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喜歡染髮?淺談古人如何青絲不換滿頭烏

2020-12-06 東漢讀書

人都是愛美的,有些人為了更好看而染髮。那麼問題來了,古人也染髮嗎?在古代怎麼染髮?其實在古代,染髮還一度成潮流。

我們所熟悉蘇東坡,曾經寫詩對染髮這一現象進行批評:「膏面染須聊自欺。這裡的「須」,便是對鬍子和頭髮的總稱。言下之意,滿臉褶子已經是既已經成為事實,將頭髮染黑,看起來年輕點,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可古往今來,願意「自欺的人,著實不少。

曾經的皇帝王莽,年過60的王莽,在平均壽命只有三十幾歲的古代,確實算高壽了。看著自己的滿頭白髮,王莽決定染一染髮。那時候的染髮膏,主要是用黑大豆製成。將黑大豆浸泡在醋中一到兩天,加熱煮爛,過濾掉渣子,再熬成膏狀。

用的時候,直接塗在頭髮上就可以了。除了黑豆,還有一種方法,是用覆盆子為原料,熬成膏狀塗抹。這兩種都是烏髮的良方。和如今的染髮劑相比,古人用來染髮的膏劑,無疑更天然,更無副作用。

這些染髮劑,原料都是天然之物,利用的是植物中的黑色素,所以對頭髮和頭皮的損傷都比較小。而且,像覆盆子這類植物,長期用來洗頭抹頭,不僅有染色的效果,還具有保健功效,長期使用真的有讓頭髮變黑的作用。由此可見古人也染髮,美發從不是現代人"專利"。

近年十分流行海娜粉、海娜膏,據說這種染髮劑採用傳統材料與工藝,沒有或者很少有化學成分。中國歷史上也曾有自家特色的烏髮專用材料蓮子草。蓮子草又稱「旱蓮臺」、「旱蓮草」、「猢猻頭」等,其莖梗內含有黑色汁液,一旦折斷,黑液就會流出,是最方便使用的天然染髮劑。

在唐代,十分盛行用它來染黑頭髮。唐玄宗時期權威醫書《外臺秘要》中列有幾個使用到蓮子草的美發配方,其中的「蓮子草膏」,是一款製作精良的染髮油。使用方法簡單,就是每次用熱米湯將頭髮洗淨之後,將蓮子草膏細細勻抹在髮絲上。

據史料記載,古代的埃及人、羅馬人、日耳曼人、中國人和印度人很早已開始染髮。大約在4 000年前,埃及人用散沫花的熱水提取物將頭髮染成橘紅色。羅馬人用醋酸鉛掩蓋灰發,方法是用浸醋的鉛梳子梳理頭髮,使其變黑,日耳曼人則用羊脂和植物灰汁混合將白髮染黑。

在歐洲尚有用胡桃染料將頭髮染成淡棕色,用春黃菊染料將頭髮染成黃色。古代一些書籍也記載著如何將白髮染黑,如《神農本草經》,已記載了某些能使白髮變黑的藥物,例如白蒿能「長毛髮令黑」。漢代以後,人們認識和採用的染髮劑就越來越多了。

唐代《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記載了若干染黑鬚髮的藥方,如「生油漬烏梅,常用敷頭良」;「黑椹水漬之,塗發令黑」;「以鹽湯洗沐,生麻油和蒲葦灰敷之」等。明代《本草綱目》也引述介紹了不少可供染髮的外用藥物,諸如用大麥、針砂、沒食子等「染髮黑色;婆羅勒「可染髭發令黑」;蔓荊實、熊脂等分份醋調塗之「令髮長黑」等。

由上訴可以可見古人也有染髮,美發從來不是我們現代人的"專利"。

相關焦點

  • 古人也染髮?美發從不是現代人「專利」,看古人如何青絲不換滿頭烏
    古人重視自身的清潔,將自身鬚髮、皮膚的整潔也看作是禮儀的重要部分,每當人們在會見客人、或者是參加重要場合例如祭祀的時候均要沐浴更衣,以此表達自己對人、對事的重視與尊重。除此之外,在漢朝時期已經出現了專職的"理髮師",不過在這個時候的"理髮師"更偏向的是一個"護髮師"的角色,因為古人蓄髮並不剃頭,所以人們理髮的時候更多的會是針對頭髮的保養和染髮,當時的油膏、香澤等是人們最常用的護髮產品,使用之後能使頭髮光澤潤滑易打理,讓人們更容易梳起髮髻。
  • 古人也染髮?美發從不是現代人"專利",看古人如何青絲不換滿頭烏
    由於古人是蓄長發的,那麼木梳就是一個很好的清潔頭髮的工具,木梳按照梳齒的疏密與功能有梳與篦的區別,梳,梳齒比較稀疏,用於平時梳妝、整理頭髮的時候,那麼篦的齒就相對密很多,用於人們理淨髮絲上附著的汙物。古人重視自身的清潔,將自身鬚髮、皮膚的整潔也看作是禮儀的重要部分,每當人們在會見客人、或者是參加重要場合例如祭祀的時候均要沐浴更衣,以此表達自己對人、對事的重視與尊重。
  • 青絲不換滿頭烏,古人比我們還愛染髮
    完全不是,至少兩千年前,中國古人已經開始染髮,相比今日染髮劑的難聞有毒害,古代染髮劑可都是純天然提取,且從古代其,染髮就不再是女性專利。一起來看看古人是怎麼染髮的吧!中國歷史上最早記錄的染髮人物,是2000多年前的王莽。西漢末,68歲的王莽冊立淑女史氏為皇后,當時他已「皓首白須」,為了掩蓋自己的老態,特地把頭髮和鬍鬚都染黑了。《漢書·王莽傳》稱他是「欲外視自安,乃染其鬚髮。」
  • 古人也染髮?古人:論染髮與護髮,我們可是專業的
    不得不說當年看到這一段格外的驚奇,原來古人也流行染髮,而且往往更是玩出了新的花樣。在現代社會,我們現代人經常想要染個頭髮什麼的。但是染髮的目的卻並不是像王莽一樣,我們往往都是為了讓自己表現得更潮流一些,所以赤橙紅綠青藍紫我們似乎樣樣都想接觸。等到了老年人的時候,雖然偶爾有一些染髮的現象,但是染髮的數量還是遠遠少於年輕人。
  • 談資青絲不換滿頭烏
  • 染髮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古人染髮這些事你知道嗎?
    我們一直以為,古代人鍾愛滿頭青絲,其實不然,愛美這事兒,古今皆然,只不過現代人通過各色頭髮來彰顯年輕個性,而古人更多是染成黑髮,或者反其道而行之,使得「朝如青絲暮成雪」的。古人染髮這些你知道嗎?當然,染髮最後也沒能挽救每況愈下的局勢,這也是意料中的事。
  •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古人護髮極為精細,他們還會染髮
    最讓人驚奇的是,有人還會染髮,並且染髮與政治相關。古人洗髮染髮並非現代人專利,古人保護頭髮,也會染髮古人所使用的染髮劑是純天然的,像現如今人們的染髮劑有很多的化學添加劑。古人梳頭古人染髮並不單純,與政治掛鈎
  • 原來古人也會給自己染頭髮?想不到古人也這麼的潮!
    原來古人也會給自己染頭髮?想不到古人也這麼的潮!除了會對自己的頭髮進行修剪之外,其實古人也會給自己染頭髮。染髮這件事情在幾千年前就一些十分流行,一頭烏黑濃密的頭髮被認為是美的象徵。而且在許多的醫學典籍上,也是記錄了非常多的染髮方法。
  • 古代沒染髮劑,她們是如何把白髮變烏黑亮麗的?古人智慧讓人折服
    隨著新事物的湧入,中國人看慣了自己的黑髮,想把頭髮染成黑色以外的地方,就去髮廊或是家裡用染髮膏染髮。 染髮膏是現代的化學物品,古人是不是就永遠染不起頭髮了呢?其實,古人也可以染髮,而且早在2000多年前,王莽就開始染髮。
  • 古人也有電飯鍋?看古人如何給飯菜保溫
    那麼問題來了,在古代的時候,古人是如何在天冷時給飯菜保溫的呢?之前有盤點過古人是如何禦寒的呢?今天小編就來告訴你,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古人也有他們的保溫電飯鍋呢!具體如何,就讓我們接著往下看吧古人的各式「電飯鍋」溫鼎溫鼎內置炭火以使食物保溫。現代的電飯鍋都有保溫功能,不斷加熱、保溫,以保證食物不冷。
  • 古人沒有化工染髮劑,如何使自己變白的頭髮重新變得烏黑亮麗呢?
    放在現代若是頭髮白了,打不了到理髮店染成黑色,依然可以看上去很年輕,但是在古代沒有我們用的這種染髮劑,他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古代只是沒有我們現在用的這種化工染髮劑而已,他們有比我們更加健康的天然染髮劑,古代的染髮狂魔也不少,比如說王莽,不但自己的頭髮染了,索性還把自己的鬍子都染了,這樣看起來更加年輕。那麼古代常用的染髮劑有哪些呢?
  • 古人賞花如何觀色、聞香、賞姿、品韻?古人為何這麼喜歡花?
    在中國古代,賞花是一件很風雅的事情,不像現在的匆匆一眼,古人的賞花分為觀色、聞香、賞姿、品韻等幾個階段。一、觀色:桃紅尤嫣現代人養花都是覺得它「好看」,古人也是把「色」作為一個重要的欣賞點。「色」對於花,就像是外表形象對於人。一個人哪怕有著很深厚的底蘊與完美的內在,如果外表邋裡邋遢,別人就不會有接近他、了解他的欲望。
  • 古人生活揭秘,沒有橡皮,古人如何處理寫錯的字呢
    小夥伴們有沒有像小宮一樣好奇過在古代,寫錯字的古人是怎樣解決的呢?小孩子們寫錯了字拿起橡皮擦,大人在手機電腦上寫錯字就可以刪改,大家都習慣了如此方便的現代生活了吧,大家有沒有想過,中國書法文化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從甲骨文開始,如果直接塗抹,不僅不方便,也會影響書法的欣賞功能。沒有解決方法嗎?小宮不禁好奇,那麼古人寫錯字是怎樣解決的呢。接下來,就讓小宮帶著大家一起去找尋答案吧。
  • 古人也瘋狂,為了使頭髮變黑,心思費盡
    但由於衰老又或者缺乏營養的原因,有的人的頭髮開始變白或者發枯燥發黃,看上去難顯生氣,為了保持美麗青春,於是古人便想到了染髮。 和現代人不同的是,古人染髮所用的染髮劑更貼近於天然,一般都是從一些有色天然植物中提煉色素然後製成染髮劑或染髮膏染髮。不過並不是每個朝代的染髮材料都一樣,不同的時期製作染髮劑的材料也不同。
  • 古人怎麼打理一頭長髮,很可能超出我們的預想
    據每年的購物大數據統計,關於如何生發的產品的銷售額在逐年增長,尤其消費的主力人群也開始走入90後。除了因為90後的年齡已經開始步入三十歲,更是因為頭髮作為一個終要的身體組成部分,在人們的心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為了養護這一頭秀髮,我們也費盡心思,但對比一下古人,他們的長頭髮應該如何打理呢?
  • 古人如何看時間呢?
    古人如何看時間呢?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看時間已經不叫做問題了,手錶、手機、電腦甚至是電視早已被設置好了,時間我們一看便知。那麼對於古人來說,他們又是如何看時間的呢?其實古人很早就有了時間概念,從日出到日落以及天色變化,從樹樁的年輪到後來的圭表、日晷,最後衍生出了一套完整記錄時間的日曆。計算時間的工具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發展。最開始,能看到日出就算到新的一天,從此開始感知到日落,就意味著這一天將要落下帷幕。而年輪是在日誌上記錄著更長的時間單位年,這都是最原始的記錄時間的方法。
  • 古人上班遲到是要打屁屁的,看看古人近視了怎麼辦?
    事實上,很早之前古代女性就推崇將眉毛剃掉,再用黑色顏料畫眉……沒錯,黑澤明的電影《亂》裡的女人喜歡把眉毛搞成一小點兒,就是師從中國先人的成果……除此之外,古代女人們還流行「挽面」,就是用線除掉臉上的細毛……都說只有男人愛面子,看來並非如此。古人通常多久洗一次澡?他們用什麼來洗頭呢?古人比我們想像中講衛生多了。
  • 古人是如何洗漱的?
    古人洗漱的歷史,無不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古人對於潔淨、健康的不懈追求。「髒」與「臭」似乎是一對難兄難弟,如果你幾天不洗澡,就會覺得渾身髒兮兮的,與之而來的便是那一身臭味。相反,「淨」與「香」 就好像一對姐妹花,全身都洗乾淨了,整個人都感覺香噴噴的。所以洗漱成了我們每天必做的事。
  • 古人如何消暑?
    然而在沒有先進位冷機器的古代,人們如何度過炎炎夏日?今天,時尚芭莎藝術向你介紹古人的消暑技巧,領略其中的生活妙思和審美趣味。01  「宅」很快樂對古人來說,不管是出門見人還是招待訪客,都必須做到衣冠符合禮儀,這可為夏日生活增加了不少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