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頭,通身絨毛,長長的藤蔓粗糙無序,它的價值無人可知,卻不知不覺間成了人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菜。在南瓜的生長期和成熟期,菜市上一捆捆毛乎乎的它們被一搶而空。
它的味道實在不敢恭維,但過程卻出奇地繁雜:首先要耐著性子細緻如水地將外面一層帶毛的皮輕輕撕掉,然後洗淨,搓揉,再放於燒開的滾水中焯水。撈將出來之後立即放入清水之中浸泡,待水涼透,再打撈起來擰乾切碎。最後,佐以青椒絲在已然燒開的油鍋裡爆炒,翻炒的同時,放入鹽,生薑末,蒜片,少許醋,生抽,然後起鍋。
這道菜,如若沒有青椒配之,任你怎樣炒,也炒不出味道,只有與青椒絲同炒,吃起來才爽口。
綠色的南瓜頭,改頭換面地睡在青花瓷盤裡,愜意之情溢於言表,它窺視一番桌上的其他菜餚,覺得唯有自己才是正宗的零汙染。它周身碧綠,透著些許的辣,香氣四溢,自認不失為一道可口的美味佳餚。
世事就是這樣奇妙,奇妙地令人難以置信。曾幾何時,皮糙肉薄的南瓜頭,何曾想到如今的它們這樣搶手?綠色食品、不打農藥、葉綠素多、純天然無汙染,一頂頂桂冠從天而降,飛往它們的頭頂。
其實,它們的童年少年時期非常被歧視,主人們將它們的種子於二三月份潦草地撒在早已漚好基肥的小坑,用一些枯枝爛草敷衍地蓋上。不用施肥不用除草,等到它們探出小腦袋慢慢抽枝展葉時,仍然無人問津。可憐它們只能與身邊的荒草野刺為伍,與它們一起拼殺求生,搶得一席共沐陽光雨露之地。直至四五月份,它們才得以大顯身手瘋長,身邊的野草坡地統統被它們徵服壓在身下,而且還在主枝上派生出很多茬頭,欣欣然妖嬈在風中,這就是所謂的「南瓜頭」。多愜意啊!它們一改昔日的低眉順眼,揚眉吐氣春風得意地快樂生長著。
然而有一天,這種愜意的靜謐被打亂了,它們的主人終於想到了它們。那些或胖或瘦、或高或矮』、或男或女、或老或少的主人親暱地蹲在它們身邊,笑容可掬地挽起袖管,露出粗壯或纖細的雙手,麻利地掐斷所有新生的南瓜頭,不一會兒,連藤帶葉,籃子就被填滿了。
新鮮的它們,很快被紮成一捆捆,再用少許水淋一下,看上去葉片上似乎沾著一層露珠,如此這般美容一番,它們才得以在市場上拋頭露面。
那些被掐掉茬頭的枝蔓是不會氣餒的,一連幾場雨,它們便再次發力,呼嘯著生發出更多的茬頭,鋪天蓋地,勢不可擋。於是,菜市上又有了一茬茬新鮮的南瓜頭。
它們屬於南瓜藤的頂尖部分,雖然葉片像個小蒲扇,但比起那些躺在地上的主枝清脆漂亮很多。那些主枝無需賣相好,只負責傳宗接代長出大南瓜就行了。之所以屢屢掐掉分枝,也是為了保證主枝能吸收充分的營養供應南瓜生長。
南瓜頭,以犧牲小我為代價,保全了南瓜們的健康成長。於此同時,也給人們餐桌上添加了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綠色食品。之於食物而言,它們的貢獻著實不可小覷,而它們自己,卻始終那麼樸實無華,心甘情願。它們深信:每年,都會與人間有個約會,那躺在地上的南瓜,會讓它們的子孫後代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