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經銳眼
一
年度狂歡!
臨近春節,白酒行業提前躁起來了。
按照慣例,春節期間是白酒行業的銷售旺季,今年也不例外。
貴州茅臺帶頭漲價,行業內迅速掀起一輪漲價潮,爭先恐後好不熱鬧。
今年春節時間提前一個月左右,貴州茅臺的漲價通知也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
還沒走完2019年的最後一程,貴州茅臺已經坐不住了,集團旗下兩子公司習酒和保健酒先後發布了提價通知。
2019年12月27日,貴州習酒銷售公司下發調價通知,習酒系列部分產品的出廠價將進行上調,幅度為10%左右,漲價大潮由此拉開序幕。
剛剛跨進2020年的門檻,貴州茅臺繼續放大招。1月6日,保健酒業公司發出漲價通知,對現有基酒品類、檔次、價格進行了調整。
有貴州茅臺打頭陣,身後追隨者紛至沓來,多個白酒品牌爭相效仿,駛入了提價快車道,漲價潮愈演愈烈。
近日,瀘州老窖、古藺郎酒、水井坊、酒鬼酒、劍南春、國臺酒業、伊力特、洋河等多個白酒品牌傳出漲價消息,其中洋河漲幅最大,旗下夢之藍最多每瓶漲了200元。
縱觀提價的白酒品牌,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幾乎每年都是「酒王」貴州茅臺先行一步,幾大中高端品牌追隨效仿,而低端品牌基本按兵不動。
隨著消費升級,老百姓對品牌的認可度越來越高,貴州茅臺集「消費品、投資品、奢侈品」三大特性於一身,確實有漲價的資本。
而低端白酒品牌在中高端品牌的打壓下,生存空間不斷收縮,在春節這樣的傳統銷售旺季面前,恨不得打折促銷多賣幾瓶,怎麼還敢提漲價呢?
二
近年來,白酒的身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餐桌飲品化身為投資新品,白酒投資熱風迅速席捲祖國大江南北。
以貴州茅臺為例,53度飛天茅臺「一瓶難求」早已是業內常態,不僅在天貓、京東、蘇寧等各大網購平臺上難覓蹤跡,就連茅臺直銷商城裡也賣斷貨了。
此前,為促進貴州旅遊業的發展,茅臺集團推出一項優惠政策,外地飛貴州的乘客可憑藉登機牌,在機場的茅臺專賣店裡以1499元/瓶的價格購買2瓶飛天茅臺酒。
民間炒酒團聞風而動,從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出發,打著「飛的」去貴州機場搶茅臺,返程後再倒手賣出賺差價。
有人算過一筆帳,優惠活動最多時,一個往返飛下來,最多可以搶到16瓶飛天茅臺,1499元/瓶買入,2500元/瓶賣出,扣除機票費用後,獲利接近8000元。
大批黃牛黨也從中嗅到商機,圍在貴州機場等待外地乘客落地,然後高價回收他們手中的茅臺酒購買指標,據說一個購買指標就炒到了800元。
近日,網紅直播帶貨如火如荼,但貴州茅臺早已名聲在外,連「淘寶直播一姐」薇婭都跑來蹭茅臺的熱度。
1月9日,在薇婭年貨節直播中,她與酒仙網合作賣茅臺,2000多萬網友在線秒殺售價1499元的飛天茅臺,500瓶飛天茅臺瞬間售罄。
市場需求不斷放大,但茅臺酒生產工藝複雜,短期內提高產量並不現實,在主打品牌53度飛天茅臺之外,茅臺集團想到一個好主意:將子品牌做大做強!
2019年,茅臺集團將旗下習酒、保健酒兩大子品牌獨立出來,並大力推廣。去年全年,習酒和保健酒的銷量皆創新高,茅臺集團還將2020年作為習酒衝擊百億目標的關鍵之年。
1月14日,貴州茅臺醬香酒營銷有限公司因部分產品貨源供應不足,向經銷商發布致歉信。外界將其與茅臺產品全線提價聯繫起來,質疑這是茅臺集團一種飢餓營銷的手段。
三
其實,以茅臺酒的搶手程度,搞不搞飢餓營銷都差不多,畢竟茅臺集團掌握著供貨主動權,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投資客的敏感神經。
近年來,白酒投資已經從北方城市蔓延至南方地區,尤其是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白酒,在茅臺「一瓶難求」的前提下,很多中高端替代品被發掘出來。
臨近春節,白酒投資被推向一年一度的最高峰,有廣東潮汕地區的投資客專門跑到茅臺鎮買酒,但幾經奔走也買不到一瓶茅臺酒,無奈之下就目光轉向了習酒出品的生肖酒。
該生肖酒以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命名,2016年的猴年酒是首發紀念版,當年價格1600多元,現在價格5000多元,而且已經是絕版了。
2017年的雞年酒市場存量也很少,當年價格1680元,現在差不多3000多元。三年間價格翻倍,這樣的投資回報率確實非常吸引人。
有專業人士指出,醬香、濃香、清香等不同香型的白酒,存放後變化最大的主要是醬香型酒,在老酒稀缺的情況下,次新酒成了投資首選。
三年前,東南沿海幾乎是洋酒的天下,但幾年間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洋酒逐漸邊緣化,國產白酒反而成了眾人追捧的「香餑餑」。
目前,收藏存放高端醬香型白酒,不僅是一種投資手段,更是一種流行時尚,成了身份的象徵。很多投資客從其他行業轉到白酒投資,動輒投資千萬元,白酒總存量達十噸以上。
有位投資者花了3000萬元買酒,卻一點兒都不著急賣出。他表示,存次新酒一年至少可獲得10%以上的增值,扣除3%的銀行利息,淨收益可達7%以上,一年就有210萬元。
存銀行不如存酒!已經成為當地人的共識。有位從事老酒生意的貿易商表示,每年大概新增幾百個投資者,就算只有100人,1人投資1000萬元,至少也有10個億。
四
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客湧入白酒行業,白酒銷量節節攀升,公司業績也水漲船高。
2019年三季報顯示,白酒板塊中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的上市公司有16家,佔比88.89%,其中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超20%的上市公司有9家。
與此同時,行業分化加劇,以「茅五瀘」為代表的頭部品牌依然保持強勁增長,二線品牌中汾酒、水井坊等保持較高增長,三線品牌中伊力特保持個位數增長,金種子酒明顯下滑。
行業分化在股價上也有所體現,去年全年,「酒王」貴州茅臺一路狂飆,股價從最低539.07元漲到最高1241.61元(不復權),年內股價翻倍,公司總市值突破萬億元大關。
近日,進入年報預披露階段,白酒上市公司大多業績預喜,疊加春節效應,白酒板塊整體漲勢可圈可點。
如今春節指日可待,白酒投資再上一個新臺階,而「酒喝不炒」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白酒雖好,切莫貪杯。