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大家會發現,明明是和自己同時進入公司的同事,兩個人才剛剛轉正沒有多久,同事就被提拔到了組長的位置,而自己還是一個小組員,這時就會在心裡不滿了,不禁會思考憑什麼?其實是因為少了一種特質,就是領導力!
1.領導力的重要性
每天,許多人都會為自己設定一個遠大的目標,在三年或五年內,把自己的職位提升到自己理想的位置,自己也想躋身管理層之列。
管理中最需要的就是領導力,因此,當你還在計劃的這幾年裡,就要向所屬的領導展示你的領導力,並讓他們知道你有這種能力,等到你即將得到晉升的時候,這將是一個加分,因為在管理崗位上,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領導力。
2.缺少領導力的原因
沒有經驗。尚未進入管理崗位或未得到提升的工作人員,首先屬於缺乏經驗者。企業會認為你的經驗還不夠好,或資歷還太淺。現在自己已經有了規劃想要升職,那麼先要努力積累經驗。無論是專業知識、自身職位,還是領導經驗,都能在職場耳濡目染下,悄然發生變化。
能力不足。因為是領導力,也就是說要有能力把自己的部下心服口服工作。假如你現在是下屬,你首先會聽誰的?能力強的?還是有魄力的?前一種情況就是已經有了領導能力,所以什麼事都難不倒他,後一種情況就是單靠一種「威懾力」來支撐,如果沒有前一種的支持,一切問題都只能是「輸人不輸陣」。看起來,無論怎樣,能力仍然很重要。無論是執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交流溝通的能力,都是一種閃耀的能量,有助於領導力的發揮。
缺乏信心。在我們仍處於升職階段的時候,對於領導能力比較缺乏的不自信也可以理解。一位管理人員,如果缺乏自信,或者是能力不足,或者是底氣不足,你可以去看看,他管理的員工是否比較懶,不聽話,甚至還會頂嘴,會由此對上司的領導能力產生了懷疑,連上司都不自信,怎麼能讓我信任你啊?信心這一點不用操練,它是由內而外自然散發的氣息。因此,如果前面兩點做了,相信信心就會隨之而來。
3.建立領導力的方法
以自己的立場來開始領導。許多年輕人說他們也想當領導,但手下沒人當領導。行家說,領導一件事,不需要你擔任什麼職位,無論你是否著手,你都可以開始領導。
找到問題後,馬上行動,把問題反饋給老闆,同時提出一兩條建議。職場高手說,如果你在提出問題的同時,至少提出一兩個潛在的解決方法建議,實際上你已經處於領先地位。它表明你並沒有旁觀,而是參與其中。即使你的計劃很糟糕,當你提出計劃的時候,也說明你是一個想要解決問題的人。
建議建立自己的人脈圈。為了自己的認知,需要了解其他部門的同事要做什麼工作?職場高手說,為其他部門的員工提供幫助是一個很好的社交網絡,不用擔心你要幫助誰,以及他們在組織架構中的地位有多高。與每個你認為自己有能力幫助的人接觸,在這個過程中了解組織的各個方面。
總結:其實,很多人誤解的是,只有管理者才有「領導力」。但實際上,許多下屬都有志向,有理想,想成為像領導者一樣出色的「管理者」。而且「領導力」是可以培養的,最好的階段是當下屬的時候,可以更好的學習自己的領導,讓時間來證明,讓升職的時候領導對自己的評價足夠「領導力」,那麼「管理者」的標籤也就在不遠處等著你。
作者/來源:第一職場學派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