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英國專家:沒有玩具,一樣能養出聰明的寶寶

2021-02-14 悅居英倫

父母們多半會同意—時下玩具推陳出新的速度可說是越來越快了,倘若這些玩具再標榜「安全無毒」、強調「寓教於樂」的話,那可更叫父母動搖了。然而,這些玩具即便單價不高,經年累月的購買,花費一樣很可觀。

父母之所以願意砸下大錢購入玩具,除了一部分是希望讓孩子可以直接感受到父母的疼愛之外,某部分也是因為他們相信:這些益智玩具可以幫助孩子越玩越聰明。

不過,以下這個研究恐怕要推翻「玩玩具能讓孩子更聰明」的粗糙假設了

1990 年代德國兩位公衛研究人員史提克(Rainer Strick) 跟舒伯特(Elke Schubert) 曾做過一項相當具有啟發性的實驗。



這兩個人與慕尼黑的一家幼稚園合作進行研究,將幼稚園裡的玩具全數收起來,只留下必要的桌子椅子和毯子,讓孩子在「沒有玩具」的環境下長達三個月,並觀察孩子們的行為與發展是否會有不同。

有趣的現象發生了:實驗進行的第一天,孩子們的確百無聊賴,只能安靜地看看窗外或是漫無目的走動。

第二天,開始有孩子把桌子搭成小秘密基地。

第三天,孩子們的笑聲回來了,他們已經可以自在地在桌子椅子間玩起追逐遊戲!

隨著實驗進行天數越多,他們的遊戲模式更複雜也更具有目的,像是扮起了家家酒、演起了戲、假裝自己正在看一場精採的馬戲團表演…等。

史提克跟在這個實驗所下的結論是:孩子並不會因為沒有玩具就發展遲緩,這些受試的孩子們在這段實驗的過程中,反而玩得更專心,也學到人際合作及發展出更棒的溝通技巧。

整個家裡 就是寶寶的遊戲間

這樣的研究結論許多父母而言,其實也不至於太訝異。畢竟不少家長都有過買了玩具回家後,寶寶卻不太領情,或是對於玩具的外包裝盒更顯得興致高昂的經驗。

寶寶運用他們的五感來認識這個世界,而玩具提供的意義便是希望寶寶在玩具的輔助下,可以更安全地發展五感、促進小肌肉發展、訓練手眼協調等。要達成這個目的,其實也並非市售玩具不可:家裡現成的餅乾盒、各式各樣的布料織品、飲料的瓶罐…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



要知道,孩子總有把手邊東西轉變成玩具的無限創造力,只要在安全的前提下,日常生活小物都是可以達成這類發展目的的好工具。

二手交換 玩具租借─有新意又不傷荷包

當然玩具還是有它的可愛之處,但面對孩子們陰晴不定的喜好,有時二手交換或是玩具租借,反而可以創造更大效益。

與其在家中擺著成堆的玩具,不如讓這些玩具們換換主人吧!孩子也可以借著交換玩具的過程中,有機會接觸到更多有趣的新鮮貨!

至於玩具租借是國內近年來新興的一門行業,家長們可以用不到原價十分之一的價格,將玩具租回家玩上一陣子。

而租借的好處是,因為有到期日,家長們更會把握時間好好運用這項玩具,反而不容易發生買了卻束之高閣的窘境。再者,許多玩具是階段性適用的,租借的方式正好可以滿足階段性需求,又不須花大錢。

少一點玩具 孩子學得更好

崇尚簡單生活而聲名大噪的英國作家貝克 (Joshua Backer),本身也實踐著絕對不給孩子過多玩具的育兒哲學。

他在他的部落格中洋洋灑灑地列舉了「少一點玩具」對孩子的諸多好處:

少一點玩具,在沒有固定玩法的條件下,孩子更可以發揮創造力。

沒有過多讓孩子分心的東西,孩子專注力更好。

少一點玩具,孩子可以累積實際的人際互動經驗。

少一點玩具,孩子更懂得珍惜所有。

少一點玩具,孩子更有心力去閱讀、書寫或發展對美的觀察。

少一點玩具,孩子自然不容易養成喜新厭舊的惡習。

少一點玩具,讓孩子有機會多接觸大自然;少一點玩具,換一個更乾淨清爽的居家環境。

我們確實不需要花錢購買昂貴的玩具,多數玩具都是父母及孩子的「想要」罷了。與其讓孩子陷在無窮無盡的玩具選項中跟自己的欲望作拉扯,還不如帶孩子擺脫對玩具的依賴,協助孩子透過實際生活體驗來學習—這才是給孩子一生受用無窮的能力。

文章來源:商業周刊

----

《悅英倫》中英兩地購書包郵,電子版依然免費發放,加居哥微信propertyuk索取。


相關焦點

  • 英國專家:沒有玩具,一樣能養出聰明的寶寶
    史提克跟在這個實驗所下的結論是:孩子並不會因為沒有玩具就發展遲緩,這些受試的孩子們在這段實驗的過程中,反而玩得更專心,也學到人際合作及發展出更棒的溝通技巧。整個家裡 就是寶寶的遊戲間這樣的研究結論許多父母而言,其實也不至於太訝異。
  • 玩具越多的孩子越笨,越少的反而越聰明?答案和大家想的不一樣
    於是,很多父母都曾感慨過「養孩子就是在燒錢」,我們小時候都沒有現在孩子這麼幸福,儘管如此依舊有越來越多的父母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態度,他們普遍認為,孩子玩過的玩具越多越聰明。事實上,家長們不用每樣玩具都買,有時候孩子玩具多並不是一件好事,還有可能會「坑娃」。孩子玩具越多越好?
  • 寶寶越玩越聰明的21類玩具
    打不破、沒有銳角的安全鏡子可以懸掛在嬰兒床一側或房間的牆壁上。固定在嬰兒床上的鏡子應向寶寶的方向傾斜10度左右,這樣寶寶仰面躺著的時候,視線可以與鏡子垂直。鏡子的尺寸可以大一些,能讓嬰兒看到自己的臉和身體的移動。
  • 寶寶玩具真的越多越好嗎?我來告訴你真相!
    在進行相關研究後,英國牛津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凱茜•茜爾娃也指出,那些玩具較少的孩子,因為父母與他們一起唱歌、遊戲、閱讀的時間會相對更多,所以他們要比那些玩具成山、家境優越的同齡小朋友智力水平相對更高。其實玩具太多的孩子,常常會不知所措,就像狗熊掰棒子一樣,玩一樣、扔一樣,只是簡單的擺弄,最後什麼也沒好好玩,玩具多還不如寶寶專心玩一件玩具。
  • 玩具對於孩子們來說不僅僅是玩,他還有更大的意義在……
    下面就列舉一些玩具的選擇。 (1) 教育類別的玩具 例如,布景塔、疊杯、鐘錶、拼圖等,這些玩具讓寶寶對認知空間方位、順序、整體、形狀和時間概念有啟發作用,如果你的孩子正處於上學期間,要選擇教育類別的玩具時,可以從中選擇,當然也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教育類玩具,這只是頗具代表的一些。
  • 五個月嬰兒聰明的表現 高智商寶寶的6個特徵
    轉眼間寶寶已經五個月了,有的媽媽非常好奇寶寶聰明的表現,其實,孩子聰明不聰明可以通過以下的6個特徵來進行判斷。作為父母誰都希望寶寶生下來就聰明、機靈,孩子的智商與父母的遺傳有很大關係,除此之外與後天的培養也是分不開的。有的父母很重視培養寶寶的智商,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在孕期為胎兒做胎教,待到孩子出生以後,就慢慢為其做早期教育。
  • 寶寶玩具堆積成山?好玩具買對會玩才是王道!
    其實玩具太多的孩子,常常會不知所措,往往是丟了西瓜撿芝麻,玩一樣、扔一樣,只是簡單的擺弄,最後什麼也沒好好玩,玩具多還不如寶寶專心玩一件玩具。專注力是寶寶發展的關鍵品質,3歲前的寶寶很容易轉移注意力。寶寶在自信和鼓勵中進步最快,經常受打擊或有挫敗感,不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不管什麼東西,一旦太多,就不會珍惜了。你柜子裡衣服特多,你會件件珍惜嘛?皇上後宮的妃子多,他能各個愛護嘛?小孩也一樣,玩具越多,他越覺得玩具簡直唾手可得,新鮮期一過,當然就不會愛惜啦!
  • 心理學家:有這三種「壞習慣」的寶媽往往能養出優秀娃,不服不行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俗話說:「養不教,父之過。」對於中國的父母來說,似乎從寶寶一出生,父母就自動擔負起了孩子未來十幾二十幾年的教育任務。「怎麼才能教育出懂事優秀的好孩子」也成為困擾無數父母的一大難題。在無數的父母中,中國的父母無疑是最用心和最勤勞的那一批。為了能教育好孩子,父母可以說是給孩子做足了榜樣,可結果卻是,能夠養出優秀孩子的父母卻寥寥無幾。
  • 孩子是否聰明,就看他有沒有這些特點,全佔的家長就樂吧
    朋友聚會的時候,大家都會誇小五聰明乖巧,但是在家的小五卻是另外一幅模樣,通常會把屋子弄得很亂,而且沒有一刻時間是消停的。許多人會有誤區,熊孩子就是難帶的孩子,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經常把家搞亂的孩子不一定都是熊孩子。熊孩子可能本來都是聰明活潑的好孩子,但被爸爸媽媽的溺愛毀了。
  • 這種益智玩具,能從 1 歲玩到大,還能激發寶寶創造力(附玩法)
    益智玩具買了一套又一套,燒錢又佔空間不說,如果寶寶不感興趣,家長創意有限不會引導,能力培養就是空談,再好再貴也白搭。對寶寶來說,最好的早教場所其實就是家,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陪伴和言傳身教。如何能讓孩子在玩中開發想像力、創造力,讓父母通過科學引導享受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是我們一直致力解決的。
  • 家養鸚鵡有一樣東西很重要,用它養出來的鸚鵡聰明又健康,別忽視
    我們知道人類會得抑鬱症,自從人類飼養鸚鵡以後,才明白這種病鸚鵡也會得,而且往往是越聰明的鸚鵡越容易得抑鬱症,因為這種病症是智慧生物的殺手。鸚鵡是社會性動物,它們離不開同伴或者主人,鸚鵡是不能孤獨生活的,假如整個大自然裡就剩一隻鸚鵡,沒有天敵,讓它自由生活,所有的食物都歸它,那麼這隻鸚鵡也活不過半年,因為孤獨死了。
  • 如何養出聰明娃?從腦科學角度,揭秘讓孩子大腦更聰明的4種養分
    當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孩子的大腦正在快速運轉,這時候的孩子與1歲的嬰幼兒不一樣,在這個時間段的孩子更喜歡帶有按鈕或者帶有開關措施的玩具,比起一些單純是布料的玩具,這個時候的孩子對有可觸發機制的玩具更感興趣,更專注。
  • 教育專家:有這些特徵,是聰明的表現
    」甚至寶寶也會把水果啊、玩具啊丟進水裡,然後又問媽媽:「為什麼把它們放進水裡不會不見呢?」在一次次的探究中,寶寶也變得越聰明越睿智。3.聰明的孩子總是能量滿格,愛動,有活力有的孩子真叫沒學會走就學會跳,從來都是蹦蹦跳跳、爬高上低,平衡感特別好。有的孩子拆裝玩具、玩滑板呀、球類呀、踩高蹺……看似高難度的動作都很容易上手。很顯然這些孩子的身體協調性好、大腦反應迅速。
  • 兒童誤食玩具脫落小球會窒息 北京木馬智慧教育召回部分小兔乖乖...
    中國網財經12月21日訊 據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消息,北京木馬智慧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按照《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要求,向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報告了召回計劃,主動召回2019年4月至2019年6月製造的木馬智慧牌小兔乖乖木製玩具(型號:17616),涉及數量為216個。
  • 讓孩子越玩越聰明的這套玩具,唯一的缺點是這個…
    有沒有辦法讓孩子更輕鬆地理解呢?今天推薦的途道機器人玩具,涵蓋物理、工程、數學、藝術等多方面知識點,被稱為「5-12歲孩子的steam玩具專家」,幫助孩子培養科學精神,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找到答案。我們小時候會動的機器人只能叫「玩具」,而這套機器人動起來,那就是「科技」。可以拼插出一個個「活」的機械裝置,每個都讓大人和孩子尖叫!通過精密咬合的齒輪、連杆結構,這些原本沒有生機的靜態模型就會動起來。飛行小黃人扇動著長長的手臂;月球車緩步向前,旋轉飛機即將騰空…
  • 給娃買玩具花了太多冤枉錢?這麼做不踩坑、更省錢,寶寶更喜歡
    沒有安排很多費勁的故事,還設計了各種互動機關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幫助寶寶養成閱讀繪本的習慣。比如翻翻頁、觸摸書、拉頁、摺疊頁、發聲書、走線書、異形切割、自由組合、風琴頁等,市面上大多數的繪本機關寶寶都能玩到。
  • 這些玩具比手機更能讓寶寶著迷,提高智商的同時,能開拓多種能力
    回到家後,樂樂對手機完全提不起興趣,一心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將造型圖拼出來,小君看著倍感欣慰,原來沒有為娃找到適合的玩具,他才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手機上。其實,孩子有時沉迷手機,只是因為無聊,正如成年人一樣,缺少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來打發時間,如果家長能為娃選擇一款對成長有利的玩具,既能幫娃戒掉手機癮,又能開發娃的智力,可謂是一舉兩得,如果可以,建議入手如下這幾種玩具,讓孩子愛不釋手。
  • 兒童教育專家: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學會情感引導式教育
    「情感引導式教育」是由兒童教育專家金伯莉·布雷恩提出的。布雷恩不僅是兒童教育專家,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網絡教育電視臺的創始人、雅虎的節目製作人。布雷恩所提出的「情感引導式教育」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關注到孩子的需求不少孩子哭鬧、不聽話,是因為他們的需求沒有達到,才會用這樣的方式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作為父母,我們要多關注孩子,能察覺到孩子的需求並及時給予幫助。3.
  • 0-3歲寶寶玩具怎麼選?這3種玩具,讓寶寶越玩越聰明!
    記得我家娃還沒出生時,玩具就開始準備起來了:床鈴、海馬、健身架、積木、早教機......一頓買!這樣的寶媽寶爸有多少?舉個手看看~不過話說回來,玩具可不是能隨便買的。給娃選玩具也是一個技術活兒,由於寶寶各個年齡階段的身體發展規律不同,所以每一個階段所適合的玩具也是不同的。今天,和寶媽們分享一下「適合0~3歲寶寶的幾樣玩具」,都是小編親測後最值得下手的玩具,下面,我們就詳細介紹一下吧!
  • 家長給寶寶買了一屋子的玩具,育兒專家:你的做法正在傷害孩子
    豆丁自豪地說:「我們班誰都沒有我玩具多,最近流行的玩具我都有。」鄰居不好意思地笑笑:「沒辦法,孩子喜歡,就買了。」於是沾著她兒子的光,我把寶寶扔到玩具的海洋裡,並暗自竊喜老母親終於可以解放雙手了。然而,沒想到的是,熱水還沒喝了兩口,寶寶就過來纏大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