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長沙訊 7月16日,衡陽市蒸湘騰躍工藝廠內,負責人肖躍蓮正在參與一場宣傳自己工廠產品的直播。疫情使得工廠的許多產品滯銷,「想積極打通銷售鏈,爭取早日恢復工廠的正常運作。」肖躍蓮說。
出生於1962年的肖躍蓮從小患有小兒麻痺症,雙腿殘疾。1995年下崗後,她花30元在市場淘了些剩毛線編織成帽子、圍巾出售獲得微薄的收入。一些下崗女工見狀,也將手工編織品放在肖躍蓮這裡售賣。由於聚集了大量手工編織品卻沒有銷售渠道,肖躍蓮決定自己去找企業。
肖躍蓮帶著自己的編織品來到長沙。一個企業看中了她的手藝,給了肖躍蓮一筆3000雙手工編織拖鞋的訂單。在了解了她的困境後,企業預付了30%的首款。肖躍蓮就在公共廁所的空地上,帶領十多名女工日夜苦幹,好幾次因疲勞而在廁所旁睡著。
最終,肖躍蓮如期交貨,完成了創業之路的第一次考驗。她用這筆錢租用了一個破舊的小廠房,創辦衡陽市蒸湘騰躍工藝廠,並僱傭大量下崗女工、殘疾女工。為擴大訂單,她北上南下勞碌奔波,終於靠著不放棄的精神將工廠一步步做大。
「我覺得女人應當要自強,殘疾人也可以活得很有尊嚴、有價值。」自身有殘疾的肖躍蓮最了解弱勢群體的艱難,這也是她的企業優先招募殘疾、下崗工人等弱勢群體的原因。不僅如此,她還優先為她們購買了社保。工廠採取「無圍牆工廠」方式,對員工實施片區管理,對一些行走不便的殘疾人還可以享受「上門培訓、送料到家、按時取貨」的一條龍服務。
廠裡一位肖姓女工提及肖躍蓮時說道:「肖總是個熱心腸的人,對我們就像姐妹一樣,從來不拖欠員工一分錢工資,還常常噓寒問暖。」坐在輪椅上的嶽豔是騰躍工藝廠的一名員工,她說肖姐對她們的關心不是一個「好」字能詮釋的。「工作上教我們編織,思想上教我們獨立自強,生活上給我們幫助。」
辦廠18年來,肖躍蓮和員工們風雨同舟、共渡難關。2008年臺商企業廣州錦偉針織有限公司倒閉,老闆消失得無影無蹤,該公司欠著騰躍工藝廠115萬元的貨款。這些錢絕大部分用來支付工人工資,是工人們養家餬口救命錢。「天塌下來也先把員工的工資發了!」為了付清工人工資,肖躍蓮拿出所有的積蓄,找親朋好友借房產證高利貸,甚至使用銀行信用卡透支,想盡一切辦法,終於按時全額發放工人工資。
2010年,肖躍蓮代表湖南在上海世博會「生命陽光館」中首次集中展示殘疾人風採。她通過自己精湛的編織技藝,將湖南女性心靈手巧、自強不息的特質展現在世界各地的人們面前。她說自己代表的是湖南的形象和氣節,這也是她的一份責任。
憑著誠信經營建立起來的良好信譽和強大的生產能力,肖躍蓮的工廠發展勢頭不錯。但近幾年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加之針織手工市場競爭激烈,訂單單價被壓得很低。疫情發生以來,為了一千多名姐妹的飯碗,肖躍蓮寧肯虧損也堅持接單。蒸湘騰躍工藝廠經營十多年,從未拖欠過工人一分錢,保持著良好的形象和口碑,真正成了下崗職工、殘疾人和農民工安全、放心的就業樂園。
瀟湘晨報記者張沁實習生任彎灣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