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咖啡館和民宿潮,那些不想為別人打工,又想悶聲發大財的男孩女孩們又找到了新的風口:做私廚。
武漢的私廚早在零幾年就開始冒頭,之後陸續做出許多「名店」:古早時代開張現在仍在營業的莉莉周;為網紅私廚立下汗馬功勞但口碑好壞參半的米店;沒有菜單全看心情的炻玖館,還有前身柴米油鹽,如今改頭換面的珞家……
作為有點小布爾喬亞特色的產物,私廚的生命力出乎意料的頑強,能在武漢這麼地氣的城市存活下來,這其中少不了私廚主理人們的精心操持,也多虧了武漢人民雅俗共賞的精神品質。
私廚區別於普通餐館的地方歸納起來大致有三點:
場所,菜品,服務。
和一般餐館傾向於選擇熱鬧的街邊位置不同,
隱蔽性是私廚的重要屬性之一,私廚主理人們更偏愛在那些具有私人屬性的場所營業:可在自家住宅,也可隱身高樓,亦或藏於巷弄。服務方面,私廚的服務理念相比普通的餐館,其差別類似民宿相比酒店。酒店(餐館)著重服務的專業度和標準化,民宿(私廚)則看重服務的可定製和個性化。另外,一些私廚需要提前預約,且僅在指定時間段提供服務。市面上的私廚有「主動」和「被動」兩種時態。「主動」時態下,客人提要求,只要店家能做的,客人都可以點,吃的是隨性。「被動」時態下,客人吃什麼的決定權在廚房,廚房做出什麼,客人吃什麼,吃的是驚喜。目前的私廚分為有菜單派和無菜單派。有菜單派沒什麼可說,比較穩妥,多是帶有店家個人拿手的特色風味食物,風格可粗略地歸納為異國料理(日料,西餐,東南亞……),本土菜,以及定食快餐等。無菜單派則像個盲盒,通常按人頭收費,只需告知口味與忌口,其餘交給店家。有些店家做得蠻好,五花八門一大桌,搭配得宜,還創意滿滿。也見過某些仗著膽肥認真坑錢的良心黑店:人均100,兩個人花200塊,結果上來一盤番茄炒蛋,兩條剝皮魚,一碟涼拌海帶絲,一人一碗方便麵口味湯包。
兩個人三菜一湯,別說想得還挺周到。(這種一本萬利的生意我也想做)作為民宿的姐妹花,私廚的思路與內核在諸多方面都跟民宿異曲同工。不像正規的餐館酒店,私廚和民宿都屬於沒有標準的存在,全看口碑。
武漢的私廚,可以說是一半明媚一半憂傷。同樣是拿個性化作為賣點,有的私廚做得精彩地道,也些則純屬投機取巧渾水摸魚。不是所有的私廚都給人距離感,雖然秉持小眾獨特的調性,但私廚既可以做得逼格高大上,也可以做得無敵接地氣。(雖然大部分私廚都做成了華而不實的網紅店。)活到現在的武漢早一批私廚裡面,很多都是做接地氣、適合武漢人口味的家常中餐發跡的。回家餐吧藏在黎黃陂路旁邊的一條老巷子裡,第一次去的話,不跟著導航走挺難找到。以前和朋友約吃飯,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通常會就近去他家。主打香辣口味的家常菜,菜品分炒菜和燒烤兩個大類,很合武漢人的口味,光看菜名兒就莫名下飯。招牌的醬燒鳳爪幾乎是每桌必點,雞爪燉得糯糯爛爛,剩下的醬汁用來拌米飯也是一絕。同樣必點的還有烤牛瓦溝,跟外面的迴風燒烤很像,肉粒也大顆。最常點的還有花菜和幹煸黴千張。環境簡單樸實,不必多少花樣,主要是菜好吃。他家需要提前預約,大眾頁面上有他家電話,直接去的話不一定有位置。
營業時間:11:30—14:30,16:30—22:00
前兩年那會兒甜阿姨還是蠻有名的,去過的人可能覺得大家都知道有這麼家店,所以現在反而比較少提起。甜阿姨給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環境很小資,其次菜單價比較貴。整個環境是很女性氣質的花園小洋房,主人心思比較多,上菜的餐具都花樣十足。主打的是偏東南亞口味的創意家常菜,很多菜都是店主自創的,別處不大見得著。必點的是招牌牛腩,燉得爛而不膩。泰式芝麻煎豆腐外殼焦焦的,要沾著醬吃。聽上去很黑暗料理的車釐子燒五花肉,搭配很奇妙,味道出人意料很不錯。他家服務也很細緻,朋友說比海底撈還能叨叨。像這種以前覺得很好吃的店子,都需要再去吃一次,看看味道變沒有變。營業時間:11:00—14:00,17:00—21:00
莉莉周真的是武漢私房菜的老老老人了,專門說下這家店,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懷舊。
大概是還在上初中的時候就知道莉莉周比較火了,現在提起這個古早的名字,不知道多少人還有印象。他家的環境現在看有點過時,但在當時還是蠻有意思的。菜品非常家常,長輩們應該挺喜歡的,挺適合一家人去吃。現在私廚越來越多,不妨去看看這種老前輩的店是怎麼做的。前兩年那會兒,武漢集中湧現出一批定位比較高端,聽上去也很有逼格的私廚,這一類新派私廚通常按人頭收費,沒有固定的菜單,全看廚師怎麼安排,蠻討愛嘗試的年輕吃貨們的喜愛。
令子的LING本體是個咖啡甜品店,每日限定一桌的「令子的餐桌」則是LING的「隱藏」項目。光看價格的話,人均500+的人均是真的很高啊,兩個人就1000+了,但看看菜單後你就能理解為什麼這麼貴了。像之前的菜單,光是買食材估計就得兩三百,這樣算算的話,其實500的人頭費還是很合理的。算是創意菜,做了許多融合料理嘗試,準備等她更換菜單了去吃一次,看看人均500的出品到底是怎樣的水準。
她家甜品是真的很可愛,能吃到很多很傳統的點心,像瑪格麗特、可露麗、國王酥等,別的地方很少能吃到。
珞家也算是私廚界比較有名的一家店,是個由廚子、花匠、園丁做的一個花園廚客廳。他家的菜單分幾個檔次,有260一人的,也有280和320的,以及460的。負責烹飪的是以前柴米油鹽的小界,菜品和空間風格一樣,有種日式清新在裡面。做出來的東西很像日雜上會出現的那種。總的來說,他家的經營方式有點像日本茶屋,給客人提供一個美麗的環境,還會針對客人的會客目的提供一些特定的服務。像這種算人頭的私廚,特別考驗主理人的出品和服務,能不能讓客人覺得你的人均價為物有所值,就看店家怎麼做了。
如果說這種按人頭算的私廚是最貴的存在,那這些做定食的則是最最平實的一類。
營業時間:12:00-14:00,17:00-20:00,周二店休
一家年輕的,環境乾淨可愛的小店,開在黎黃陂路一個稍顯隱蔽的二樓,空間還算寬敞,適合一個人安靜吃飯。
菜單隔段時間更換,主要做適合一人食的套餐,再搭配一點小吃,口味算是日式家常。因為環境很可愛,安靜整潔,上菜擺盤又很花心思,因此很適合一個人的好心情。隨園食館也是幾易其名,以前叫無的時候還能吃到他家的飯菜,現在則是專做麵食的隱秘小店。菜單簡潔,主食是切粉和龍鬚麵,有四樣左右的澆頭可選。另有冷菜、點心和飲料可選。本質上,他家跟街邊最常見的麵館沒什麼兩樣,特點在於澆頭和麵食都挺少見,用餐環境也非常可愛。見慣了做意面和米飯為主食的私廚,這種專做麵食的還挺特別。
營業時間:周二至周日,11:30—14:00,17:00—20:00
豐一開了很多年了,雖然感覺大家都知道他家,但作為為數不多的,出品質量這麼多年一直沒崩的良心店,豐一依舊值得推薦。
菜單很簡單,主食的話,來他家的客人多數會點意面,意面有三種,個人最喜歡二式。喝的和甜點選擇不算特別多,但每樣都有店家的小心思。一份面三十多塊錢的樣子,但味道是真的很不錯,吃的飽飽又讓人覺得幸福。地方不大,是個老房子改造而成,僅在飯點營業。
營業時間:12:00-15:00,17:00-20:30,周一店休
藏在泰興裡裡面的小小店,只有四張桌的樣子,店裡是韓國小妞式的粉紅。老闆是韓國人,只接受微信預定,因為座位有限,所以需要提前一兩天預定。主打韓國風味的吃食,覺得他家菜單特別適合邊看電視邊吃。泡菜、年糕、五花肉、芝士是菜單裡最高頻的詞語,泡菜五花肉、炸醬拉麵和大醬湯點擊率很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做私廚,市面上能帶來驚喜的私廚多了,坑爹的私廚同樣也在不斷增加。有時候找家靠譜的私廚,就像掃雷遊戲,讓人心累。很多廚師明明是個半吊子,花樣倒是一套一套的,不好吃不說,價格還貴得要死。搞個小作坊開在媽都找不到的地方,吃個飯像地下黨接頭。對這樣的私廚,只想say no。願那些認真做菜的私廚越做越好,也希望坑爹的網紅店早日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