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中肌損傷

2021-02-12 世界中醫骨傷聯盟

臀中肌損傷是骨傷科常見的病症之一,臀中肌起於骨盆的髂嵴,位於臀大肌和闊筋膜張肌之間。部分為臀大肌所覆蓋,肌肉沿髂嵴外下緣生長,呈開扇狀,向下集中止於股骨的大轉子處,臀中肌收縮可使大腿外展。在日常生活中,身體的運動如站立、行走、蹲起、下肢外展等動作,臀中肌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日久易造成損傷。久坐造成臀大肌力量減弱,臀中肌代償性勞損,從而臀髖部出現疼痛、活動受限等一系列臨床症狀,也可因臀部肌注藥物而出現臀中肌損傷。患者可選用止痛藥改善症狀,配合物理治療,一般預後可。

病因

      臀中肌損傷多是因為慢性勞損、不恰當的運動動作引起,醫源性的臀部肌注藥物刺激也可引起損傷,其好發於投擲類運動員和需要經常肌注藥物的人。

主要病因

       慢性勞損:在日常生活中長期反覆的行走、下蹲、彎腰動作,引起勞損,造成局部肌肉痙攣、無菌性炎症,繼而出現局部滲出、疤痕粘連,引起損傷。

       運動損傷:在運動過程中,因為不恰當的動作,如足內翻扭傷、投擲動作等,導致臀中肌受到牽拉刺激,從而引起局部充血、腫脹,從而出現損傷。

      醫源性損傷,在臀部肌注時,因針頭的機械刺激或者是藥物刺激,造成臀中肌損傷。

症狀

      臀中肌損傷的典型症狀為臀部疼痛,局部肌肉攣縮而影響臀部活動。若出現原因不明的臀髖部、小腿、足踝部位疼痛,也可能是臀中肌損傷的表現,部分患者會並發臀中肌廢用性萎縮症狀。

併發症

臀中肌廢用性萎縮

       若患者不及時治療,會因疼痛而出現活動量減少,或是臀中肌因攣縮而制動,久而久之會出現肌力下降、臀中肌廢用性萎縮。

需要做的檢查

體格檢查

      臀中肌損傷後多可在患側臀中肌觸及痛性結節,或條索狀物陽性反應點,陽性反應點多在髂骨嵴外側,即臀部外上象限,臀中肌起始部,按壓時可有同側臀、骶部的脹痛。但臀中肌緊張時,患肢單腿站立或大腿用力外展外旋時,可引發膝部症狀加重,同時梨狀肌緊張試驗可誘發臀中肌疼痛加重。

神經肌電圖檢查

      臀部神經肌電圖檢查可幫助診斷,若出現臀中肌損傷,肌電圖出現異常電位,當肌肉完全損傷時,記錄不到運動單位電位,慢性損傷可出現高大的電位。

臀部X線檢查

      排除局部骨折。

鑑別診斷

      股骨頸骨折與臀中肌損傷一樣,也會出現臀部疼痛、髖部活動受限等症狀,應注意區分。但是股骨頸骨折一般有明顯的外傷史,臀中肌損傷多是勞損引起。結合髖關節X線檢查,股骨頸骨折有明顯的骨折線,臀中肌損傷不會出現骨質改變,以此可鑑別。

治療

      臀中肌損傷的治療目的為緩解或消除疼痛、活動障礙等症狀,可以短期治療,口服止痛藥物,或局部痛點封閉治療,配合微波、紅外線等理療。

一般治療

      若應長期的臀部肌肉注射引起的臀中肌損傷,應注意避免該側肌肉注射。若是因勞損引起的損傷,應注意休息。

藥物治療

口服藥物

      若患者出現疼痛明顯,可使用非甾體類藥物來緩解症狀,非甾體類抗炎藥可作用於外周,產生中等程度的鎮痛作用,對臀中肌損傷引起的局部疼痛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可選用塞來昔布、布洛芬緩釋膠囊等。

局部痛點封閉治療

      對於有明顯壓痛點的患者,可在壓痛點注射0.5%的利多卡因加強的松龍,以起到消炎鎮痛的作用。

物理治療

      可採用局部微波療法,對臀中肌損傷有一定的鎮痛、解痙、消炎作用。也可使用紅外線理療,通過紅外線的溫熱作用,以起到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的作用。

預後

      臀中肌損傷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一般能治癒,不會影響患者的自然壽命。患者應定期複查,查看疾病的恢復情況。

飲食

      臀中肌損傷後患者可能活動量減少,腸蠕動減慢,為預防避免,飲食應忌辛辣,多吃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的食物。

飲食調理

       因臀中肌損傷,運動量下降,腸蠕動減慢,辛辣之品會誘發加重便秘,所以患者應忌辛辣食品,不要喝酒,不要吃辣椒、芥末等。

       宜多食用含纖維素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以幫助幫助大便成型,有利於排便,以利於疾病的恢復,可以適當的攝入西瓜、香蕉、菠菜、白菜、芹菜等。

護理

      臀中肌損傷患者需積極護理,應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加強肢體功能鍛鍊,監測病情變化。要特別注意觀察服用止痛藥後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及時處理。

日常護理

口服用藥

      病人應嚴格遵醫囑服用止痛藥物,觀察患者用藥後是否出現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同時要觀察用藥後的治療效果,及時記錄,告知醫生。

日常護理

      患者要適當的加強患肢的功能鍛鍊,但不應該暴力活動患側肢體。患者因疼痛、患肢活動受限,會引起患者情緒改變,病人應學會自我疏導情緒,臀中肌損傷可治可控,不必要過於焦慮、緊張。

預防

       對於臀中肌損傷的高危人群應定期篩查,一旦有發病傾向應及時診治。並且生活中應預防臀中肌損傷,注意日常防護,避免長期同一部位肌注藥物等。

預防措施

       在交通參與中、勞動中、運動中都應該做好防護,避免臀部外傷,引起臀中肌損傷。

      若需要長期臀部肌注,可以雙側臀部交替注射治療,避免長期同一部位注射,引起損傷。

宋永忠教授

宋永忠老師,世界中醫骨傷聯盟主席、CCTV-1健康顧問、天天養生堂健康嘉賓、北京北苑中醫門診部院長、團中央青企副秘書長、中醫師承導師、中醫世家、骨傷專家、京城名醫。秉承醫理、自成一脈;以宋氏中醫正骨、宋氏氣血調理,成為中式正骨的傳承核心 (治療患者數十萬人,培養正骨學生上萬人,收徒300多人)

【正骨傳承】第101期傳承班1月11-17日開課!宋永忠老師主講宋氏正骨●脊柱整脊●骨盆矯正術(臨床跟診 手把手教學)

相關焦點

  • 下背痛的元兇可能是臀中肌?教您幾招預防臀中肌勞損
    所以當您的臀中肌無力或者勞損時,您的步態可能會受到影響,您在單腿站立的時候還可能會搖晃不定噢~臀中肌如此重要,自然臀中肌損傷帶來的影響也是廣泛的,其損傷會帶來下背部疼痛、骨盆不穩、鴨步、膝關節損傷以及踝關節外翻等一系列連鎖反應。
  • 臀中肌勞損
    在日常生活中,身體的活動如行走、下蹲、彎腰等動作,臀中肌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日久容易損傷,出現局部肌肉的攣縮、結疤和粘連,使活動受限
  • 臀中肌應用解剖
    臀中肌前上部位於皮下,後下部位於臀大肌的下面,為扇形闊肌,其前方為闊筋膜張肌,後方為梨狀肌,全肌呈扇形。起自臀前線以上,臀後線以前的髂骨背面,髂嵴外唇,止於股骨大轉子尖端的上面和外側面。       臀中肌整個肌肉收縮可使大腿外展;在一腿負重時,對固定髖關節起重要作用。當大腿被固定時,則使骨盆側傾;受臀上神經(L4~S1)支配。.
  • 臀中肌步態全解及康復訓練
    當一側臀中肌受損者行走時,其處於擺動相的健側骨盆下降,軀幹向患側(支撐側)彎曲。同時,患側肩關節下掣來代償;由於骨盆下降使擺動相下肢相對延長,其髖、膝關節屈曲及踝關節背伸角度相應增大。雙側臀中肌受損時,其步態特徵為行走時上身左右交替搖擺,狀如鴨子,故又稱鴨步。
  • 臀大肌損傷(二)
    再來看一下疼痛性質,臀大肌損傷是緊縮樣鈍痛或脹痛,腰間盤突出症,麻痛,梨狀肌症候群是刀割樣,燒灼樣疼痛,第三腰椎橫突症候群是一側酸痛或鈍痛,對側腰部有牽掣痛,臀上皮神經卡壓症候群是刺痛、酸痛或撕裂樣疼痛。
  • 臀中肌步態分析、評估及康復訓練
    當一側臀中肌受損者行走時,其處於擺動相的健側骨盆下降,軀幹向患側(支撐側)彎曲。同時,患側肩關節下掣來代償;由於骨盆下降使擺動相下肢相對延長,其髖、膝關節屈曲及踝關節背伸角度相應增大。雙側臀中肌受損時,其步態特徵為行走時上身左右交替搖擺,狀如鴨子,故又稱鴨步。
  • 臀部疼痛|梨狀肌與臀中肌的故事
    臀中肌起於髂骨翼外面,止點於股骨大轉子,臀中肌後部位於臀大肌深層,為羽狀肌。臀中肌損傷的病因:身體的活動如行走、下蹲、彎腰等動作拉伸肌肉不當,出現局部肌肉的攣縮、結疤和粘連,使活動受限。繼而出現局部變性組織充血、腫脹,刺激周圍的神經、血管而出現症狀。
  • 你不知道的腰骶痛:臀中肌激痛點
    激痛點,源於英文的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的中文譯名,它是指骨骼肌肉能夠激發疼痛的某一特定位置,這個位置通常可以摸到一個疼痛結節和繃緊的肌纖維痙攣帶,觸壓時有疼痛加重和肌肉局部顫搐,可能引起遠端的牽涉痛。激痛點是很小的,屬於局部的肌肉痙攣或者攣縮,引發的原因主要是:過度負重、直接的受傷、反覆持久的肌肉收縮。
  • 臀中肌造成諸多的疼痛,酸痛,痠、麻、脹感不適原因你找到了嗎?
    臀中肌神經支配源於L4、5S1的臀上神經。此肌收縮時能外展和內旋大腿,是髖部主要的外展肌之一。單足站立時,此肌能保證骨盆在水平方面的穩定,對於維持人們正常的站立和行走功能,關係極大。人體身體的基本活動(行走、下蹲、彎腰)等動作,臀中肌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日夜作用會使其容易損傷,出現局部肌肉的攣縮、結疤和粘連,導致活動受限。並且人是不斷運動的,損傷部位不斷受牽拉和刺激,使局部變性組織充血、腫脹,刺激周圍的血管而出現症狀。
  • 【臀中肌】保髖康復的「戰鬥肌」,這個肌肉,看了以後你還敢忽視?
    臀中肌對於所有髖周肌肉來說,責任尤其重大,它除了負責大腿外展外旋,更重要的是,維持行走單腿站立時骨盆的穩定,臀中肌,春風十裡都不如你呀!3、臀中肌損傷是臨床常見的病損之一,腰臀部酸痛、不適,勞累後加重,多數患者無臀部症狀,但患側小腿的酸脹不適感甚至發涼、發木,伸膝時,時有抽筋感。
  • 解剖知識|臀大肌損傷(二)
    ,跟大家解釋一下,臀大肌受臀下神經支配,由於外周神經損傷的原因,部分外傷手術後病人或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臀肌攣縮現象,他們的臀大肌是緊張而無力的,臀大肌無力時伸髖肌群也是無力的,表現為站立狀態中,軀幹保持後傾,導致被動伸髖,身體的重力線不居中,而是通過髖關節的後方,雙側肩關節隨重力線後移,同時控制軀幹的慣性向前,於是形成挺胸凸腹塌腰的臀大肌無力步態,也就是俗稱的鵝步態。
  • 腰痛肌原來是這塊肌(臀中肌)
    2、臀中肌症候群臀中肌症候群為發生於臀中肌的肌筋膜痛。捫診可發現臀中肌中的激痛點,或有痛性筋束。激痛點可一個或多個,可出現在臀中肌前、中、後部。按壓激痛點或痛性筋束可複製與平時相似的局部疼痛及下肢的擴散痛。臀中肌症候群可同時合併其他部位的肌筋膜痛,常見為梨狀肌、骶棘肌、腰方肌等,使症狀、體徵趨向複雜化。本症的診斷依靠局限於臀中肌內的壓痛點或激痛點,無神經根性刺激症狀,無真正的放射痛,直腿抬高試驗局限於臀部痛,小腿的神經系檢查陰性。
  • 臀(4個方位)腿(5個方位)的疼痛意義
    ②若在臀上皮神經稍下方查得約手指粗細,由內上區斜向外下,指向大轉子方向的肌束,較僵硬、壓痛,此為痙攣的臀中肌。損傷的臀中肌、闊筋膜張肌與髂脛束損傷同是引起大腿外側痛的主因。闊筋膜張肌位於臀部最外側,可於髂前上棘下方觸及,損傷時,也可觸及僵硬的痙攣肌束,較臀中肌略小。
  • 臀中肌 臀小肌
    臀中肌起於髂嵴緣下兩橫指,髂前上棘到髂後上棘的弧形線上,它覆蓋了整個髂骨翼的外側,它位於臀部外側面的淺層,向下呈貝殼樣附著於股骨大轉子的外側面,我們常把它均勻的分為前中後三束進行論述。臀小肌臀小肌位於臀中肌的深面,在臀部的後外側,它起於髂嵴緣到股骨大轉子連線的中上1/3的弧形線上,它如貝殼樣止於股骨大轉子前面。臀中肌和臀小肌都位於髂骨翼的外側,都形如扇貝,都止於股骨大轉子,我們根據它們的解剖和相同的功能把它們分為三束,統一論述。
  • 臀中肌
    原理:在走路時,保持軀幹正直,髖相對固定,在提腿跨步時由臀中肌和臀小肌收縮抬高。鍛鍊的基本動作:如站立側踢腿,側臥負重踢腿,可以發展臀中肌和臀小肌的力量。患者口服活血化瘀藥物並行理療10 d後症狀明顯好轉,複查MR示左臀中肌病變明顯好轉。臀中肌起於髂嵴外側,止於股骨大轉子,在日常活動中如行走、下蹲、彎腰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容易受到反覆的應力牽拉從而引起該處肌肉、筋膜等軟組織的無菌性炎症反應,產生相應疼痛症狀,即稱臀中肌症候群,女性相對多見。
  • 論臀中肌、臀小肌的重要性
    臀小肌臀中肌雖然是短小的肌肉,但是其有著重要的功能,我們很多人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臀大肌上,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臀中肌、臀小肌的功能解剖
  • 臀型不美麗,請練臀中肌!
    先來了解一下臀中肌?臀中肌位於臀大肌的深層,起於髂嵴外側,止於股骨大轉子,為羽狀肌。:臀中肌在收縮時能外展和內旋大腿,是髖部主要的外展肌之一。單腳站立時,臀中肌能夠保證骨盆在水平方面的穩定,對於維持人們正常的站立和行走功能,關係極大。臀中肌是深層肌肉,在跑動過程中,它的主要作用起穩定作用,在腳觸地的過程中,它可以緩衝骨盆向異側下方運動的力量。這種對骨盆運動的反做用力可以防止髖部的過度搖晃。
  • 臀中肌的功能解剖
    臀中肌解剖位置臀中肌功能臀中肌主要作用於步態周期,特別是在開始接觸地面和步態周期的支撐中期階段。臀中肌負責保持骨盆的姿勢。臀中肌的力量控制可能是實現高效的跑步生物力學模式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臀中肌部分負責作用於下肢的穩定機制,這也將有助於下肢各部分的排列的一致性。患者繼續進行步態循環並進入支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