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數佔全球五分之一的中國,香水市場在全球的佔比僅為1%。但這個過小的百分比,也意味著更大的增長潛力。
今年8月的數據顯示,我國香水市場的年增長率已經超過80%,在中國化妝品市場,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雖然中國人用香水的習慣尚不成熟,但中國造的香水,早已行銷全世界。
據業內人士透露,其實,中國每年的香水產量和出口量,從很多年前開始,就始終是世界第一。但數量上的優勢,與消費層面的乏力形成鮮明對比。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香水的消費額超過260億美元。在中國,僅香奈兒、迪奧等大牌的年銷售額就超過10億美元。不過,這個數字與歐美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歐洲,大牌香水的年銷售額為90億美元,美國則為40億美元。
雖然一千個人有一千隻鼻子,但香水消費市場的從眾效應,一直都存在。多年來,國際大牌的「氣味」最受歡迎。
根據亞馬遜發布的香水銷售排行榜,香水銷量排名前十的品牌包括巴寶莉、伊莉莎白雅頓、菲格拉慕、阿瑪尼、聖羅蘭、愛馬仕、三宅一生等。其中,僅日本品牌三宅一生為躋身前十的亞洲品牌,且上榜產品為男用香水「一生之水」。
值得注意的是,在亞馬遜香水銷售排行榜排名第一的巴寶莉,對應產品也是男用香水(「博柏利先生」)。也就是說,賣得最好的,不是女用香水,而是男用香水。
根據在北京國貿一帶隨機採訪部分寫字樓上班族的情況,記者發現,這些上班族使用的香水,基本為國外大牌產品。所用的香型也是偏主流的香型,如迪奧的「甜心小姐」,幾乎成為寫字樓女生的「氣味標誌」。不少消費者將香水與「奢侈品」劃上等號,而同時又在「奢侈品」和「國外產品」之間劃上了等號。
對於某種香型在市場多年屹立不倒的現象,多年從事香水銷售的方先生說:「香奈兒5號的香型其實早就不流行了,正常人用也該用膩了,但這款產品一直都是賣得最好的。中國不是沒有好的香水,比如『雙妹』的『夜上海』,這款產品做得很棒,但在國內市場的接受度很低。主要原因或許是堪比國外大牌的價格,讓很多消費者最終還是買了國外的產品。」
「很多國產香水,調製的氣味也多為桂花、梔子花、茶花等偏小眾、偏古風的香型,這也導致國產香水一直很難躋身主流。」方先生說,「說到調香,其實大多數香水品牌不需要有自己的調香師,因為成本太高。他們只需要把這項工作交給香精公司去做就可以了。只有好的香精公司才有能力獲得優質甚至頂尖的香料,並且調製出好的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