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示膽道閉鎖的發病機理和治療方法

2020-12-26 科學網

科學家揭示膽道閉鎖的發病機理和治療方法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30 16:56:14

廣州醫科大學張玉霞等研究人員利用肝臟免疫分析揭示膽道閉鎖的發病機理和治療方法。2020年11月27日,《細胞》雜誌在線發表了這項成果。

通過單細胞RNA譜分析,研究人員觀察到膽道閉鎖(BA)患兒的巨噬細胞低炎症、庫普弗細胞清除功能缺陷、細胞毒性T細胞擴增以及CX3CR1+效應T和自然殺傷(NK)細胞缺乏。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出生後肝B細胞淋巴細胞減少並沒有停止,並且耐受缺陷導致免疫球蛋白G(IgG)-自身抗體在BA中積累。在恆河猴輪狀病毒誘導的BA模型中,消耗B細胞或阻斷抗原呈遞可減輕肝損傷。

 

在一項初步的臨床研究中,研究人員證明了利妥昔單抗可有效清除肝B細胞並將巨噬細胞、庫普弗細胞和T細胞的功能恢復到與對照組相當的水平。總而言之,對BA嬰兒的全面免疫分析表明,B細胞修飾療法可以緩解肝臟病理。

 

據悉,BA是一種嚴重的膽管疾病,可導致嬰兒肝衰竭,但其發病機理仍有待充分表徵。

 

附:英文原文

Title: Liver Immune Profiling Reveals Pathogenesis and Therapeutics for Biliary Atresia

Author: Jun Wang, Yanhui Xu, Zhanghua Chen, Jiankun Liang, Zefeng Lin, Huiying Liang, Yiping Xu, Qi Wu, Xuanjie Guo, Junli Nie, Bingtai Lu, Bing Huang, Huifang Xian, Xiaohui Wang, Qiang Wu, Jixiao Zeng, Chengwei Chai, Meixue Zhang, Yuzhen Lin, Li Zhang, Shanmeizi Zhao, Yanlu Tong, Liang Zeng, Xiaoqiong Gu, Zhuang-gui Chen, Shuhong Yi, Tong Zhang, David Delfouneso, Yan Zhang, Stephen L. Nutt, Andrew M. Lew, Liwei Lu, Fan Bai, Huimin Xia, Zhe Wen, Yuxia Zhang

Issue&Volume: 2020-11-27

Abstract: Biliary atresia (BA) is a severe cholangiopathy that leads to liver failure in infants,but its pathogenesis remains to be fully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ell RNA profiling,we observed macrophage hypo-inflammation, Kupffer cell scavenger function defects,cytotoxic T cell expansion, and deficiency of CX3CR1+effector T and natural killer (NK) cells in infants with BA. More importantly, wediscovered that hepatic B cell lymphopoiesis did not cease after birth and that tolerancedefects contributed to immunoglobulin G (IgG)-autoantibody accumulation in BA. Ina rhesus-rotavirus induced BA model, depleting B cells or blocking antigen presentationameliorated liver damage. In a pilot clinical study, we demonstrated that rituximabwas effective in depleting hepatic B cells and restoring the functions of macrophages,Kupffer cells, and T cells to levels comparable to those of control subjects. In summary,our comprehensive immune profiling in infants with BA had educed that B-cell-modifyingtherapies may alleviate liver pathology.

DOI: 10.1016/j.cell.2020.10.048

Source: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1455-0

Cell:《細胞》,創刊於1974年。隸屬於細胞出版社,最新IF:36.216

相關焦點

  • 新生兒膽道閉鎖能否避免肝移植?中國科研突破,探索藥物治療
    到目前為止仍沒有治療藥物,大部分孩子最終都需要進行肝移植。新生兒膽道閉鎖,患兒大都難免肝移植 北京時間11月28日凌晨,來自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科研團隊聯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在膽道閉鎖發病機制上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以研究長文在世界頂級醫學雜誌《 Cell》(《細胞》)在線發表。
  • 明明白白做超聲28-9胎兒消化系統畸形:胎兒膽道異常
    最常見的變異有重複膽囊、巨大膽囊、「L」形膽囊和暫時性膽囊分隔。孕期胎兒膽囊異常表現有膽囊增大、膽囊內異常回聲、膽囊不顯示等。膽囊不顯示多因膽囊發育不全和膽道閉鎖等引起,可合併其他先天畸形和染色體異常。膽囊增大雖可見於正常胎兒,但臨床多將其作為胎兒染色體異常的預測指標。膽囊顯示或膽囊持續增大不能排除膽囊閉鎖。
  • 抑鬱症發病機理研究獲重大突破
    浙江大學醫學院和求是高等研究院胡海嵐團隊在抑鬱症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月15日,著名期刊《自然》雜誌同期刊發該團隊的兩篇研究長文,文章揭示了快速抗抑鬱分子的作用機制,推進了人類關於抑鬱症發病機理的認知,並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提供了多個嶄新的分子靶點。
  • 高波/楊英姿/崔樹森合作揭示家族性腕管症候群的發病機制
    該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大概在1-5%左右,患者多出現手神經感覺麻木和疼痛的症狀,大多數患者的症狀會逐漸加重,如果沒有合適的治療,會出現手部肌肉萎縮、手功能發生不可逆損傷等情況。該疾病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與工作,為社會和家庭帶來不小的經濟負擔。腕管症候群致病的分子機理並不清楚,以往大多數的觀點認為環境因素,如長期過度使用優勢手等機械因素,是引起腕管症候群的主要原因。
  • 膽道(管)造影術(二)
    確診膽道閉鎖之後仍然建議做肝活檢,評估肝臟纖維化以及膽管發育等情況,有助於判斷孩子治療的效果。7.膽道造影必須做嗎?什麼情況下需要做?膽道造影是確診膽道閉鎖的金標準,對於懷疑膽道閉鎖的孩子都應該做膽道造影。但是有的時候術中發現膽囊沒有空間或者肝門部有明顯的纖維塊存在,這種不做造影也同樣確診。
  • 昆明有白癜風病治療醫院嗎?白斑的發病機理有哪些?
    昆明有白癜風病治療醫院嗎?白斑的發病機理有哪些? 時間:2020-12-11 10:31 昆明復美白癜風專科醫院 為助力白癜風患者在冬季複色關鍵期得到高效規範的治療,昆明復美白癜風專科將於2020年12月12日-13日開展第11期白癜風多學科專家聯合會診,給廣大白癜風患者制定祛白方案,幫助更多患者早日擺脫疾病困擾。
  • 科學家揭示糖皮質激素抑炎的機制
    科學家揭示糖皮質激素抑炎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5 17:18:25 美國克利夫蘭診所勒納研究所Booki Min團隊發現,糖皮質激素(GC)的抗炎作用是由Foxp3 +調節性
  • 科學家揭示改良致幻劑的治療潛能
    科學家揭示改良致幻劑的治療潛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1 17:00:03 美國加州大學David E. Olson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具有治療潛力的非致幻迷幻劑類似物。
  • Mol Cell|閆博/艾有為等揭示鐵死亡的生化機理
    這種細胞死亡形式被美國科學家Stockwell於2012年命名為鐵死亡。細胞鐵死亡在細胞內GPX4、FSP1、xCT、GCH1等抗氧化系統被藥物學或者遺傳學手段抑制時發生。GPX4(穀胱甘肽過氧化酶4)以GSH(穀胱甘肽)為還原劑,催化脂質過氧化物還原成對應的醇,從而保護細胞免受脂質過氧化損傷。
  • 蛋白質組學揭示多囊腎病的發病重要機制
    NRF2抗氧化通路的受損是氧化應激和囊腫形成的關鍵因素,並揭示了NRF2激活其靶基因的調控機制,相關研究成果在該雜誌以cover story的形式展示。這篇研究不僅揭示了ADPKD的發病機制,同時也為未來臨床上ADPKD的治療提供指導意義。景傑生物為該研究中的蛋白質組學結果提供技術支持。
  • 生物鐘的研究、功能和機理——2017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果...
    這項工作揭示了一個普遍存在的基本生命現象的分子機理,對了解生命的運行原理以及生命在演化過程中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為治療由於生物鐘失常而導致的人類疾病和開發調控生物鐘元件的藥物奠定了基礎。本文介紹生物節律的研究歷史,解讀生物節律的分子機理,展望生物節律研究的方向,並探討其對人類健康和農業的意義。
  • 焦慮症的病因與發病機理
    3、精神因素:輕微的挫折和不滿等精神因素可為誘發因素。 4、生物學因素:焦慮反應的生理學基礎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活動的普遍亢進,常有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過度釋放。軀體變化的表現形式決定於患者的交感,副交感神經功能平衡的特徵。
  • 膽管炎有這3個危害,了解它的發病症狀,儘早發現配合做好治療
    導語:膽管炎會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如果不想病情不斷的發展,最好要及時的就醫並且能夠聽從醫囑進行治療。患上膽管炎之後如果發病會很痛苦,平時起病也比較急,可能會出現上腹非常劇烈的疼痛,而且這種疼痛是持續性的。
  • 什麼是o型腿和x型腿呢了解兩種腿型的發病原因及治療方法
    什麼是o型腿和x型腿呢?O型腿一般指膝內翻,一般也稱為0型腿,醫學上稱為」膝內翻」。以兩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時,兩足內踝能相碰而兩膝不能靠攏為主要表現的畸形疾病。O型腿的發病機理缺鈣和遺傳是O型腿形成的兩個基礎,但更直接的原因,還是在於走姿、站姿、坐姿及一些運動。
  • 結節性痒疹:發病機理和治療方法的最新進展(下)
    由於加巴噴丁為妊娠期藥品中的C類藥物,且它可進入乳汁,因此孕婦和哺乳期患者應慎用。沙利度胺一種免疫調節藥物,腫瘤壞死因子-α抑制劑,以及外周和中央神經抑制劑。其已被批准用於治療麻風結節性紅斑和多發性骨髓瘤,並且也被證明可有效治療對常規療法無效的皮膚病。尚無證明沙利度胺治療PN有效性的RCT。
  • 理解罕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或有望幫助闡明機體胰島素產生的奧秘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埃克塞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罕見類型的糖尿病進行研究揭示了胰島素產生的分子機制;研究者表示,揭示為何嬰兒會患上一種罕見類型的糖尿病
  • 甲狀腺相關性眼病簡稱TAO,發病機理複雜,免疫靶向治療開拓前景
    本文對TAO的病因、發病機制及免疫靶向治療作一綜述,旨在為常規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新的選擇。01TAO的發病機制極為複雜,臨床治療頗為棘手,免疫靶向治療具有良好前景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案包括基礎治療、藥物治療、放射治療和手術治療。
  • Cell子刊:閆博/艾有為等揭示鐵死亡的生化機理
    這種細胞死亡形式被美國科學家Stockwell於2012年命名為鐵死亡。細胞鐵死亡在細胞內GPX4、FSP1、xCT、GCH1等抗氧化系統被藥物學或者遺傳學手段抑制時發生。他們用表達純化的POR和CYB5R1酶,催化含不飽和脂肪酸長鏈磷脂的脂質過氧化,造成脂質體膜的氧化破損和洩漏,因此清晰的揭示了鐵死亡過程中細胞膜氧化損傷的生化機理。
  • 2020膽道腫瘤年終盤點靶向篇:正式邁入精準治療新時代
    膽道系統惡性腫瘤(Biliary tract cancer,BTC)近年來發病率和病死率不斷增加,BTC絕大都數為腺癌,具有侵襲性強的特點,異質性強,預後極差,整體5年生存率<5%。一直以來,膽道腫瘤都是唯化療治療時代!
  • 處女膜閉鎖是怎麼一回事?多在初潮後發現,越早治療越好
    在生活中,有部分女性出現了處女膜閉鎖症狀。處女膜閉鎖會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因此,發現處女膜閉鎖之後需要及時治療。處女膜閉鎖容易導致女性的月經異常,經血無法像正常女性一樣排出。在陰道或者子宮堆積後影響女性的身體,嚴重時還會導致女性下腹部疼痛。那麼,處女膜閉鎖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