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皮膚年輕,對抗皮膚衰老,是許多人在追求的事。而最近有一種非常火的新方法——抗糖!
在很多抗糖人士的眼中,糖是皮膚的「頭號殺手」,吃糖容易長斑、長痘,更會使皮膚鬆弛、下垂、長皺紋。
為了抗衰老,大家開始一窩蜂地開始「抗糖」!有一些人還分享了自己抗糖成功的「美好」體驗。
這麼多人現身說法,還有似乎「很有道理」的解釋:
這些說辭中稱:「糖化就是每天攝入了多餘的糖分,與膠原蛋白發生糖化反應,產生一種叫AGE的物質,糖化作用基本是不可逆的,我們臉上的膠原蛋白被糖化之後就會慢慢變硬,失去彈性,長期積累會出現暗黃、鬆弛、長皺紋的情況,就好像生鏽的彈簧失去了彈性。」
甚至還有一些「對比理論」:不抗糖的你會從白嫩的麵包,變成焦黃的吐司。
而所謂的「抗糖飲食法」就是通過減少糖分攝入,來防止皮膚老化,有的極端抗糖主義者,甚至連主食和水果也不吃。
隨之,抗糖藥、抗糖丸、抗糖口服液、抗糖洗面奶、抗糖面膜等各式各樣的抗糖產品層出不窮,價格昂貴,可是依舊銷售火爆。
但是,「抗糖」真的有用嗎?這些「抗糖」產品真的有效嗎?
「糖化」確實會導致皮膚衰老,但是無需特意「抗糖」
2020年11月14日央視新聞報導,糖化反應分兩種,其中一種是對身體有益的酶促糖化反應,指的是在酶的作用下,糖分與蛋白質結合,生成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糖蛋白。
這類糖蛋白有重要免疫作用,可以幫助人體抵抗病菌,還有凝血、修復創傷等功能。
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容分會副主任委員劉瑋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年輕健康的皮膚裡,兩種蛋白質起到關鍵作用,一種是膠原蛋白,起到充填的作用;另一種是彈力蛋白,起到彈性的作用。
兩種蛋白如果被糖化反應了,它的彈性張力下降,充盈度減少,皮膚就會發生老化。
有的研究報導稱,「糖化」還能促進黑色素細胞的功能,使皮膚有色斑等。
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需要為了預防衰老而特意「抗糖」,甚至完全不攝入任何糖分。
「糖化」確實能導致皮膚衰老,但皮膚衰老是身體各項因素綜合的結果。
對於新陳代謝旺盛的中青年女性,糖化終產物會被代謝掉,根本無需特意去「對抗糖化」。
不僅如此,醫學專家提醒,糖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一刀切地不攝入任何糖分,會減少酶促糖蛋白的合成,造成低血糖、貧血、營養不良等健康問題。
盲目「抗糖」:坑了你的錢,毀了你的健康!
攝入過多的糖分對身體無益,但也不能盲目拒絕所有的糖分攝入。
北京友誼醫院營養科醫師畢研霞2019年8月在北京友誼醫院公號發文指出,糖類對人體的重要程度是其他營養物質不能代替的,它是人類最經濟、最主要的能量來源。
在體內能夠被消化為機體可直接利用的葡萄糖,快速地為人體提供能量,尤其是大腦幾乎只能利用葡萄糖供能。
很多人一說要限糖,就拒絕所有的糖,減少主食的攝入量甚至是不吃,這是一種曲解。
健康人群需保證每天主食的攝入量在250~400克,包括雜糧、穀類、薯類等。
北京友誼醫院營養科醫師畢研霞提醒,不吃主食的做法容易造成機體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造成糖類供能不足,影響人體的多項生理活動,甚至會影響脂肪的代謝,嚴重時產生酮症酸中毒。
糖分攝入嚴重不足,而一旦動用到蛋白質來供能,勢必要消耗肌肉、肝臟、心臟和腎臟中的蛋白質,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
「抗糖」,「抗出」低血糖
據工人日報報導,看到人都在談「抗糖」,自媒體連番推銷「抗糖」的好處:「皮膚細嫩」「鬆弛的皮膚緊緻了」「精神狀態好百倍」「不再爆痘」……
好奇的李某某開始模仿,不吃添加糖的食物,不吃米飯、饅頭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主食。
一個月瘦了5斤,為了快速達到「養眼」目標,她變本加厲,連主食都不吃,只吃低GI(血糖生成指數)值的綠葉菜和雞肉。
半個月後,她開始出現面色蒼白、心慌、嗜睡、易怒等低血糖症狀。最終斷定她低血糖的起因是過度戒糖。
抗糖,「抗」出子宮肌瘤、乳腺增生
楊某在兩年前開始「抗糖」,每月工資8000元,除了房租、水電費等基本花銷,全都用來買抗糖產品。
一款進口的抗糖丸吃了360粒,抗糖口服液喝了120支,這還不算上她買的不計其數的抗糖精華和面膜。
直到去醫院檢查,查出患有子宮肌瘤、乳腺增生等疾病。當她看到某專業測評平臺在她使用的抗糖產品中檢測出含有雌二醇(一種雌激素),甚至有致癌的乙烯雌酚時,她才恍然大悟。
抗糖產品多無科學依據
如今,市面上各種各樣的抗糖產品層出不窮。註冊營養師谷傳玲2018年曾發文指出,各種抗糖丸、抗糖液的成分,基本都是膠原蛋白,維生素C、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各種含有抗氧化成分的植物提取物比如茶樹提取物、白芸豆提取物、肉蓯蓉提取物、桑葉提取物、小麥胚芽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等。
「過度攝入糖分會導致爆痘、皮膚鬆弛發黃,這話沒錯。但是,使用抗糖產品就能解決以上全部問題?沒有科學依據。商家避實就虛只宣傳『抗糖』,沒指出如何『抗糖』才對。」一家專業護膚品第三方技術服務平臺工作人員張曉蕙在接受工人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對於市面上的抗糖丸、抗糖口服液等抗糖產品是否有效,專家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理論上可行,但絕大部分抗糖產品並未經過系統化專業驗證,能否抗糖尚無科學依據。
而記者在採訪路人的過程中,使用過抗糖類產品的女性,也紛紛表示好像沒什麼效果,只起一個心理安慰罷了。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陳偉接受央視採訪時也強調,控糖分兩方面,一方面是控制糖分的攝入量,另一方面就是對糖基化終末產物(AGEs)高的食物說不,這就需要改變我們的烹飪方法。
在高溫的條件下,不論是煮、炸、蒸、炒,都可能會產生糖基化終末產物(AGEs),減少食物的加工,才能真正減少AGEs生成。
如果我們適當減少攝入奶茶、烘烤的麵包等,就能夠真正獲益。
營養專家提醒,想要保持皮膚良好的狀態,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最有效,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堅持平衡飲食,每天至少攝入13種食物;
二、要遠離精製糖、轉化糖、加工糖,比如奶茶、蛋糕、果汁等甜食;
三、要少吃油膩食物,以及煎烤炸等高溫烹飪過的食物,比如各類燒烤、動物內臟、火鍋等;
四、要加強體育鍛鍊,保證規律作息和良好生活習慣。
皮膚衰老分為內源性衰老和外源性衰老,前者屬於自然規律,不可逆轉,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延緩皮膚的外源性衰老。
想要保護皮膚,延緩衰老,正確清潔皮膚,做好防曬,不要熬夜,都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不要一刀切地「抗糖」和各類未經科學驗證的「抗糖產品」,更多的還是要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工作勞逸結合和養成良好習慣才是抗衰老的正道。
來源:健康時報、工人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