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家住滄縣崔爾莊的劉先生給記者打來電話稱,年前在集上買來一隻三黃雞,四斤多的雞化凍後只剩下二斤。
劉先生說,年前,他去趕集買了一隻袋裝的三黃雞,看著成色還挺好,也挺肥的,稱了稱四斤多,他就買回家放在冰箱裡,等著過年的時候一家人一起吃。到了農曆正月初三,家裡來了客人,劉先生拿出三黃雞想燉著吃。當他割開雞胸脯的時候,卻發現有一大塊冰塊,再一看雞大腿和雞翅膀處都有冰塊。「這也太氣人了吧,這水注得太多了,光冰足有二斤多。」劉先生到鄰居家去問了問鄰居說,他家在集上買的雞也注了很多水,化完之後,分量減少了一半。
有關專家解釋說,注了水的雞肉不僅質量會受到影響,更重要的是可能產生食品安全問題。把水注進雞肉中,有很多微生物被注進去,如果是致病菌進去,肉類致病菌在代謝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毒素,這種毒素會造成人腹瀉、神經麻痺或者中毒,嚴重的可能會造成人死亡。
連結
六步辨別注水雞鴨
1.拍雞肉。注水的雞鴨肉特別有彈性,如果一拍的話,就會有「撲撲」的聲音。
2.看翅膀。扳起雞鴨的翅膀查看,如果發現有紅針點或烏黑色,就證明注過水。
3.捏皮層。在雞鴨的皮層用手指一捏,明顯感到有打滑現象,一定是注過水的。
4.摳胸腔。有的人將水用注水器打入雞鴨腔內的膜和網狀內膜內,只要用手指在上面輕輕一摳,注過水的雞鴨肉,如果網膜一破,水就會流淌出來。
5.用手摸。如果沒有注過水的雞鴨,摸起來比較平滑。如果皮下注過水的雞鴨,高低不平,摸起來像長有腫塊。
6.拿紙試。拿一張乾燥易燃的薄紙貼在已去毛的雞鴨背上,稍加壓力片刻,然後取下來燃燒,如果能燒著,說明沒有注過水。
(記者馬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