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當總顧問、最貴入職金加持,富士康為何仍不能全面復工?

2020-12-15 騰訊網

提要點:

1、鴻海前董事長郭臺銘稱,目前在供應端包括中國大陸、越南和中國臺灣等地區,復工進展超乎預期,不擔心供應鏈,消費市場是否可成長才是關鍵。

2、3月6日,深圳龍華區的招募中心開始實施流量管制。3.7萬人報名,最後進入富士康工作的人不到1萬,很多人在富士康周圍睡大街。

3、富士康需要的工人,隨著蘋果訂單變化和返費政策變動增增減減。張超是和朋友3月初到富士康龍華區,等了一周才入職。現在突然停招,「很多人都覺得被富士康騙了。說好2天就可以入職,現在已經等一個禮拜花了很多錢。」

4、富士康武漢工廠主要為戴爾、惠普、聯想代工臺式機,原本有2萬餘人。有人告訴《財經》記者,他們內部前段時間天天開會討論復工,此前預計的返崗率不足1/5。

5、富士康武漢工廠有考慮將產能轉移至深圳、重慶和崑山,「重慶明確回復接收不了,他們自己也忙不過來」。崑山、深圳則只承接了小部分。

6、富士康製造能力從中國向全球外遷已經是戰略趨勢,目前這一趨勢因疫情全球擴散而打折。疫情目前正在全球蔓延,產能和訂單轉移到其他地方,均有疫情因素,不能解決供應鏈中斷問題。

來源:財經十一人(ID: caijingEleven)

文:王鳳 周源

編輯:謝麗容

本作品著作權歸《財經》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過去兩周,全球最大代工廠富士康在深圳經歷了招人大戰。富士康龍華園區一位主管何超對《財經》記者說,前幾周已經招進3萬人,每天招工2000人的節奏持續了兩周。「年前17萬人左右,現在估計有18-19萬工人。工人成了富士康能否復工的重要指標。

為了加快安全復工節奏, 2月25日,富士康宣布,已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擔任集團新冠肺炎防疫及復工總顧問,以幫助該公司在中國恢復生產時應對健康危機。

人來了,在中國大陸擁有40多個生產基地、百萬大軍的富士康,面臨「管理大考」。2月10日後,工人陸續復工。每天,龍華園區已復工、新進廠員工需要通過智能識別門禁系統,互相間隔一米進出;產線上工人相隔1-1.5米;體溫等健康數據被收集到公司自研的APP中,形成個人健康動態檔案。

20%,40%,60%,80%……目前,富士康國內各廠區復工率緩慢攀升。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科技集團(下稱「鴻海」)在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地的廠區已經滿載營運。但疫情對復工節奏的影響,已經反映在資本營收和資本市場上。3月5日,富士康稱2月份營收2175億元新臺幣(約合72.8億美元),同比下滑18.1%,創2013年3月以來最大月跌幅。2月10日以來,鴻海(2317)股價已下跌10%(截至3月13日)。

3月12日,鴻海前董事長郭臺銘稱,目前在供應端包括中國大陸、越南和中國臺灣等地區,復工進展超乎預期,不擔心供應鏈,消費市場是否可成長才是關鍵。不過,供應鏈的復甦恐怕也沒那麼迅速。

多位代工行業人士向《財經》記者表示,復產聯動產業鏈上下遊、供應商網絡,富士康完全復產面臨困難。穩住蘋果的催單情緒,招聘更多的季節工,儘可能快速地盤活供應網絡,是富士康的當務之急。

鴻海此前就面臨人工成本不斷抬升、中美博弈等問題,受此次疫情影響,富士康早已開啟的自動化升級和產能外遷,有了更加緊迫的時間表。一位臺灣地區代工行業高管對《財經》記者稱,富士康產能撤離大陸依然緩慢,不過節奏會加快。

用錢砸出復工率

鴻海的iPhone生產主要集中在富士康鄭州、深圳和太原,另有少部分在印度。2月18日,蘋果公司宣布業績預警,受疫情影響,全球iPhone供應緊張。能夠保證正常供應,核心在富士康。

富士康鄭州承接90%的iPhone訂單。此前《財經》曾報導,為了激勵返崗,iDPBG(數位產品事業群,integrated Digital Product Business Group)早在2月15日就推出「防疫返崗激勵獎」,鄭州的在職員工返崗可獲得3000元獎勵。但這遠遠不夠。

2月中旬後,為了鼓勵新老員工儘快到生產線上,龍華園區推出了相對誘人的入職獎金分批次發放制度:3月31日之前入職,入職滿60天發放4250元,入職滿90天發放2500元,共計6750元。但是,每月獎金和次月薪資一起發放,獎金發放時員工必須在職。對於新入職員工,另有360元獎金,分三個月發放。

多位長期為富士康招聘人士向《財經》記者反饋,這是富士康招工史上最貴的入職獎金。

何超是富士康自動化產線的一名主管。2月27日返回深圳龍華園區後,他開始推薦工人進廠,每推薦一人,拿3600元/人的推薦費。何超做個人小中介,自己在抖音、快手上打廣告,拉的工人絕大部分是深圳周邊聚集的工人。

不久後,管理層也得拉人頭。2月28日,何超曾說,園區的復工率是30%。「生產線基本處於半癱瘓狀態。」為了儘快恢復產能,富士康龍華要求每個師級幹部都有人頭任務——必須推薦一個普通員工進廠上班。完成了有獎金,完不成影響績效。

每天,新進員工在富士康觀瀾跑入職流程,復工人員在富士康龍華做核酸檢測。3月5日,排隊3天後,何超做了核酸檢測。龍華園區的西門和南門,排滿了人。算上到達深圳居家隔離等待覆工的員工和新進員工,「40%復工率」。

但是,蘋果在根據疫情走勢和市場反應調整訂單。

iPhone線上線下渠道均遭受疫情衝擊。據中國信通院數據,2月份,整個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634.1萬部,同比下降54.7%,android手機佔比92.2%。照此計算,蘋果手機2月份出貨量僅49.4萬部。郭臺銘的擔心是對的,此前停止營業的體驗店陸續開張,但消費需求和線下體驗並未完全復甦。

3月6日,龍華區的招募中心開始實施流量管制。入職獎勵7110元,3.7萬人報名。提交入職申請證明的工人,收到了退回信息。真正進入富士康工作的人不到1萬,「很多人在富士康周圍睡大街」,何超說,「還有好多人在路上」。他手裡幾百號工人,「真正進廠只有100多人」。

富士康鄭州入職員工的返費也開始下降,限制名額。自己招工賺推薦費的周亮對《財經》記者說,很多員工在等,等富士康提高返費。3月9日返費下降,招聘現場「人山人海」,應聘的工人急了,開始給周亮塞紅包,爭取排隊名額。

3月11日,何超「拉工人賺推薦費」的工作戛然而止。富士康龍華發布通知,內部推薦政策於當日20:00前暫停實施,人力部門、各種內部報名通道都被叫停。3月16日將推出新政策。

當天,河南鄭州確診1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病例。11日富士康包車送員工去外地工廠,「路過鄭州的員工都被遣返。過兩天政府可能讓企業全面停招。」周亮說,「這兩天港區富士康衝刺,返費又開始上揚」。

富士康需要的工人,隨著蘋果訂單變化和返費政策變動增增減減。張超是和朋友3月初到富士康龍華區,等了一周才入職。現在突然停招,「很多人都覺得被富士康騙了。說好2天就可以入職,現在已經等一個禮拜花了很多錢。」張超對《財經》記者說。他的朋友等不了,直接回家了。

富士康在武漢核心疫區的工廠則招人困難。

富士康武漢工廠主要為戴爾、惠普、聯想代工臺式機,原本有2萬餘人。在那裡工作10餘年的資深主管李鑫告訴《財經》記者,他們內部前段時間天天開會討論復工,此前預計的返崗率不足1/5。「確診1個是嚴重事故,2個就是重大事故,有可能封掉工廠。」他《財經》記者說,工廠復工只能分批啟動,風險不小。

80%工人,80%供應鏈

復工難,但復產更難。

鴻海70%的產能在中國。富士康百萬大軍中,60萬人為蘋果工作,貢獻80%的利潤。大陸與蘋果,是富士康長久的底牌。由沿海深入內陸發展的幾十年中,鴻海電子產業鏈上大大小小的供應商也不斷繁衍。復產率,取決於鏈條上企業的復工率。

復產是一個網絡概念。據機工智庫對679家製造業企業的調研,大型企業復產,需要上百個關鍵供應商支撐;中小型企業復產,至少需要數十個關鍵供應商。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智能製造發展研究所陳琛向《財經》記者分析,「完全復產,富士康需要兼顧的節點太多」。電子產品的供應鏈綿長、分散,庫存有限,突發零部件斷供問題棘手。

廣東一家小型企業,2017年成為蘋果供應商,主要業務是金屬與半導體表面處理。蘋果把項目經過認證和打樣後,富士康承接蘋果的全製程,分門別類生成生產交易訂單,該企業承接表面處理訂單。該企業總裁向《財經》記者透露,公司2月10日復工以來產能利用率低,「現在只有平時60%訂單」。

復產還是個選擇題。富士康比較知名的供應商有京泉華、同興達、科創新源、美盈森、領益智造、瀛通通訊等。京泉華的主要客戶還有格力、華為。科創新源的幾大客戶也包括中興、華為。領益智造和美盈森的客戶均包括富士康和小米。

「供應鏈不會斷,但可能會缺。」上述代工企業高管對《財經》記者分析,富士康一直以來是一家狼性企業,對供應商交貨良率低的行為罰款重,付款帳期長達150-180天,是其他企業的2倍多。疫情期間,各大客戶都在催單的情況下,「供應商企業會權衡取捨,作出選擇,或者調整產能配比」。

富士康也在面臨有限產能如何配比的選擇題。

新冠病毒引發的疫情蔓延至全球,每年趕赴富士康的駐廠工程師隊伍,今年很難如期而至。一環扣一環,新產品的驗證與量產時間推後,蘋果將原計劃9月份發布的5G iPhone 推遲到10月份。

與蘋果相比,華為一系列旗艦機、5G產品的發布與開售,預示著穩定的量產需求。儘管各大手機品牌線下渠道均受疫情衝擊,2月25日,榮耀仍發布了智慧型手機榮耀V30 Pro 和 9X Pro,華為發布了5G平板 MatePad Pro 5G。Mate Xs 也於3月5日10:08正式開售。華為3月26日將舉辦P40系列線上發布會。

去年5月16日,美國政府將華為納入「實體清單」後,美國製造企業偉創力(為華為基站、手機等產品提供組裝服務)設立於長沙的代工廠,因停產且拒絕發貨、拒絕歸還華為價值數億元的設備與物料,被剔除供應鏈,相關訂單轉向富士康。

英國調研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智慧型手機銷量為3.69億部,同比下滑7%。2019年,華為以38.5%的市場份額繼續穩坐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頭把交椅。整體市場疲軟背景下,華為實現逆勢增長,手機出貨量從一年前的1.048億部躍升至2019年的1.42億部,增幅為35.5%,其他品牌出貨量普遍下降,小米和蘋果下降了21%。

富士康需要在不斷變化的手機市場上權衡、中和。過去兩年,受中美博弈持續、iPhone創新乏力、蘋果5G機難產等因素影響,作為存量的蘋果iPhone逐漸式微;作為增量的華為,5G手機布局迅猛且卡位精準,其手機也越來越倚重國內市場,不斷加單富士康。

除了手機,電腦產能也亟待恢復。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3月11日的最新通告顯示,對全國、全球產業鏈配套有重大影響的企業,按程序批准後可以復工復產。富士康武漢工廠代工了全球(戴爾、惠普等品牌)40%的臺式機,在整個富士康營收中佔比較小。

李鑫對《財經》記者說,工廠有考慮將產能轉移至深圳、重慶和崑山,「重慶明確回復接收不了,他們自己也忙不過來」。崑山、深圳則只承接了小部分。

因復工復產困境而延期交貨,富士康可能面臨巨額違約罰款。新冠病毒引發的疫情雖然是不可抗力,正式開工日之前,富士康可以用不可抗力與客戶談判,但正式開工後,這個理由就很難繼續發揮作用。

此前,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設定的內部目標是,2月底恢復大陸半數產能,三月份恢復80%產能。3月8日,富士康鄭州官微稱,截至3月6日,富士康河南各工廠到崗總人數規模已達18萬,復工復產率超80%,公司多數供應商復工復產率也達到80%。

「80%×80%是多少?」上述代工企業高管向《財經》記者分析稱,雖然組裝員工要求低,但新招員工純度不夠,很可能影響產品良率。即便是80%的復工率,配合80%的供應鏈復工率,最後情況也不好說能是什麼水平。

15-20天的交貨延期,蘋果尚可忍受,但如果超過30天,原本在大陸生產的舊機型很可能轉移至印度等海外工廠,新機型後續也可能考慮海外工廠。

全球化產能布局加速

目前來看,疫情對各產業的衝擊波會繼續擴散。

過去幾年,中美貿易摩擦不確定性、中國人工成本提升、全球手機市場飽和等各因素疊加,鴻海的「大象轉身」早已啟動——以「工業富聯」為驅動,由「製造服務企業」向「科技服務企業」轉型。與此同時,伴隨著大陸產能轉換與升級,附加值不高的低端產能逐步外遷,尋找成本低洼地帶。

疫情過後,自動化升級加速。iPhone的製造工序有400多個,是普通手機的10倍。標準化環節最容易替換,而類似於擰螺絲等需要力道把握、感官判斷的環節,「機器的柔性和精度遠未達到」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建明教授向《財經》記者分析,對於迭代迅速的電子產品,全部環節實現柔性機器替代人工的成本過於高昂,從當前的技術水平看也不現實。疫情促使富士康加快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步伐,但機器徹底換人還是很遙遠。

此前不斷升級的海外布局也將有變化。2019年8月,鴻海正式啟動年產百萬新機的印度iPhone生產線,打破以往只在大陸生產新機的慣例。鴻海香港上市公司富智康(2038.HK)2019年中報稱,鴻海多年前就在印度與越南設立手機組裝廠,協助中國品牌客戶在亞洲、海外及中國境外市場發展業務。

本次疫情期間,鴻海印度、越南工廠滿載運營,支撐iPhone生產。李鑫說,不止iPhone,臺式機也有考慮越南。但是越南大學畢業生少,工程師甚至比工作了20年的自己還貴。大客戶、市場均在美國。美墨邊境原來有一個小型組裝廠,臺式機的顯卡、主板已經在那裡組裝,「慢慢地會直接在那裡生產」。

第三方數據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多位手機分析師對《財經》記者表示,鴻海印度、越南工廠的產能補足能力有限。具有較強的韌性的蘋果供應鏈、成熟完善的中國製造體系,是應對疫情的緩衝劑。

從蘋果近3年的200大供應商名單看,中國企業(包括香港)的數量由31家、34家上升至40家,涉及領域不斷擴大且一路向上遊追溯。

消費電子產品零部件中高價值的產品(顯示面板、各類半導體器件、攝像頭模組、功能器件、被動元件、結構件)中,2017年,蘋果200大供應商中的19家中國大陸公司集中於功能器件、結構件兩個領域。到了2018年,27家中國大陸公司在顯示面板(京東方)、結構件、功能件、攝像頭模組、半導體(長電科技)5個領域均有蘋果訂單。2019年,香港10家蘋果供應商公司的30家工廠,全部設在中國大陸。

「不管他們去哪裡生產,都需要中國的供應商。」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向《財經》記者分析。

富士康由沿海向內陸的「西進」路徑,和由大陸向海外的「出海」路徑類似——供應商、物流、人力資源與成本,以及背後的整個產業鏈遷徙。單就勞動力因素,「中國過去四十年工業高速發展過程中,培育了海量受過基礎教育、高效率、高素質的產業工人」。此外,動不動就鬧罷工的印度工人,遠沒有國內的工人容易管理。

無論有沒有疫情,短期乃至中期,富士康分散於大陸各省份的工廠很難有變化。由深圳到成都,郭臺銘走了22年(1988年到深圳,2010年富士康成都投產)。國內遷徙尚且緩慢,海外則難度更甚。疫情和中美貿易摩擦一樣,只是企業外遷的催化劑。

目前來看,催化效果因疫情全球擴散而打折。疫情目前正在全球蔓延,產能和訂單轉移到其他地方,均有疫情因素,不能解決供應鏈中斷問題。

長期看來,中國的產業升級是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疫情無疑給置身於這一大趨勢中的蘋果和富士康敲響警鐘。

「分散布局,降低休克風險」,上述代工企業高管及多位受訪者對《財經》記者強調,疫情堅定了品牌方與代工廠產能分散布局的大方向。蘋果早已意識到供應鏈過度集中的風險,近年來一直催促鴻海轉移產能,新冠病毒反而變成產能擴散的有力推手。

新冠疫情更深遠的影響可能正在發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倪紅福對《財經》記者分析,美國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增加了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持續的經貿摩擦使全球價值鏈分工格局被迫加速調整。美國政府實行『製造業回流』政策以來,「全球價值鏈已經在縮短,區域價值鏈在加強」。

「疫情可能會加速中美之間的經濟脫鉤,我國產業參與全球價值鏈的深度可能不會繼續加深,但國內價值鏈與區域價值鏈將進一步往上走。」

(註: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何超、周亮、李鑫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富士康復工:最難最貴的「復工季」
    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復工交織之時,也是如此。作為全世界製造業的標杆企業之一,富士康正在經歷一個「最難」「最貴」的復工季節。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各地嚴格的人員限制流動措施,令工人在春節之後,成為了這個製造業巨頭最寶貴的資源之一。招工返費的價格一路攀升,但富士康已無法再現往昔春節之後工人排隊返程的盛況。
  • 富士康復工季
    本報記者 蔣政 李超 程維 陳佳嵐 郝嘉奇 鄭州 煙臺 重慶 太原報導編者按/ 每當中國經濟和產業的發展前景,因為各種原因而產生爭議甚至分歧的時候,人們的目光總是投向富士康。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復工交織之時,也是如此。作為全世界製造業的標杆企業之一,富士康正在經歷一個「最難」「最貴」的復工季節。
  • 富士康最難最貴季:北上廣深部分中介獲返費達17000元
    來源:中國經營網【等深線】富士康最難最貴「復工季」中國經營報《等深線》記者 蔣政 李超 程維 陳佳嵐 郝嘉奇 鄭州、煙臺、重慶、太原報導在富士康工作了10餘年的崔永強(化名),直至2月27日,還沒有結束今年的春節假期。
  • 疫情時的富士康:為了復工開出史上最高獎金 工廠包車到村裡接人
    2為更快地「召回」員工,富士康鄭州園區iDPBG事業群將老員工返工和新員工入職的激勵獎金一路從3000元,加碼到「史上最高」的5250元。 兩周內三次推遲開工,返廠標準放寬,省內高風險區域與外省員工尚不能復工 今年春節假期,「延遲復工」成了富士康鄭州園區工人們的關鍵詞。除夕回到家中的張芳原本打算1月29日就返廠上班,但直到24天後,她才終於回到車間。
  • 富士康招工難嗎?工資待遇都不錯,為何大家不願意到富士康工作呢?
    我對富士康第一印象 我在三年前去過富士康華北地區的分公司,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服務大廳裡,大包小包的兩隊人。這兩隊人很有意思,其中一隊人是提著行李辦理入職手續的,另外一隊人則是收拾好行李辦理離職手續的。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事後想想這應該也是大廠正常運營的現狀。
  • 深圳富士康10年老員工,揭秘富士康普工真實待遇,沒你想像那麼好
    富士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全球第一大代工企業,全球合計有員工近120萬人,在國內很多城市都有它工業園區,可也許就是因為它僅僅是代工的原因,郭臺銘曾經承諾員工、工資將五年翻一倍,可如今那麼多年過去了,5年工資翻倍的事卻沒有實現。
  • 香港專家為何反對鍾南山的「良方」?
    在鍾南山接受採訪當天下午,香港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表示,社區檢測會有幫助,但香港應該先集中資源「救火」,即先去處理有病徵或有風險因素的人,因為當中陽性比例較高,認為現階段香港無能力亦不應該動用寶貴資源,去準備一些太大型或不能立刻進行的大型全民檢測。在否定鍾南山「藥方」的同時,開出了自己的「港式藥方」。
  • 企業復工第一天:快遞全面恢復、家電開始生產、多數網際網路企業仍...
    快遞全面復工伴隨全國復工的來臨,快遞業也進入全網恢復運營狀態。2月9日,國家郵政局表示,在中國郵政、順豐速運、京東物流、蘇寧物流正常運營的基礎上,2月10日起,中通快遞、圓通快遞、申通快遞、韻達速遞、百世快遞和德邦快遞將恢復正常運營模式。
  • 立訊精密憑啥這麼貴 緯創、蘋果如何讓富士康「尷尬」?
    編者認為,今年突發的疫情對富士康復工難題,無疑為促進蘋果代工「備胎計劃」的導火索。且不論價格,這直接讓蘋果的iPhone生產訂單延誤,進而影響新品的發布,最終導致業績下滑。儘管為恢復iPhone產能,富士康也採取了更加激進的應對策略,包括在鄭州工廠推出返崗激勵獎等措施,但效果卻並不理想,種種原因之下,富士康已經沒有以前那般號召力了。最終,雖然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局面逐漸轉好,富士康得以全面復工,但事情過後,蘋果再次意識到富士康的現狀,太過於依賴並非長久之計。
  • 夜讀|沒想到鍾南山家裡是這樣!網友:果盤太霸氣|延遲復工如何支付...
    沒想到鍾南山家裡是這樣!網友:果盤太霸氣廣東公共DV現場微信公號消息,非典襲來時,他的一句「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這裡來」擲地有聲。17年後的新冠肺炎,他說你們別去武漢,接著他一轉身,84歲高齡掛帥出徵。圖源:軍武策直到現在李少芬仍擔任中國籃協副主席等職務今年她也84歲了一直默默為最愛的體育事業效力如今我們關注鍾南山院士的同時
  • 有多少企業能開工,什麼時候能全面復工?
    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大部分企業都把復工日期又延遲到2月10號。但疫情一直沒有得到明顯控制,2月10號又馬上就到,有多少企業能真正復工?或者說什麼時候才能全面復工?防治疫情重要,但經濟也同樣重要。復工的時間決定著無數企業的生存問題,也影響著千家萬戶的生計。無論疫情多麼嚴重,人們總要往前看,繼續努力生活。
  • 富士康工人:上班前20分鐘,我和100多工友被辭退了
    富士康深圳廠區及鄭州廠區推出的「入職獎勵金鬆綁政策」也被視為「鼓勵員工離職」的手段,該政策解除了派遣工必須出勤或在職滿足一定天數的限制,轉而將獎勵金按照其在職天數折算發放,「對奔著招聘返費補貼的派遣工來說,意思就是想走就能走。」一名派遣工注意到,「鬆綁」政策發布後,她車間裡大半的臨時工選擇離開。
  • 疫情下的「復工潮」多數企業即將復工,鍾南山院士怎麼講?
    平時上班的時候,總盼著放假,感覺工作好累,現在在家裡時間久了,又特期盼著上班。平時不工作宅在家裡睡大覺,相信是我們大多數人,特別想實現的願望,現在天天在家,又渾身難受,人,真是可愛的「動物」因為這個病毒的爆發,工作的員工不能工作,當老闆的也無法做生意,當學生的也無法上學,除了從事網絡行業的人員受到的影響可能少一些,其餘大部分的人都受到了打擊。
  • 山西綜改示範區包18輛大巴接太原富士康312名員工返廠
    在當前山西省企業有序復工之際,為全面配合富士康(太原)科技工業園復工復產,解決員工返崗難事宜,在太原市政府的全力協調下,2月18日,山西綜改示範區統一部署,山西汽運集團開通市、縣際多條客運線路,當日共派出18輛「返崗直通車」接回太原富士康312名員工返並返廠。
  • 從萬元iPhone和幾塊錢襪子看「世界工廠」復工難點:「2月憂慮交付...
    發補貼刺激復工富士康正希望通過高額的激勵政策吸引更多的新老員工來到工廠。2月17日,一位負責為鄭州富士康招聘員工的相關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鄭州富士康已經復工,現在正大規模招聘手機組裝的普工。其中正式員工應聘成功將獎勵3000元,分三個月發放。
  • 富士康底層工人:每天流水線站11個小時,訓練自己只上2次廁所
    以鄭州富士康工廠為例,像這樣的iPhone手機生產線有將近一百條,生產任務吃緊的時候全線開通,需要近十萬名工人同時作業才能撐起整個流水線。如此大體量勞動力中,新入職員工往往佔了將近50%,因為流水線根本留不住人。
  • 中文名「新冠肺炎」,英文NCP;李文亮獲工亡補助金78萬丨抗疫...
    鍾南山:疫情拐點還未到來,估計還得有幾天鈦媒體2月8日消息疫情拐點什麼時候到來,抗病毒藥物的研發進展如何?2月7日,前往廣東省衛健委出席會議的鐘南山院士再次成為了媒體關注焦點,他再次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
  • 惠州龍溪富士康下屬企業(安品達科技)獎勵1200元
    安品達(惠州富士康)IPEBG事業群安品達精密工業(惠州)有限公司
  • 鍾南山的兒子,就不能佩戴7000塊的愛馬仕腰帶嗎?
    網友甚至人肉鍾帷德,甚至還有網友稱,鍾帷德大腹便便,完全沒有鍾南山的樣子。對鍾帷德的樣貌進行了攻擊,甚至還有網友說要對鍾帷德進行調查。鍾南山的兒子真的不能用愛馬仕腰帶嗎?科學家就一定要艱苦樸素嗎?鍾南山是醫生世家,鍾南山的父親鍾世藩是當時中國絕少的醫學博士,是免疫單向擴散技術的先驅,抗戰勝利之後,鍾世藩擔任廣州中央醫院院長,1949年的時候,鍾世藩受聘於世界衛生組織醫學顧問,當時國民黨高官讓鍾世藩攜帶全家及醫院現金,連夜撤往臺灣,被鍾世藩嚴詞拒絕。解放之後,鍾世藩創辦了中山醫學院兒科病毒實驗室,利用實驗室從事病毒研究及培養研究生。
  • 成都富士康現已復工 6萬人協助英特爾利用包機運送原材料
    線上線下招工 緩解頭部企業用工難成都市高新區針對富士康等頭部企業用工難問題,上線 「高新招工」客戶端,對接省內20個低風險區縣,線上線下助企招工4750人;富士康現已復工6萬人。預計全年,頭部企業中富士康產值將達1300億元,英特爾將突破1000億元,騰訊將達170億元;重點行業中營利性服務業 (新經濟)將增長16%,電子信息和生物醫藥分別增長9%左右和12%以上,確保對全市GDP貢獻在去年佔比13.4%基礎上繼續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