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症狀,但會被很多患者誤認為是頭暈,它倆其實是不同的,頭暈時會感覺腦內有搖晃感,伴有頭脹、眼花和頭重腳輕的感覺,而眩暈主要是一種運動錯覺,患者會感覺自身在搖動,周圍的物體在旋轉,無法站穩和行走,伴有噁心、嘔吐、出冷汗、血壓升高等。
眩暈時,身體會有不平衡的感覺,走路會左搖右晃的,走不穩,小腦有維持身體平衡的作用,有些患者發生眩暈後,擔心是小腦病變,其實不一定,可引起眩暈的疾病有很多,若多次出現眩暈,要及時的檢查。
經常眩暈和哪些原因有關?
耳石症又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患者頭部在運動到指定位置時,會出現短暫陣發性眩暈和眼震。眩暈的時間往往比較短,但一天可多次發作,每次發作的間隔時間不同,輕重程度也不同,發作往往是由於頭部活動或體位變化所致。
梅尼埃病也是一種可以導致眩暈的內耳疾病,發作時患者可出現旋轉性眩暈,聽力下降、耳朵發脹等感覺。和耳石症一樣,都屬於耳部的疾病,一般不會影響患者壽命,但會對聽力和生活質量造成較大的影響。
小腦發生病變,比如小腦出血,可引發眩暈。小腦是前庭中樞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調節人體平衡的作用,發生病變後,可導致眩暈,還會伴有下肢沉重,下咽困難,有驚厥感和肌肉痙攣。
腦部疾病,比如腦梗塞、腦出血、腦腫瘤和腦炎等,是會引發眩暈的一類疾病,往往還會伴有頭痛、頭暈、兩眼一過性的發黑、肢體發麻、控制不住地流口水等。本身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短期內突然發生眩暈,要警惕腦梗、腦出血。
內科方面的疾病,比如高血壓、低血壓、貧血、感染等,在發作時,患者往往會出現眩暈的感覺,還會伴有噁心、嘔吐、出汗、心悸等。
此外,骨關節方面的疾病、頸椎方面的疾病等,也都可以引起眩暈。對於眩暈患者,通過症狀往往難以判斷出具體的病因,要根據查體、既往病史和檢查,找出具體病因,然後根據病因選出適合的治療方法。
眩暈症患者,日常要注意避免進行過度劇烈的運動,像跑步、跳繩等,都是不可以的,要以休息為主。也要避免體位突然發生變化,比如說,早上起床時,應該緩緩地起身,不能一個鯉魚打挺就起來了,這樣會誘發眩暈。
患者還要避免情緒激動,情緒不能過度波動,不能大笑、大怒、大哭等,儘量要讓自己保持在平靜的狀態。
飲食方面,要適當地調整飲食,不能暴飲暴食,不能吃太油膩的食物和太過于堅硬的食物,比如骨頭,飲食要清淡,儘量以好消化的食物為主。要遠離菸酒。
發生眩暈後,不及時治療可引起腦梗、半身不遂、中風等,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還會影響患者的壽命,若出現症狀,要及時的就醫。另外,眩暈症患者平常要注意避免去馬路、山路、海邊等地方,以免眩暈突然發作而發生難以預料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