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也有殘暴的一面,還被海外報紙揭露了

2020-12-14 煮酒君

提起近代的南京城,我們最容易想到的悲劇是否就是那一次日軍揮起屠刀?亦或者是張勳帶著他的"辮子軍"在南京製造了一次又一次浩劫?

有多少朋友,會將化作人間煉獄的南京和晚清名臣曾國藩聯繫在一起?

在1860年6月13的《華北先驅周報》(又名《華北捷報》、《先鋒報》)上,刊載了一封信件。信裡這樣寫到:

"太倉被佔領的次日,上午十一時光景,有一大批俘虜被押送到衛康新附近清軍營地。這批太平軍,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從剛出世的嬰孩,到80歲蹣跚而行的老翁,從懷孕的婦人,到10至8歲的姑娘,無所不有。清軍把這些婦女和姑娘,交給一批流氓強姦,再拖回來把他們處死。有些少女,劊子手將她們翻轉來面朝天,撕去衣服,然後用刀直剖到胸口。這些劊子手做剖腹工作,能不傷五臟,並且伸手進胸膛,把一棵冒熱氣的心掏出來。被害的人,直瞪著眼,看他們幹這樣慘無人道的事。還有很多吃奶的嬰兒,也從母親懷裡奪去剖腹。很多太平軍俘虜,不但被剖腹,而且還受凌遲酷刑,他們的衣服被剝光,每個人被綁在一根木樁上面,受到了最精細的殘忍酷刑。他們身體的各部分全被刺入了箭族,血流如注。這種酷刑還不能滿足那些刑卒的魔鬼般的惡念,於是又換了別種方法。劊子手們割下他們一塊一塊的肉,有時塞到他們的嘴裡,有時則拋向喧譁的觀眾之中。令人不忍卒睹這些可憐的人們在數小時內都一直痛苦地扭動著。大約在日落時分,他們被一個獸性的清軍劊子手押到刑場上,這傢伙手裡拿著刀,急欲把自己的雙手染滿鮮血,簡直像個魔鬼的化身。他抓住這些不幸的犧牲者,威風凜凜地把他們拖到前面,嘲笑他們,侮辱他們,然後把他們亂剁亂砍,用刀來回鋸著,最後才把他們的頭砍斷一大部分,總算結束了他們的痛苦。"

《華北先驅周報》是一份英文報紙,其創始人是一名英國商人,報刊的總部也設立在上海的英租界。所以這家報紙敢直白地刊載這樣一封信,告訴世人近來在被清軍攻破的原本由太平天國佔領的地界裡發生了什麼事。而造就這些人間煉獄的,正是曾國藩。

鹹豐元年(1850),洪秀全在廣西金田起義,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此後幾年間,太平軍勢如破竹,甚至一路北上威脅華北地區,清軍不得不投入大量兵力剿滅這群賊人。

鹹豐三年(1853)天平軍定都南京(即太平天國所稱的"天京")後,清軍就在江南和江北設立了大本營,開始了長達八年的苦攻南京城之戰。

鹹豐八年(1856),清軍在江北的大本營被太平軍攻破。兩年後,江南的大本營也被太平軍摧毀。眼看著的清軍快要對太平軍束手無策,曾國藩與湖北巡撫胡林翼一道率5萬餘湘軍,從水陸兩路攻向了太平天國守衛南京的要地安慶(今安徽省安慶市)。

曾國藩命三弟曾國荃與提督楊載福率水陸軍共計萬餘人圍城,命副都督多隆阿和按察使李續宜率兩萬餘人支援。而在清軍逼近的時候,大量太平軍也從南京西進到安慶,與清軍對壘。

兩軍從鹹豐十年(1858)夏開始僵持。直到第二年秋,清軍用大量火器轟塌安慶城牆,局面才呈現一邊倒的態勢。在這十幾個月裡,曾國藩命清軍竭盡所能地將太平軍困在城內,意圖藉此削弱太平軍的戰鬥力。而在城破之後,他又命曾國荃等"可城以多殺為妥,不可假仁慈而誤大事"。

作為一位名將,曾國荃此時都覺得兄長的做法實在是有些極端。可曾國藩卻勸到:"既已帶兵,自以殺賊為志,何必以多殺人為悔?既謀誅滅,斷無以多殺為悔之理"。大抵曾國荃也未曾想到,安慶的這片血海還只是太平軍在亡時拍出的些些浪花。

安慶被清軍攻下後,太平天國在南京西面的防線逐漸崩潰。同治元年(1862),曾國藩命曾國荃率軍正式攻向南京。此時的太平天國已式微,人力物力皆比不過清廷。所以在兩軍交戰期間,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就曾提出"讓城別走"的建議。但洪秀全認為南京是太平天國的根本,決不能讓,因此斷然拒絕李秀成的提議。

但隨著同治三年(1864)二月清軍攻破太平軍在鐘山的要塞天堡城(今南京市玄武區境內),整個南京都陷入了清軍的包圍之中,洪秀全想退都無路可退。

七月,清軍又拿下地勢較高的富貴山上龍脖子附近緊靠城牆根的地堡城,從這裡不分晝夜地炮轟南京城。不久後,清軍又把當初攻陷安慶的那一招用到了攻打南京上。他們在鐘山腳下挖了地道,並將炸藥放入其中。7月19日,在巨響之中,南京太平門東側二十餘丈的城牆倒塌,清軍蜂擁而入。

清軍入城後,大部分的太平軍要麼戰死要麼自焚,還有一些通過地道或偽裝出逃。但還有一些太平軍在制高點用洋槍與清軍抗衡,高呼"城中弗留半片爛布與妖享用!"而面對太平軍的不知悔改不知死活,曾國藩也毫不心軟地縱容貪婪成性的湘軍肆意屠殺。

一時間,"沿街死屍十之九皆老者, 其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斫戮以為戲, 匍匐道上。婦女四十歲以下者, 一人俱無, 老者無不負傷, 或十餘刀, 數十刀, 哀號之聲達於四遠, 其亂如此, 可為發指"。到最後,還是實在看不下去南京淪為屍海的曾國荃下令,規整湘軍,禁止他們再胡作非為。

諷刺的是,在攻下南京後不久,曾國藩就命人修繕先前炸毀的太平門附近的城牆,並在此勒石刻碑,以示紀念。他親自在石碑上題寫到:"窮天下力, 復此金湯, 苦哉將士, 來者勿忘"。

是啊,南京這座"石頭城"堅固了數百年,在曾國藩步下堆積如山的炸藥之後才留下了這麼一個缺口。

他"窮天下力"又修好了這座城牆,卻終究還是用血肉之軀換不得清廷的起死回生。空有自己在《清史稿》落得個"世皆稱之,至謂漢之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殆無以過,何其盛歟……中興以來,一人而已"的讚譽,多諷刺。

相關焦點

  • 「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肺腑之言:為人不可太聰明,說話不能嘴太笨
    曾國藩是我國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一生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立下功勞無數,後世稱他為"千古第一完人"。實際上,曾國藩也不是打小就擁有過人的智慧。在他年輕的時候,曾國藩也曾不斷學習,一心只為功名利祿,因此吃了不少虧。30歲之後,曾國藩就發誓,不做衣冠禽獸,要做聖人。
  • 後代從未出過敗家子,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國藩,家教居然是這樣?
    曾國藩一生嚴於律己,被後人稱為"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家書》有言:「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 大德昭後世,子孫盡人傑,他是「千古第一完人」
    他出身農家,通過自身的學習和努力,最終卻成為「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人貴知不足,不足之處,記而改之曾國藩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缺點很多的人。一是平常就自以為是;二是嘴上說話沒把門的,想到哪兒說到哪兒;三是明明說話得罪了人,還跟人強辯,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 「千古完人」曾國藩的交友之道:交友要雅量,做人要氣度
    1811年出生於普通耕讀人家的曾國藩,是歷史上有名的文學家和戰略家。他自幼勤奮好學,6歲的時候就上了私塾讀書,8歲熟讀四書五經,14歲就開始讀《史記》等文學著作。他在道光十八年中了進士,官拜翰林院。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曾國藩不僅在政事上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在為人處事上也有自己獨特的一套。
  • 「千古完人」曾國藩: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人生只有兩件事靠得住
    每個人在社會上混,都在尋求一種安全感,總想把自己的事情寄托在別人身上。但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的人可以給你依靠,人也會變得越來越平庸,正所謂是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晚清重臣曾國藩曾在給家書中寫道:吾人只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
  • 曾國藩:一個人是否有修養,看臉就知道,「觀人四法」,帶你識人
    方丈沒說話,反而拿出了一面鏡子,遞給手藝人,然後笑著說道:「你的病已經好了。」這時候他才看到鏡子裡的自己,相貌已經變得正氣、端莊了。曾國藩在私下跟趙烈文談話時非常惋惜地說,胡林翼是湘軍第一苦命人,薛福成也相出胡林翼是苦瓜臉,雖有非凡的英雄氣概,卻是一種苦相,即精氣神不足,所以不能夠長久富貴。精、氣、神是人身上的「三寶」,要想求長久的富貴,就要養好自己的精氣神。
  • 讀懂「天下第一完人」曾國藩,成就自己的人生路!
    他是晚清兩大名臣之一,他是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為師為將為相,他的一生戰功彪炳赫赫;立功立德立言,他從天下第一笨人逆襲成為千古完人。 作為中國近代史上權位顯赫、作用極大、很有影響的人物,又是一個複雜的人物,近代中國人尤其湖南人,從權貴政要、志士仁人到青年學子,大多佩服他,佩服其治學為人和帶兵做事。
  • 都說曾國藩識人準,五個女婿四個不成器,學者:他也有苦衷
    1870年,曾國藩獨自一人坐在書房,手邊握著一份訃告,29歲的女兒抑鬱而終,白髮人送黑髮人,59歲的曾國藩仿佛一夜蒼老10歲。他在後悔,自己的教育錯了嗎?自己的選擇錯了嗎?為什么女兒一個個都不幸福,他這一生作為父親,是不是太失敗了?
  • 曾國藩識人術:難成大事的人,大都有這3種特徵,別傻傻不知道!
    曾國藩是著名的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十分講究修身律己,以德求官,作為一個漢人,能在清朝動蕩的政壇中,十年七遷,連躍十級,可見他的能力和為人處世的智慧。第一、方有對話,神忽飄遠,眾所交談,唯他冷笑,深淺難知,不足與論情意思就是,當你和一個人交流時,對方眼神老是飄忽不定,不敢看你的眼睛,也不敢接話,說明他對人不夠真誠;當所有人都在商討事情時,他一個人在旁冷笑不出聲,說明這個人心機很深,薄情寡義。
  • 曹德旺:曾國藩的12字遺言,在我辦公室掛了50年,成就了我的一生
    但是,曹德旺作為一名企業家,從來都沒有行過賄,他說自己從來沒有給別人送過一盒月餅。曹德旺做事總是憑著自己的人格,他還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佛教徒,做過很多善事。他從1983年開始捐款給有需要的人,到現在已經捐出了八十億元,現在他說起來,還是覺得自己捐款這是一件小善事。
  • 自立立人,自達達人,「完人」曾國藩一生的智惠
    曾國藩,戰場打出來的悍將,官場煉出來的能臣。有人推崇他是「千古第一完人」,真正做到修身、齊家、平天下的,只有他。* 曾國藩曾氏有大量家書、家訓等傳世,後人只需花一些時間閱讀,就能學到他一輩子的管理、識人、交際、治家、教子智慧。
  • 曾國藩為戒色想了一個妙計,效果非常顯著,但能做到的人卻寥寥無幾
    曾國藩,晚清重臣,「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世人稱他是「千古完人」。作為晚清最為著名的政治家,左宗棠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
  • 曾國藩的忠告:人品差的人,大都有這3點特徵,建議趁早遠離!
    雖說吃點虧沒什麼,但最怕的還是遇到人品不好的小人,跟這種人打交道,我們不僅會吃大虧,可能還會一直黴運連連。曾國藩被譽為「千古第一完人」,在官場沉浮近四十年的他,看慣了太多的爾虞我詐,深諳人性的善惡。他認為,人品不好的人,雖然難以從外表上看出來,但他們往往都有這3個特徵,一旦發現身邊有這樣的人,要趁早遠離。一、說話虛情假意在曾國藩看來,當我們想要判斷一個人的人品時,可以仔細觀察對方的眼神。
  • 曹德旺:曾國藩這12個字,掛在我辦公室50年,讓我一生戰無不勝
    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的好事,做慈善的人很多,但是能把慈善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做的人少之又少,曹德旺就是後者。「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晚清時期的曾國藩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也是中國歷史上兩個半聖人中的那「半個」聖人,他一生都在把立功立德立言當作自己的目標。
  • 曾國藩座右銘:若是性格猶豫,做事糾結,這16字你定要讀懂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名臣」晚清名臣曾國藩,有「千古第一完人」的美譽!後人稱之為繼孔子和王陽明之後的「半個聖人」,也是人們口口相傳的「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是不折不扣的奇人,奇在哪裡呢?他七次科考,七次落榜,十年七遷,官升十級,至二品。
  • 曾國藩:將來有出息之人,多半有這4種「福相」,看看你有沒有
    我們都知道曾國藩,能文能武,能手寫文章,也能武平戰亂。但你們知道嗎?曾國藩還會「看相」?相傳,他有一套獨家的識人秘技,一個人站在他面前,他能判斷出這個人是否有出息,能否擔當大用。一個再聰明的人,都有不知道的事情。懷著謙卑包容的態度向他人請教,受教的是自己。曾國藩和左宗棠一直「不對付」,經常鬧出一些爭端。但曾國藩一直很讚賞左宗棠,認為「論兵戰,吾不如他。」國家有這樣的人,實乃幸事。
  • 曾國藩成功靠的是人,事,心態3個方面,其中做人這點被頌揚至今
    說起晚清重臣曾國藩,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他"千古第一完人"的名號,甚至被毛主席稱讚為"地主階級中最厲害的人"種種現象都表明他是在做人做官方面都取得了成功。做到了名垂歷史。知道曾國藩成功的思想基礎,離不開中國的陰陽調和之道,也就是常說的中庸之道。
  • 曾國藩:過於老實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徵,不會有所作為,要遠離!
    然而現在社會中的老好人已經逐漸被淘汰了,因為老實的人往往不懂得為人處世的正確做法,而且還總會錯過發展的機會。「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也曾經說過太老實的人往往會有這三個特徵,不會有所作為,要遠離!曾國藩認為,做大事的人,切忌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忠厚老實的人在品質上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他們在做事時通常都放不開手腳,翻來覆去的猶豫,這樣一來就限制了他們的發展,我們都知道,畏手畏腳的人往往很難做出改變,也是因為他們缺乏勇氣,習慣了將就。因此這樣的人註定是做不成大事的。
  • 《華盛頓郵報》專欄:蓬佩奧的謊話,連一份報紙都登不完
    (圖源:Getty Images)海外網1月6日電 「這份報紙不足以記錄蓬佩奧所有的謊言。」美國保守派作家馬克斯·布特(Max Boot)在《華盛頓郵報》撰寫最新專欄文章,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進行猛烈抨擊。據《赫芬頓郵報》報導,布特在專欄文章中指出,蓬佩奧謊言太多,多到連一份報紙都不足以記錄他所有的謊言,他還試圖用謊言「書寫自己版本的歷史」。
  • 千古誰知李鴻章?李鴻章有如此吏才,曾國藩不能不刮目相看
    千古誰知李鴻章?李鴻章有如此吏才,曾國藩不能不刮目相看 許多在想像中似乎十分完美的事情,一旦進入現實社會當中,則變得不怎麼完美起來,有時甚至還會大相逕庭。到了曾國藩幕府後,李鴻章也不甚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