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廟小妖風大」,後半句是經典卻十人九不知,老祖宗教你做人

2020-12-07 文太師

俗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十分的常見,俗語通常都以非常簡單的文字和短語來講述了一些我們生活在做人做事的道理,從這些簡單的文字當中,我們可以領悟到許多事情,這些文字源於生活所以十分的真實,我們祖先總結了這些俗語然後一代一代的傳給我們,今天我們也要來說一句俗語,"廟小妖風大"這是什麼意思呢?聽起來似乎很有趣,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這句話直接翻譯過來很簡單,我們直接來說就是一個廟如果很小的話,那麼他就會颳起比較大的妖風。我們知道,小廟一般供奉的神靈都是一些比較低階的神,不是什麼厲害的大神仙,所以法力也並不是很高。這個時候如果妖怪去興風作浪,一般是阻止不了的。所以就有了廟小妖風大這個說法。

當然這句話不只是這麼簡單的意思,這是一個十分生動形象的比喻句。這句話告訴了我們很多在人際交往上面的道理。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難免的和每個人都會有那麼一星半點的聯繫,我們沒有辦法獨立,不藉助任何人而活下去,因此我們的人生會有很多交際圈,大大小小的,不同時期的,這些交際圈伴隨著我們的一生。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擴大自己的交際圈,一旦我們的交際圈小了起來,我們的很多行動都會受阻,圈子小一件事情包含的人就更多,每個人之間的聯繫就會更密切,那麼彼此之間的利益摩擦也會更嚴重,這樣一來,圈子也就會更亂。相反的,圈子大一些我們就會有更多的選擇空間,每個人之間是可以互相制衡,互相分擔的,也不會有太多的利息糾葛,我們在做事情時也更容易成功。所以說一定要擴大自己的廟,也就是交際圈。

這句話實際上還有下一句,而這個下一句也更為經典,那就是"池淺王八多"。我們不難理解,一個池子的水很淺那麼就會有很多的王八。一個池子的水越來越少,那麼這些王八們生存的空間就會越來越有限,他們就需要跑來跑去爭奪自己的生存空間,這個時候池子裡的王八看起來似乎就會變多。這是強調王八們的一種競爭意識。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在自己的圈子裡,我們也要有良好的競爭意識,同時我們要提高自己圈子的門檻,一旦圈子的門檻很低的時候,正如俗語裡面所說一樣,那麼我們的圈子豈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進來,魚龍混雜,各種各樣的人都在這個圈子裡生存,就會出現很多的麻煩和問題,所以我們要讓自己的圈子門檻變高。

這句俗語實際上也告訴了我們四個在生活中的人生道理。第一,我們一定要低調做人。一個人不管有多大的本事,他在日常生活中都應該低調一點,不露鋒芒。只有做事誠懇才是成功的最好方式,什麼事情如果很高調的進行,只會招惹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滿,這樣反而會給自己的成功帶來阻力。

第2, 我們要厚積薄發。所謂厚積薄發是指我們要在成功之前進行很好的鋪墊,你只有擁有了足夠的實力才可以去做好某件事情。先積累自己的力量再一舉成功這樣才是最好的,不然一次一次的去做一次一次的失敗只會耗時耗力。第三,我們要淡泊名利,對於名利這種身外之物,我們千萬不要看得太重,要堅持自己的初心,始終做自己,有時候對於那些名利不爭不搶反而更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最後一點,我們要志存高遠。我們要樹立自己遠大的理想,然後不斷地去提升自己,這樣一來,我們可以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圈子,不斷的去更大,質量更好的圈子,這樣我們的身邊也是十分有能力的人,我們也能收穫的更多,目光一定要放長遠。

老祖宗的話雖然很簡單,但讓我們的人生受到了啟迪,大家一定要記牢。

相關焦點

  • 俗語: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俗語「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我們常常會聽到別人脫口而出這句話,通常是在什麼情況下呢?在比較憤怒的情況下。例如有人對某個公司領導說,你們這個公司真是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其實就是在埋怨這家公司內部管理混亂,人員情況複雜,正氣得不到弘揚,歪風邪氣滿天飛的狀況。那具體怎麼來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呢?中國是盛行佛教的國家,各種大大小小的寺廟遍地都是,但是寺廟一般都規模不大,且建在比較偏遠的山上或者郊區。
  • 俗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後半句更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千百年來,人們根據生活中的經驗,總結出許多簡短且通俗易懂的道理,也就是所謂的俗語。時代不斷發展,並非所有俗語都適用於現在,有些已經過時,逐漸被淹沒於歷史風沙之中。但是,有的俗語經受住考驗,儘管社會變遷,因其飽含哲理,至今依舊引人深思,比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可以稱得上家喻戶曉。
  • 俗話說得好:「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文/小智農民雖然沒有讀過什麼書,但說出的俗語卻簡單明了,朗朗上口。比如這句「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半句才更加經典,可惜十人九不知!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古時候,人們都很注重面相。正所謂相由心生,一個人內心是怎麼樣的,多多少少會表現在自己的相貌上。
  • 世人皆知「千年王八萬年龜」,下半句才最經典,可惜十人九不知
    世人皆知「千年王八萬年龜」,下半句才最經典,可惜十人九不知!
  • 俗語:「餵狗別餵飽」,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十人九不知
    古時勞動人民通過對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用短短幾句總結出自己的所感所想,經過口口相傳,成了如今所說的俗語,俗語有話:「餵狗別餵飽」,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十人九不知。
  • 農村俗語:「子不孝妻膽大」,後半句更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小時候在家裡,大人們喜歡說一些口頭語,放到現在來說也就是俗語。當時覺得朗朗上口,如今讀來卻別有一番深意,比如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子不孝妻膽大」,至於下半句請容筆者先賣個關子,作為老一輩農民創造的經典,現在許多年輕人都很不看重這些,但當真的讀懂的時候,卻往往是在後悔的時候,如此,咱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句俗語吧。
  • 俗話說:「腿軟不同房」,其實重點在下半句,可惜十人九不知!
    俗語是我們喜聞樂見的一種表現形式,他以通俗易懂,很直白的話語展示出一些經驗,更容易讓廣大勞動人民所接受,還有一點就是它的實用性很強,這也是在民間被廣為流傳的原因之一。就拿今天這句俗語:「腿軟不同房」,重點在下半句,可惜十人九不知!
  •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九不知
    然而,就在我們把「好馬不吃回頭草」掛在嘴邊的時候,卻不知道它只是上半句,從而忽略了下半句。那麼,它的下半句是什麼呢? 其實,「好馬不吃回頭草」的下半句與它對仗工整,堪稱經典中的經典,才是這一整句話的精華所在。
  • 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說的是什麼意思?有解藥嗎?
    有句俗語叫「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它隱喻了一個道理,在小公司裡,人際關係可能會比較複雜,基層員工很容易碰到愛刁難自己的基層領導。前陣子有則頭條消息,說的是一家叫崑山世碩的電子廠,因為三個基層管理者的輕率舉動導致了員工的離職潮,同時遭到輿論猛烈的抨擊。他們三個做了什麼呢?在發員工工作證的時候,故意扔到地上,以彰顯自己的優越感。
  • 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有什麼含義呢?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這句俗語吧,這句俗語在山東和東北特別流行。那麼它代表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是來客人了做飯不要做三個菜。農村有個風俗習慣,也就是祭祀的時候講究單數,不能上雙數。很多祭祀時基本都是三樣祭品,或者是單數的祭品。如果家裡來了客人,桌上擺了三盤菜這就有罵人的感覺,而且也不是待客之道。
  • 古人講「先睡心,後睡人,睡覺睡出大美人」,老祖宗教你如何睡覺
    「先睡心,後睡人,睡覺睡出大美人」,實際上是一句與身體健康有關的俗語,老祖宗教你如何睡好覺。尤其是對於女性來說,如果能夠了解其中的含義,相信不僅會對身體健康非常有益處,而且還能讓自己的容顏得到有效養護。
  • 俗話說「合嘴彎弓不可交」,下半句更顯直白,老祖宗教你看人智慧
    俗語云:「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意思是說千萬不能同一個人的外貌,去評論這個人的本質好壞,因為只有相處一段時間之後,才能夠洞察這個人的內心
  • 民間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下半句才是重點,卻十人九不知
    這樣一句俗語在中國可謂是人盡皆知,經常用來勸誡吵架的夫妻,比如「床頭吵架床尾和,一日夫妻百日恩」。如果細究起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裡面的「日」又是何意呢?而且這句話還有下半句,是什麼呢?別著急,我們一一道來。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教你識人
    說到「老話」,想必很多人從小都有耳濡目染,特別是在農村,家裡的老人總是會用一些俗語勸誡自己的子女,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少走許多彎路。而六十歲以後,每逢到每次到關於九的倍數生日就不過,認為是犯了九的忌諱,比如63歲、72歲、81歲等,這些雖然是古人迷信和心理作用,就像大家在喜慶的日子裡喜歡「十」寓意美好一樣。而古人的這句話雖然其中有迂腐和封建的成分,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其中也是希望自己的生活過得好,有個寄託,同時希望自己的子女婚姻能夠幸福。
  • 廟小妖風大
    不管有沒有這麼誇張, 這個世界上會表達並主動表達自己的人倒是真的不多, 算得上是小眾群體(要不然你讓哪些被你又愛又恨的大V們怎麼活嘛),其中女性就更少, 因為表達自己的確需要很多誠意、勇氣和(表達)能力。▼ Madonna Ciccone當然, 不表達或者少表達,你幾乎永遠是安全的,不用被捲入爭論和質疑的暴風眼。但你也會因此失去和這個世界溝通的機會。
  •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其實還有後半句,後半句才是重點
    自古以來,俗語的數量可謂是不可勝數,而且,有些俗語至今還被人們所沿用。當然,其中有一些俗語也已經不適用於當今社會了。但是,不可否認,俗語的教育意義非常重大,它能夠很直觀的告訴我們做人、處事等生活中的道理和準則。相信所有人都聽說過,就是「一日夫妻百日恩」。
  • 俗語:「再窮不賣看門狗」什麼意思?後半句揭露人性,做人要感恩
    俗語:「再窮不賣看門狗」什麼意思?後半句揭露人性,做人要感恩文/文飛中國人對於文化的研究,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可以比擬,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更是別的國家羨慕不來的,我們有足夠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我們的驕傲,但也正因為是前人的善於觀察善於積累,我們才有了這些榮耀。
  • 俗話說「飽漢不知餓漢飢」,後半句更經典,卻經常被忽視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飽漢不知餓漢飢」,其實這句俗話還有下半句,比上半句更為經典,它將老祖宗的處世智慧體現的淋漓盡致!你知道是什麼嗎?飽漢不知餓漢飢俗話說「飽漢不知餓漢飢」,從表面意思上去理解,吃飽的人根本不知道飢餓的人有多痛苦。如果從這句俗語的內涵去理解,其實說的就是處境好的人,根本無法理解別人的苦衷。
  • 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啥意思?有道理嗎?
    咱們中國是文明古國,傳統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即使在日常生活的人際交往中,餐飲禮儀上的一些講究說法兒,也是絲毫馬虎不得的,否則,不僅會鬧出不必要的笑話,有時候甚至還會產生一些誤會,引起對方的反感,直接影響到彼此之間的感情,就好比今天這句"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俗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教你觀相識人
    古代的人非常的相信一個人的性格品行都是體現在臉上的。有樣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是什麼意思呢?滿臉橫肉卻不同了,臉上有著橫向的褶子,讓人看了後就會畏懼,不敢和其接近。從科學上來看,之所以會有橫紋,和性格有一定的關係。那些發怒的人,通常會板著面孔、睜著眼睛,時間長了就會形成橫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