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aste」是「向您致敬」的意思,代表著我們每個人都有神性,神性就在心輪中,Namaste也表示是內在的神向另一個神的敬意。
在瑜伽課堂上,我們都在努力尋找自己的身體和內心世界,Namaste就像是一個接力棒,拿起這跟接力棒,離開瑜伽墊的你從墊子上的你接過今天所學到的東西,將瑜伽帶入生活裡。
「Namaste」是印度人常用的打招呼用語。在每節瑜伽課結束時,老師和同學也會雙手合十,互道一聲:「Namaste!」對於瑜伽習練者而言,不會說Namaste,就好像學英文不會說「Hello」一樣。
在梵文中,namas,意指「鞠躬、敬禮、虔誠的質疑」,衍伸自「nam」字根,有「彎腰、謙虛地屈從」的意思,te代表「向您」。
「Namaste」是「向您致敬」的意思,代表著我們每個人都有神性,神性就在心輪中,Namaste也表示是內在的神向另一個神的敬意。
在印度,「Namaste」已成為印度人的象徵圖像,「Namaste」的手勢是將手放在心輪的位置,或是放於眉心輪的位置,再將手帶到心輪的位置。還有一種方式則是把手掌完全抬舉過頭,而這是將意識集中於梵頂穴上方的頂輪穴。第一種方式是向對方表達虔誠的尊敬,第二種方式充滿至高的敬意,通常用以禮敬神明與至聖。
當印度人說「Namaste」時,會雙手合掌,雙眼注視對方,彎腰致禮。雙手合掌的這個姿勢就是合十手印,雙手合十看似簡單的動作,卻代表無上的祝福。
有人說藏在Namaste裡面的秘密就是:當我們的大腦和感官向心低頭,我們的身體和靈魂才能合一。這個手印將我們從自我中心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使我們變得謙卑及愉悅。
印度人認為,右手代表至上意識,左手代表個人意識及其分裂事物的世俗意識,當雙手合十時,將產生一種外部經驗和靈性覺知之間的和諧感,個人與至上意識合一,放下「小我」,以謙卑的心態接納他人。當雙方全心全意尊敬禮敬對方,當下彼此就是一體的,合一的,沒有對立分裂。
手掌合攏能讓關閉的能量從身體流出,自然增強體內能量。持此手印,將左與右、男性與女性、陰與陽、邏輯與直覺、力量與柔軟結合為一個整體,我們會感到從一隻手流向另一隻手的能量變強。因此Namaste的手印也稱為祈禱式,Namaste表達的是我內在的神向你內在的神鞠躬致敬。
「Namaste」是表達尊重每個人神聖存在的姿態。在吠陀哲學中,神聖與自我是一樣的。每個人的心輪中心都有著神聖的能量,通過「Namaste」的姿勢,人與人的關係與信賴感可以透過這個精神中心相互交流。
在瑜伽中,「Namaste」更多是出現在課程結束後,因為經歷過一節瑜伽課後,我們的心意開始變得穩定和平靜,課室內的能量流動也更加平和流暢,老師與學生互道「Namaste」,不僅是師生間的感激與尊敬,也代表了老師對其上師的感激之情。
在瑜伽課堂上,我們都在努力尋找自己的身體和內心世界,Namaste就像是一個接力棒,拿起這跟接力棒,離開瑜伽墊的你從墊子上的你接過今天所學到的東西,將瑜伽帶入生活裡。
Namaste是一種欣賞和感激,也是一種美好的生活態度,時刻活在當下美好的人、事、物之中,過著與神性連結的生活,活出愛的生命。最後,請讓我們再次體會印度傳統的Namaste問候:雙手合十,低頭垂目,融化自己在謙卑與喜悅之中。Nama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