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特色麵食咯吱盒,煎餅的豪華升級版

2021-01-18 老號營

北京城歷史悠久,悠久的歷史除了沉澱了優秀的文化外,不外乎就是衍生了眾多美食了。與文化文明一樣,美食也是需要時間去積澱的,在北京,有一種叫「咯吱盒」的特色麵食,它的歷史就非常久遠,據說比老北京城還老呢,而且它還被稱為是煎餅的豪華升級版。

咯吱盒伴隨古老的京杭大運河之生而生於運河源頭之通州,歷經人們千百年品味推敲,此味視運河漸衰而不顧至今留存於京東民間,且有日益蔓延之勢。京杭大運河通航後,大批京東百姓操起漕運營生。

船工們從山東帶回酥脆的煎餅,日久受潮,煎餅變的皮軟,入口不爽。有心得人將煎餅捲成卷切成段下油炸,食之更香更脆,之久不變質。咯吱盒很快成為陪伴船工遠航的美食,也自然在京航大運河碼頭張家灣己方圓數十裡的京東一帶民間傳開。

舊時每逢春節過大年,京東通州乃至運河兩岸百姓將所餘雜糧細作,油炸咯吱盒便是其中之一。直到現在,每到頭過年的前幾天,老北京人就要開始攤煎餅皮,包餡,做這道咯吱盒。做幾大臉盆,過了大年初一,就該各家串門,來的人多了,臨時準備菜就顯得忙不過來。而且以前那一到過年基本賣菜的也回家了,買的菜又不好保鮮,所以做成咯吱盒,一來人串門就拿出幾塊炸完一切就可以上桌了。

咯吱盒的製作原料非常廣泛,麥、米、豆、谷,甚至高粱玉米均可入選,當然現在一般都用綠豆面和小麥粉。將綠豆面和小麥粉的對比為3:1,攪拌均勻。然後打進一個雞蛋,攪拌均勻,加入雞蛋的面在攤餅的時候邊上會微微翹起,好翻面。

緊接著用溫水稀釋麵粉,水邊倒邊攪拌看狀態,能在鍋中攤成餅,流動狀態最佳,這就為後麵攤煎餅做好了準備。接下來鍋中倒入一點點炒菜油,潤一下鍋,油不要太多,倒入適量的麵糊,混開,攤成煎餅皮,這樣咯吱盒的皮就做好了。

下面就是開始調餡了,胡蘿蔔擦成絲,香菜洗淨切成末,加入鹽、生抽、白胡椒粉、五香粉拌勻,最後點一點點芝麻油。把煎餅平鋪在案板上,在上面碼好餡料,在上面蓋上一張煎餅,麵皮邊抹上麵粉糊粘緊。然後切成等寬的長條,不用切成小個的菱形塊,那樣炸的時候容易散,最後就是炒鍋倒油,6成熱時下入切好的咯吱盒,炸制表面稍硬即可。

聽著很是複雜,實際操作起來並沒有很困難,馬上就是年下了。愛動手的吃貨小夥伴們不如就按照小編文中說的步驟給家人做上一份麵皮酥脆的咯吱盒吧。

更多中華老字號文化,敬請關注老號營;文章來源於老號營,如有轉載,註明出處。若任何團隊及個人私自轉載盜用,一律追究相關責任,敬請知悉。

相關焦點

  • 比北京城還老的特色食品——咯吱盒
    咯吱盒是一種比老北京城還老的北京特色食品。它伴隨京杭大運河之生而生於運河源頭之通州,歷經人們千百年品味推敲,此味視運河漸衰而不顧,至今留存於京東民間,且有日益蔓延之勢。咯吱盒的起源京杭大運河通航後,大批京東百姓操起漕運營生。
  • 「舌尖上的故事」咯吱盒——比老北京城還老的特色食品
    小二說「瞎說」篇:咯吱盒是一種比老北京城還老的北京特色食品。舊時每逢春節過大年,京東通州乃至運河兩岸百姓將所餘雜糧細作,油炸咯吱盒便是其中之一。它可做點心用來招待客人,亦可做湯、做餡、焦溜、爆炒,也可葷可素,為節日的餐桌添彩。
  • 老北京人過年,離不開這些「炸貨」!
    過去老北京人們過年,很多食物都要提前預備出來,一方面作為年夜飯餐桌之用,另一方面是家裡來拜年的親友、待客之用。尤其是油炸食品,因為方便保存、不易變質。也搭上那會兒生活節奏慢,有這工夫兒,所以您看吧、每到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架起油鍋開始炸制各種食品,老北京人把它們統稱為「炸貨」。這是過年必不可少的,一盆一盆、一笸籮一笸籮的擺在廚房,看著就有「年味兒」。
  • 通州全聚德:京東第一鴨 咯吱盒怎麼成鎮店寶?
    2016年11月11日訊,跟城區很多全聚德一樣,等位區除了沙發還有幾十張椅子,當然也少不了老北京銅塑;跟城區很多全聚德不一樣,門口有個「地圖歡迎領取」的玻璃櫃,裡面是通州新區的地圖,貼心。★★咯吱盒咋成了全聚德的鎮店寶?
  • 老北京芝麻糊煎餅,家常做法和小貼士,燒得香,脆,嚼得香
    說到老北京芝麻糊煎餅,我會想到一個長長的大籃子,裡面裝著巴掌個大煎餅,薄煎餅表面的芝麻焦而脆,咬一口,滿口就會掉下來,裡面有上千層芝麻糊和鹽胡椒餡。吃煎餅時,一隻手拿著煎餅,另一隻手拿著芝麻和煎餅渣,他們都是精華…,薄餅的濃鬱香氣可以瀰漫整個店鋪,甚至是外面的路邊,熟悉這種味道的過客會被無理由吸引。
  • 一道老北京炸醬麵,好吃不膩美味可口,在家自製北京特色
    大家好,這裡是小艾同學愛美食,一個想要用心做好美食分享的小編,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一道地地道道的老北京炸醬麵,中國是一個有著很長歷史的國家,同時呢,有一句話是民以食為天,而麵食又從古至今在歷史的長河當中佔據著很重要的位置,而小編又是對於麵食情有獨鍾,而且,相比較對於其他做法比較複雜的菜系來講
  • 【舌尖】老北京的麵食美味兒
    老北京人愛吃的麵食還有燒餅、餡餅和餛飩。燒餅     燒餅:當時做燒餅的種類很多,有芝麻燒餅,是用粗白面,也叫黑面發麵,就是帶點麩皮的麵粉,那時機制麵粉叫「洋面」,做燒餅一般沒有用洋面的。面中加鹼、礬、鹽,做時每二十個或三四十個烙一爐。把麵攤開,抹上芝麻醬,撒上花椒鹽,再裹起,分成小塊,擀成餅,刷點鹼水,沾上芝麻,先烙後烤。
  • 老北京炸醬麵一道老北京傳統的家常麵食,簡單不失講究
    炸醬麵正宗老北京炸醬麵,一道傳統的中式麵食,由菜碼、炸醬拌麵條而成,流行於北京 、河北,天津等地,簡單家常但是老北京對吃食得講究一點不缺。炸醬炸醬可以多放點肉一個字——香醬可以多做點,放冰箱十天半月不會壞這是老北京夏天中午或者晚上必備的家常飯想吃了拿出來熱熱煮點麵條配上菜碼就是一家子一頓適口的飯
  • 祖傳三代的炒疙瘩,新式煎餅夾肉夾水果,二伏麵食就靠它們了!
    另一位是面點女皇,特級廚師高寧,今天她帶來的是國貿五絕中的其中之一,煎餅。可此煎餅非彼煎餅,到底多特別,一會兒您就知道了!老北京有這麼個說法,「要看姑娘賢惠不賢惠,就看麵疙瘩揉得怎麼樣~」,今天咱們達人馮老師做的麵疙瘩可是一絕!不僅能讓大家二伏嘗新面,還能把這家常小炒啊,炒得非比尋常!
  • 非常傳統的一道中式麵食,北京人的最愛,也是北京特色美食之一
    老北京炸醬麵,一道傳統的中式麵食,由菜碼、炸醬拌麵條而成,流行於北京、河北,天津等地。炸醬麵是老北京的特色美食之一,由菜碼、炸醬拌麵條而成。地道的老北京炸醬麵精髓都在炸醬上,首先選用的黃醬一定要好,火候要均勻,炸醬的配比一定要合適,肉丁肥瘦兼有,黃醬不能放得太多,炸出來的醬才能香噴噴。選四分肥六分瘦的去皮五花肉切小丁;大蔥切蔥花;幹黃醬加水慢慢稀釋,如果喜歡那種幹炸醬,就少放點水,如果喜歡比較溼潤的口感就多放點,然後把甜麵醬也兌入黃醬調勻備用。
  • 雜糧煎餅雞蛋灌餅遭遇對手,新式麵食異軍突起,東北老鐵:得勁嗎
    煎餅果子和山東雜糧煎餅還有雞蛋灌餅是相當常見的街頭早餐,幾乎全國各地的早餐攤都有這幾種麵食。這三種餅這麼些年已經形成三足鼎立態勢,在既能夠立等可取又能保持中國味道的早餐中,好像就這三種餅普及度最高,平衡就是用來打破的,這兩年有一種鐵板煎烤的麵食嶄露頭角瓜分雜糧煎餅雞蛋灌餅煎餅果子們的市場,這個麵食就是東北烤冷麵。一說到東北美食很多人可能閉上眼睛就是滿腦子666,而且這些美食的顏色只有兩種主體色:辣椒紅和醬油黑。
  • 在家、在外[吃麵食]還是這4種最適合
    不吃麵食,就行?這不科學吧?,吃的不是原汁原味的麵食,而是各種「空熱量麵食」。我們愛吃的,比如月餅、各種中式糕點、饊子、咯吱盒、油條、薯片、炸雞、爆米花等,都是「空熱量大戶」,不僅熱量密度非常大,因口感好,也容易吃多。
  • 山東麵食盤點:我不管什麼美食排行榜,麵食我就認準山東家
    想必有很多男生是麵食控。吃麵食多好呀,比奶茶、漢堡什麼的健康,口味又好,還管飽。過癮! 那麼,全國這麼多省份都有麵食,到底哪家最好吃呢?對於小編我來說,不管其它什麼美食排行榜,麵食,我最喜歡的就是山東省的口味。今天跟大家一起盤點一下。
  • 秘制特色煎餅醬料
    分享天津正宗煎餅果子醬料!煎餅果子是天津最具有代表性的小吃之一,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據說煎餅果子由一位山東馬姓回民首創,開始只是用一張山東大煎餅卷上油條和大蔥而已,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不斷改良,鮮美的煎餅果子逐漸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特色小吃。
  • 想吃正宗的老北京炸醬麵,來崇文門這家店就對了
    夏天來到北京,必吃的除了烤鴨之外,您得來一碗地道的老北京炸醬麵嘗一嘗,保證你吃過之後,賽過活神仙。別看北京城經營麵食的館子不少,想吃一口地道的老北京炸醬麵,如果沒有北京當地的朋友帶著你,怕是你還真要費點功夫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