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為什麼必然被現代格鬥KO?

2021-02-13 鳳凰WEEKLY

作者|李鐵柱 編輯|金快樂

無論在傳統中或是現代,格鬥都是一項肢體對抗運動,雙方依靠肌肉發力互搏,並不存在文藝作品中描述的神鬼怪力。因此,對格鬥的分析當然也要符合物理學的基本邏輯,尤其是,力學的基本法則。連規則限制最少的UFC後來也開始分重量級,就是為了保證這個基本的公平性。

 

△身形羸弱但自稱可以「唱著歌破裸絞」的某馬姓太極掌門(前排右一端坐者),在等待一場不會發生的比武。攝影/陳龍

 

△滿身肌肉卻「慘敗」於馬大師的MMA選手Peter Irving

 

說白了,任何動作都需要發力,因此所有肢體對抗運動都非常重視力量和體能訓練。無論是足球、籃球,還是格鬥,優秀的運動員身後往往有豪華的教練團隊,不同的教練負責不同項目,比如進攻教練、防守教練、體能教練、靶師、錄像分析師等,力求使訓練更加高效科學,減少無意義的重複,並保證運動員身體處於最佳狀態。

 


△拳擊力量訓練片段

 

而由於缺乏現代生理學常識,民間傳統武術還處於非常樸素的「苦練」階段,訓練理念和質量都無法與現代格鬥同日而語,甚至往往保留了不少錯誤的觀念,譬如各門派普遍強調的站馬步功夫,實際上毫無用處——若真練馬步功夫,扛槓鈴深蹲效果要好得多。至於「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等武術哲學,更是無稽之談。

 

△「銀槍刺喉」實際上是用頸部肌肉頂住鈍槍頭向下發力,配合白蠟杆等材質較軟的木材製成的槍身,才能實現看似驚悚的雜技效果,並非真和「氣」有關。

國內著名戰術格鬥訓練專家張付告訴過我們,搏擊講求「同態防禦」,也就是對方用拳法,那麼我也要有拳法及針對拳法的防禦;對方用腿法,我至少要有防禦腿法的方法,形成格鬥技術上的一種對稱關係。

 

在北京散打隊總教練梅惠志看來,傳統武術訓練方法和意識落後,講究的是口傳心授,多是說招說手,平時幾無實戰訓練。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對方邊腿踢你,散手隊員會一手格擋,一手反擊。傳統武術可不這樣,他要先做一個雲手,動作好看,但對方早就踢到你了。我們同他們交流時,分出勝負也就一個照面,用的就是一個簡單的迎擊。」

 

傳統武術缺乏對抗訓練導致了許多悲劇。1987年,在一次兩省警察的集訓中,某省一名練習傳統武術的警察與另一省份練習散打的警察對練,結果因為前者從未做過對抗訓練,在被摔起的時候沒有任何防護意識與技巧,頭部直接墜地,導致死亡。

 

下面是一個職業拳擊手隨機在大街上找路人打自己的視頻,打中就能拿錢,拳擊手全程基本只靠閃躲但路人打到氣喘籲籲也依然無法擊中他。現代拳擊的躲閃防守技術從中可見一斑。

 

傳統武術愛好者的一種經典說法是,傳統武術在擂臺上受限制太多,吃虧太大,這些人顯然不知道UFC的開創就是為了證明哪種武術在實戰中最強。

 

早期的UFC因為過於暴力,曾經被美國參議員約翰·麥凱恩宣布為「人類鬥雞」,並大力推動禁止此項運動,到20世紀末,由於過於暴力導致的輿論壓力,以及經營不善引發的經濟壓力,此項賽事一度陷入低谷,被日本的PRIDE和K-1賽事的鋒芒壓過。此後轉變經營方向,才再次走上綜合格鬥賽事的頂尖舞臺。

 

第一屆UFC大賽上的8位參賽選手既有傳統武術習練者,也有現代搏擊的運動員,最後還是習練巴西柔術的霍伊斯-格雷西戰勝了其他所有參賽者,拿到了最終的優勝。當時的比賽不分體重,沒有時間限制,除了不能插眼摳嘴之外,沒有額外的規則限制。

 

△UFC4的一場比賽中,雙方就是靠不斷擊打對方襠部分出了勝負

 

另一種更誇張的說法是,傳統武術都是殺人技,直取要害,不能打要害就威力大減。這種說法同樣無法站住腳——人身體的要害處畢竟是少數,而且目標較小,如果你對其他更大面積的地方都無法造成傷害,如何能做到直搗黃龍?

 

UFC直到現在對於要害部位的規定也僅限於禁止挖眼、踢襠、鎖喉以及足跟攻擊腎臟部位等幾條,這些規則並非專門針對哪一流派,強行說這些局限了傳統武術的發揮,恐怕難以服眾。

 

格鬥規則的重要意義之一,就是運動員的生命安全,如果沒有規則限制,弱勢方一個失誤可能就會以「站著進去躺著出來」的悲劇收尾。

一提到武術,尤其是傳統武術,很多人便默認為中國傳統功夫,其實很多民族和地區都有自己的傳統武術。事實證明,咱們不行的,他們也同樣不行。

 

日本著名的合氣道大師柳龍拳,曾經留下過許多堪比我國太極大師閆芳的精彩表演。

 

△輕鬆一打三,沒毛病

△站著讓你打!

△我還沒發力你就倒下了

 

但真正對上拳擊手時,大師的表現卻是這樣的

 

△1、2、3,KO!

 

泰拳之所以現在依然能在世界格鬥舞臺上發光發熱,正是因為在官方的有力支持下,經過多年改良,去除奇怪無效的招式,大力引進西方拳擊的技法、規則和訓練方式並加以泰化。

傳統武術與現代格鬥之爭,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傳統與現代的PK。傳統是人類在漫長進化中總結流傳下來的寶貴經驗,對於我們今天的生活有著重要意義,在社會倫理、道德等方面尤其如此;但現代科學也是一代代人努力研究出的結果,今天我們所享受到的過去沒有的一切,無論是現代格鬥還是現代醫學,都是人類進化之路上的碩果,正確看待和利用現代化科學,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舒適和美好。

 

正如太極宗師們,也可在我國先進的消防和法律制度的幫助下,免遭皮肉之苦,繼續自己的江湖神話。

 

不過,在具體操作方面,這裡有一點小建議僅供傳統武術大師們參考:事先研究好比賽所在地附近派出所的出警效率,把握好報警時間,確保開打前公安幹警百分之百能夠到場。否則,即使20秒也可能讓自己的職業生涯遭遇滅頂之災。

 

△大師們要切記,時間就是生命。

 

新媒體編輯|馬茹均

| 往期精彩文章 · 點擊圖片閱讀 |

七七事變:淪陷前夜,北京人瘋傳天津「大捷」,天津人慶祝北平「勝利」

- END -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傳統武術中的的虛步、弓步、馬步、僕步、歇步在實戰格鬥中...
    為什麼傳統武術中的的虛步、弓步、馬步、僕步、歇步在實戰格鬥中用不上? 到底這些武術中的基本步伐弓步、馬步、僕步、歇步、虛步、丁步等六種步型有沒有用處,為什麼在實戰格鬥中看不到?它的意思和價值何在?弓步、馬步、僕步、歇步、虛步、丁步等步伐在古代是針對戰場步兵作戰 的!過去排兵布陣都是部隊團體作戰,在衝鋒陷陣之時,弓馬步的作用是必須的,否則對方將會很容易衝破你的隊型!
  • 馬保國被KO讓傳統武術爛大街?澳洲拳王練習詠春打進世界前五
    傳統武術實戰能力如何?與此有關的論戰一直爭論不休,近期國內某傳武大師被格鬥愛好者30秒KO的事件,再次引發了人們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和思考。在大家紛紛向所謂的傳武大師口誅筆伐之時,來自澳大利亞的「惡龍」埃裡奧特·康普頓(Elliot Compton)默默拿出家中的訓練神器——詠春木人樁,一招一式地練起了中國傳統武術詠春拳。
  • 被KO的「表演藝術家」們,你們不要再侮辱中國「傳統武術」!
    沒想到5月17號下午,這場面就發生在山東淄博的擂臺上,被打倒的還是號稱「太極宗師」的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馬保國,大師現了「原形」,他本人連同中國傳統武術自然又要被人拿出來嘲諷一番,不過你真的看懂了中國的傳統武術嗎?大師屢屢落敗,真的是中國傳統武術不行嗎?
  • 拳打歐羅巴,腳踢美利堅,巔峰期的中國武術有多強!
    一者,向大眾揭開中國傳統武術的神秘面紗;二者,解析一些武術造假的技術和方法;三者,介紹傳統武術中一些真正實用技術的訓練方法和使用技術。同時也探索尋找保護和發展真正的中國傳統武術的出路問題。下面刊載的是《武林揭秘》的第十章內容。
  • 傳統武術真的不能實戰麼?
    最近幾年裡,江湖中有許多的討論,傳統武術能不能實戰?這是一個無論是網絡還是在線下,被很多人關注和探討的熱門話題。有時在線下和許多民間武者共同交流時,談論最多的也是傳武到底能不能實戰,傳統武術與搏擊到底哪個的實戰性最強?探討歸探討,我們還是需要靜下心來認真地考慮中國傳統武術究竟是什麼?真的不能實戰麼?
  • 李小龍信件曝光,傳統武術是假把式?這很現實
    他曾經給自己的好朋友威廉寫的一封信中,在這封信中,充滿了李小龍對中華武術的失望,直言都是假把式,包括自己所學過的詠春。這是李小龍和自己好朋友威廉之間的聊天,其實更像是一種宣洩,表示了對中華武術的不滿,以及對未來的規劃,他的訓練方向已經轉變成了當時最熱門的街頭格鬥。中國武術是假把式嗎?
  • 馬保國30秒被KO,網友高呼他不是中國武術代表,小丑一個
    諸位還記得那位號稱擊倒歐洲MMA冠軍,可以化解一切格鬥術的渾源太極掌門人,馬保國馬大師嗎?江湖上享有盛名的太極至尊,卻在一場賽事上被50歲的搏擊愛好者不到30秒,打的沉睡不醒,輸的那叫一個徹底啊。傳統武術到底行不行?
  • 練武術的人為什麼脖子粗?
    ,而在學武術的過程裡都會有一個練習就是「練脖子」。「練脖子」就是用頭把身體支撐起來,腳踩在地上,成為一個拱形,這樣一來重量都會在脖子和大腿聚集,是練習脖子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但這樣的方法有一個缺點就是經常練的話可能會把脖子練粗,像泰森就是這樣,關注泰森的人可能了解,他的脖子就快和一些人的腦袋一樣大了,而為什麼練武術要練脖子?
  • 張偉麗被央視點名後,馬保國卻批評她不懂武術!網友:去找一龍吧
    而就在這個時候,許久未露面的「渾圓形意太極大師」馬保國又站出來說話了,他直言張偉麗其實不懂武術,還有要跟她約戰,並稱自己跟她打,三分鐘不帶喘氣的。就算站在硬地板打張偉麗也毫不費力,他「承諾」不會使用自己的絕招:連環崩拳。最後,馬大師還說自己可以幫張偉麗炒得更紅。
  • 傳統武術到底厲不厲害?
    證明了絕大多數傳統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要上綱上線,靠吹來安慰自己。與現代比有較大的差距,不去其糟粕、不經過升華、不經過現代化,真的只能是一種世界遺產,古代的就是古代的,過去時,只有總結創新現代化才能有所發楊光大。
  • 百姓英雄,武術教練一招ko退役武警周雙,看懵方便和王洪祥
    百姓英雄,武術教練一招ko退役武警周雙,看懵方便和王洪祥 2020-12-09 00
  • 當下傳統武術,需要摘掉「表演體操」的帽子嗎?
    近年來不止一位傳統武術家在公開賽場上,被學習格鬥搏擊術的運動員揍得毫無還手之力。人們對這樣的事件,似乎已司空見慣。 去年5月18日,「渾元形意太極門掌門人」馬保國被民間格鬥愛好者一擊倒地 然而,許多人仍然對傳統武術很有信心,不論在知乎上還是在微博上,圍繞著
  • 傳統武術有多抗揍:抗擊打訓練與七十二絕技
    不論是飯館爭座位還是拳王爭霸戰,只要是動手打架,除非雙方差距非常懸殊,否則無論勝敗方,必然少不了挨幾下。身體壯一點的扛得住,也就更可能打得贏。當然,怕疼、不想惹事的,低頭認慫走人也未必是人生輸家。抗擊打訓練是每個練武之人的必經之路,因為誰也沒有一招制敵的能力。抗打擊訓練的原理是:骨骼受外力打擊後可能會形成細小的損傷,癒合後會更加強壯堅韌。
  • 比泰拳兇狠的格鬥技?俄羅斯軍用武術西斯特瑪
    04.2020年體育單招武術類項目招生院校匯總!05.中醫為何不能救中國?06.師徒傳承,才是傳統武術傳承最主要的傳承方式!07.他是三國第一亡命徒!關羽尚聞其名退避!08.演武堂之江湖五月再戰!22.山東首屆少年格鬥頒獎盛典圓滿結束!23.心痛!14歲少年被5名同學打死!24.校園暴力頻發,練搏擊讓孩子有對暴力說「不」的底氣!!!25.校園暴力有多可怕?這部片子讓人觸目驚心!
  • 反思:詠春拳為什麼不能實戰?傳統武術為什麼不能實戰?
    譯自《武術世界》詠春拳在實戰中真的有用嗎?這是個有趣的問題,不僅是外行人有這樣的疑問,更重要的是,很多詠春門人也會這樣問。這反映出了詠春在當下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一方面,詠春拳宣稱自身是一種具有毀滅性的近身格鬥體系,但是另一方面,詠春帶給很多人的感覺是技法在實戰中很難發揮出來,於是就造成了名不副實或者沒有作用的結果。為什麼會這樣?
  • 散打王冠軍鄭裕蒿:散打技術中有傳武理念,我現在更想學傳統武術
    傳統武術是花拳繡腿還是具備技擊能力?散打,正是脫胎於中國傳統武術。散打的踢、打、摔等主體技術均來自中國傳統武術的技擊招法。一直以弘揚中國武術精神為目標的中國武術散打王們集體發聲。本期話題,聽鄭裕蒿從不同角度闡述傳統武術和現代搏擊,暢談自己眼中的中國武術。
  • 傳統武術總被輿論譴責,為何空手道、跆拳道卻很少有負面評論?
    用現代最通俗易懂的說法:一頓操作猛如虎,一上擂臺二百五。從雷公太極開始就是倆字:挨揍!反正傳武跟自由搏擊打,每次都鼻青眼腫,不過大師們臉皮厚過城牆,開個傳武專場吧,什麼禮盒腿、王知亮之流一開打都是王八拳,臉都不要了,光知道要錢,哪有傳武的味道,哪裡還有大師的尊嚴。
  • 張偉麗向國外網友推廣傳統武術 用玻璃球訓練筋膜
    張偉麗INS截屏7月6日消息,張偉麗今天在INS社交平臺上發布了兩條訓練視頻,其中一條是用腳趾夾玻璃球訓練,張偉麗介紹:「(夾)玻璃球,這是中國傳統武術練習筋膜的方法,力量之源!」張偉麗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一直表達了對中國傳統武術的認可,表示傳武有很多精華的內容,對於她的技術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還有網友說,看了喬安娜的INS,再看張偉麗的INS,就知道為什麼張偉麗會贏下比賽了。
  • C刊論文|馬保國現象:一個傳統武術江湖人士的人設特徵解讀
    霍元甲從未與西洋人交過手,但在電影中卻成為了以完美方式擊敗西方格鬥高人的大英雄,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儘管尚有一些關注武術的學者不認同中國傳統武術並非體育的觀點,但是,只要撥開傳統武術世界的表象,人們會很直觀地看到其中有別於現代體育的特質。縱觀武術歷史可知,中國的武學高人都是單傳。
  • 武俠世界的困惑:是傳統武術已經沒落,還是功夫大師太水?
    先是3月8日這天,張偉麗奪得UFC終極格鬥冠軍。這位來自中國的女子站在了世界格鬥最高的舞臺上,憑藉自己的實力,打敗前冠軍喬安娜,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這是李小龍離開多年後,中國人第一次在搏擊領域取得的驕人成績。張偉麗奪冠那天正好是婦女節,當擂臺上血肉模糊的她舉起五星紅旗,捧起金腰帶的那一刻,我想那是她送給我們中國女人最有價值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