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蘇瑞,個人微信號: surui0512 關注我!
健康養生
葷素搭配,生活美味。炎熱的夏日,大魚大肉的油膩似乎讓我們的胃難以應付,我們不是素食主義,但葷素搭配我覺得是必須的,吃慣了家常菜大眾菜,不妨嘗嘗美味的素食,也許你會喜歡上的,另外減肥的MM 千萬不要錯過哦。
算是蘇州最老牌的素齋館。這家店的仿葷菜做的很有水平,不論從外觀還是口感上,基本上都可以以假亂真了。經典的蘇幫仿葷菜更是一絕,例如響油鱔糊就巧妙地借用香菇絲代替鱔絲,外酥裡嫩,十分美味。
人均:35元
招牌:素雞、糖醋排骨、響油鱔糊
地址:金閶區桐涇北路西園弄5號
這也是一家很有名的仿葷素食館,店主是臺灣人。就像店名一樣,店裡的食材大多是有機食物,很自然很健康。除去傳統的素食菜餚外,還罕見的出現了仿葷的洋快餐,例如素漢堡、菲力牛排等等,很受孩子歡迎。
人均:70元
招牌:乾坤福袋、菲力牛排、胡麻面線
地址:中新大道西8號馨都廣場1B商鋪113號(普慈牙科旁)
坐落於風雅小資的十全街上,這家店也染上了這種氛圍。店裡的仿葷菜和全素菜都有,而且味道都很純正。譬如吃炸雞翅,看得出是豆腐皮,但色澤金黃,加之炸制的醬料,口感很現代。
人均:79元
招牌:京都排骨、五仁饅頭、香辣小雞翅
地址:蘇州滄浪區十全街650號(近鳳凰街)
環境優雅,古色古香。相比有著仿葷、辣味食物的素菜館,五觀堂算比較嚴格級別的素菜了。聽著古箏音樂感覺心很靜,菜品都很有特色,色香味俱全,腐皮是師傅現做的,很好吃,翡翠蒸餃和五穀雜糧飯也很好吃。
人均:93元
招牌:烤土豆、五福布袋、一品鮮、碧螺春厚味菇
地址:工業園區李公堤三期15號樓
一家很有特色的自助素菜館哦,所有菜品都由素菜製成,不過如果不加強調這是一家素菜館,感覺真的和普通的自助餐館差不多。裡面的仿葷菜不錯,值得一試。
人均:59元
招牌:杏仁茶、素火鍋、喜歡像肉一樣的素菜
地址:工業園區李公堤4期(撈王旁)
印象中是蘇州第一家素食自助餐店,菜品都做的很精緻。酥皮湯和焗烤白菜還蠻好吃的,榴槤酥也還可以,素食有些都是仿葷的形式,外形和口感都很像真的肉肉哦~還會有火鍋、水果和各式小點心等。
人均:68元
招牌:酥皮湯、榴槤酥、回鍋肉
地址:高新區塔園路117號二樓三樓(近樂購超市)
蘇州七元自助餐,三個主食、六菜一湯,在每樣菜前都標出了「清淡」、「鹹」、「辣」三種不同的口味,同時還為喜歡麵食的朋友準備了饅頭,餃子,面等,頗為豐盛。用餐完畢還可以品茶、閱讀,以茶會友,每天晚上還有讀書會。
人均:7元
招牌:赤豆粥、醃辣蔬菜
地址:平江區平江路張家橋浜5號(平江路洛七咖啡旁小巷40米或中張家巷崑曲博物館對面)
素麵多用各色菇類、筍、黃花菜、青菜等原料,用菜油熬製素食材做成筍油、蕈油,提鮮。入面則清鮮清甜,秉承蘇式面的風格。去重圓寺燒香拜佛,欣賞風景,順便吃一碗清淨的素麵便是周末很健康清新的一次出行了。
人均:16元
招牌:素什錦麵、水芹炒香乾、淨素包
地址:工業園區唯亭鎮陽澄半島蘇重元寺8號門內
成大舍的菜餚、茶點是頗具特色的,不僅因為個個都是純素的,而且每一種都是老蘇州記憶中的。仿葷素做的也是一絕,和原菜比起來看起來吃起來真的有種傻傻分不清的感覺。
人均:80元
招牌:豬排、紅燒獅子頭、銀杏百合秋葵
地址:石湖風景區東入口南商業街D座(怡香春竹西側)
這家素食館的位置有些偏僻,可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嘛。裡面的環境十分雅致,帶有淡淡的禪意。菜品方面也很不錯,爆炒腰花和炸豬排這兩道仿葷菜都很有特色,算是招牌。
人均:51元
招牌:爆炒腰花、腐皮卷、炸豬排
地址:滄浪區蘇綸場29號樓(人民路239號 人民橋家樂福)
素菜葷做,比較有特色。紅燒獅子頭足以以假亂真,咖喱雞齋可能加了煉乳,口感獨特。豆製品做的很獨特很美味。球球味道很好。環境不錯,服務態度好。
人均:60元
招牌:大豆豬排、豆製品系列
地址:景德路529號(慈濟對面)
雨花齋
雨花齋餐廳在全國有40多家!不是某個人或某幾個人的私產,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的發起人——浙江建安廣安禪寺的前主持文全長老。不圖什麼「做了就好,吃了就好。」這個「好了」的遺願讓「雨花齋」蓬勃延續了下去。人們因此親切地稱文全長老「雨花老人」。
人均:免費
地址:木瀆靈天路,芭堤雅娛樂休閒廣場
除了以上這些蘇城美味素菜館,在蘇州深山寺廟裡還有很多美味的素齋面,將素食進行到底啦。寺內素麵部的素麵很是有名,不少人慕名而去。 老蘇州都知道一句有關靈巖山和隔壁天平山的諺語:「靈巖一碗麵,天平一口湯」,說明靈巖山的一碗素麵是一絕,也是許多蘇州人兒時的回憶。推薦面:香菇面、素麵、雙菇面。
花山樹木菇鬱,濃可蔽日,遠望如同一道翠屏,幽幽清綠,碎石古道依谷蛇蜒,寒泉孱孱流淌,宛若世外桃源,景致清遠,到此有隔凡入仙出生之感。花山翠巖寺的素麵湯汁鮮美,爬到花山山腰上歇歇腳,這時正好也有些餓,所以會覺得素麵特別好吃。
不愧為寒山寺的素麵啊。端上來時,麵條就整整齊齊疊放在碗底,像唐宋的格律詩一樣古拙而規範。用筷子一挑,頓時活了。寒山寺的素麵是平和的。清湯,寡水,頂多擱了點漁火作味精,灑了點霜花代蔥花。卻意味深長。
在晨曦中的古剎寧邦寺聞鍾品一碗素麵;安靜閒適的坐在寧邦精舍品一壺山泉沏成的穹窿春茶;在夕陽餘暉中伴著陣陣鈴鐺聲沿著上真觀的紅牆跟踱步,或許對於人生會有新的領悟!
蕈是一種野生菌類,面上湯內散布著深棕色的蕈塊,清香撲鼻,引人食慾。麵條入口,鮮、香、滑的感覺依次在口中瀰漫開。輕輕咀嚼,唇齒間,面的糯軟與蕈的脆嫩相得益彰。合著麵湯咽下,一路潺潺而下,一直熨帖到胃。
重元寺的素麵製作工藝講究,那個湯就要熬製4個多小時,湯裡有很多中藥,但吃不出中藥味道,藥味在熬製中已經散開了,剩下的就是醇香厚重的湯底,喝一口湯,唇齒留香,回味無窮呀。那個麵條也很筋道,有咬頭,湯裡還有很多菌類和時令蔬菜。總之,這是素麵中的極品。
文殊寺腳下的麵館吃素麵。一客智慧面,碗大量足。大湯鍋下的蘇州麵條,軟硬適中,有咬勁,外加一份素什錦,有香菇、豆乾、芹菜、黃豆芽,色香味俱佳。
有網友說在文殊寺吃碗麵走出麵館,見廊下許多人在認真揀素菜、擇黃豆芽的根須,還有僧人幫忙。我們吃的素什錦就是這樣整理的,食材原料安全,清潔衛生,這碗面是真正的禪面、慧面。
相關閱讀(直接點擊)
分類閱讀(直接點擊):
-
更多精彩內容,
關注「蘇州情調」
微信號:szs0512
掃一掃、或長按二維碼
小編蘇瑞,微信 surui0512(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