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油包,是浙江寧波傳統名點之一,屬於甜包。水晶油包大概是寧波最有名的包子,它還是寧波十大傳統名點之一,是寧波婦孺皆知的點心。蒸熟後晶瑩剔透,一咬便有又香又熱的油餡往外溢,滿口流餡,香甜可口。初聽水晶油包,很多人肯定認為是這種包子的麵皮晶瑩剔透,殊不知,水晶油包是由於豬板油加熱後與白糖融為一體,呈透明狀,猶如「水晶」,因而得名。在寧波,新年、喬遷、嫁娶這些重要時刻一定不會缺席的就是水晶油包。寧波水晶油包,咬一口,甜甜的豬油糖餡,你吃過嗎?
在寧波,有一句俗語幾乎人盡皆知:「鄉下人吃油包,背脊燙起泡」,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鄉下人沒見過啥世面,口咬油包,只顧抬頭東張西望,一不小心,滾燙的豬油餡就順著嘴角流到了背脊上,燙起一個大水泡。水晶油包,大概算得上是寧波人最喜愛的面點了。在老底子的寧波,物資匱乏,生活條件差,平民百姓肚中幾乎沒有什麼油水,正因為油包重油、重糖,所以要是能吃到一隻香甜的油包,肯定直呼「過癮」。「南米北面」、「南甜北鹹」、「南糕北餅」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大特點。相比於北方麵食對於皮子口感的注重,寧波的水晶油包則更看重內餡兒的調味。
水晶油包的精髓是裡面的豬油糖餡,而餡的原料中最講究的就是豬板油,選用肥厚的豬板油去皮筋,摻和白糖,再加入瓜子仁、芝麻和紅綠絲。將這些原料活成陷再包入麵皮內成圓狀。從蒸籠中拿出熱騰騰的油包,再蓋上「福」字,美好的祝福躍然包上。蒸熟後的油包餡料油亮剔透,如水晶一般,所以被稱作「水晶油包」。小時候上學路上有個包子鋪,我會隔三差五在他們家店買水晶油包,但是每次吃的時候餡總會流到手上,所以上學路上手黏黏的感覺,就是我小時候對水晶油包最深刻的印象。
水晶油包一定要趁熱吃,即使剛出籠的油包還冒著騰騰的熱氣,燙得拿不住手,也要一口咬下去。看著晶瑩剔透的板油往外溢,融化的白糖裡隱約摻著紅紅綠綠的糖瓜條,滿口流油,頓覺唇齒留香。再咬上一口,那些內餡中多餘的油汁在蒸的過程中慢慢滲透到麵皮的夾層,會讓人更加欲罷不能。這口感油而不膩,糯中帶甜,恰到好處,令人回味無窮。老寧波人很喜歡吃水晶油包,咬一口,甜甜的豬油糖餡,這也是一代代老寧波人童年的美好回憶。小夥伴們,你吃過寧波的水晶油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