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粉,《神農本草經》記錄,長期使用

2020-12-13 朋磊在努力啊

「藥食同源」起源於唐代!唐代的《黃帝內經太素》一書寫道:「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反映了古代醫學的理論食同源。中藥和食物的來源是一樣的,許多食物既是食物又是藥物,這些食物含有藥物的性質、味道和功效,不僅可以治療疾病,還可以作為食物使用。---摘自智虎

簡而言之,一頓好飯意味著少生病。這一理論在勞動人民的智慧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例如,奇怪的民間公式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看似無關緊要的東西,匹配會產生意想不到效果。如白蘿蔔紅棗生薑湯能驅寒流涕;冰糖銀耳雪梨蒸可止咳;山藥奶膏湯對慢性胃炎有很大幫助。以上幾種口味都是我多年來經常使用的保健食品,比我看不懂的藥安全多了!

說到山藥,這是一個很好的東西,在我家鄉叫淮山,我不認為他們是相同的東西沒有看到真實的對象。市面上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比擀麵杖粗的脆皮山藥,通常用於油炸;另一種是鐵棒山藥,直徑約2釐米左右,形狀細長,根脆而根密,表面有鏽狀痕跡,故稱為鐵棒山藥,適合蒸、煮、煎、燉。

鐵棒山藥質地緻密,質地細膩,他的粘液比脆山藥少,蒸或煮後,需要咬一口粉。有《神農本草經》和「健中補虛,補中益氣,久服耳聰目明」的記錄。《本草綱目》認為yam可以充當「益腎氣,健脾胃,潤皮毛」。現代研究發現山藥含有膽鹼和柔軟的磷脂,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和記憶力,常吃能強身健體,延緩衰老。很好東西~

流行期間,囤積了一捆鐵棍山藥,一半吃了,剩下不少。我買了扇貝,我想嘗嘗,質量怎麼樣?想到山藥和芋頭都是土豆食品,原本想做剁椒芋頭,突然想試試剁椒山藥的味道?所以,泡一些扇貝,剁椒乾貝和蒸山藥一起分享吧

乾貝蒸山藥

兩片山藥,十多個扇貝,兩勺料酒,剁椒兩勺,大蒜小勺,醬油小勺,還有色拉油。

第一步:把扇貝泡在料酒裡,用蒸籠蒸半小時。

第二步:山藥洗淨去皮,切成小塊放入碗中備用。

第三步:加入兩茶匙剁椒,一大勺色拉油,一勺小勺醬油和大蒜粉,攪拌均勻。

第四步:將拌好的剁椒扇貝均勻地鋪在山藥表面。

第五步,鋪好剁椒扇貝,放入鍋內,加熱熱水,分離水蒸半小時,蒸至山藥很容易用筷子插進去。

生產經驗分享:

1、這道扇貝需要料酒泡發,我買的扇貝是半乾鮮的,所以直接在鍋裡蒸。

2、剁椒和乾貝都含鹽量高,而且都很鹹,因此蒸菜不需要加鹽來防止過鹹。

山藥是一種包羅萬象的食物,他沒有味道,你加了什麼,味道就跟他一樣,所以,開始你的想像力,有一個創造性的山藥

相關焦點

  • 它既是食物又是藥物,粉粉的,《神農本草經》記載,久服耳聰目明
    中藥和食物的來源是相同的,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這些食物含有藥物的性味和功效,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時也能當食物來食用。———摘自知乎網友簡而言之,翻譯過來就是:吃好飯等於少生病。這個理論充分體現在勞動人民的智慧裡,例如千奇百怪的偏方就是很好的證明。看似毫不相干毫不起眼的東西,一搭配就迸發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 《神農本草經》對中藥學的價值,你知道嗎?
    相傳《神農本草經》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神農本草經》不止進行了藥物的搜集工作,還有意識地對所收藥物進行了分門別類工作,將365種藥物按照上、中、下分為三類,這被稱為「三品分類法」。分類的依據主要是藥物的性能功效。《神農本草經》所載藥品,包括高低等動植物。高等植物如人參、當歸;低等植物如茯苓、靈芝;而牡蠣、水蛭、白僵蠶等屬於低等動物,鹿茸、羚羊角等為高等動物藥材。
  • 中國古代的《神農本草經》中的「神農氏」是什麼?
    說起中醫藥就不得不提起作為開山鼻祖之一的《神農本草經》。 神農氏大家都熟悉,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這個「炎」字就是指炎帝神農氏。根據周代史官記錄的家譜《世本·帝系篇》記載炎帝即神農氏,炎帝身號,神農代號。漢代的《淮南子》也說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號為神農,南方火德之帝。晉代皇甫謐《帝王世紀》記載「炎帝神農氏長於姜水,始教天下耕種五穀而食之,以省殺生之弊。」
  • 《神農本草經》:本草源頭之作
    《神農本草經》與《黃帝內經》這兩部巨著,是中醫藥的百川之源,前者奠定了中藥學的理論基礎,後者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神農本草經》與《黃帝內經》一樣,都是我國古代先人智慧的結晶,融匯了多家經驗理論的著述。
  • 藿香有健脾益氣的功效,是一種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烹飪原料.
    藿香是高鈣、高胡蘿蔔素食品,每100g嫩葉含水分72g、蛋白質8.6g、脂肪1.7g、碳水化合物10g、胡蘿蔔素6.38mg、維生素B1 0.1mg、維生素B20.38mg、尼克酸1.2mg、維生素C23mg、鈣580mg、磷104mg、鐵28.5mg、全草含芳香揮髮油0.5%、油中主要為甲基胡椒酚(約佔80%)、檸檬烯、α-蒎烯和β-蒎烯、對傘花烴、芳樟醇、I-丁香烯等,對多種致病性真菌
  • 神農本草經之玉泉
    也可以餌之為丸還可以燒之為粉,服之一年以上入水補沾,入火不灼,刃之不傷,百毒不侵。不可以用已經做成玉器的玉開用,總則傷人,璞玉可用。玉泉講的就是玉,過去有食玉,如何吃這個玉呢?我們都是有一定的方法的。神農本草經的原文,味是甘平,主五臟百病。從本經看它都是說主五臟百病,為什麼?
  • 神農本草經之葛根
    《神農本草經》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痺,起陰氣,解諸毒。《本草經集注》陶弘景味甘,平,無毒。主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痺,起陰氣,解諸毒。那這個葛根花叫葛花,籽叫葛谷,根制粉,名叫葛粉,搗汁名叫葛汁,統統可以入藥,可用的東西很多。葛根,就是那個樹的根,切片,風乾以後就可以了。臨床上面,我們什麼時候會使用到葛根,病人告訴你脖子好硬,好難過,項強,強硬的時候,就是葛根,就已經是葛根,因為項強是葛根的主要症狀。 第一個主治的就是項強, 脖子硬。葛根湯這個項強,它是屬於太陽。
  • 神農本草經之白青扁青
    這個藥名白青,白青現在已經絕跡很少用了,在神農本草經裡有記載,味甘平,主明目利九竅,這種金石類的藥,比如說空青、白青、曾青,都是產在銅坑裡面,銅礦坑裡面。《本草經集注》陶弘景味甘、酸、鹹,平,無毒。主明目,利九竅,耳聾,心下邪氣,令人吐,殺諸毒,三蟲。久服通神明,輕身,延年不老。可消為銅劍,闢五兵。
  • 為什麼說神農本草經是中國哲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神農本草經是中國古代性哲學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神農本草經自成哲學體系,又與中國古代性哲學互成一個完整的哲學整體。有人會提出疑問:盡扯蛋,一本中藥書,怎麼會跳躍式的成為中國哲學組成部分了呢?神農本草經哲學是人與世界本草關係的哲學,至今在人類歷史和人類思維方式集合表達之中,仍然是獨一無二的唯一哲學。哲學的符號和言語,需要經歷數千年歷史的沉澱,才能成為語言的哲學體系。神農本草經哲學從發源到今天,歷經五千年歷史沉澱,至今仍然是人類和中醫藥學不可或缺的哲學經典,其中三百六十五種本草,以及每一種本草,對於人的七情和合作用療效,從未發生糾錯淘汰性的改變。
  • 祝之友講《神農本草經》之--枳殼
    枳實之名,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在醫籍文獻中,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同時代的《輔行訣》。《傷寒雜病論》所用藥物《神農本草經》所載內容。據《名醫別錄力載。「枳實······九月、十月採,陰乾。」從以上文獻說明《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中枳實只能是枳殼。     枳實一藥,單獨用於臨床,應始於唐宋時期。唐·甄權《藥性本草》載:「枳實······解傷寒結胸,人陷胸湯用。主上氣咳喘,腎內傷冷。
  • 神農本草經之硫黃
    《神農本草經》味酸,溫,有毒。主婦人陰蝕,疽痔,惡血,堅筋骨,除頭禿。能化金、銀、銅、鐵奇物。《本草經集注》陶弘景味酸,溫、大熱,有毒。主治婦人陰蝕,疽,痔,惡血,堅筋骨,除頭禿。治心腹積聚,邪氣冷癖在脅,咳逆上氣,腳冷疼弱無力,及鼻衄,惡瘡,下部瘡,止血,殺疥蟲。
  • 《神農本草經》: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但這些禁忌也別忽視
    很早以前就有記錄中藥厚樸的使用方法,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中藥厚樸。厚樸特指植物的乾燥皮部,包括樹幹部分的樹皮,厚樸不僅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國內屬於名貴的藥用樹種。厚樸分布於陝西、甘肅、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神農本草經》中說厚樸: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悸,氣血痺,死肌,去三蟲。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科普下厚樸的功效作用,以及禁忌,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 《神農本草經》淺解第十一回 牛膝
    【按】  關於牛膝為何叫牛膝在南北朝時期《本草經集注》中有著相關的記載,作者陶弘景在書中如此說:「今出近道蔡州者,最長大柔潤,其莖有節,似牛膝,故以為名也。」,意思是此藥因外形酷似牛膝因此被稱為「牛膝」。    《神農本草經》中的『久服輕身,耐老』的記載說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牛膝有滋養人體的作用,而且『膝痛不可屈伸』的治療膝蓋諸多病症的藥用功效一直沿用至今。
  • 《神農本草經》解讀:大黃
    《神農本草經》經文:大黃,味苦,寒。
  • 一本不輸給《神農本草經》的藥書,為什麼它的熱度卻不高?知道嗎
    若要數數中國的本草著作,相信有很多人不假思索也會脫口而出《神農本草經》(以下簡稱《本經》)《本草綱目》《唐本草》等等,如果大家還可以數出更多來,那就必須打斷大家,來談談這本「藥書」了——《名醫別錄》(簡稱《別錄》)。
  • 《神農本草經》:桑寄生
    《神農本草經》:桑上寄生[1],味苦,平。主腰痛,小兒背強,癰腫,安胎,充肌膚,堅齒,長眉。其實[2],明目,輕身,通神[3]。一名寄屑,一名寓木,一名宛童。生川谷[4]。
  • 食品、藥品、保健食品……一篇文章告訴你到底有什麼區別?
    編號根據《食品安全法》中對「食品」所下的定義,食品是指各種供人們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食品。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藥食同源的食物也屬於食品範疇,如大棗、綠豆、薏苡仁等,既有治療作用,也有營養功能。2020年1月2日,國家衛健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對黨參等9種物質開展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
  • 神農本草經之石膏
    石膏,神農本草經味辛,微寒。主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乾,苦焦,不能息,腹中堅痛,除邪鬼,產乳,金創。《本草經集注》陶弘景味辛、甘,微寒、大寒,無毒。所以寒的定義是什麼,我們用這樣子,給諸位一個感覺,中醫比較形而上,速度很快,就是熱,比如說,這個人說,老師奇怪,我肚子餓死了,我吃東西吃了三碗還是吃不飽,再吃四碗,還是不飽啊,吃五碗還是不飽,我口渴,一直在喝水,喝了一百杯還是在渴哦,你怎么喝一百杯下去,真的喝一百杯哦,喝完,因為他喝了就小便,喝了就小便,速度很快,就是熱,寒就是讓他速度慢下來,比如說,一天他一
  • 我們都需要知道健康食品和普通食品之間的區別
    1、定義根據發布的《保健食品註冊與備案管理辦法》定義: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即適合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身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對人體。
  • 我們平常吃的保健品到底是「藥品」還是「食品」?
    如何區分食品、藥品、保健品呢?看到這,很多消費者可能會疑惑,上面案例中的鹿茸有滋補功效,不應當屬於保健品嗎?現在我們看一下相關法律法規及國家標準對食品、藥品、保健品是如何規定的?01什麼是食品?《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五十條:食品是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02什麼是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