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你再善良,這3件事也不能讓,不然別人老欺負你

2020-12-14 安徽綜藝

我們都知道人善被人欺的道理,所以我們的善良要有個度,千萬不要一味地善良,如果我們一味地善良就會被別人變本加厲的欺負。

所以,做人不能太過於軟弱,太過軟弱的人就會一直被人欺負,你越是退讓,他就越是過分。所以,你千萬不要一味地忍讓,只有你變得不再好欺負了,別人才不會,沒完沒了地欺負你。

你人即使再好,也要注意有些事情你是不能忍讓的,這種事情越是忍讓,越是會讓別人越來越過分,你要注意無論如何這3種事情是不能忍讓的。

觸及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我們經常聽到做人要有底線,這句話,但是你知道什麼是底線嗎?簡單來說,底線就是一個人做人最起碼的標準,是我們在與別人的交往中不能逾越的準則。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底線,在家裡的時候家規就是底線;在學校的時候校規就是底線;在社會上的時候校規就是底線。

在與別人交往的時候一定要雙方互相知道底線,一旦你的底線被觸碰,就要警告對方。這樣別人才會對你尊重,才不會逾越你的底線。若是別人經常逾越你的底線,那你底線以下的事情來為難你,而你不去警告、制止,那麼你就會經常的被人欺負,而你的底線也就會越變越低,最後自己就沒有原則。

害到自己的家人

家人是一個人的一生最重要的,父母把我們從小拉扯到大,他們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我們,他們辛辛苦苦、任勞任怨、不求回報。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我們的家人,即使你是一個特別老實的人,你也要好好地保護好自己的家人。

我們可以接受別人給我們的傷害,但是如果這種傷害波及到了家人,就不能夠忍受了,我們一定要反抗,與別人爭鬥。如果你不反抗,那麼你就會被別人看不起,如果你連這種事情都可忍受,那麼別人將更加肆無忌憚地對你。

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事

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千萬不要退讓,如果你不爭不搶,那麼別人就像是吸血鬼一樣,把你身上的最後一滴血喝乾。當別人的行為侵犯的我們的利益的時候,就應該反擊,不要退讓,你在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上退讓,別人只會更進一步來侵犯。所以,善良要講究分寸,善良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千萬不要讓人覺得你好欺負。

王陽明的智慧,是真正的人生大智慧,幾百年來他的思想都受到別人的尊崇,《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這本書經久不衰,他的思想不僅在中國廣為流傳,在海外也受到許多國家的歡迎。閒來無事的時候,看一看本書,都是人生的大智慧,放下手機走入國學的殿堂,提高自己的學識,掌握人生的道理。

相關焦點

  • 王陽明:一個人,不管有多善良,也要在這3件事上「心狠」一點
    都說心軟的人很善良,的確如此,可是心軟過了頭就是懦弱,成為一個軟柿子,任人拿捏了。善良要保持,可是要學會分辨,學會維護。尤其是男人,身上擔負的更多,太心軟往往會耽誤事,所以說,適當在一些方面「狠」起來,反而會促進我們的發展。
  • 一個人就算再善良,在有些事上也得硬氣點,這樣才不會被欺負!
    不然你這一生總是忍讓,從來就沒有強硬的時候,那麼就會出現「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的局面,這樣將很難過好這一生。凡事都應該有一個限度,也就是善良需要有個度,忍讓和退步也得有個度。什麼事情都不能過了頭,如果善良過了頭就是愚昧,忍讓退步過了頭就是軟弱。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為人處世,對這3件事要「狠」
    明代思想家,心學創始人王陽明說過:「心軟之人一生窮」。心軟的人,會對誰都很仁慈,自己會被誤認為好欺負,所以王陽明會認為會「一生窮」。為人處世,要對著3件事「狠」下來。2、對觸碰底線的人要「狠」常會把心軟的人比喻成「軟柿子」,認為他們好欺負,就一再觸碰他們的底線。有時自己的忍耐,換來的不會是別人的尊重,而是別人得寸進尺。所以我們要對那些觸碰我們底線的人,心狠一點兒,用強硬的態度告訴他們,自己不是順便就可以招惹的。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人生在世,要對這3件事「硬起來」
    如果問你,什麼樣的人最好欺負,十有八九是老實人,心軟的人,這也正回答了,為什麼王陽明說「心軟的人一生窮」。當然,並不是說心軟不好,但心軟也要分情況。人生在世,無論是心軟之人還是心狠的人,在這3件事上都要學會「硬起來」。
  • 王陽明告誡:做人脾氣再大,對這3件事能「忍」的,才是真有本事
    王陽明告誡:做人脾氣再大,對這3件事能「忍」的,才是真有本事1.面對別人的炫耀,忍住吐槽人人都有虛榮心,都想在別人面前展現出更好的樣子,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滿足虛榮心的驅使下,人們總喜歡向周圍人炫耀自己。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為人處世,要對這幾件事「心狠」
    明代思想家,心學創始人王陽明曾說過:「心軟之人一生窮」。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曾國藩、蔣介石等人對王陽明非常推崇,「儒道中最得力的,就是中國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學。「心軟之人一生窮」心軟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卻是一種不公平的善良。
  • 王陽明:「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真正的善良氛圍這3個等級
    在生活中,是你的不必強求,該得既得,以自己感染對方。人生不易,可以為了生活卑躬屈膝,但不能是沒有尊嚴的那種。心可以因為感情投降,但不能超越了自己的底線。陽明的心學:認為人心是可以向善,也可以向惡的。並且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還要從中能夠收穫到快樂——不然那就是「偽善」。之前看到過這樣的一段話:「你覺得流浪貓什麼時候最可憐?」「在垃圾堆裡找吃的?」「不是,是在你給它買了最好的貓罐頭,走之前還摸了摸它的頭之後。」
  • 做人,不要在三件事上太老實,會被欺負的
    老祖宗不是常說:「老實的人,難有福氣」,其實做人,不要在三件事上老實,不然會被欺負的。一個人有沒有福氣,有時通過他被欺負時如何回應也能看出來,很準。此文獻給性格老實的人,你們不用太自卑,也不用覺得「老實」是什麼缺點,只要用對了地方,鏽鐵也能變黃金。
  • 在職場中,如何不被別人欺負,請牢記這3個忠告,沒人再敢碰你
    在職場中,要想不被別人欺負,你需要做到以下3點:01、吃虧要吃在明處,要吃得有價值中國有句古話:「吃虧是福。」對於老實人來說,吃虧是常有的事情,但吃虧可以,吃虧要吃在明處,不要吃啞巴虧,否則就是白吃。一次,關雎爾出於好心幫助同事,最後由於同事的錯誤,她替人背了黑鍋,那位同事也沒有感激她……在職場中,同事之間相互幫助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幫助別人也要有個度。有一種虧堅決不能吃,那就是替人背黑鍋,這會毀了你在公司的前程。有時,當別人欺負你的時候,如果你一味地忍讓,別人可能就會變本加厲地欺負你。
  • 王陽明:男人不管多委屈,和別人聊天時,都不要輕易說這3件事
    在《王陽明全書》中,記錄了王陽明(原名王守仁)不凡的人生經歷,以及他的人生智慧,道出了說話的智慧。王陽明:男人不管多委屈,和別人聊天時,都不要輕易說這3件事第一件事:不說氣話怨話。抱怨別人,不如反省自己。人心的諸多不順心、不如意的事,內因是最主要的。只要自己吃一塹長一智,才能不斷進步。有時間發牢騷,還不如多找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第二件事:不要輕易談論自己的過往。讓你覺得心裡充滿怨氣的事逢人便說,就會讓人感覺這個人的怨氣好重。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為人處世,要對這幾件事「心狠「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為人處世,要對這幾件事「心狠」明代思想家,心學創始人王陽明曾說過:「心軟之人一生窮」。王陽明是什麼人?王陽明,浙江餘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王陽明所說的「心軟之人一生窮」到底是什麼意思,人生在世,要對哪幾件事心狠?第一件事,心軟之人,對自己的兒女,要學會「心狠」有人疑惑,為什麼要對自己的兒女心狠呢?自己的兒女難道不應該捧在手心裡,含在嘴裡疼愛嗎?但你要知道的是,疼愛孩子可以,但是過度疼愛孩子就變成了一種溺愛。
  • 老實人牢記3句話,硬氣起來,沒人再敢欺負你
    無論職場或者生活中,有時候就因為老實人脾氣好,沒有花花腸子,經常被人欺負,活幹得最多,功勞卻被別人搶了;被同事要求幫這忙,幫那忙,結果自己工作沒做好,被領導批;明明不是自己的過錯,卻被人甩鍋,想想很是鬱悶。老實人沒有錯,牢記這3句話,讓人不再敢欺負你。一、明辨是非,小事寬容,原則問題堅決不退讓生活中老實人寬厚,容忍,不喜歡與人計較,這是美德。
  • 你和同事的關係再好,也不能說這3件事,不然會被嫌棄
    你和同事的關係再好,也不能說這3件事,不然會被嫌棄我們都明白職場上不是給我們去交朋友的,但是當在職場上遇到幾個和我們關係很好的同是時,我們還是會特別開心的。畢竟在日常勞累的工作狀態中,有幾個能和自己說上話的人是十分不容易的。我們都想好好珍惜這段感情。
  • 不想惹是生非的人,切記王陽明這段語錄,能讓你避免很多禍端!
    但自己受了委屈,那些人依舊還為難他家裡人,他就會站起來反抗,就不會再忍,最後哪怕惹是生非了,他也覺得在理,這也是先禮後兵,其實禮也算不上,有些人活著,可以忍受別人的欺負,但不能忍受別人欺負自己親人。就像《海賊王》裡紅髮香克斯一樣,自己被人打了,還傻笑,但是別人卻欺負自己朋友了,就立馬露出自己真實可怕的一面。
  • 王陽明大智慧:你人生最大的弱點就是,沒看透這5件事
    你人生最大的弱點就是,沒看透這5件事01、不要在意得失王陽明曾說 :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02、不要在意別人的閒話王陽明的心學和程朱理學相違背,於是那時候,都說王陽明的閒話,面對別人的冷嘲熱諷,王陽明就說: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任他功夫有進有退。
  • 「好事做盡,福報漸遠」:人再善良,也要在這三件事上留有餘地!
    意思是,我們在為人處世上,要掌握好分寸感,無論什麼事情,都要有一個度,而一旦我們將事情做絕了,那麼,這件事的最終結果,非但不會令我們感覺到滿意,反而會朝著我們預想的,相反的方向去發展。我們即使再善良,再無私,那麼,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也不能不留餘地地將自己的全部都給予對方,不然的話,對方心裡就會覺得我們對他好是理所應當,他對我們自然也就不會再有感恩之心和滿足之心。
  • 做人再善良,也不要對這3種人心軟,該狠心時就狠心!
    老實善良的人一般心很軟,經常處於很被動的地位,所以很容易受到欺負。不是有句古話說:「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就算你再善良,也要取決於當時的情況和對象。不要把善良變成愚蠢,不能對每個人都心軟。世界上的小人那麼多,要是著了小人的道怎麼辦呢?
  • 越是善良,欺負你的人就會泛濫(精闢)
    越是善良,欺負你的人就會越來越多!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古人的話,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人活一生,怕的東西越多,那我們受到的委屈就會越多,欺負我們的人,也會泛濫開來!做人,強硬一點,什麼都不怕,這樣,欺負的人卻少了!人生就是這樣的,你強他弱,你弱他強!
  • 不要因4個習慣,讓別人覺得你太好欺負,得改
    但是,每一個有故事的職場人,都會這樣問你:「你是沒被別人欺負過,還是經常就是你欺負別人呢?這種話,也就你站著說話腰不疼」!無論是生活中,還是職場,都需要我們的善良,可一旦我們的善良被那些不懷好意的人利用,善良就會變成別人欺負自己的「工具」。職場中,你善良,經常被別人欺負,並不是你身邊的人都是壞人。而是面對壞人,你沒能狠下心來,你用了錯誤的方式去對待。
  • 王陽明:一個人能不能走出低谷,關鍵在於這3件事,可以扭轉乾坤
    在王陽明的書中那些困擾多年的問題和迷惑,在王陽明的字裡行間都能得到解答。王陽明曾經說過,一個人止步不前的原因在於這3個地方,導致無法走出低谷,早知道早受益!1、不問過去,活在當下王陽明說:「過去未來事,思至何益?徒放心耳」過去的事情已經成為定局,我們在想也是無濟於事,只能徒增自己的煩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