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芝士、乾酪、乳酪、起司,這些到底有什麼區別?

2021-01-08 化浪說化

相信有不少朋友都和我一樣,小時候看貓和老鼠的時候,都很好奇那塊傑瑞所無法抗拒的黃色的還帶著好多孔的奶酪吧。那種奶酪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孔呢?為什麼我我們在超市裡很少看到這種奶酪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牛奶是怎麼變成奶酪的吧,以及這種奶酪又是怎麼來的。

也許你沒聽說過奶酪,但是你一定至少聽說過如下幾個說法:乾酪,乳酪,芝士,起司。沒錯,這些不同的名字都是指的同一種東西——奶酪。

生產奶酪,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降低牛奶的PH值到4.6附近,另一種是加入蛋白水解酶。而凝乳後析出的液體,則被稱為乳清。根據所用的凝乳方法和工藝的不同,可以把奶酪分為三大類:新鮮奶酪、軟質奶酪和硬質奶酪。下面我們以三種有特色的奶酪為例,來看看這三類奶酪有什麼主要區別。

小瑞士——小清新的新鮮奶酪

帶包裝的小瑞士,看起來跟酸奶很像吧。

也許你會遇到這樣一種東西:看外包裝很像酸奶,也是裝在塑料小杯裡;吃到嘴裡感覺要比酸奶更濃厚細膩,酸而不甜。很可能你遇到的就是這種名為小瑞士(Petit Suisse)的新鮮奶酪了。別看名字叫小瑞士,它可不是在瑞士生產的,而是產自法國諾曼第地區。這種奶酪雖然長著一副小清新的模樣,吃起來也很爽口,它脂肪含量可不低,每100克中含有20克脂肪。

生產這類新鮮奶酪主要是依靠酸凝乳:利用嗜溫或者嗜熱乳酸菌,把牛奶中的乳糖發酵成乳酸來降低牛奶的pH值。當凝乳完成後,通過漏網或者篩子除掉一部分析出的乳清,半固體狀的奶酪便做好了。新鮮奶酪含有的水分比較高,通常在65-75%左右,最低也一般不會低於50%。因此,通常大約3-5千克牛奶就可以生產1千克新鮮奶酪。

只穿「內衣」的小瑞士。

通常從外觀上看,新鮮奶酪很像酸奶。二者的區別主要在於,首先,酸奶是由特定的兩種菌發酵的,而且對其中含有的活菌數量是有要求的,而新鮮奶酪沒有這些要求。其次,新鮮奶酪的蛋白質含量要高於酸奶,但是鈣質含量要略低於酸奶。

新鮮奶酪的品種相對少一些,法國的白奶酪(Fromage blanc),美國的奶油奶酪(Cream Cheese)都屬於新鮮奶酪。

卡門培爾——長滿黴菌的軟質奶酪

披著一身「毛皮」的卡門培爾奶酪。

食物上長了黴菌通常意味著不能再吃了,得扔掉。然而奶酪卻是個例外。很多軟質奶酪都長有黴菌,有的長在表面,有的長在內部。比如發源於諾曼第一個名為卡門培爾(Camembert)小鎮的一種以小鎮名字命名的軟質奶酪,表面就長滿了白色的毛茸茸的黴菌。吃的時候,你可以和著淡淡的黴味連外皮一起吃掉,也可以切掉外皮,只吃裡面的部分。

內部長黴菌的奶酪

生產這種軟質奶酪則是同時利用了酸凝乳和凝乳酶凝乳,通常先通過乳酸菌把牛奶的pH值降低一些,然後加入凝乳酶凝乳。當牛奶凝結成一大塊「軟豆腐」時,再把它切成小塊裝到特定大小的模具裡。乳清則順著模具上的小孔流走了,留在模具裡的小凝乳塊則靠著自身的重力粘在一起,於是奶酪的雛形就有了。由於經過了在模具裡多次的翻轉瀝水,軟質奶酪的含水量要遠低於新鮮奶酪,通常在50-55%左右。因此,通常需要8千克的牛奶才能生產1千克的軟質奶酪。與新鮮奶酪相比,最重要的區別就是,軟質奶酪在從模具裡拿出來之後是不能直接吃的,而是要先放在恆溫恆溼的地方過一段時間才能吃,這一過程稱為成熟,通常需要幾周時間。比如卡門培爾奶酪,就需要成熟10-15天之後才可以包裝上市。在成熟期間,奶酪外表面的青黴菌就開始利用奶酪中的營養物質生長,同時慢慢改變奶酪的風味。當黴菌產生的白絲鋪滿了奶酪表面,奶酪內部也基本上成熟了。

軟質奶酪種類豐富,在這裡面既有同樣表面長滿白色黴菌的布裡(Brie)奶酪,又有裡面長滿藍色黴菌的藍紋(Bleu)奶酪,另外,大家最熟悉的常在披薩上見到的莫蘇裡拉(Mozzarella)奶酪也是這一類的哦~

埃門塔爾——大而多孔的硬質奶酪

對傑瑞來說,真是生命誠可貴,埃門塔爾

不用說大家也能猜出來,硬質奶酪就主要是利用凝乳酶凝乳了。硬質奶酪與軟質奶酪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更硬一些。它為什麼就更硬呢?這是因為在瀝水的過程中,硬質奶酪靠的不僅僅是凝乳自身的重力,人們還對它施加了一個額外的壓榨力。如果把新鮮奶酪比作豆腐腦,軟質奶酪比作豆腐,那麼硬質奶酪就可以看作是豆腐乾了。與僅靠自身重力而成型的軟質奶酪相比,經過了壓榨的硬質奶酪更緊密,因而其含水量更低,僅僅40-50%左右,通常需要10-12千克的牛奶才能生產出1千克硬質奶酪。同時,結實的結構也使得這種奶酪可以做得更大。比如原產於瑞士的最大的奶酪,埃門塔爾(Emmental),重達80公斤。做一個這樣的奶酪就需要1噸牛奶!由於個頭太大,很少有家庭會整個地買,因而這種奶酪通常是切成小塊出售的。貓和老鼠裡常見的那種奶酪就是它哦~

硬質奶酪不僅個頭大,成熟時間也長。通常需要2-3個月以上的成熟期,個別的甚至需要成熟一年以上甚至兩年!當然,大部分硬質奶酪裡面是沒有那些孔洞的,只有在生產的時候加入了丙酸菌的奶酪才能形成氣孔。這是由於在漫長的成熟的過程中,丙酸菌可以發酵乳酸產生二氧化碳,從而在奶酪內部就形成那些大大小小的孔洞。

硬質奶酪種類也很多,除了上文提到的埃門塔爾奶酪,大家熟知的車達(Cheddar)奶酪也是硬質奶酪家族的一員。

奶酪種類繁多,食用的方法也多種多樣,可以搭配葡萄酒直接食用,也可以夾在麵包中做三明治,還可以切成小塊做蔬菜沙拉等等。就營養價值來說,奶酪,尤其是硬質奶酪,幾乎相當於把牛奶濃縮了10倍,非常適合用來補鈣。別人需要喝300毫升牛奶才能攝入300毫克的鈣質,你只需要吃一小塊(30克)埃門塔爾奶酪就解決了。而且奶酪中的乳糖部分隨著乳清排出了,部分在成熟的過程中被微生物分解掉了,因而不會引起乳糖不耐受。然而,奶酪也同時含有比較高的脂肪,通常每100克奶酪含有20-30克脂肪,而且主要是飽和脂肪酸。因此,吃太多的奶酪,也還是會發胖的。

「法國人常說,吃奶酪不能沒有葡萄酒。大概類似於中國人就著豆腐乾喝二鍋頭吧。」

相關焦點

  • 【烘焙知識】乳酪、奶酪、乾酪、芝士、起司是一樣的嗎?
    奶酪和芝士一樣嗎?可能很多人還弄不清楚它們的區別。看了下面這個等式你就知道了:Cheese=奶酪=乳酪=乾酪=芝士=起司奶酪也叫芝士或起司或乾酪,英文名cheese,其性質與常見的酸奶有相似之處,都是通過發酵過程來製作的,也都含有可以保健的乳酸菌,但是奶酪的濃度比酸奶更高,近似固體食物,營養價值也因此更加豐富。
  • 乳酪、起司、起士、奶酪、乾酪,芝士你能分清楚嗎?
    乳酪、起司、起士、奶酪、乾酪,芝士,五花八門的稱呼,但指的都是cheese。乳酪和人類的關係深刻又久遠,遊牧民族將多餘的奶汁利用發酵使之凝固而便於移動時攜帶與保存,相傳在公元前2000年前,埃及墓葬壁畫中就描繪了有關乳酪的製造。
  • 科普篇:奶酪 乳酪 乾酪 芝士 cheese的區別與關聯(內含思維導圖)
    最近有同學私信我問,奶油奶酪是什麼?奶油乳酪是什麼?奶油乾酪是什麼?
  • 如何區分黃油、奶油、奶酪、芝士、起司、乾酪?
    、芝士」分辨不清,於是求助度娘,總算對這些有了些認識,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黃油、奶油、奶酪都是西餐裡常用的食材,它們的原料都是動物奶,先來看一下他們的英文名分別對應的是什麼:Butter=黃油(標準譯名)=牛油(港譯)Cream=奶油Cheese=奶酪=乳酪=乾酪=芝士,也叫起司或起士
  • 黃油、奶酪、乾酪、芝士、奶油、乳酪如何區分?
    Butter=黃油(標準譯名)=牛油(港譯)Cream=奶油Cheese=奶酪=乳酪=乾酪=芝士,也叫起司或起士。為什麼cheese的中文名是這樣的呢?奶=乳,酪可以指以動物乳汁為原料,製成的半凝固食品。乾酪的「幹」字點明了cheese是固體或半固體,質地幹,含水量少的特點。而芝士,起司和起士是cheese的音譯。
  • 奶酪、芝士、馬蘇裡拉、再制乾酪……都是什麼?!
    當然具體的製作過程中涉及到了溫度、菌種、鮮奶的種類、甚至動物的飼料、不同的工藝都會影響到奶酪的風味。經常有小夥伴們在後臺留言,諮詢奶酪和芝士是不是一樣的,奶油奶酪是不是就是芝士?告訴大家:奶酪=芝士=乳酪=乾酪=起司=cheese奶油奶酪是口味偏酸的鮮奶酪,也是軟質奶酪的一種,嚴格的來說算是一種沒有成熟的全脂奶酪,是一種新鮮奶酪。它的主要成分是由牛奶或者奶油組成的。
  • 漲知識|一篇文章教你如何區分芝士、奶酪、乾酪、起司、黃油、奶油、牛油······
    逛超市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各種黃油、奶油、芝士、奶酪等,依稀會覺得它們都和牛奶有某種關係,但是具體有哪些不同
  • 芝士就是力量,可你知道芝士,奶酪,起司其實是一種東西嗎?
    ——乳酪、起司、起士、奶酪、乾酪,芝士——這些五花八門的稱呼相信大家都聽過   甚至不同的黴菌帶給乳酪不同的風味。奶酪還可以加入香料、香草、調味料、色素等,成為不同風格的芝士。——藍紋芝士(Blue cheese)    可以說這裡西方國家的黑暗料理,與我們的皮蛋,臭豆腐有過之而無不及,使用普通奶酪固化後,加入青黴菌發酵,便會形成奶酪上的藍紋
  • 奶酪和芝士的區別?
    奶酪和芝士的區別奶酪和芝士其實並沒有區別,它們是同一種東西,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 芝士就是力量,那奶酪、起司、乾酪你愛不愛?
    奶酪(cheese),又稱芝士、乳酪、乾酪、起司等,法國人喚它為「fromage」,德國人稱它為「kaese",義大利人稱它為「formaggio」。他們可都是一種東西!但區別是一個是脂肪提純,一個是蛋白質提純(各種奶酪數據差別較大,但總的來說還是不跟黃油一個級別),引用網上的一個對比如下:熱量:100g黃油含717千卡,100g奶酪只有371千卡脂肪:100g黃油有81g脂肪,100g奶酪只有32g脂肪蛋白質:100g黃油只有0.5g蛋白質,而100g奶酪有31.5g這麼一比下來
  • 【漲姿勢】如何區分黃油、奶油、奶酪、乾酪、乳酪
    黃油、奶油、奶酪都是西餐裡常用的食材,它們的原料都是動物奶,我們先來看一下他們的英文名分別對應的是什麼:Butter=黃油(標準譯名)=牛油(港譯)Cream=奶油Cheese=奶酪=乳酪=乾酪=芝士,也叫起司或起士
  • 愛尚品牌 奶酪麵包 奶酪芝士麵包 榴槤乳酪芝士麵包
  • 迷糊了這麼久,總算明白芝士,奶酪,奶油,黃油的區別了
    迷糊了這麼久,總算明白芝士,奶酪,奶油,黃油的區別了!前面題目中提到的這幾種東西大家應該都經常聽說吧,但是能真正分清楚他們的又有幾個人呢?估計也就一些烘培達人才能分清楚吧,反正是我迷糊了很久,最近才算弄明白了幾者的差別,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 芝士和奶酪到底是什麼關係,你知道嗎?
    小編表示對劇情都記不太清楚了,但是對一鼠一貓爭奪奶酪的情景是記憶猶新。小時候看到那一塊有小洞洞、乳黃色的奶酪,看起來就很有食慾,很想嘗一嘗。奶酪的名字叫做」Cheese。」其中「起司」或「芝士」是音譯而來,意譯則為「奶酪」、「乳酪」或「乾酪」。
  • 迷糊了這麼多年,終於明白了芝士、奶酪、奶油、黃油的區別了!
    芝士奶蓋茶、芝士蛋糕、芝士火鍋.誰讓我們女生就喜歡香香軟軟、又黏黏糊糊的食物呢!芝士這麼受歡迎,到底是個什麼寶貝?「起司」、「奶酪」、「乳酪」、「奶油」、「黃油」, 又是什麼鬼?親戚嗎?還是它們和芝士有區別?反正,以前在國外生活的時候,面對超市裡眼花繚亂的奶製品,我是傻傻分不清的。
  • 芝士就是力量!那麼奶酪呢?
    芝士,奶酪,乳酪,乾酪,起司,起士,這些名字超像的奶白色固體多胞胎,遍布各大超市貨架、西餐廳內和電視廣告,常常把大家看得頭暈眼大,在打開錢包買買買之前
  • 是芝士不是奶酪,奶酪和芝士不一樣嗎,看完後不再蒙圈
    是芝士不是奶酪,奶酪和芝士不一樣嗎,看完後不再蒙圈剛接觸一件新鮮事物時,總是會讓人犯蒙,因為不熟悉還會鬧出笑話。記得我第一次做芝士蛋糕的時候,就非常的蒙,什麼是芝士,是奶酪嗎,做芝士蛋糕到底用的是啥芝士,大腦是混亂的,後來做得多了,也翻閱了一些資料,終於不再蒙了。
  • 奶酪、芝士、起司、乳酪是我,還是我!
    濃鬱醇香的口感,一口下去熱量和幸福感一起爆棚,與各種食物都能搭配的隨和屬性,讓奶酪成為許多人心中的唯一。奶酪、乳酪、芝士、起司其實都是奶酪的不同叫法,一些是音譯,比如起司,還有一些是意譯,比如奶酪。奶酪這個在國外隨處可見的存在,其實也有很多種類和學問,一不小心就會混淆。
  • 奶酪怎麼挑選,有什麼種類以及如何使用,芝士和奶酪有什麼區別?
    問題一:奶酪是芝士嗎?芝士是奶酪嗎?(此處可在心裡默念三遍)Cheese,起源於拉丁語,音譯名「起司」或「芝士」,意譯為「奶酪」、「乳酪」或「乾酪」,原意即指「發酵,使之變酸」。但區別是一個是脂肪提純,一個是蛋白質提純(各種奶酪數據差別較大,但總的來說還是不跟黃油一個級別),引用網上的一個對比如下:熱量:100g黃油含717千卡,100g奶酪只有371千卡脂肪:100g黃油有81g脂肪,100g奶酪只有32g脂肪
  • 【課堂】| 芝士&奶酪還傻傻分不清?
    這位好奇心十足的人沒有把這袋牛奶扔掉,而是鼓起勇氣嘗了下這塊固體,發現居然別有一番風味。自此之後,奶酪就開始慢慢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奶酪(cheese),又名乾酪,是一種發酵的牛奶製品,其性質與常見的酸牛奶有相似之處,都是通過發酵過程來製作的,也都含有可以保健的乳酸菌,但是奶酪的濃度比酸奶更高,近似固體食物,營養價值也因此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