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你這個蛋糕做得很有創意,準備送給誰吃呀?」
8月18日下午,在位於鹽田國際創意港的堡瑞得烘焙體驗館裡,正在這裡調研的區委書記杜玲、代區長吳德林,看到十餘名小朋友頭戴高高的白色廚師帽,在麵包師的精心指點下,親手做自己創意的麵包,顯得非常開心,就走上前去,一邊欣賞小朋友做的蛋糕,一邊和小朋友聊了起來。
10歲的張浩演,是一名來深建設者孩子,暑期來看爸爸媽媽。「能有這樣的機會,非常難得,在農村老家,想都不敢想能這樣親手做蛋糕!」
原來,正在這裡學做蛋糕的小朋友,都是來自沙頭角街道「愛心接力助學計劃」的幫扶對象。而提供體驗活動的堡瑞得烘焙體驗館,作為「愛心接力助學計劃」的愛心商戶聯盟單位,已經幫助了很多留守兒童實現了自己能親手做蛋糕的心願。
沙頭角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堡瑞得的老總張運蘭,曾經是沙頭角的一名企業下崗女工,後來自己艱苦創業,創辦了麵包店,現在已經發展到有13家店,遍布鹽田轄區,不但帶動了就業,還向社會奉獻了許多愛心。「這可不簡單,那你就是鹽田的麵包大王!也是鹽田本土創業企業的優秀代表!」杜玲聽後讚嘆道。她隨即囑咐相關區領導,像這樣的本土「創客」,要加大宣傳,同時要加大扶持力度,缺資金可向區裡申請相關扶持資金,一定要讓鹽田成為創業者能夠成長的地方。8月19日,記者再次來到堡瑞得烘焙體驗館時,恰巧這裡正在舉辦員工生日會,來自堡瑞得工廠、店面裡8月份生日的9名員工,自己做蛋糕、麵包等,張運蘭本人也是8月份過生日,員工們便拉著她一起說祝福語、點生日燭、唱生日歌、品美味蛋糕。「大家自己親自動手做出想吃的蛋糕,這樣過生日,有意義吧?我祝願大家在堡瑞得能夠快樂工作、快樂生活!」張運蘭的開場祝福,打開了員工們的話匣子。「好爽!蠻有意思!」「祝你明天買彩票中百萬大獎!」「祝你今晚就做個好夢!」「祝堡瑞得早日上市!」在水吧崗位上的黃志奔說,長這麼大還沒有這樣開心地過過生日。張運蘭1988年從老家梅州來到深圳,在一家工廠工作,並做到了行政廠長,1995年由於工廠搬遷,她成了一名下崗工人。她發現由於當時電信還沒有普及,工人們打電話的市場很大,她就在太平洋工業區開了一個電話代辦點,賺到了一些錢。在這個過程中,她又發現工人們每天早上的早餐都是一邊吃油條一邊走路上班,便萌發了做麵包店的生意,於是,在離保稅區和海鵬工業區較近的海山路,開了第一家麵包店。但起初並不順利,連續兩個月的虧損,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她決定改變營銷策略,讓員工在店門口免費派發麵包,整整一天,做出來麵包立即派發,並且一分錢都不收。結果,到了第二天,很多人就說,「昨天免費吃了麵包,今天不好意思再吃,來買一個。」慢慢地,生意開始好轉,從虧損也逐步到持平、再到盈利。堅持薄利多銷、店面整潔,使她的麵包店開始紅火起來。也有人看到她做麵包很掙錢,就也開麵包店,短短一條海山路,就有7家麵包店。但沒過兩年,在市場競爭中,只有張運蘭和另一家麵包店生存下來。在市場的浪潮中,張運蘭不斷總結、不斷思索、不斷創新,主動適應市場的變化。連續幾年,開始在沙頭角布局設分店,隨著規模的擴大,2005年,又創辦了配送中心,在當時的鹽田糕點行業,具備中央配送資格的,她是第一家,到現在也是唯一一家。「鹽田轄區中小學的麵包,都是堡瑞得供應的,像這個烘焙體驗店,就是今年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投資300多萬元,引進國內最好的生產線,在6月份開業的。」張運蘭說,麵包蛋糕行業,設備非常講究,西方的飲食文化在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烘焙是個朝陽產業,準確地把握好現在,才能創造更好的未來。張運蘭說,現在電商對市場的衝擊很大,也在慢慢改變市場的規則,按現在的發展模式,生日蛋糕這塊的市場,5年後實體店可能有七到八成的店會倒閉,所以要順應市場,就必須快速趕上。「當杜書記說要支持幫助我們的時候,我非常感動,因為現在我們正處在突破瓶頸的關鍵時候。」張運蘭掏出她的手機,向記者演示堡瑞得的電子商城,堡瑞得現在正在發展電商,向顧客提供線上線下的體驗服務,並且和大眾點評、美團等建立了合作關係。「但電商這塊,資金投入要很大,我們在人才方面也很缺乏,杜書記提出的支持,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及時雨!」
本期【E港創業周末】重磅來襲!
點擊「閱讀原文」通過活動行報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