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網絡作家,處在了一個創作最好的時代

2021-01-08 董江波

入行網絡文學、成為一名網絡文學編輯十餘年;並且,親歷網絡文學創作近七年以來(備註:此文寫於2019年),我,一個網絡作家,深刻地認識到,當前各階層各領域對我們網絡作家的重視。

我們網絡作家,處在了一個創作最好的時代,能夠親眼見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生逢其時。同時,我也深刻地認識到,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我們這一代作家,有責任讓中華民族文學語言屹立於世界文學之林。

一、這是最好的時代,我們網絡作家生逢其時。網際網路技術的大發展,讓我們這些網絡作家走到了臺前,形成了世界範圍內獨特的「中國網絡文學」現象。這在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可記載歷史上,是所未曾有過的現象,也是世界文學所未曾有過的現象。我們要珍惜、維護和發展光大這一獨特的現象,讓中國網絡文學在我們這一代手中,出現真正的精品高峰之作。

二、要有雙肩擔道義的責任感,為這個時代而寫作。作家,從來不能夠脫離時代而存在,網絡作家也不能。網絡作家,絕不能存在「我就是為我而寫,為了讓自己爽而寫」的唯此一念。所謂,身份越高,責任越大,越有名的網絡作家,你影響到的粉絲量級越大,面對成千上萬,甚至幾十上百萬的忠實讀者,你沒有責任感,沒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讓人情何以堪,所以,要時刻把「責任」二字掛在心上,落到筆下。

三、要有創新和探索的精神。當然,持續寫出類同的、自己擅長的作品,這是最安全的,也無損於自己大神的風味,但如果每一個優秀的網絡作家都這麼想,那麼,未來的中國網絡文學終將被大浪淘沙,遺忘在中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的歷史車輪裡。正當其時的網絡作家們,要勇於探索和創新,真正擔當起中國類型文學大廈的前進這最大動力。正所謂,不進則退,重複就是原地踏地,嘗試可能會失敗,但不嘗試,必然會失敗。我們年輕的網絡作家和中國年輕的網絡文學,應該有這樣砥礪前行的勇氣和力量。

四、要勇敢而理性地走到前臺來。中國網絡文學,已經到了走到前臺的時代,我們網絡作家,既不能迷信權威,但也不能過於自我、自戀、目空一切。我們要勇敢而理性地走到前臺中來,讓中國各民族人們、各個領域的人們,看到一個完整而嶄新、蓬勃向上的網絡文學整體。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中國網絡文學這艘萬噸巨艦已經出海,我們網絡作家,作為這艘巨艦上的一員,必將能夠在遼闊的文學之海上,找到自己「海闊憑魚躍」的那片藍海。

親愛的網絡作家們,讓我們做好準備,一起迎接未來吧!(全文完。作者:董江波,筆名冷得像風)

相關焦點

  • 提高「四力」助推網絡文學精品化 知名網絡作家創作研討班舉行
    如何避免同質化、套路化、注水化,以精品力作回應讀者期待是不少網絡作家關心的話題。11月24日至26日,由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全國知名網絡作家創作研討班」在南京開班,近百位網絡作家齊聚一堂,圍繞如何提高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推動網絡文學精品化進行了學習討論。在不少網絡作家看來,精品化是網絡文學發展的內在需要。
  • 歌德論作家與時代生活的關係
    他在《文學上的暴力主義》中這樣寫道:「一篇有意義的文字就同一段有意義的講話一樣,只能是生活的結果;作家同一般有作為的人一樣,很少能製造自己誕生與活動的環境。每一個人,包括最偉大的天才在內,都在某些方面受到時代的束縛,正如在另一些方面得到時代的優惠一樣。一個傑出的民族作家,只能求之於民族。」那麼,「何時何地才能產生民族古典作家呢?
  • 傅小平《時代的低語》:對話當代知名作家,談文學,談創作靈感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學夢,但圓夢之路並不容易,而傅小平的《時代的低語》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擁抱寫作之夢的可能。《時代的低語》與作家們對話,談文學,談創作,談對自己作品的解讀,也談人生的思考和領域。在作家們的內心世界裡,我們也看到了文學的意義。對話作家:怎麼看待寫作這件事?大作家史蒂芬金出版過一本回憶錄,叫《寫作這回事》,回憶的是他自己的寫作生涯。
  • 網絡時代,「文學青年」是一個貶義詞嗎?
    「文學青年」,曾是李少紅身上的一個標籤,也代表了一個時代的人的故事。在字節跳動和人民文學出版社「書房計劃」的發布會上,導演李少紅、作家李洱、作家郝景芳,和主持人駱新作為嘉賓出席,他們一起聊了聊有關文學與創作的話題,也從創作者的視角關照著這個飛速變化的時代。
  • 走了一遍陝西北路,三位網絡作家計劃創作三篇網文
    圖說:三位網文作家齊聚陝西北路網絡作家如何書寫歷史遺蹟?日前,「陝西北路主題網絡小說創作討論會」在陝西北路600號的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展示諮詢中心舉行,君天、夢風、閒聽落花三位網文作家受邀為這條街創作三篇網絡小說。
  • 弗洛伊德:作家創作與做白日夢的關係
    如果我們能夠至少在我們自己身上,或者在像我們一樣的人們身上,發現在某些地方有與創作相類似的活動該多好啊。檢驗這種活動將使我們有希望對作家的作品開始作出一種解釋。確實,這種可能性是有的。畢竟作家自己是喜歡縮小他們這種人和普通人之間的距離的;他們一再要我們相信,每一個人在心靈上都是一個詩人,不到最後一個人死掉,最後一個詩人是不會消逝的。
  • 看貴州網絡作家創作新「腦洞」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網絡作家數量達1750萬,網絡文學用戶達4.6億,網絡小說總量達到約2500萬部。 「寫什麼,怎麼寫?」不僅成為這個一次集結國內100多位網絡作家、工作者會議熱議的話題,也是貴州網絡作家的關注重點。記者走訪發現,貴州「新一代」網絡作家在選取題材中,出現從「穿越修真」到現實題材的轉變,為網絡文學增添「煙火氣」。
  •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離開我們的150年
    作為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偉大的作家,狄更斯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僅次於莎士比亞,其作品中特有的仁慈與悲憫影響了中外許多作家。他為弱勢群體代言,追求社會正義,這是他與那些風花雪月的文字工作者最大的差異。文/《汽車人》特約撰稿人 劉葳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也是失望的冬天。
  • 四川作家筆耕新時代書寫新篇章
    文學「後浪」生機勃勃近年來,四川青年作家隊伍不斷發展壯大,「70後」「80後」青年作家繼續保持旺盛的創作活力,「90後」等更年輕的寫作群體開始湧現,展示了四川文學與時俱進、薪火相傳的美好圖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
  • 遵義市作家協會網絡作家分會成立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遵召開
    貴州財大文法學院副院長、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網絡文學研究分會理事周興傑,貴州省著名網絡作家孫源苑(蕁秣泱泱)、陳宇(君夢晨)等到會祝賀。全市各縣(市、區)的網絡作家、網文編輯代表參加大會。大會由遵義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韓中州同志主持。
  • 書寫新時代的青春華章:廣東省青年作家創作會議發言摘登
    8月28日,廣東省作家協會、共青團廣東省委聯合在廣州召開廣東省青年作家創作會議,傳達貫徹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和全省文藝精品創作推進會精神,加強全省青年作家創作交流,部署今後一個時期全省青年作家文學創作,倡議塑造時代新人,攀登文學高峰,推動廣東文學異軍突起、繁榮發展、走在前列。
  • 疫情下的文學創作與作家責任 中日作家對話會在京舉行
    李洱認為,東亞價值會對後疫情時代泛濫的虛無主義構成有力矯正,文學的作用在於用自己的方式對闡釋和呈現東亞價值,作家通過這種努力,將對人類文明作出貢獻,並為以後處理人類文明的危機作出前瞻性的準備。島田雅彥將新冠肺炎比擬為戰爭,稱新冠疫情讓人重新反思人與人之間精神紐帶的重要性。他談到二戰期間,谷崎潤一郎宅家創作,完成了鴻篇巨製《細雪》,並將《源氏物語》翻譯為現代日語。
  • 「流媒體時代下的IP改編與電影創作潮流」論壇在三亞舉行
    電影走過百年曆程,文學改編與電影創作的關係屢被提及,成經典話題。在流媒體時代,為文學與電影的討論賦予了新的價值和新的角度。 12月9日下午,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文學的現代性電影改編創作論壇——流媒體時代下的IP改編與電影創作潮流」論壇在三亞海棠灣舉行。
  • 網絡作家寫作紅色題材,獻禮建黨百年打造百部精品
    「寫紅色題材的作品就是一次溫故知新,加深學習的機會,很多以前我們不知道、不了解的歷史通過我們的資料收集、實地走訪、在網上查詢資料,對某一個特殊的歷史時間段的融合,從以前完全不知道,到後來發現當年發生的各種故事,對我們個人其實是很好的教育。」
  • 網絡作家聚焦中國網文「出海」 翻譯很關鍵
    「對於數字內容創作平臺來說,建立專門的翻譯隊伍,並與多國團隊開展合作,很有必要。」吳文輝說。掌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凌雲認為,中國網絡文學要在海外傳播起來,在當地培養起一個包含閱讀、翻譯、傳播等環節的社會生態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方向。「生態豐富起來,網文的翻譯團隊自然就容易擴充。」張凌雲說。
  • ——網絡文學作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大眾對網絡作家及網絡用戶的認知,也從此前的「屌絲」「小白」形象,逐漸轉變成爆款IP的創造者。  2 網絡作家的整體生存狀況  然而,無論在哪一個階段,「大神」作者都只是一眾網絡作家中的鳳毛麟角。不是每一位網絡作家都能靠在網上寫小說養活自己,也不是每個進行網絡創作的寫手,都能從中獲得經濟收益。
  • 作家共話後疫情時代文學,發現世界與生活的偉大之處
    李敬澤:正是在我們的沒看見中,才存在著文學的偉大之可能性疫情時代,人們處於幽閉的時候,一個人和世界的聯繫進入一個非常特殊的狀態:你和世界沒有直接的聯繫,但通過手機網絡世界又以更強大的強度來碾壓著你,人與人之間也處於一個奇怪的狀態。
  • 網絡作家的真實收入你知道多少
    於是他在《武動乾坤》完結之後,又創作了《大主宰》!這下子可了不得了,雖然這部玄幻小說爛尾了,但天蠶土豆賺的錢卻比之前更多了,在2017年,年收入達到了6000多萬,都快比得上前兩年收入的總和了!3.辰東辰東,原名楊振東,中國北京市人,著名網絡作家,崛起於網絡文學青銅時代,是當前網文界最具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作者之一。
  • 晉江潛力最大的作家,7年的創作,她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priest
    原標題:一戰成名,創作7年,她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priest(以下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告之則刪)網絡文學的創作,講究的是一個堅持,絕大多數的大神作家,也都是靠一點點的積累,才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的。不同於巫哲、淮上、非天夜翔等老一輩的大神作家,木蘇裡的創作年份只有七年的時間,算是老一輩裡的新秀作家。據晉江後臺數據顯示,木蘇裡最早創作於2013年,處女作是一部名叫《末世之兇獸》的網絡小說。
  • 普通人,我們一起加油——網絡文學作家記錄凡人英雄「戰疫...
    「同為90後,人們常調侃我們是『佛系』的一代,其實每個人都很不容易,人心是共通的。世界本就是一張網,網線的各端羈絆著你我。」身居山東聊城的網絡作家姚麗娜生於1993年,去年開始全職網文寫作,作為最早一批參與徵文的作者,她以筆名「包子二爺」投稿的小說《你好普通人》,正取材於當下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