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對於每個人來說,肯定有一些獨特的鐘情和偏愛。風靡全球的老饕必點美食有哪些,大家都會有自己的意見。(寧信朋友圈也不迷信米其林)
美國《赫芬頓郵報》曾評出了全球範圍內10款一生中必吃的美食榜單。令人驚奇的是,排名榜首的不是壽司、鵝肝或魚子醬,也非令人自豪的北京烤鴨。
一份來自印度南部的小吃咖喱卷餅(Masala Dosa)獨佔鰲頭,它被作者評為「死之前必須要吃的經典美食」。
在印度南部城市,早餐若是錯過一份咖喱卷餅,會成為一整天的遺憾。
清晨,從朦朧的睡意中醒來,濃鬱的香味已四下散開。
主人將芥麥粉或米粉加入沙拉、油、糖、鹽、牛奶,揉成球狀後剷平,立即置入鍋中炸成中空膨酥的麥餅或米糊餅,冷卻後就變成了顏色鮮亮金黃色澤的薄餅。
四周靜謐的放置著清香的土豆泥、咖喱泥和新鮮的果蔬,以及現磨椰子酸辣醬、泡菜、西紅柿扁豆醬等。
若是嗜辣者,不妨撒點辛香粉和稠咖喱,別有風味。
清脆的薄餅捲入土豆泥、洋蔥,揉入濃鬱的醬料,再沾上酸甜的芒果醬或其他辣醬,口感極佳,還能塗上各式的肉泥,更增添一份情趣。
倘若此時再小呷一口香茶,亦或是玫瑰奶油茶,或許你會像那條花邊新聞的主角一樣:有位姑娘去新德裡出差,吃了五天印度菜之後,竟然想辭職跑去印度生活!
關於印度咖喱卷餅的起源,坊間有個比較統一的故事。
相傳在很多年以前,印度東南部的加爾各答,著名哲學家泰戈爾的家鄉,有著一家名叫Nazim的清真餐廳,其獨家秘方烤肉串(Kebab)遠近馳名。
根據當時的傳統吃法,工序頗為複雜,首先要將烤肉串從鋼條上剝下,再浸泡好咖喱醬汁,然後一口酥餅(Paratha)一口肉,還要喝點紅茶和奶酒。
日子是非常的愜意,卻也非常浪費時間。美食畢竟拖不住社會發展的腳步,加爾各答出現很多有軌電車(Tram)。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必須趕時間坐電車上班,於是他們要求Nazim推出更適合攜帶的烤肉。
老闆細心琢磨,他將烤好的肉,浸沒好咖喱汁,隨後捲入酥餅,酥餅的外層塗抹上辣醬,方便邊走邊吃。
小小的改變卻風靡了印度,內容也開始多元豐富,有卷奶豆腐,卷土豆餡,卷咖喱雞,應對不同地方的飲食習慣,也鑄就了今天咖喱卷餅的神奇地位。
印度咖喱卷餅,符合典型印度菜的風情,簡單的食材,簡易的烹飪方式,但異常講究的調料。
印度菜的神奇之處或許就在此,多種多樣的調料和眼花繚亂的搭配。
其中咖喱最具名氣,從開胃菜到點心,都糅合有或濃或淡的咖喱香。
從北方的微辣到南方的超辣,咖喱隨著地域的變化辣的程度也逐漸升級。
今天我們能品嘗到的印度菜,與印度人日復一日的美食追求密不可分。
新鮮的食材、現磨的香料、各種辣度的咖喱,極富層次感,再配上大量拌入的椰漿和酸奶,以增加醬汁的濃度與香味。
所以印度菜躋身世界三大菜系,媲美我們深厚底蘊的中國菜,其實也不難理解了。
老錢敢肯定,濃濃的咖喱味和香氣濃鬱的卷餅,一定會讓你拋開減肥的念頭大快朵頤!
微信號:jieduwangweixin
現已入駐今日頭條、搜狐、百家號等平臺,覆蓋人數千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