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DNA指紋及分子育種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基因組編輯團隊在Frontiers系列新期刊Frontiers in Genome Editing上發表題為「Genome engineering in plant using an efficient CRISPR-xCas9 toolset with an expanded PAM compatibility」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建立了基於SpCas9變體xCas9的基因敲除系統和胞嘧啶鹼基編輯系統,成功將基因編輯的前間區序列鄰近基序(PAM)範圍拓展至GAD(D=A,T,G)和鬆弛型的NG,為在更廣泛的基因組範圍內選擇基因編輯靶點提供了可能。
拓展CRISPR/Cas9核酸酶PAM範圍是使其在植物中被更廣泛應用的關鍵。2018年,David Liu團隊在Nature上報導了一種能識別NG,GAA和GATPAM的SpCas9變體(xCas9)。2019年,多個實驗室相繼報導了xCas9在植物上的表現,發現其能夠拓展基因組編輯範圍至NGPAM位點,但對於GAA和GAT PAM 位點,在水稻T0苗中僅有一個GATPAM位點實現編輯被報導。而目前具有更大PAM範圍的另一SpCas9變體(SpCas9-NG)在植物中和動物中都不識別GAA和GATPAM。因此,為了將基因組編輯範圍拓展至GAA和GATPAM位點,植物中的xCas9基因編輯系統亟待優化和提高。
本研究通過使用tRNA連接強化sgRNA,形成高效的tRNA-esgRNA系統,開發出了基於xCas9的基因編輯系統 (CRISPR-xCas9),首次發現CRISPR-xCas9在植物中能夠有效的切割GAAPAM位點和多個GATPAM位點,同時發現其還能夠有效切割多個GAGPAM位點(動物中尚無報導),並且仍然保持編輯鬆弛型的NGPAM位點的能力。該研究進一步利用相似的載體結構開發了基於xCas9的胞嘧啶鹼基編輯系統 (xCas9n-CBE),發現xCas9n-CBE在植物中可以對基因組上的以GA和鬆弛型的NG為PAM的靶點進行有效鹼基編輯。本團隊曾在2019年成功開發出基於xCas9的另一款新型鹼基編輯器(xCas9-pBE),本研究開發的xCas9n-CBE與之相比,不但能夠拓展編輯xCas9-pBE不能編輯的NGCPAM位點,而且表現出更高的平均鹼基編輯效率和更寬的編輯窗口。除上述兩款新型鹼基編輯器外,本團隊還在2019年開發出基於SpCas9及其變體VQR、以及SaCas9變體SaKKH的多款新型鹼基編輯器,實現了對PAM 為NAG、NGA、NNMRRT及NNKRGT靶點的C至T鹼基替換。綜合應用這些具有不同特點的鹼基編輯器,可以更大範圍地拓展作物基因組上基因組編輯的可靶向區域,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玉米中心張成偉博士為本文第一作者,楊進孝為本文通訊作者。本研究得到北京學者(BSP041)項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6204041)資助。玉米基因組編輯團隊是2017年組建成立的,目前主要聚焦於鹼基編輯、精確替換、組學編輯及其在玉米和水稻等作物中的高效應用。這是該團隊自成立以來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的第8篇高水平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