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王雪峰,1977年4月出生,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當代水彩水粉畫研究院創作員,中國水彩水粉畫藝術家聯盟委員會會員,中國·國際水彩畫家聯盟成員,中國水彩商城籤約畫家,駐馬店市美術家協會理事,正陽縣美術家協會主席。
水彩作品《老驥暮年》《靜靜歲月》《那年那月那場雪》分別入選第22屆、第23屆、第24屆河南省美術新人新作展並獲獎。2019年,水彩作品《溪石不語》入選第一屆澳大利亞國際水彩畫展。2020年2月,水彩作品《大地已經甦醒》和《天籟——靜聽有聲》入選2020中國水彩畫家新春新作展。2020年3月,水彩作品《等待黎明》在「水彩寫生」公眾平臺參加義賣,善款全部捐給武漢協和醫院。2020年4月,水彩作品《風雨歸途》入選馬蒂尼《春之聲》國際水彩大聯展。
文/全媒體記者 郭建光
「二十四節氣這個題材吸引我很久了。」兩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畫家王雪峰在網上看到一篇關於介紹二十四節氣的文章,裡面關於節氣的插圖深深地打動了他。插圖清新質樸、簡潔凝練,但細品又覺得缺少了點兒什麼,於是王雪峰專門去網上搜索,發現大都是一些寥寥幾筆的小品或者插畫,他心中不免有幾許失落,但同時也讓其萌生了用水彩的形式進行二十四節氣系列創作的想法。
在選材上,王雪峰搜集了大量的素材,反覆比較,優中選精,既想涵蓋我國的廣博地域,又想突出各地獨特風貌,力爭做到多樣與統一的完美結合。為此,他選取了煙雨迷濛的江南水鄉、層疊連綿的南方梯田、沃野千裡的中原大地、遼闊蒼涼的西北草原、千裡冰封的北國雪原等。在格調上,有春江水暖、秋水長天、夏日長風、冬雪漫天、小橋流水、長河落日、月色朦朧、衰草連天,而這一切都需要以傳統的筆觸浸潤,從而讓中國元素自然顯現。
楊柳依依,春江水暖,水霧蒼茫。從立春下筆,王雪峰描摹著自己心中的故鄉。關於故鄉的記憶,從雨水中的草木萌生,到蒼鷹振翅長空,都是驚蟄時節異於平常的物候。
王雪峰把繪畫作為人生的追求,不僅源於生活更要高於生活,他用生活的感悟開啟一個全新的視覺,繪畫技巧與內心靈動相結合,描摹著自己的故鄉。
「每一幅畫都需要做足畫外功夫,查找資料,凝神靜氣,掃去浮躁,一遍遍描摹。」王雪峰肯下苦功夫,他伏案揮毫,稍有不滿意就推倒重來,絕不留絲毫遺憾,一定要把最好的畫作呈現出來。
王雪峰對每一幅畫都精益求精,每一片草葉,每一座房屋,每一株樹木,每一條小徑都力求還原出其微妙的變化。正是這種變化,使得中原大地四季分明,似乎能夠透過畫面感知到厚厚積雪的瓦屋下,一家人團聚時觥籌交錯、推杯換盞的歡悅。這一定是人間的煙火氣息,也一定是畫家對生活、生命的感悟。
經過長達一年的準備,王雪峰的《二十四節氣》系列水彩畫一面世就引起關注,不少人詢問他畫外的故事,他總是短暫緘默,內心曾經的掙扎、苦惱與無助,不道於人知。
曾經因為所帶的美術班的學生創造了高升學率的奇蹟,王雪峰成為學生家長心目中的好老師。後來,他被檢查出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在北京安貞醫院接受了體外心臟手術。術後醫生告誡他無法再從事高強度的教學工作。王雪峰無法放下畫筆,在妻子的鼓勵下,仍舊一幅接著一幅畫出心中的最美畫面。
在王雪峰心中,妻子是最溫暖的那團光,兩人相敬如賓,生死相依,不離不棄。「不僅我生病後對我精心照顧,而且還在繪畫上給予我全力支持,這些都是我在繪畫路上跋涉的不竭動力。」王雪峰告訴記者。經歷過生死的畫家,內心對生命、對人生有著透徹的體悟,他說,他要只爭朝夕,惜時如金,用心作畫,回饋這個多彩的世界。
1、凡本網註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駐馬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