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大餅油條豆腐漿

2021-02-11 上海弄堂往事

兒時的大餅油條豆腐漿

 作者:朱修祥

      當年父親一人工作,作為家庭主婦的母親一面做家務,一面拉扯我們長大。生活極為清苦。全家五口僅靠父親每月三十五元人民幣的微薄收入,艱難的生存。

       由於長期食用胡蘿湯、豆腐渣和南瓜麵疙瘩等,(吃夠吃怕了胡蘿蔔和南瓜,現在我和自家小妹到超市和菜場購物,從來不買它們。)造成了我們營養不良,面成菜色。有時實在饞欲上來了,抵擋不住,我便帶著自家小妹到弄堂口小菜場對面的「為民」飲食店門前,看師傅做大餅,炸油條,進行所謂的望梅止渴、畫餅充飢似的精神會餐。

       說是「為民」飲食店,其實只是一個大餅油條攤兒,設施極為簡陋陳舊:一個烘爐烤大餅,一付油鍋火爐炸油條,加上一塊鋪板一桿擀麵棍一個風箱。招牌就更不用說了,只是在牆上用墨汁歪歪扭扭蟹爬似的寫上「為民飲食店」作為標誌。

       「為民」食品店的大餅的做法和其他地方不同,油沒有那麼多,非常好吃,由於是在高溫的鍋爐壁上烤熟的,剛剛烘出爐的大餅,外層焦黃,香香酥酥的,當熱乎乎的大餅拿在手上時,香味撲入鼻中,咬一口鬆脆可口,鹹的帶點蔥花味,甜的也不膩味,美味實難掩。

       油條也不錯,「這塊拉塊」蘇北口音濃重的武三郎師傅的油炸功夫十分了得,遠近聞名,由他炸出來的油條不但相貌好,薄薄的面衣金黃酥脆,口感更佳且有咬勁。

       通常油條是一根四分錢,(買時需付半兩糧票),至於滾圓的形狀的淡大餅是三分錢一塊;灑著蔥花的是鹹的,灑著芝麻的是甜的,它們都橢圓形狀的五分錢一個。(買時各需一兩糧票.)還有豆腐漿,淡的三分錢、甜的四分錢、鹹的豆腐漿附加的佐料比較多,蔥花、蝦皮、紫菜、榨菜末子還要另外再澆上一圈紅豔豔的辣椒油,所以貴一點,五分錢一碗。

        油條脆脆,大餅香香, 看著金燦燦黃澄澄的大餅油條,聞著香噴噴的味道,尤其是在櫃檯收錢的滿臉皺紋菊花王阿寶大媽「大餅油條豆腐漿!大餅油條豆腐漿!」的吆喝聲中,我和自家小妹常常情不自禁的口水直流,饞癮難熬,腸胃裡似乎有幾百隻小蟲在拼命的亂爬,亂跳……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期, 由於毛主席強勁的政治支持。文化旗手江青的嘔心瀝血,革命樣板戲到了頂盛和瘋狂時期,全國城鄉,大街小巷都在演樣板戲,人們在瘋狂,樣板戲在瘋狂,全國在瘋狂。

       記得當時隨著樣板戲《杜鵑山》的公開放映,一時間,楊春霞的「柯湘頭」風靡大江南北,無數女性競相模仿。

       因為劇中黨代表柯湘雖然依然是滿臉剛毅地宣講黨的階級政策的形象,可髮型卻一改大長辮子和「一刀平」,而是一種髮腳略帶捲曲的短髮,額前留著劉海,多了一份女性的柔美。

       我班上的女同學黃萍愛漂亮,在那個不許燙髮的年代裡,自然也梳起了清新嫵媚的「柯湘頭」。

       「柯湘頭」,非但和我是同桌同學,而且我們兩家門對門的同住在一條弄堂裡。

        那時我是大楊浦向陽小學「紅小兵團」的宣傳委員,「柯湘頭」,是副團長,按照當時非常時行的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諄諄教導,我們是「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 

       我們忙得不亦樂乎,校園裡的大批判專欄,班上的黑板報都留有我和「柯湘頭」,的文字和墨跡,內容大都是「「東風吹,戰鼓敲,革命形勢無限好好,全靠毛主席來領導。」之類的。

       文革中期,群眾自娛自樂的樣板戲文藝小分隊和露天電影很流行,每逢星期六傍晚,我們的街道居委會門前便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柯湘頭」總是早早的提前趕到,在舞臺前或銀幕前搶位子,放上兩張小矮凳,一張是「柯湘頭」的,另一張自然是留給我的。

       偉大祖國生日的時候,常常在夜幕還沒降落之前,我和「柯湘頭」便爬上了我家那石庫門三層閣的瓦房頂上。「柯湘頭」緊靠在我的身邊,兩人一邊嗑著「柯湘頭」炒的西瓜子,一邊興高彩烈的觀看市中心人民廣場怒放著的五彩繽紛的煙花。真是有種說不出的開心。

       「柯湘頭j」長得水靈,伶俐聰明,活潑好動,她有男孩一樣的性格、氣質,又有著女孩特有的敏感、細膩。我最羨慕的還是「柯湘頭」一口流利的上海話,韻味濃鬱,糯膩爽脆。不象自己的上海話裡蘇北口音濃重,常常被「柯湘頭」恥笑為:「江北驢子學馬叫」。

       「柯湘頭」的父親是中共的一位海軍戰士,當年曾經多次受到赫赫有名的中共東海艦隊司令陶勇中將接見和嘉獎。只是非常不幸的是在五十年代末的一次國共兩黨海上鏖戰中光榮的為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光榮捐軀了。 

       由於 「柯湘頭」是烈士弟子,黨和人民政府給予了她每個月十八元人民幣的生活補貼,將一直到十八歲成年,所以 「柯湘頭」可以說是衣食無憂,不必為生計擔心。不象我和自家小妹如此這般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每當這個時候 「柯湘頭」來這裡找我一起玩「老鷹捉小雞」、「捉強盜」的遊戲,或者找自家小妹踢毽子,跳皮筋……若是看到這樣的場面,尤其是自己和自家小妹的一臉窘相,往往便會豪爽的即刻慷慨解囊,掏出四枚銀光閃閃.閃閃銀光的一分人民幣,熱情快速遞給櫃檯收錢的滿臉皺紋菊花大媽,為我們買上一根金燦燦,亮晶晶油條,她知道我臉皮薄不好意思拿,硬是塞在天真稚氣的自家小妹的小手中。

       接過油條的自家小妹笑了,快活的蹦跳起來,腮幫上露出兩個淺淺的小酒窩,真像一朵綻開的紅山茶,頭上扎著的兩隻羊角辮子也高興地一搖一擺。而我呢,卻是嘴唇哆嗦的好半天說不出話來,驚喜和感動的心臟怦怦狂跳不止,出神的久久的望著她,凝視著她,雖然十一,二歲的小屁孩,懵懵懂懂的還不知道什麼叫喜歡,叫愛情,只會這樣暗暗發誓:「等我以後有錢了,會待 「柯湘頭」更好,買天底下最珍貴的給她!……」

       好多年好多年以後,由於工作性質的關係,我已經是上海著名國有企業助理會計師,自家小妹也下海經商了,在浦東金橋開發區創辦了一個規模不小的房地產公司。

       由於自己是掌管白花花銀子的財務大臣,手裡有求的客戶一大把一大把的,做的是朝南坐的生意,於是隔三差五的便有人前來賄賂,竭誠懇切的請我賞臉「腐敗腐敗」,自家小妹也為了打通了人脈廣開財路,時常宴請有關人員增進彼此的感情。

       於是天南地北,南京北京,兄妹倆出席了不少豐盛的酒宴,從色澤淡雅的糖醋三絲,吃到甜松香脆黃金慄米餅;從燦若明霞的剁椒魚頭,吃到濃油赤醬的東坡肉,從山野本色的砂鍋土雞黃澄欲滴的香酥蛋塔,吃到清麗脫俗的高湯魚丸;從清爽口的精品涼菜,吃到回味無窮的老火靚湯……

       兄妹倆飽嘗了山珍海味,吃遍了魚翅燕窩,但是潛意識覺得還是那時 「柯湘頭」買給我們的油條味道好,吃在嘴裡,暖在心中。

      我和自家小妹的這兩張照片拍攝於一九六七年的四月二十日,深深記得那天豔陽高照,天氣特晴朗,鎮江來的老祖母以及調休的父親還有母親、我和小妹一起去的,是在楊樹浦路的一家《天真照相館》。

       唉!已經五十多年了,非常懷念那段時光,那天照完相在回家的路上,我追著小妹要她胸前佩戴的圓形毛主席像章,她就是不肯給,為此我們兩人還鬧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彆扭呢。

上海蕭樓散文公告:

請關注《上海弄堂往事》。

喜歡本文,請把它放在您的朋友圈上,讓更多人欣賞。

歡迎投稿,文責自負。

來稿請發:xiatiandushu@163.com


掃描二維碼,即刻關注,閱讀更多舊時歲月記憶


相關焦點

  • 大餅油條粢飯糕
    所以,有些人在外饕餮歸家,半醉半醒亢奮著,不甘心就此洗洗睡,上朋友圈貼幾張美食圖片,便被半嗔半怨地稱為「放毒」。 人各有偏愛,「中毒」的點不一樣。對有些人來說,大餅油條粢飯糕這些上海早點基本款、大眾版就是興奮點。半夜三更,老上海人聽到這7個字的接頭暗號,立馬飢腸轆轆輾轉反側。
  • 大餅油條
    大餅油條鋪是一家不足二十平米的小店鋪,就開在沿街的一處,走在鎮上的主幹道便能看見。不過畢竟不是城區,鎮上人不多。但我每次到店門口前面總有四五個客人在等待。有的人喜歡油條,光買油條不買大餅;有的只喜大餅,不買油條。我則喜歡大餅與油條的符合口感,常常是一起買。而價格也非常良心,油條一塊,大餅兩塊五。
  • 大餅油條餈飯豆漿攤是上海的早晨
    讀了他的這篇文章,我心有共鳴,便給他留言,「沈老師,能否呼籲政府把大餅油條餈飯豆漿請回來?這些是上海吃食的根本。」我作如此請求事出有因。前天去中山醫院體檢。體檢完,像往年一樣,去買餈飯豆漿吃早點,這是我每年遭受針扎血管恐怖後對於自己的犒賞。結果幾條街上的早點店面都被拆除了。我心生憤怒,問,把大餅油條豆漿餈飯攤店全關了,無視百姓的需求,你們意欲何為?他媽的!許多朋友作出回應。
  • 【美食】上海最熱門大餅油條店,瘋狂的「四大金剛」
    NO,NO,NO,話說霍山路的油條夜市真是越來越不爭氣了,網友評論語:油是越來越黑,地是越來越髒,味道是越來越普通了。,大餅、油條、粢飯、豆漿這原本只在早餐檔出現的「四大金剛」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的,變成了「全日食」,甚至是「夜宵」了。比如最早崛起的霍山路夜市油條、肇州路阿婆豆漿等,深夜排長隊的景象引得城中一時搞不清楚晨昏。
  • 【ShangHigh】武康路上最接地氣的「粢飯油條鹹豆漿」
    所謂標配自然是馳名在外的「四大金剛」,即:大餅、油條、粢飯、豆腐漿(當然還有說粢飯糕和老虎腳爪的,但常規的還是前者)。因為有兩次去上海話劇中心都路過了這家在武康路上的點心店,但一直都沒有吃過,有了心結總是要去了的。
  • [下廚記 VII]上海鹹豆腐漿
    「鹹豆漿」是臺灣人的叫法,上海人說起來,要麼少一個字簡稱為「鹹漿」,要麼多一個全稱為「鹹豆腐漿」。這可是上海的飲食中,最根本的東西了。上海可能有一百多種小吃和面點,這還是把辣肉麵和大排面都算澆頭面以區別與陽春麵、蔥油拌麵、冷麵的計數法,其實單是清冷麵、三絲冷麵、香菇麵筋冷麵等又可化出許多種來,誰叫我們東西多呢,我們就饒饒別人,只算大的品種。
  • 網紅店「阿文夜市」無證、麥當勞塑化劑超標、桃園眷村含礬,想吃口安全的油條有多難?
    本次消費體察從肯德基、麥當勞、永和大王、新亞大包等連鎖餐飲店以及桃園眷村、張記油條、健康夜市大餅油條等網紅店鋪購買了25個品牌的29件樣品。除了對產品宣傳進行調查之外,還委託上海市營養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對油條成分進行了檢測。
  • 大餅雞蛋也有「概念版」!天津人奏耐吃大餅卷一切!
    皮兒過油炸脆,把油濾淨……夾上剛出鍋,剁成一角一角的死麵餅天津叫它果子,學名油條炸得外脆裡嫩的果子面裡有鹼和鹽的成分只要炸的好的早點部每天早上都是一人一個大餅夾果子還真不是哪的油條都能做到果子筆直香脆是根本鹼面和鹽搭配的恰當才能夾在一起有濃濃的面香這
  • 上海人最愛的「大餅、油條、豆腐漿」竟然是三高早餐?還有這麼多的早餐禁忌千萬要注意!(參與話題互動贏好禮~)
    相比較為西化的「牛奶加雞蛋」,中國傳統的「油條加豆漿」受到更多人的喜愛,但「油條加豆漿」的吃法同樣不利健康。油條在高溫油炸過程中,營養素被破壞,並產生致癌物質,對人體健康不利。此外油條跟其他煎炸食品一樣都存在油脂偏高、熱量高的問題,早上進食不易消化。
  • 為什麼油條要兩根面一起炸?
    除卻單吃,油條還是不少食物首選的餡料。天津的煎餅果子、大餅卷果子,是油條入餡的典範。同樣以油條入餡的蔥包燴,是杭州人關於早餐的一段記憶。蔥包燴是杭州民間的傳統小吃,和油條的誕生不無關係。南宋時,嶽飛因被秦檜設計,被害於杭州風波亭,杭州百姓皆為之悲憤感懷。
  • 在家裡做油條時,記得加上一點「它」,油條鬆軟可口,比賣的好吃
    在家裡做油條時,記得加上一點「它」,油條鬆軟可口,比賣的好吃!油條是我們在生活當中能夠經常吃的一種主食,其實油條吃起來特別的酥脆,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那麼我們也會自己在家裡邊做油條來吃,那麼在炸油條的時候後,我們可以多加上一些它做出來的油條,吃起來鬆軟可口,比賣的還好吃。
  • 麥當勞的油條塑化劑超標,桃園眷村號稱無礬卻有礬!肯德基、永和大王的油條吃了最容易發胖!到底什麼油條才是健康的......
    肯德基、麥當勞、永和大王、新亞大包等連鎖餐飲店、桃園眷村、張記油條、健康夜市大餅油條等網紅店鋪,這些大眾點評上排名靠前的店家一個都沒放過,統統買回來由市營養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對油條成分進行檢測!在這些店鋪中,有11件樣品宣稱「無礬」明礬作為食品添加劑在很多食品中都有應用。
  • 早餐必備:油條是配豆漿還是蘸醬油
    從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到,「寒具」應該形似女子佩戴的纏臂金,類似撒子,並非油條。油條應是南宋以後對油炸麵食的又一創新。根據《宋史》中記載,宋朝時,秦檜迫害嶽飛,民間通過炸制一種類似油條的面制食品(油炸檜)來表達憤怒。類似的油炸麵食,其起源遠遠早於宋朝,可追溯到唐以前,具體時期不得考證。
  • 中國人的早餐,是油條的狂歡
    除卻單吃,油條還是不少食物首選的餡料。天津的煎餅果子、大餅卷果子,是油條入餡的典範。同樣以油條入餡的蔥包燴,是杭州人關於早餐的一段記憶。蔥包燴 / 視覺中國蔥包燴是杭州民間的傳統小吃,和油條的誕生不無關係。南宋時,嶽飛因被秦檜設計,被害於杭州風波亭,杭州百姓皆為之悲憤感懷。
  • 油條大餅,饅頭包子營業不夠?來一份多重三明治,怎樣?
    我們習慣了油條大餅,饅頭包子,也是我們一直流傳下來的飲食文化。但有時候,可能這些提供不了營養,只能是填飽肚子,之前張文宏醫生,在疫情期間也提到過,光吃稀飯這些,提供不了太多的營養。
  •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289) 豆腐漿膏藥可治老鼠瘡 怕冷愛出汗聲弱需補氣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289)豆腐漿膏藥可治老鼠瘡 怕冷愛出汗聲弱需補氣     有些人,既怕冷,但稍一受熱,又愛出汗,這是氣虛和陽虛的表現。中醫認為,人體中的「氣」具有調節體溫和控制毛孔開閉的功能,因此,當氣虛時,機體調節體溫的能力就會減弱,難以控制毛孔的開閉和汗腺的分泌,從而出現怕冷但又愛出汗的症狀。     氣虛體質的人,除了怕冷和愛出汗以外,還往往表現為肌肉鬆軟無力,體力較差,只要體力勞動的強度稍大就容易累;講話聲音低弱,老是感到自己上氣不接下氣,身體免疫力下降,一年四季都容易感冒,且感冒後難以痊癒。
  • 從1塊錢到12塊錢,在無錫連豆漿油條都這麼百變
    青山灣裡餐廳每天早上7點就開門迎客,早晨爬山鍛鍊愛好者喜歡來這吃上一碗油條配豆漿或是來一碗早面,天氣晴朗時在青山環繞的臨水露臺上用餐,感覺油條都能多吃一根呢。小淘姐為大家挖掘到一家可以開到凌晨4點的大餅油條店,鹹豆漿、油條、粢飯、麵條、糰子樣樣都有,冬日的寒夜裡來上一碗豆漿配根現炸油條,發個朋友圈,仇恨值妥妥的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