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眩暈,是身體出了什麼問題?和小腦病變有關嗎?需提高警惕

2021-01-07 神經內科仲玲玲

眩暈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症狀,但會被很多患者誤認為是頭暈,它倆其實是不同的,頭暈時會感覺腦內有搖晃感,伴有頭脹、眼花和頭重腳輕的感覺,而眩暈主要是一種運動錯覺,患者會感覺自身在搖動,周圍的物體在旋轉,無法站穩和行走,伴有噁心、嘔吐、出冷汗、血壓升高等。

眩暈時,身體會有不平衡的感覺,走路會左搖右晃的,走不穩,小腦有維持身體平衡的作用,有些患者發生眩暈後,擔心是小腦病變,其實不一定,可引起眩暈的疾病有很多,若多次出現眩暈,要及時的檢查。

經常眩暈和哪些原因有關?

耳石症又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患者頭部在運動到指定位置時,會出現短暫陣發性眩暈和眼震。眩暈的時間往往比較短,但一天可多次發作,每次發作的間隔時間不同,輕重程度也不同,發作往往是由於頭部活動或體位變化所致。

梅尼埃病也是一種可以導致眩暈的內耳疾病,發作時患者可出現旋轉性眩暈,聽力下降、耳朵發脹等感覺。和耳石症一樣,都屬於耳部的疾病,一般不會影響患者壽命,但會對聽力和生活質量造成較大的影響。

小腦發生病變,比如小腦出血,可引發眩暈。小腦是前庭中樞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調節人體平衡的作用,發生病變後,可導致眩暈,還會伴有下肢沉重,下咽困難,有驚厥感和肌肉痙攣。

腦部疾病,比如腦梗塞、腦出血、腦腫瘤和腦炎等,是會引發眩暈的一類疾病,往往還會伴有頭痛、頭暈、兩眼一過性的發黑、肢體發麻、控制不住地流口水等。本身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短期內突然發生眩暈,要警惕腦梗、腦出血。

內科方面的疾病,比如高血壓、低血壓、貧血、感染等,在發作時,患者往往會出現眩暈的感覺,還會伴有噁心、嘔吐、出汗、心悸等。

此外,骨關節方面的疾病、頸椎方面的疾病等,也都可以引起眩暈。對於眩暈患者,通過症狀往往難以判斷出具體的病因,要根據查體、既往病史和檢查,找出具體病因,然後根據病因選出適合的治療方法。

眩暈症患者,日常要注意避免進行過度劇烈的運動,像跑步、跳繩等,都是不可以的,要以休息為主。也要避免體位突然發生變化,比如說,早上起床時,應該緩緩地起身,不能一個鯉魚打挺就起來了,這樣會誘發眩暈。

患者還要避免情緒激動,情緒不能過度波動,不能大笑、大怒、大哭等,儘量要讓自己保持在平靜的狀態。

飲食方面,要適當地調整飲食,不能暴飲暴食,不能吃太油膩的食物和太過于堅硬的食物,比如骨頭,飲食要清淡,儘量以好消化的食物為主。要遠離菸酒。

發生眩暈後,不及時治療可引起腦梗、半身不遂、中風等,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還會影響患者的壽命,若出現症狀,要及時的就醫。另外,眩暈症患者平常要注意避免去馬路、山路、海邊等地方,以免眩暈突然發作而發生難以預料的危險。

相關焦點

  • 中樞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初步分析
    根據病因不同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可分為外周源性和中樞源性。外周源性最常見的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是最常見的前庭病變,人群累計發病率為10%,約佔門診頭暈、眩暈患者的20%~30%。中樞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CPPV)又稱惡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臨床罕見。病變部位以腦幹、小腦為主,如第四腦室背外側、腦橋、延髓、小腦蚓部、絨球和小結病變。
  • 眩暈和高血壓有關係嗎?出現眩暈怎麼辦
    眩暈是一種主觀感覺異常,可分為兩類,包括旋轉性眩暈和一般性眩暈。◎旋轉性眩暈多由內耳迷路或前庭神經系統及小腦、大腦和脊髓病變引起,以傾倒的感覺為主,感到身體晃動或旋轉;◎一般性眩暈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包括心源性疾病、肺源性疾病、血壓及其他貧血、
  • 經常走路不穩,感覺頭暈,身體晃動,是什麼疾病?醫生:3種可能
    頭暈走路不穩在醫學上屬於眩暈的範疇,是由於人體的平衡系統發生障礙,導致人體對空間定向的一種運動幻覺,引起自身或環境的旋轉和擺動感。引起眩暈的原因很多,總的來說分為中樞性、外周性和全身或精神相關性三種類型,如何識別呢?
  • 近七成頭暈患者由耳病引起 頭暈時眼前發黑需警惕
    本報記者李鋼陳曉麗A頭暈和眩暈不是一個事「頭暈,這種症狀在臨床上太常見了。」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王啟榮介紹,頭暈是一種常見的腦部功能性障礙,一般會有頭昏、頭脹、頭重腳輕、腦內搖晃、眼花等感覺。「如果將頭暈的原因簡單劃分,主要包括腦源性頭暈、耳源性頭暈和眼源性頭暈等。」李春紅說,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疾病伴發的頭暈症狀。B人體平衡感80%靠耳朵維持人體的平衡感80%靠耳朵來維持,15%靠眼睛,5%靠本體感覺,因此,身體失衡很有可能是耳朵出了問題。據相關統計,67%的頭暈是由耳朵問題引起的。
  • 醫生提醒:頭暈、耳鳴、走路不穩,可能是「眩暈症」惹的禍!
    「這種情況可能是耳石症引起的眩暈,不用害怕,放鬆,順著我手的方向躺下......」  長春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張偉告訴記者,近日,前來諮詢眩暈症狀的患者較往日有所增加,而且隨著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熬夜人群、「低頭一族」越來越多,大批年輕人也加入了眩暈症患者的行列。  記者就「眩暈症的具體表現」「引起眩暈的原因是什麼?」「哪類人容易患眩暈症?」
  • 愛出汗和甲狀腺有關?這4個部位若經常出汗,可能是疾病徵兆
    很多人愛出汗,懷疑跟甲狀腺功能異常有關,這種擔憂有必要嗎?身體經常大量出汗,確實有可能是甲狀腺功能異常引起。想要保持健康,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量要正常,很多人出現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在影響下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多,身體交感神經變得興奮,機體代謝速度快,通常就會有大量出汗的表現,如果是這種原因引起,應該儘早治療,保持甲狀腺功能正常。哪些部位出汗可能是出現問題?
  • 放屁太多,是身體出問題了嗎?多和3個原因有關
    放屁太過頻繁,是暗示身體有毛病嗎?1、腸胃出現疾病很多人頻繁的放屁,這種情況發生確實有可能是身體存在健康問題引起。特別是有腸道部位的炎症正在影響健康,此時局部炎症繼續發展,消化能力降低,很容易導致腸道產生的氣體量明顯增多,加上局部的菌落失衡。消化速度也變得緩慢,食物在腸道堆積的時間過長,有可能就會讓放屁次數明顯增多。
  • 男人過了40歲,身體若有這6個症狀,需警惕,或是疾病來臨的信號
    除了和基因因素有關外,後天很多因素也是影響壽命的關鍵。 大部分男性對身體健康並不是過度重視,即便出現了小症狀,也會被認為扛一扛就過去了、隨便吃點藥就好了,而這恰恰也留給了某些慢性病發展時機!
  • 不瞞你說:原來經常眩暈多是這些因素導致的,中醫告訴你如何緩解眩暈問題
    鼸褓璿軠菿蜧俌鷡俕鉀懸諀呍浹栧昃蒝彣籜韌炤萫腬誺傡錄戰淚涄於腫繙嚠聼呃愌畎紸褱園驍撉鉳篋薈氡瘟戤渏兲那麼這種眩暈的症狀是什麼造成的呢?雖然上百病疾病都可出現眩暈的症狀,但按照病變的位置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的眩暈兩大類。
  • 眩暈症
    以上的眩暈為外周性,即外周前庭病變所致。眩暈就是類似於我們平時所說的頭暈目眩,其與頭昏和暈厥並不等同。一般情況下輕度眩暈並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但是當在工作及駕駛車輛途中發生眩暈,會給患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脅。臨床上一般將眩暈分為前庭系統性眩暈和非前庭系統性眩暈。前者可也可稱為真性眩暈,後者也可稱為一般性眩暈。
  • 大多數眩暈不是頸椎出毛病
    王敬卿主任解釋說,單從發病部位來看,有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周圍性眩暈由內耳迷路或前庭部分、前庭神經顱外段(在內聽道內)病變引起的眩暈為周圍性眩暈,包括急性迷路炎、梅尼埃病等。中樞性眩暈是指前庭神經核、腦幹、小腦和大腦顳葉病變引起的眩暈。這兩個部位病變引發的眩暈的患者佔30%—50%,其中中樞性眩暈佔20%左右。還有其他致病原因,比如貧血、內分泌腺疾病、精神疾病等,這部分患者病人佔15%左右。
  • 「要命」的頭暈:中樞性眩暈——神內醫生聊頭暈
    閉鎖症候群(locked-insyndrome) 是一種特殊的臨床狀態,又稱去傳出狀態,首先由F.Plum 於1966年報告[1]。患者意識清醒或只有輕微損害,但是除了能夠睜閉眼和眼球運動(通常只能上下運動)之外,其他運動功能均喪失,不能言語、不能吞咽、面癱和四肢不能活動;靈魂猶如被封印在枯槁的軀體內禁錮了自由,故此得名。
  • 53歲阿姨頭暈2天竟是小腦梗死
    你可知道,頭暈和眩暈的背後隱藏著多種疾病,甚至能讓人送命!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眩暈中心獲悉,良性位置性眩暈、急性小腦梗死、肥厚性硬腦膜炎等都可能讓人產生天旋地轉的感覺,需要醫生細心鑑別病因,科學施治。  CT檢查無異常  這個細節要警惕  53歲的趙阿姨(化名)因急性眩暈發作持續2天,轉入中山一院東院神經一科治療。
  • 身體兩處發癢,可能不是過敏了,或是肝病的徵兆,建議提高警惕
    導語:肝臟是出了名的無痛感器官,無痛感器官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當肝臟出現異常時不會有特別明顯的感覺,當察覺肝臟有異常時,多半已經到了肝硬化肝癌中期甚至晚期,也時常讓人悔不當初。而如今像肝部疾病也越來越長,在年輕人身上出現。
  • 分不清頭暈和眩暈?這篇文章不要錯過
    那麼問題來了,各種頭暈一樣嗎?查查文獻發現,各種頭暈還真是不一樣。英文中頭暈多以 dizziness 表示,這是一個泛指的概念,就如同我們常說的頭暈患者一樣,實際上,dizziness 又分為 4 種類型(見表 1)。讓我們來一一解釋一下。
  • 身體兩處「發癢」,別誤以為過敏了,或是肝癌的徵兆,需提高警惕
    導語:身體肝臟的主要功能就是排毒和代謝,如果肝出現了問題,那麼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很多症狀,但是肝沒有痛覺神經,當它出現問題時,我們一般都是不知道的,也沒有太大的感覺。所以我們平時要保護好自己的肝臟,一定要注意飲食,也要注意生活習慣,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肝臟更加健康。
  • 蹲起時頭暈眼花和腿麻什麼情況?幾種情況需警惕,別不當回事!
    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能夠蹲著時突然起身就會出現一過性的頭暈和腿麻,但是在過了幾分鐘以後就會有所好轉;有些人認為這是貧血或身體缺鈣所引起的,果真如此嗎?蹲起後頭暈眼花和腿麻怎麼回事?別當頭暈處理,幾種情況要警惕!
  • 高血壓患者,身體有這5種表現,表示中風要來了,需提高警惕
    所以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一旦出現一些症狀表現時,一定要引起警惕,有可能是中風發作前的徵兆。 一、身體過於乏力 很多高血壓患者經常會出現身體乏力的現象,但在中風到來之前,這種症狀會明顯加重。患者會表現出不斷打哈欠,以及腿腳沒有任何力氣的現象。
  • 經常手抖該怎麼緩解?
    手抖是身體出現異常的典型表現,很多人都經歷過手抖,手抖會影響手的功能,會阻礙正常的生活。在生活中,總是不由自主手抖,更要引起注意,要警惕是疾病的徵兆。那對於手抖的人來說,總是不由自主手抖,會是哪些疾病的徵兆?該怎麼緩解手抖?
  • 身體不同部位疼痛,可能預示不同疾病!4個部位疼痛需警惕
    身體不同部位疼痛,可能預示著不同疾病,這四個部位疼痛需警惕有部分人在不知道什麼原因疼痛的情況下自行服用一些緩解疼痛的藥物,其實這是不對的,這樣做只能緩解當時的情況,並不能根治,反而會掩蓋發病的真正原因,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所以需要了解各個部位的疼痛所對應的疾病,才能對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