是人類是最顯著的例外。最廣為人知的是缺乏維生素C會造成壞血病。
  • 營養百科 | 關於維生素C的相關解答
    維生素C缺乏症的病人在生活上要注意什麼?有沒有辦法可以預防維生素C缺乏?查看更多營養百科,膳食指南可在微信公眾號導航欄-直郵商城-營養百科專欄查看維生素C缺乏症是什麼病?由於我們平時能吃到大量的新鮮蔬果,嬰幼兒多為母乳餵養,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因此抗壞血酸缺乏這個病很少見,僅見於嚴重營養不良、吸毒、酗酒、生活在貧困地區、飲食中缺乏蔬菜水果的人群。維生素C營養價值?維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免疫力,預防癌症、心臟病、中風,保護牙齒和牙齦等。
  • 維生素c的作用和功效,維生素c能長期服用嗎
    我們都知道維生素對人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人體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元素,很多大人喜歡給自己的孩子吃維生素,尤其是維c更是大人的最愛。
  • 如何補充維生素c,看完就知道!
    維生素是一個龐大的大家族,每種維生素對於人體的健康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缺一不可。在所有的維生素當中,最為人熟知的便是維生素c,維生素c有著強抗氧化性,能夠幫助人體清除體內有害自由基;維生素c還有助增強白細胞能力,提高人體免疫力。
  • 【多吃含維生素c、維生素a的蔬菜水果】
  • 零失敗蘑菇豆腐做法,美味有營養,方法超簡單,動手試試吧
    蘑菇不同於其他的蔬菜和果品,其中的維生素D含量很是豐富,有益於骨骼健康。陽光中的紫外線是促進蘑菇產生維生素D的重要物質。無論是採摘後的蘑菇還是沒採摘的,都有此項功能。夏季紫外線比較強,可選擇上午10點到下午3點區間的時間來曬蘑菇,這樣只需曬一個小時就足夠了。這樣能夠提高蘑菇中維生素D的含量。食用蘑菇的好處:1.美味蘑菇有除了酸甜苦辣鹹以外的第六種味道——鮮。
  • 天冷多吃這蔬菜,富含維生素C,比牛奶好吸收,要常給孩子吃
    小雪走了,這意味著天氣會變得更冷,對於身體抵抗力較低的人來說,抓起一些衣服,吃一些抗炎的食物,這樣他們就不會輕易感染。多吃這種蔬菜,富含維生素 c,比吸收牛奶好,要經常給孩子吃!它是洋蔥,營養學家大喬說,洋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c、葉酸、鋅、纖維等營養素,經常吃不僅可以刺激食慾,幫助消化,而且還可以殺死細菌和戰勝感冒,所以好預防病毒性感冒。今天小化妝給大家帶來的是一種方法洋蔥羊肉,喜歡朋友,那就趕緊看看他的具體做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