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借鄭家屯事件要挾不平等條約,硬漢張作霖竟然,瞬間慫了?

2020-12-26 騰訊網

日挑事端

1916年8月13日,鄭家屯的日僑吉田在街上買魚,給價太低,賣魚的小孩不想賣,吉田就動手痛打這個小孩。駐地奉軍是第二十八師騎兵第二十八團,其士兵看不過去,就對吉田加以勸阻。吉田惱羞成怒,對士兵報以老拳,打不過,就跑到日軍守備隊,告歪狀。並由松尾中尉帶領武裝日兵二十餘人,奔至奉軍駐地尋釁。門衛加以阻攔,日兵竟悍然開槍,奉軍不得不開槍還擊。結果發生槍戰,雙方各傷亡十餘人。

槍戰之後,日軍守備隊隊長松尾中尉一面電求附近日軍來援,一面向遼源當局提出中國駐軍須一律撤出城外30裡。後日軍兩個大隊從鐵嶺擁至,將遼源鎮守使署和中國軍隊營房,全部佔據。並張貼告示,無理地宣布自鄭家屯至四平街30裡內,不準華人入內,否則開槍。當時四鄭鐵路還沒有通車,日軍就將此一線路劃歸了日本。這就是歷史上的鄭家屯事件。

日本製造鄭家屯事件,其最初的目的是要救援以內蒙馬賊頭領巴布札布為首的蒙古叛匪。同時,幫助大連的宗社黨叛亂。日本的設想,是在鄭家屯這個戰略要地製造混亂,以便渾水摸魚。

在鄭家屯事件之前,於6月末,奉省西北部的蒙匪巴布札布、善耆的七子憲奎和日本軍官糾集五千餘胡匪,打著「勤王復國軍」的旗號,蜂擁南下。1916年7月26日,被吳俊升部擊敗。巴布札布龜縮到南滿鐵路附屬地內的郭家店,伺機待起。郭家店在四平和長春之間的南滿鐵路線上,巴布札布叛匪得到了日軍的保護。此時,大連的宗社黨本部抽調八百餘人也組成「勤王軍」,乘坐南滿鐵路火車,奔赴郭家店,支援巴布札布敗軍。這就造成了叛匪南北匯合的局面。8月30日,川島浪速一行從大連趕到郭家店,對巴布札布表示慰問,對巴布札布及其部下給予犒賞,並鼓動他「將來時機成熟,再度舉事,以效忠於清朝」。

巴布札布

張作霖對巴布札布叛匪的行蹤是掌握的,對川島浪速的所為也是了解的。他一方面感到,巴布札布叛匪對他的東北王的地位是個嚴重威脅,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剷除;另一方面,也感到日本的勢力強大,亦不能輕舉妄動,要適可而止。因此,他在派重兵包圍郭家店的情況下,又同川島浪速進行了談判。

川島浪速提出讓巴布札布安全撤退,並安排了撤退路線和具體方法。同時,又派一個中隊的日軍加以保護。本來張作霖想在巴布札布撤退時,一舉將其殲滅。但由於日本的幹涉,張作霖也擔心事態擴大,就對巴布札布的撤退採取了規避的態度。這樣,巴布札布就安然地退走了。

1916年9月,他們向熱河方向逃竄。10月7日,巴匪攻擊熱河西北的西林縣,縣知事李傳勳告急。由於準備比較充分,打退了巴匪的進攻,並俘獲了一些巴匪。李傳勳電稱:「此次匪內日人甚多,現經拿獲久泉登喜藏一名,經知事面認,曾經來林遊歷。逐加詢問,供甚狡猾。察看情形,確係幫助巴匪。」可知,巴匪內還有一些日本的死硬分子。後來,巴布札布被熱河前敵總司令兼林西鎮守使米振標擊斃。巴布札布叛匪也就樹倒猢猻散了。

由於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已死,黎元洪出任總統,段祺瑞擔任國務總理。日本對華政策發生變化,決定對北京政府給予支持。日本當局便決定甩開宗社黨這幫無用的老朽,於8月19日同宗社黨達成協議,在兩個月內解散宗社黨,頭目給予巨額遣散費。從此,宗社黨便消失了。

關於鄭家屯事件,日本公使向中國提出了8條苛刻的要求。張作霖不能全部接受,他便以奉天省議會的名義向北京政府呈送諮文,堅決反對日本借鄭家屯事件對中國提出無理要求。11月26日,奉天召開了公民大會,抗議日本的侵略行徑。

黎元洪

中日兩國政府經過反覆交涉,張作霖斷然拒絕了在東北派駐日本警察和向東北各部隊派遣日本軍事顧問的侵略要求。張作霖明確地指出:「警察有關一國之主權,顧問有關軍事之秘要」,「應請嚴重交涉,據理力爭,以順輿情。」後來北京政府在駐警的問題上,有軟弱的表示,張作霖當即表態:「查警權之作用,屬於內務行政之全體,國權所系,詎容覬覦。」如果答應他們的要求,後患無窮,「亟應繼續拒駁」。

最後,於1917年1月22日結案,籤訂了一個不平等條約。其基本內容是:申斥二十八師師長;處罰有責任的軍官,應從嚴的從嚴;在中日雜居區域內,對日本軍民以禮相待;奉天督軍向日本領事、關東都督表示歉意;給日本商人吉本撫慰金500元。以上條件實行後,日軍才從遼源撤出。

但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設立警察和聘請日本軍事顧問等要求,均被駁回。這雖然是個不平等條約,但在關鍵的事項上還是頂住了日本的壓力。當然,張作霖知道,要想實現他的更大的政治野心,還必須依靠日本。這是張作霖當時的內心想法。

相關焦點

  • 張作霖為什麼極力主張,張學良娶于鳳至為妻的兩個原因
    1908年,張作霖的部隊駐紮在離奉天有60公裡的新民府。新民府有許多日本駐軍,日軍耀武揚威,經常欺負中國軍人。春節期間,一隊日本兵和張作霖手下的一隊人馬在大街上相遇。因日本兵侮辱中國軍人,雙方發生衝突,兩名中國士兵被日本兵開槍打死。張作霖不滿日方處理態度,也下令打死三個日軍。
  • 張作霖遭暗殺,首相田中義一怒摔筷子,河本大作:我親自策划行動
    「皇姑屯事變」後,關東軍極力擺脫關係,但最終認定這起刺殺大案就是關東軍所為,時任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一手策劃。 日本人為何放棄了張作霖?要知道張作霖在東北做大,日本人「功不可沒」。1922年2月6日,《九國關於中國事件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即《九國公約》)在華盛頓籤訂。公約的核心是美國提出的在中國實行「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
  • 皇姑屯事件經過:日軍準備200公斤烈性炸藥,但張作霖專列晚點了
    兩個集團的終極目標都是軍部控制日本政治,實現軍事獨裁政府。日本已經做好充分準備,要向法西斯急劇轉向。 這一轉向過程從1928年6月4日的皇姑屯爆炸事件正式開始。 1927年4月20日,田中義一內閣在日本上臺。
  • 東北軍面對日本不戰自潰的原因:中東路事件張學良被打怕了
    張作霖張學良父子三人中東路事件是中國收回中東鐵路引起的戰爭,是出於國家和民族尊嚴而發起的戰爭,但是結果以中國的慘敗收場。這場戰爭讓日本看到,雖然東北軍雖然有幾十萬之眾,卻是敗絮其中,徒有其表而已。這也是兩年後日本毫無顧忌、悍然發動侵華戰爭的重要原因。
  • 老照片再現皇姑屯事件,死傷嚴重,爆炸發生後張作霖被部下抬走
    後來溥儀在東北成立偽滿洲國,而溥儀的背後是日本人,所以說他相當於就是個傀儡,所以溥儀就在背後搞小動作,而張作霖對日本人也相當不滿,同樣在背後「捅刀子」。不過日軍也不是吃素的,把這些都看在眼裡。日軍在多次警告無果後就放棄了和張作霖和談,當時張作霖也感受到了日軍態度的轉變,所以在外處處小心,但是依舊沒逃過日軍毒手,本文的老照片為您再現皇姑屯事件全過程,當時現場死傷嚴重,圖十為張作霖被部下抬上車。
  • 見證了張學良和于鳳至的婚姻,這個縣級博物館不簡單
    當時當兵需要自備鞍馬,他只好找附近的財主借來鞍馬,從此他開始了自己漫長的軍旅生活。憑藉著幼年放馬時積累的相馬、御馬的本領,加上作戰勇敢,吳俊升逐漸成為清軍中的小頭目。這一時期,他的主要功績都在於剿滅鬍子和平定蒙匪叛亂上。
  • 炸死了張作霖,令日本天皇大怒牽連整個日軍,但主謀卻得以輕判
    中華民國最高權力統治者張作霖被日本人殺害。大帥所在的火車車廂被炸成了一個鐵架子。在送往瀋陽府邸的路上,還是沒能抗住,撒手西去。 這就是著名的「皇姑屯事件」。事件發生後,張大帥被日本人炸死的消息席捲中國。作為當時中國的最高權力統治者,張作霖的死亡引起了各界的震驚,使東北局勢更加動蕩。
  • 張作霖拜把子大哥,保住半個東北,半夜黑熊顯像,和大帥一起歸西
    吳俊升(1863——1928)字興權,生於昌圖府興隆溝屯,吳俊升是民國初期東北軍的著名將領,也是貧苦出身的風雲人物,張作霖非常「鐵」的哥們兒。他小的時候隨其父在鄭家屯落戶,老吳先生曾經在蒙古的馬市上販馬,吳爸爸販馬一走就是十天半月,家裡窮得叮叮噹噹,吳俊升七、八歲就給地主富戶,放豬、放馬,穿得又髒又破爛的棉襖。垂著兩筒鼻涕,袖口上的鼻涕蹭得又光又亮。這個形象,吃飯的時候長工都不願意挨著他。十多歲的時候,吳俊升在昌圖縣興隆泉村(現在的太平鄉興隆泉村)給李財主做「半拉子兒(半個勞動力,掙一半錢)。
  • 中東路事件的最大贏家:既非蘇聯也不是東北,而是便宜了日本人!
    其一就是西安事變,其二便是中東路事件。前者幾乎改變了整個世界,那麼中東路事件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中東路事件陣地遺址中國近代收回的領土,其實屈指可數,尤其是從沙俄手中要回來的,但黑瞎子島便是個例外。中東路事件局勢而要提起這條鐵路的淵源,還得要從中日甲午海戰中說起,那時李鴻章領導的北洋海軍戰鬥失利,晚清政府被迫籤訂馬關條約。但是為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不斷的騷擾,清政府和沙俄籤訂了一項密約,其中一項就是清廷允許沙俄通過黑龍江、吉林修築一條鐵路至海參崴,這條鐵路後來就叫中國東清鐵路,簡稱中東路。
  • 一介武夫張作霖與日本人玩文字遊戲,日本人聽後對他恨得牙痒痒!
    民國時期,中國大地上大大小小的軍閥特別多,張作霖的奉系軍閥在當時是軍事實力很強大的一個軍閥,但是他當初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起勢坐到了奉系軍閥的頭一把交椅上,這和日本人是有說不清楚的關係的,日本人見他可以利用,便和他走得很近,但是張作霖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吶,他還想利用日本的關係讓自己逐漸君臨天下
  • 張作霖擁兵40萬,關東軍當時只有1萬,他為啥不趕走關東軍?
    民國時期以張作霖的實力最強,他最厲害的時候曾經控制了中國的九省一市,海陸空軍達到了40萬人,甚至入主中原成為了最後一任北洋政府的掌控者。但是日本人早就已經大量入住東北,他們妄想吞併東北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若,人們往往都懷疑,張作霖擁有那麼多士兵,又是東北王,為什麼不直接把日本人趕出東北,最後卻被日本人在皇姑屯將他炸死了呢?
  • 張作霖的逆襲之路
    張作霖1875年出生於奉天省(今遼寧)海城縣北小窪村一個窮苦人家。因為家裡沒錢供他讀書,大字不識幾個的張作霖少年時混跡在城市鄉間,用東北話叫「街(gai)溜子」。說白了就是無所事事,到處混飯吃的小混混。 長大後,張作霖覺得再這麼混下去不是個事,於是起了吃官飯的念頭。
  • 張作霖席間寫錯1字,在場日本人嘲笑,但很快發現中國人厲害之處
    一開始張作霖為了東北軍自身的利益,只要日本人對他提出什麼要求,他都會統統有求必應。從而獲得日本人對張作霖的資助。但是張作霖的聰明之處就在於,我該答應的就答應著,反正就不履行合約。這種兩手舉動,自然讓日本人懊惱不已。要不是張作霖還有更大的利用價值,日本人早就對其下手了。
  • 郭松齡為什麼要背叛張作霖?
    郭鬼子反叛張作霖,很大程度上是奉系內部派系鬥爭的結果,這是一個必然事件,奉軍內部各派之間傾軋已久,爆發動亂是遲早的事情。奉軍中有老派、新派兩大派系。老派指的是當初與張作霖一起打下江山的老一輩所成派,以張作相、馮德麟、湯玉麟、張景惠、吳俊升、張宗昌等人為代表人物;新派又分成士官派、陸大派兩派,士官派則是留學於日本士官學校的楊宇霆、常蔭槐及姜登選、韓麟春等人為代表的利益團體,陸大派則以畢業於北京陸軍大學和保定軍官學校的郭松齡、李景林為代表的利益團體。各派之間傾軋已久,必成禍事。
  • 一代梟雄張作霖的最後時刻都說了什麼?
    可惜的是,這個遺言並沒有被張學良所實現,張作霖九泉下有知,不知道應該作何感想。溫守善:正問著,還不知道誰幹的。 張作霖最關心的是,究竟何人下的狠手。安靜了片刻後,張作霖再次說話—— 張作霖:到底他誰幹的?——溫守善:不是手榴彈炸的。火車走到南滿鐵路橋,炸了一顆巨型炸彈。除日本人,其他人幹不出來。 上述對話中,溫守善鎮定了許多,因此較有條理地對爆炸進行了分析,指出這種爆炸只有日本人能製造出來。
  • 皇姑屯事件中,兩個「神秘人」提前下車躲過一劫,他們分別是誰?
    當時張作霖作為東北地區的軍閥,掌管有幾十萬的軍隊,日本人為了奪取東北地區,逼迫張作霖同意他們的做法,但張作霖沒有答應,為了掌握東北的勢力,日本人便策劃了這一出皇姑屯事件。 在張作霖乘坐火車回東北的時候,已經知道日本人想要在這途中對他進行刺殺,於是張作霖也做好了完全的準備來面對。對自己的出發事件,行進途中各個沿線軍隊的布置都是十分嚴密的開展。
  • 日本摩託車工業的起源與黑船事件的關聯
    1854年2月13日,美國東印度海軍艦隊司令再次攜7艘炮艦來訪,這次一直將艦隊開進到了現在的日本橫濱,再次以武力相要挾,逼迫日本開放商業口岸,進行商品交易,並且要求獲得最惠國和駐紮使節的待遇,日本德川幕府眼見無力抵抗美軍的堅船利炮,不得已與美國籤訂了《日美親善條約》,日本自有人類文明誕生以來,被迫以不平等條約開國,結束了長達一千多年的閉關鎖國的歷史。
  • 郭松齡為何要背叛張作霖?起兵反奉的他又為何失敗?
    張作霖最終同意了這一建議。張作霖劇照張作霖不是不知道楊、郭二人的矛盾。但是,張作霖的考慮更加深遠。他認為,郭松齡是張學良的人,如果郭松齡遠去安徽,萬一有一天自己有不測,楊宇霆是不會聽從張學良指揮的。於是,張作霖就決定,把郭松齡安排在張學良身邊,為張學良保駕護航。
  • 張作霖去世9年後,墳前跪了一人,痛哭說了4個字,字字戳心
    日本人採取了折中的辦法,拉攏張作霖,讓張作霖成為他們的傀儡。 毫無疑問,日本人的計謀失敗了。日本人製造了皇姑屯事件將張作霖炸死,張作霖死後9年才得以入土為安,張景惠將他下葬之後跪在他的墳前落淚,這其中到底有怎樣的是非曲折呢?
  • 她雖著男裝卻是個女間諜,還幫助日本人剷除張作霖
    摸清了張作霖六夫人馬月清的底細後,川島芳子「躊躇滿志」地返回了北平,從西裝革履、風流倜儻的富家浪蕩公子,搖身變成了花枝招展、豔麗無比的嬌小姐。她乘坐一輛豪華轎車直奔大帥府,輕扭腰肢點腳下車,讓守衛趕快去通報六太太,說天津「娘家」天寶班派人來問候六太太來了。這位六太太此時正閒得無腳,聽說有人來訪就讓她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