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與飲茶 是人生不同的境界

2021-01-13 有數的酒

每一頓酒,都承載著一份情緒,

與兄弟、與志同道合之人,

無需多言,把酒言歡。

花看半開,酒飲微醺,

大度之人,必當豪爽,

必會盡興暢聊,開懷暢飲。

愛酒的人,性格開朗大度、不拘小節。當你青春正盛,那時的酒裡有熱血、有理想,有著闖蕩天地間的熱血!

當你步入中年,那時的酒裡有責任、有壓力,有最後一絲闖蕩天地間的勇氣。喝的是醬香白酒,愛的是自己和家人!

當你步入老年,那時的酒裡有豁達的心境、還有回望人生的感慨。喝的是醇厚的醬香白酒,愛的是這絢爛的一生!

當你青春年少,性格之中帶著血氣方剛,喜歡新鮮刺激的事物,而茶是苦澀、寡淡無味的。

當你步入社會,深刻體會到了生活的艱難和不易,期待在浮世繁華,重重壓力之下給心靈一個棲居之地。泡茶的過程可以讓心逐漸平靜,這時的茶是甘甜、清爽的。

當你步入老年,人生已走過了三分之二,茶葉的涅槃和沉浮猶如看到了自己的人生,只有經歷了千錘百鍊之後才能芬芳撲鼻,這時鐘愛的茶是濃鬱、醇厚的。

善飲酒者,雖沒有文人氣質,卻有鐵漢柔情,在和風細雨、烈日炎炎、天寒地凍、狂風暴雨,風沙漫天的環境中,堅韌不拔、坦坦蕩蕩品味酒的滋味。所以心是勇敢、奔放、柔軟的;思維像海水一樣寬廣、敏銳、周全。

善飲茶者,雖不易有瞬間奔騰不羈的四溢才情,但在明窗淨几、風日晴和、輕陰微雨、茂林修竹、荷亭避暑、清幽寺觀的環境中,神清氣爽、心平氣和地神領茶的滋味。所以心是清淨、閒適、平淡的;思維像琉璃般絢麗、清澈、透明。

以前,有數哥一直認為,喝茶很麻煩,燒水、洗茶、泡茶等等,規規太多,每道工序需要仔細把握才能使茶芳香四溢,且茶味苦澀寡淡。

而喝酒就不一樣了,三杯酒下肚心情愉悅,覺得喝酒夠豪邁、氣氛熱烈,直到後來才覺得,喝茶慢慢喝,好酒需要細細品。

有人愛酒有人嗜茶,只聽說過勸酒,卻沒聽過勸茶。越來越覺得酒中有些不得已,而喝茶卻是自願飲。酒和茶沒有誰優誰劣,現在酒成了可以快速交流情感的催化劑;而茶是獨坐窗前的寧靜和優雅。酒與茶,兩種狀態,一種人生,且行且珍惜。

有數醬酒,只為醬迷!

MORE | 更多精彩文章

「適量」飲酒有好處,但這五類人不宜喝,切記!

去茅臺鎮封一壇美酒 獻給自己生命中重要時刻

究竟有什麼魅力?懂酒的人只喝醬香酒?

相關焦點

  • 茶悟人生 飲茶也會上癮,大作家們的那份「茶緣」
    林語堂好茶,他在《茶與交友》一文中說,飲茶已成為社交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媒體。他在《生活的藝術》一文中說:「飲茶為整個國民的生活增色不少。」認為飲茶會使每個人的情緒振奮,精神也會好起來。他喜歡品茶但更喜歡「論茶」:「捧著一把茶壺,中國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質的精髓」。 飲茶也是老舍先生的嗜好。他認為「喝茶本身是一門藝術。」
  • 一個人喝酒是悶酒;一個人喝茶是境界
    一個人可以散步,喝酒
  • 喝酒的三個「境界」,年齡不到,體會不了,你在哪個境界呢?
    喝酒的三個「境界」,「最高」境界是不求大醉,只求微醺!年齡不到,體會不了,你在哪個境界呢,體會到了嗎?咱們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而且也喜歡喝酒,酒雖不是糧食,卻在餐桌上經常看到。關於喝酒,不同人有不用的看法,不同年齡有不同的喝法。
  • 喝酒的3層境界,大多數人只能到第2層
    道法有境界、學習有境界,咱們喝酒,也必須有境界!今天谷養康糧食酒就帶酒友們來聊一聊咱們喝酒的境界!第一種境界 微醺花看半開,酒飲微醺。微醺,是似醉未醉,酒精給人稍稍帶來麻痺的感覺。酣暢之時,酒精帶來的熱氣充滿全身,人體血流活絡,精神和思維都達到高潮,思維也開闊了數倍,是喝酒中最恰到的一種。此時,你會達到一種哲學境界,能夠說出很多平時說不出的深刻的話,看透人生,妙語金句頻出。
  • 健康|喝酒時的五個禁忌
    在中國古代,喝酒被認為是一種境界頗高的藝術享受和高雅舉動。喝酒不僅要運用到各種禮儀,還飽含許多學問。
  • 10種人生最高境界
    生命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忙中不說錯話,亂局不看錯人,複雜不走錯路。自律的最高境界:無功不受大祿,無助不受大理,無能不得大位。生活的最高境界:常與高人交往,閒與雅人相會,每與親人休閒。事業的最高境界:愛崗盡職無憾,養家小康無憂,自己開心無悔。榮譽的最高境界:你已遠離江湖,江湖還有你的傳說。喝酒的最高境界:你還知道他是誰,他已經不知道你是誰了。交友的最高境界:久不聯繫,常在心中。
  • 喝酒的九重境界,你喜歡哪一重?
    人與人之間,喝酒是有區別的,有區別就會產生境界。飲者可以分九重境界,快來看看你喝到過哪一重吧。第一重:小酌小酌怡情這是喝酒的休閒階段觥籌交錯,略帶矜持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作對第二重:微醺這是喝酒的體驗階段已經能夠感受到酒精帶來的神經刺激此時個個都像個詩人一副提筆就能寫詩的樣子
  • 賴高淮-窖父特曲:喝酒的四重境界,你是哪一種?
    中國社會凡事都講究個「境界」,那提到喝酒,有沒有「境界」一說呢?必須有!喝酒有四重境界,絕大多數人只「修煉」到第三重,你到了哪一重?一 沒有酒量,不懂酒美這是喝酒的第一重境界,沒有體會到喝白酒的樂趣,也沒有喝白酒的習慣。如果有人前來敬酒,則會以「不會喝酒」為理由生硬拒絕。如果遇上了實在拒絕不了的場合,也會淺淺的抿上一口,表情瞬間發生變化。很多人在真正認識酒的美妙之前,都屬於這種境界。
  • 馮友蘭:人生的意義與四種境界
    同樣的,假如我們能夠了解人生,人生便有意義,倘使我們不能了解人生,人生便無意義。各個人對於人生的了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存分別。境界的不同,是由於認識的互異;這,有如旅行遊山一樣,地質學家與詩人雖同往遊山,可是地質學家的觀感和詩人的觀感,卻大不相同。
  • 飲茶 | 如何防醉茶?
    喝酒會醉,飲茶也同樣會醉。醉茶多在空腹之時,飲了過量的濃茶而引起的。
  • 人生三境界,隨心隨緣
    人生三種境界,很多人知道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來的三種境界,成為無數人一生的追求,除了他提倡的境界,佛教中也有三種人生境界,第一種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種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種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 茶事 居易飲茶
    (《香爐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題東壁》)悠遊山林之間,與野鹿林鶴為伴,品飲清涼山泉,真是人生至樂。  白居易愛茶,每當友人送來新茶,往往令他欣喜不已,《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故情周匝向交親,新茗分張及病身。紅紙一封書後信,綠芽十片火前春。湯添勺水煎魚眼,末下刀圭攪麴塵。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
  • 十首描寫好心情的古詩,表達了十種不同的境界
    表達的方式不一樣,有的人喜歡喝酒,有的人喜歡唱歌,有的人喜歡寫詩。作為詩人,在心情好的時候,當然要寫詩。下面十首古詩,就是詩人高興心情的表達。詩人的追求不同,他為之高興的事情也不同,因此在詩中反映出的境界也不同。下面十首詩,雖同為抒發高興心情,但卻體現出了不同的境界。到底哪一種境界更高一些,可能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認識,那麼就由讀者自行做評判吧。
  • 喝酒分為4個境界,多數人只達到了第3個,你喝到了哪層境界?
    每個男人的生命中都有兩件重要的事情,品茶和喝酒,茶是用來談生意的,酒是用來交朋友的,美酒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有了,每個人的酒量都不一樣,有的不易醉,有的一杯就倒,但不能光憑酒量就來決定一個人要喝多少的酒,如果適量飲用的話,酒是個好東西,如果貪杯的話,則會招來禍事。
  • 人生的最高境界
    對於普通人來說,吃一頓美食是快樂的,買一輛車是快樂的,一個豪華的住宅也是快樂的,人生的事業成就都是快樂的。但這些快樂都並不長久。甚至在擁有的時候想擁有更多或害怕失去,往往快樂之後帶來更大的痛苦焦慮。我們每個人都沒有本質的不同,不管我們在做一件什麼樣的事情,進行一項什麼樣的事業,本質上都是追球心靈上的快樂幸福。但快樂是分層次和境界的。佛陀體悟到人生最高境界的快樂是恆久的,不因外界環境,物質,生死。離別,得失,而有所變化。這才是最高級的快樂。佛陀尋找到的解脫之道也非常的簡單。
  • 與古人PK喝酒的境界,你肯定拼不過這幾位
    與古人PK喝酒的境界,你肯定拼不過這幾位飲品即人品,從喝酒這件事兒上很大程度能了解這個人的品格。酒仙、酒痴、酒宗、酒禪.....古時飲酒之趣,盡在其中,快看看你是屬於哪一種?!孔子NO.01【酒宗】一代儒學宗師孔子愛喝酒嗎?
  • 詩茶人生:喝酒易醉,品茶優雅,人生大雅是什麼?
    而喝酒半杯卻摻進了半杯淚,酒摻淚啥滋味,只有飲者自己知道,恐怕是五味陳雜吧。這句詩明確的表示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待不同的事物,感受不一樣,飲酒品茶都是人生!其實品茶就是人生意境的品味!一杯青茗詩意濃!——01——喝茶的最佳境界是品,一個品字,意味深長。三口為品,是指慢慢飲,一口一口地啜。古有七分茶八分酒之說。茶倒七分剛好,酒飲八分正妙。七分茶是對客人和茶的尊敬。
  • 人生的最高境界:忍讓、獨處、包容、真誠
    南懷瑾說:「人生最高境界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高大上的修行,也是平常的生活瑣碎。學會了忍讓、獨處、包容、真誠,你的境界更上一層樓。1.忍讓:忍常人之所不能忍,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讓」是一種氣度,表面上是讓別人贏,實際上自己才是最大的贏家。
  • 正確飲茶需注意
    其實不然,它們劃分標準和本質的區別在於,製作工藝和茶葉中茶多酚的氧化程度不同。按茶葉發酵程度由高到低的順序,來看看這些茶之間的區別:01後發酵——黑茶黑茶的外觀呈黑色,和其他茶類不同的是,黑茶的發酵不是利用茶葉本身的酶,而是來自微生物產生的酶。
  • 從笑的不同情況看人生境界的六大層次
    但因何而笑,又構成了人生境界的不同。具體分為以下六大層次:第一層次,也是最高級別的人,是如寒山大士這樣的,他所理解的就是時空的本質,所以也有了那歷史瑰寶級的詩句。因此,我們將該層次命名為「寒山」。第二層次,是能夠直接理解第一層次的人,因為這並不容易做到。如寒山大士詩云:「上士讀我詩,把著滿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