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附子散

2021-02-07 經方軼話

 《金匱要略》:胸痺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其實遠遠不止這些,讀書要會讀的話,知道了寒溼為用方要點,很多肩背肌疼痛的,肩周炎的,下肢神經痛的,都可以用

近讀《國醫論壇》2006年第6期,李磊同仁的《薏苡附子散非為救急專設》一文,引發了我對薏苡附子散的重新思考。《金匱要略》原文:「胸痺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此條的關鍵並不在「緩急」,而在「胸痺」。我據薏苡附子敗醬散治腸癰,太老師的經驗及歷代文獻,認為薏苡附子散為心痛緩急者方,不是胸痺方。大約因胸痺、心痛列於一門而致誤。

胸痺心痛雖列於一門,實是兩種不同的疾病。胸痺病變位於胸中,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冠心病、胸膜炎、食道炎、肋軟骨炎、白血病等。心痛是上腹部的疼痛,相當於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引起的疼痛。臨床上,薏苡附子散治胸痺的報導不多,據薏苡附子敗醬散治腸癰,薏苡附子散當為胃癰方。

胃癰之病名,高等醫學院校五版教材《中醫內科學》及《中醫外科學》均未收載。丹波元堅《雜病廣要》,胃癰也稱胃脘癰。《諸病源候論》曾論其病因、病機。《醫級》並且與發生於腹臂上的伏梁癰相鑑別。其症狀多為胃中脹痛,寒熱不食,痛有定處,甚至者嘔膿、便膿。與肺癰、腸癰、肝癰一樣,屬內癰範疇。

據師伯範志良回憶,六十年代,其母患病住縣醫院,院方疑為胃癌,見議轉院。太老師張大昌先生毅然斷為胃脘癰,並言三天即愈。以千金內託散加減(具體方藥不詳),果然數日全愈。因知胃脘癰臨上多誤診誤治。查《千金方》和《千金翼方》,並無內託散方,《壽世保元》有加味千金內託散:「黃芪鹽水炒人參 當歸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白芷 防風 川厚樸姜炒 桔梗 官桂瓜蔞仁去殼 金銀花 甘草節上銼,每服一兩,水煎,入好酒半盞,去渣溫服,日進二、三服」。此方即仙方活命飲加減,當療胃癰屬虛熱者。薏苡附子散,當療胃癰屬寒溼者。

八五年太老師作《急證方》(未公開發表),以薏苡附子散加阿膠,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所致的穿孔。想必是受薏苡附子敗醬散治腸癰的啟發。可見,太老師也不認為薏苡附子散是胸痺方。胃腸穿孔必引起急性腹膜炎,據壓痛、反跳痛、板狀腹等症狀,當屬大陷胸湯證,況現代醫學外科手術普及,應用中藥不太現實。薏苡附子散加阿膠,改作預防胃腸穿孔,比較恰當。

另外,薏苡仁內服療癰腫,廣泛見於古醫籍,更進一步證明薏苡附子散是心痛胃癰方。

《千金翼方》療癰疽第九有薏苡仁散,主癰腫,令自潰長肌肉,薏苡仁幹地黃 肉蓯蓉 白蘞 當歸 桂心各一兩,上六味,搗為散,先食,以溫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服。

《壽世保元》腸癰門治腸癰,腹痛不安,或腹滿不食,小便赤,婦人產後虛熱,多

此疾,藥用薏苡仁三兩 牡丹皮一兩半瓜蔞仁一兩,上挫一兩,水煎服。

《本草綱目》引姚僧坦方,治癰疽不潰,薏苡仁一枚吞之。又引《婦人良方補遺》治孕中有癰,薏苡仁煮汁吞,頻頻飲服。

可見,薏苡不單治筋脈拘攣,也為癰疽要藥。另外,緩急即救急,淳于意有「生女不生男,緩急無可使」的話,可以證明緩急的原義。

楊兆林老師微信號:yzl721122

                       

相關焦點

  • 薏苡附子散 (轉載)
    ,都可以用近讀《國醫論壇》2006年第6期,李磊同仁的《薏苡附子散非為救急專設》一文,引發了我對薏苡附子散的重新思考。《金匱要略》原文:「胸痺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此條的關鍵並不在「緩急」,而在「胸痺」。我據薏苡附子敗醬散治腸癰,太老師的經驗及歷代文獻,認為薏苡附子散為心痛緩急者方,不是胸痺方。大約因胸痺、心痛列於一門而致誤。胸痺心痛雖列於一門,實是兩種不同的疾病。胸痺病變位於胸中,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冠心病、胸膜炎、食道炎、肋軟骨炎、白血病等。
  • 薏苡附子敗醬散
    【原文】      腸癰之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為腸內有癰膿,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
  • 【經方觀止】薏苡附子散
    《金匱要略》【原文】胸痺緩急[1]者,薏苡附子散主之。(金匱胸痺:7)薏苡附子散方薏苡仁十五兩 大附子十枚(炮)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注釋:[1]胸痺緩急:緩急,偏義複詞,偏急,即胸痺急症。
  • 【中藥方劑】薏苡附子敗醬散
    【方劑名】薏苡附子敗醬散,出自漢·《金匱要略》。本方又名「附子湯」「敗醬散」「薏苡附子散」。  【組成】薏苡仁(30克)、附子(6克)、敗醬(15克)。  1.慢性前列腺炎:以薏苡附子敗醬散合桂枝茯苓丸加減治療120例,與翁瀝通膠囊治療60例對照,療程為8周。以治療前後症狀積分為評價指標。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88.34%,對照組70.00%。
  • 薏苡附子散在皮膚科中的運用
    【藥物組成】薏苡仁 附子【服用方法】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功      用】溫陽散寒,除溼止痛【今用處方】薏苡仁30制附子15-80【經典方證】胸痺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漢城孝貞經方惠民工作室】解析:方中附子溫經止痛,薏苡仁除溼宣痺,可以緩解筋脈拘攣之效,與附子合用,共奏緩解疼痛之功。【方論】周揚俊:胸痺緩急者,痺之急證也。寒飲上聚心膈,使陽氣不達。危急為何如乎?故取薏苡逐水為君,附子之辛熱為佐,驅除寒結,席捲而下,又焉能不勝任而愉快耶。(《金匱玉函經二注》)。
  • 薏苡附子敗醬散臨床運用!
    二可利用走而不守之性,促進氣血流通;臨床運用: 1、潰瘍性結腸炎   臨床主要表現:腹痛、黏液樣便或膿血樣便、裡急後重,便秘與腹瀉交替發作,病情呈慢性反覆發生;中藥內服加味薏苡附子敗醬散:制附子3~6 g,薏苡仁15~30 g,敗醬草15~30 g,炙乳香、沒藥各4~8 g,白芷9~12 g,白芍10~20 g,生甘草9 g。
  • 方劑選萃:薏苡附子敗醬散
    薏苡附子敗醬散 組成用法薏苡仁30~100g、附子10~15g、敗醬草30~60g(鮮者連根用
  • 臨證經驗:薏苡附子敗醬散.
    以薏苡附子敗醬散為主治療該病,妙在方中佐用可溫振脾陽、辛熱通散的附子,既顧護脾胃之陽,又可消除大派清熱解毒劑的寒凝冰伏之慮,故功宏效速。    表現症狀:下腹脹痛拒按,腰部酸困疼痛,噁心納呆、大便溏黏,肛門墜脹,帶下黃稠有臭味,舌質紅,苔黃厚膩,脈細滑數。證屬溼熱下蘊,瘀毒內結。
  • 胡希恕:薏苡附子敗醬散--治療頑固性皮膚病
    薏苡附子敗醬散主治條文「其身甲錯」,胡希恕、趙明銳、藤平健等經方家將其擴展應用到皮膚病的治療,薏苡仁、敗醬草祛瘀排膿,加少量附子起振奮作用
  • 每日學一方【薏苡附子敗醬散】
    給予薏苡附子敗醬散,病情好轉,面色有澤而白(《臨床應用漢方處方解說》)。其實只要存在內有瘀血的表現,即使不是腸癰而是其他的腹腔疾病伴有的肌膚甲錯也可以使用本方。例:《腹證奇覽》載稻葉文禮治某婦,年36歲,腹腫似脹滿,其膚甲錯,腹皮急,但按之則軟。腹膨滿如臨月,心煩不能步行,眾醫皆棘手不治。先生初認為腹滿乃大承氣湯證,攻下已半年,竟毫無效果。
  • 經方雜談:論薏苡附子散當為胃癰方
    《金匱要略》有薏苡附子散一方,原文:「胸痺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注家對此條的爭議,在於緩急二字的解釋上,對於薏苡附子散主治胸痺,並無異議。個人認為,仲景胸痺心痛雖列於一門,實是兩種不同的疾病。胸痺病變部位在於胸中,而心痛實際上是上腹部疼痛,是胃的部位。注家雖對薏苡附子散治胸痺沒有異議,可臨床報導的確不多。
  • 每日一經方--薏苡附子散
    【原文】胸痺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金匱胸痺)【組成】薏苡仁12g  制附子12g 【用法】 上2味,共為細末,每日3次,每次服3g,白開水衝飲之。亦可水煎服。 【功效】溫裡散寒,除溼宣痺。 5.本方加茯苓、蒼朮、川萆薢、川椒、小茴香,治塞瘴.    6.本方加味治療胸痺:藥用薏苡仁50g,附子20g(先煎)。胸背刺痛,唇舌紫暗加川芎、丹參;脅痛太息、煩躁易怒加柴胡、白芍;胸脘痞悶,嘔惡多痰加蒼朮、半夏;氣短乏力,納差便溏加茯苓、白朮;頭暈心悸,失眠煩熱加生地、麥冬,附子酌減;畏寒肢冷加桂枝、茯苓,附子酌增。每日1劑,水煎服。
  • 袁紅霞應用薏苡附子敗醬散治驗舉隅
    ,脈數,此為腸內有癰膿,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袁教授認為此屬腸癰日久,中陽不足,氣血鬱滯於內,以薏苡附子敗醬散為主方,藥用生薏米 30 g、制附子 10 g(先煎) 、敗醬草 20g、柴胡 10 g、黃芩 10 g、半夏 10 g、茯苓 10 g、桂枝 6g、熟大黃 3 g、黨參 10 g、煅龍牡各 30 g(先煎) 、生薑3 片、大棗 5 枚(自備) ,水煎服,日 1 劑,共 7 劑。
  • 金匱名醫驗案精選---薏苡附子敗醬散
    金匱名醫驗案精選---薏苡附子敗醬散【方藥】薏苡仁十分(7.5
  • 薏苡附子敗醬散組成,功效,臨床運用醫案
    >         【原文】腸癰之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為腸內有癰膿,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
  • 黃煌經方100首之八十一:薏苡附子敗醬散(轉載)
    有時腸癰根治後還會出現肌膚甲錯,如藤平健治一36歲婦女,4年前行闌尾切除手術後,手出現水皰樣溼疹,自兩手腕起,波及手指,溼疹尤為溼潤,有者巳結痂。珍為貨幣狀溼疹,入院在皮膚科治療。頭出現鱗屑,回盲部有輕度壓痛,脈右浮弱,左弦細。腹力微弱,皮膚青黑無光澤。給予薏苡附子敗醬散,病情好轉,面色有澤而白(《臨床應用漢方處方解說》)。
  • 醫案十:薏苡附子散治癒反覆胸悶,遇陰雨天或霧霾天加重3年
    《金匱要略·胸痺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中載:「胸痺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筆者臨床體會到薏苡附子散的方證為:胸痛、胸悶,陰雨天或霧霾天加重,怕冷,舌苔膩。本案中患者每每因陰雨天或霧霾天而發胸悶、偶有胸痛,周身乏力,舌暗淡,苔薄白,脈弦細滑。符合薏苡附子散方證,故方證辨證為薏苡仁附子散證。
  • 《金匱懸解》大黃牡丹皮湯,薏苡附子敗醬散,排膿湯,排膿散,王不留行散,黃連粉
    脈洪數者,膿已成,不可下者,此是薏苡附子敗醬散,排膿湯,排膿散對應證。脈遲緊者,可下之,其膿始萌,有膿下膿,無膿下血。脈數有膿,當排癰膿,誤下或至穿孔。腸癰五腸癰之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為腸內有癰,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
  • 只有魔法才能打敗魔法——薏苡附子敗醬散治療腸癰
    沒術語,無黑話,簡單說明《傷寒論》學中醫,用中醫,為家人建起健康防線關注「達叔聊傷寒論」腸癰之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為腹內有癰膿,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薏苡仁 十分     附子二分     敗醬五分 上三味,杵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減半,頓服。
  • 《金匱懸解》 薏苡附子散,桂枝生薑枳實湯,烏頭赤石脂丸
    胸痺七胸痺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