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每周工作四小時現實嗎?

2020-12-14 騰訊網

一個出生在普通工薪階層的中國人,他的一生大多都遵循以下六段人生軌跡,

0-6歲,白天賣萌夜晚哭鬧。

7-22歲,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標準求學路徑。

23-30歲,結婚生子拼事業。

30-55歲,分兩種情況。第三階段順的話。可以忙小孩結婚費房的事。不順的話,繼續循環第三階段。

55歲後退休,有孫子孫女的幫忙帶。沒有的話循環走第三,第四階段。

65歲後也許就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了。如果平時身體有注意保養,這個年齡也是能跑能跳的。如果年輕時為了工作而讓身體的某些器官透支太過厲害,那麼活動範圍和能做的事情也就受限了。

我相信這是大多數(防槓加粗)中國人一生的真實寫照,平平淡淡過完了一生。其實這也沒什麼不好,畢竟這個過程對很多人來說本身就是享受。

但在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今天,也許我們有機會以一種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去走完自己的一生。美國作家Tim Ferriss在2007年於在《每周工作四小時》這本書中就提出了迷你退休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通過高效時間管理和創造被動收入來實現不限時間和地點約束的「退休生活」。他定義此類人群為New Rich「新貴族」。

作者本人也是新貴族的一員。他是某跨國營養品公司的創始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企業管理課程客座講師,全美中國式散打比賽冠軍,精通英,日,中,德,韓和西班牙等語言。他還把時間花在摩託車比賽,打破探戈舞世界紀錄以及潛水運動上。他能比正常人多出那麼多時間去精通各個領域的知識和體驗生活就是因為他自己在過著新貴族的生活。

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交易,是和時間的交易。他特別強調一個叫「相對收入」的概念。舉個例子,

小明一個月賺一萬塊,小黑一個月賺三萬塊。這時候要比較絕對收入,那小黑肯定比小明的收入高。但如果小明賺這一萬塊只需要每周花四小時。而小黑則是朝九晚五的每周幹滿四十個小時才能獲得三萬月薪的收入。那麼算起時薪來,小明時薪有2500元而小黑則只有750元。

除了時間外,空間限制也應該計入相對收入中。比方說小明是在泰國生活,而小黑是在美國生活。那麼同樣一個漢堡包,小明一美金就能費到。小黑則需要花費兩美金才能吃到同樣品質的漢堡包。換算一下,小明每小時的相對收入能費到2500個漢堡包,而小黑每小時則只能費到375個漢堡包。不難想像,小明的生活質量和幸福度都會大概率勝過小黑。所以Ferriss鼓勵大家追求相對收入而非絕對收入。

那如何去創造高的相對收入呢?書中提到很多小技巧,但比較符合我們中國國情的內容概括起來就下面三點,

,學會外包。僱傭遠程助手去做自己工作中一部分不重要但是機械重複內容多的工作。用錢直接換時間。國外一般是發達國家的人遠程聯繫一些居住在印度,菲律賓等經濟落後,生活成本較低的Virtual assistant虛擬助手(也就是咱們說的遠程工具人)。給他們幾美金讓他們為前者打工。利用匯率差賺取虛擬助手們的時間。國內要這麼操作,我能想到的就是去找一些學生,親戚後輩和寶媽等時間成本相對低的人群去培養合適的人選。

二,學會精簡。要學會過濾無效信息,減少注意力幹擾項。比如瀏覽器的網頁不要一下子打開太多,電腦裡建立一個專門用於工作帳戶以提高專注力。同時作者認為二八定律是最強大的效率法則。他堅信,80%的收益來源於其中20%的核心工作。所以我們應該少做甚至不做收益低的事情,專注做好那20%最重要的事情。我們要把重要緊急和重要不緊急的事都羅列出來,分配每日大腦工作效率最高的時間段去處理這些事情。

三,創造被動收入。不過是線下還是線上,我們都應該要配置能「自動賺錢」的資產。線下可以是出租的房子,股票等。線上可以是一個網站或者自媒體頻道等。通過創造被動收入來解放自己的時間,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去過「迷你退休」的生活。

上面提到迷你退休的生活,Ferriss特別強調是過有意義的「迷你退休」生活。簡單來說就是儘可能創造值得記憶的經驗,也就是要去學習新的技能,去體驗新鮮的事物,讓大腦和身體永遠走在不斷嘗鮮的路上。作者認為花錢和時間去創造這些「值得記憶的經驗」會比購費奢侈品來得划算,畢竟這也是一個自我增值的過程嘛。而且當學習新技能成為一種「習慣」後,那麼學習新事物的邊際成本就會變低。因為有一些技能和知識是來自於同一個技能樹的。比如桌球打得好的人去學羽毛球會容易上手。作者不希望人人都把退休生活都擺在晚年,每個人仿佛都在過預設好的人生。他自己給自己訂的目標是,每工作兩個月後就有一個月時間去地球任何一個地點生活或者深度訓練一項技能。

以上就是《每周工作四小時》這本書提到的兩個獨特理念,創造相對收入和過有意義的迷你退休生活。不知道大家對新貴族的生活是持什麼態度呢?羨慕,憧憬還是認為這在中國不切實際?

最後回到標題提出的問題,在中國每周只工作四小時,現實嗎?我認為對小部分具有企業家品質的網際網路人是可行的。成為新貴族的條件是要求操作人具有極強的自我管理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快速學習能力和執行能力。這正好是絕大多數人不具備的品質。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人會詬病說這本書過於雞湯的原因吧。須知道,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現實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拼盡全力才能勉強換來普通的生活。不管工作幾個小時,地球上生活著的99.5%的人類都是工具人,沒錯,資本的工具。

希望內容對您的生活有啟發和幫助,記得點讚關注一下哦!

相關焦點

  • 每周工作四小時|愫說
    每周工作四小時。是的,你沒看錯,我也沒寫錯。不是每天,而是每周工作四小時。工作,就像冬天裡的一件羽絨服,沒有會凍得慌,但是也並不會因為這件羽絨服覺得開心。所以,要更聰明而不是更辛苦地工作。一年之計在於春。新年伊始,我們會抖擻精神,為自己立個flag。
  • 薦書 | 《每周工作四小時》
    有書君記得有段相聲裡說過一句話:如果一周工作兩天,休息五天那該多好呀!聽得時候,我們也就是娛樂一下,誰也沒敢當真。但在人工智慧大力發展的今天,這樣的工作頻率,有沒有可能實現?那麼,如果每周只工作四小時的話,你敢不敢奢望一下呢?
  • 每周4天,每天6小時的工作制度,讓網友羨慕,芬蘭政府正式回應
    不過,在網際網路公司工作並不容易,高薪資的背後是高強度的工作,在國內這些網際網路公司中,「996工作制」已經成為了常態,更有甚者還有796、896等,工作強度非常大,對身體健康的危害也顯而易見,所以現在人們也在熱烈討論996工作制。令人羨慕嫉妒恨的是,此前曾有媒體報導芬蘭將實行每周工作四天、每天工作6小時的制度,這個消息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
  • 中國社科院建議:2030年實行每周工作四天,計36小時的工作制
    大部分人的狀態據資料顯示,我們中國人每天的平均休息時間在2.27小時,也就是說一天24小時,除了吃飯睡覺,其他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在努力奮鬥,休閒時間十分不充足。殘酷的生活不過,我們的休閒時間以後將會有所改善,因為這一現狀被中國社科院所了解,近日還發布了一份有關我國居民休息時間建議的綠皮書。
  • 每周工作4小時 享受美好生活
    每周工作4小時?可能嗎?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心中一樣充滿了懷疑。是的,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每周工作4小時?怎麼可能?但這本蒂莫西·費裡斯寫的書給了我們一些啟示和方向,讓我們可以去嘗試:縮短工作時間,增加生活時間。讓自己從現在,而不是退休以後再開始享受生活。那麼我們要怎麼做呢?
  • 每周工作四小時?這些職場技巧,讓你擺脫朝九晚五的生活
    當然,生活的全部不是工作。和我們一樣,作者曾是老闆的工人,嘗試過各種職業,但他找到了自己的甜甜圈,運用了自己的大腦,並學會了利用貧乏的信息、貧乏的地理和貧乏的貨幣來實現他的理想化生活。今天共有《每周工作4小時》、作者蒂西莫·費利斯、《每周工作4小時》這一觀念的創始者和成功實踐者。幫助解決工作上的煩惱,享受高品質高效的品質生活。
  • 馬雲說人工智慧時代,人們每周工作3天 每天工作4小時就可以了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馬雲說:「未來,我們還需要那麼多工作嗎?我認為人們應該每周工作三天,每天工作四小時。」人工智慧時代,人們應該花更多時間去享受為人的樂趣。你希望每天工作4小時,就能實現財富自由,有更多的閒暇時間去享受生活,享受人生嗎?這不是懶惰者的妄想,你需要做的是學會拒絕、戰勝恐懼、遠程辦公、逃離辦公室……本文提供一種改變自己的理念:DEAL,幫助你達到只工作4小時的未來。
  • 三星電子實行彈性工作制:每周工作40小時可休息三天
    4月10日消息 據韓媒業YNA報導,業內人士周四表示,由於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擔憂,三星電子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 Co.)將允許其在韓國的員工每周工作四天。三星將在下個月停止實行每日最低工作時間制度,如果員工達到每周的法定工作時間,將允許他們休假一天,也就是一周休3天。三星此前雖然也實行彈性工時制,但是由於該公司最少日工作時間制度的規定,員工幾乎不可能一周工作四天,現在規定更改後則可以了。韓國目前實行的是52小時工作制,允許員工正常工作40小時,加班12小時。
  • 三星電子實行彈性工作制,員工每周工作 40 小時可休息三天
    IT之家4月10日消息 據韓媒YNA報導,業內人士周四表示,由於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擔憂,三星電子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 Co.)將允許其在韓國的員工每周工作四天。
  • 每周工作4小時還成功的人,一定遵循了這5種職場規律
    著有《每周工作4小時》一書的作者蒂姆·費裡斯在他的播客節目中採訪了著名暢銷書作者、TED演講者布琳·布朗。兩位暢銷書作家關於每周工作4小時到底怎麼可以成功展開了一下探討。布朗在節目中說道這樣一句話:世間之所以存在許多憎惡與不幸,主要原因在於人們沒有自我意識。
  • 各國工作時長:美國每天工作7.2小時,中國比美國長2小時
    一部分國家,執行的是五天八小時工作制,即每周工作40小時。 還有一些國家,執行的是六天八小時。1994年之前,我國也實施此種工作制度。 在這份圖表中,顯示英國、丹麥等發達更大範圍內執行的是6天八小時的工作制。
  • 每周工作4小時:理想生活方式的新選擇 | 讀書
    ——奧斯卡▪王爾德(1854-1900,愛爾蘭戲劇家和小說家)每周工作4小時,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隨著我們對《每周工作4小時》這本書的深入了解,你會發現其中的道理,相信它會給你帶來很多的啟發。他能說六門外語:中文、韓文、日文、德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通過遠程工作,經營一家營養品跨國公司。並成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食業管理客座講師,Google、PayPal等創意公司的受邀演講人,曾獲中國散打全美冠軍,保持一項探戈舞吉尼斯世界記錄。在全球範圍內分身為企業家、作家、演員、武者和舞者,旅居世界各地,四海為家。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忙碌工作又是為了什麼?」
  • 每周工作4小時:如何解鎖做得少賺得多的正確姿勢?
    多年來,美國加州的矽谷流傳著這樣的「敬業佳話」:許多成功人士每天工作18個小時,仍感不夠;他們恨不得把家安在辦公室裡,在電腦桌上面搭個雙層床,從而能夠從每天24小時中擠出更多的時間來工作。蒂莫西費裡斯卻告訴你,他每周僅工作4小時,卻能月入4萬美元,當你剛剛下班擠上回家的公交車時,他正準備踏上泰晤士河的遊輪參加聚會;當你在應酬客戶陪酒陪笑的時候,他帶著老婆孩子坐上去歐洲旅遊的飛機;當你加班加點忙活一個月到手工資只有三四千人民幣時
  • 勞動法規定每天工作為8小時,而工作時間卻是12小時?可以告嗎?
    《勞動法》明文規定每天工作時間為8小時,而大多私企工作時間卻是12小時?可以告嗎?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工作時間又稱勞動時間,是指法律規定勞動者在一晝夜和一周內從事勞動的時間,工作時間的長度由法律直接規定,或由集體合同或勞動合同直接規定,勞動者或用人單位不遵守工作時間的規定或約定,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每周工作4天不減薪!」聯合利華將在紐西蘭試行「做四休三」,靈活...
    在紐西蘭,縮短每周工作時間的爭論已持續了一段時間。這一想法在今年得到了推動,紐西蘭總理雅傑辛達阿德恩(Jacinda Ardern)鼓勵企業考慮每周工作四天的工作制度,以便在新冠疫情期間為員工提供工作靈活性。同時她還認為在國際邊境仍然關閉的情況下,這可能有助於促進國內旅遊業的發展。目前紐西蘭政府尚未採納這一提議。
  • 我如何做到每天工作12小時卻不精疲力竭
    我說的每天工作12個小時是純工作時間,就是說開會走神、工作間隙刷微博刷網頁上網購物、和同事聊天等等這些時間都不能算入純工作時間。當我每周工作純時間是20小時的時候,我納悶別人怎麼能每周40小時;可是後來我每周工作40小時的時候,我就覺得每周工作20小時沒什麼大不了的,同時我又納悶別人怎麼能每周工作80小時;再到後來,我每周工作80小時的時候,我就覺得每周40小時沒什麼大不了了,我又納悶別人怎麼能每周100個小時...
  • 中青報:每周小短假,36小時工作制呼之欲出?
    查國際上通行的工時制度,多數國家實行的是每天8小時、每周40小時工作制,包括中國;也有實行每天7小時、每周35小時工作制的,以法國為代表;世界上福利最好的國家之一瑞典,其最大的港口城市哥德堡更是在醞釀實行每天6小時、每周30小時工作制了。
  • 張朝陽回應一天只睡4個小時:你努力工作的樣子,真的很傻
    最近,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的「4小時睡眠法」一度引發網友熱議。 張朝陽表示,自己正在推廣四小時睡眠法:「就是要早睡早起,睡太多不好,我的狀態就很好,每天員工到公司的時候我已經工作好幾個小時了。建議大家可以學習四小時睡眠法。」
  • 看看別人是怎麼做到一周只工作4小時,還能環遊世界?
    每周工作4小時?聽起來很瘋狂,但其實這是幾年前一本暢銷書的名字。該書作者Tim Ferriss 30出頭,已經從一名銷售做起,白手起家創辦了一家營養品跨國公司,現在是成功的投資人、作家,還曾獲得全美中國散打冠軍,保持著一項探戈舞吉尼斯世界記錄。這一連串閃光的頭銜讓他的現身說法極具吸引力。
  • ...每周只工作四天!」他辭去知名廣告公司職位,在家當一名兼職設計師
    在上海,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跳出了傳統全職崗位的「舒適區」,把每周甚至每天的時間分解成小片段,一人分飾多角地從事著靈活的用工職位。在外界看來他們的生活或許疲於奔命,但靈活就業者卻樂得自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靈活用工的隊伍,除了因為享受這一份自由的工作狀態,更從中收穫了全職工作所沒有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